水头镇

水头镇

浙江温州市辖镇
水头镇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鳌江流域中上游,与国家级风景区南雁荡山毗邻,距温州市区90公里、鳌江港30公里;历来是瓯江南岸经济、文化、交通重镇和物资集散地是中国最大的猪皮革生产基地、中国鞋都鞋料的基地,里革、皮带、宠物用品三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市场占60%以上,获得了“中国皮都”、“中国鞋料加工生产基地”的称号。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爱心城镇,是浙江省百强镇、浙江省区域中心镇、省级抗台先进单位、温州市首批小康乡镇之一、温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试点镇。[1]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中国皮都 中文名称:水头 外文名称:Shuitou town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浙江温州市 下辖地区:9个社区一个居民区101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水头镇剧院路 电话区号:0577 邮政区码:325405 地理位置:浙东南沿海 面积:179.80平方公里 人口:21万 方言:闽南语温州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浙江省一大会址凤卧冠尖、马头岗 机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 火车站:鳌江火车站 车牌代码:浙C 镇长:陈贺

历史沿革

水头镇地处浙南闽北,古东瓯之地,属吴越文化范畴。因其地四面屏山,自成一统,远离纷扰,又揽山水之胜,拥鱼米之饶,土著居民稀少,历代有人口迁徙于此繁衍生息。有谱可考,唐代以来,闽南泉州、漳州人口络绎来此安家落户,宋室南迁,在这样一个依山面水空间闭塞的独特地理环境中,在漫长的岁月里,瓯越文化、闽南文化、在这里交相侵润,融会贯通,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古时,大海的潮汐可以直接到达水头,水头原名泾口后来,元末将领周成德攻下平阳城后,干脆把原来叫“泾口”的这个北港第一大镇易名“水头”,原来叫“泾水”的这条江也慢慢地叫做“鳌江”

据乾隆及民国《平阳县志》载,水头古名泾口,因地处泾川(今金溪)汇入横阳江(今鳌江)之口而得名,始称于宋。南宋时,泾口有两条著名的街道,一曰“杉桥街”,其地水网交错,古有杉木桥架设,故名杉桥。后当地朱氏造石桥三条,两条为北宋治平丙午年(1066年)朱有直所建(位于原平阳二中厨房西侧的茭白河石桥、南侧的水涧桥),一条是南宋绍兴癸酉年(1153年)朱汝建所建的绍兴桥,故衫桥又名三桥。南宋年间,百年之内,三桥一地出了朱黼(1140-1215)人称永嘉先生、朱熠(1192-1269)武举状元、朱元升(?-1275)武举进士三位名人,三桥街声名远播。南宋沦亡,三桥街随之没落(旧址为现平阳二中范围内);一曰“寺前街”,东起詹家埠寿安桥,中经智觉寺,西止五板桥。其时詹家埠南浦洪波涌起,江面樯桅林立,是北港地区物资集散地。顺溪、山门、麻步、腾蛟之物流源源来聚,宁波港、温州港、鳌江埠之船舶纷至沓来,一时间,万商云集,寺前街便应运而生

水头之名,最早见诸蔡芳的《游南雁荡山记》。蔡芳,平阳榆垟人,时任福建转运副使,明正德戊寅秋(1518年),其相邀平阳县丞马性鲁游南雁,记曰:“……潮来发棹,抵詹家埠,乘月行二三里许,至径川(径同泾),憩智觉寺。明日鸡初号,钟声方尽,遂出寺。不数里,过水头,前见数岫远露,如抽乱笋,如架笔格,如横修眉,争献奇状。”大清康干盛世,四海晏清,水头统称水头街。这里居民密集,市声鼎沸,一派繁荣。当时水头小南塔园的黄斯统(1796~1861),货殖水头,经营有道,成为富甲一方的名流。其在水头街埠头殿周边购置店面数十间,在埠头殿脚下,驳溪坎,垒青石,筑码头,让外埠船舶可以直接驶入水头街的腹地,同时还建设埠头殿至中街的石板路面,以便于北港的乡镇,还有文成、泰顺、苍南等地的货物纷抵埠头殿下集散

鼎盛时期的水头街,是北港的贸易中心。货物近通南北港,远销闽沪甬,八方商贾攘来熙往的,吴侬软语、闽南话、畲族客家话、金乡话、蛮话在一条街上流淌着。那杏黄色的酒旗迎风招展,古铜色的牌匾熠熠生辉,脚步声,吆喝声,铜钱声,风吹斗笠声,在那低矮的屋檐下交会着。一条老街,那名噪一时的商行比比皆是,上街白洪兴的白益大布店、李招湘的喜元楼打银店、翁吉文的翁源茂糖店、张承培的张源丰油坊、詹滋祥的詹公茂易经选日馆、张日涛的张顺发糕饼店、陈德发油行、德顺记油行、宋国甫的老宋肉松店,陈良山的钉称店,薛阿华的糖店,徐京修的圆木店,林开标的宽仁堂草药店,叶资川的竹篾坊;后街的池家打铁行、圆木行、竹篾行、木器社、米行、盐行;新街的林益盛南货店、陈恒泰南货店、通记鱼行、顺昌鱼行;中街陈恒元南货店、张公泰南货行、李仁和豆腐坊、白质彬的白益新布店、朱剑臣的朱济生药房、谢清干干烟店、谢清问干烟店、陈日丰的南北货商行、温同盛南北货商行、周源丰、周阜丰、周盈丰文具颜料五金店、董宝生桐油行、徐源盛纸行、王阿邓的天成百货店、钱菽棠的济宁堂药店、黄振兴糕饼店、蔡大同糕饼店、同寿堂药房、王茂记花纱行、信大祥布店、吴合昌钉称行、陈奕树的厚泰花纱茶叶行、颜水兴茶行、陈济生药房、张继平的张源隆茶行

行政区划

2011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凤卧、鹤溪、闹村、南湖、朝阳五个乡镇建制,并入水头镇,该镇共辖9个社区(望雁、城中、振德、泾川、泾口、凤尾、腾龙、凤林、乐溪)、1个居民区(鹤秀)、101个行政村:内岙、金山垟、外岙、三桥、水凤尾、中后、金凤、龙垟、仕静、溪心、下林、詹江、下埭头、鹭鸶湾、寺前、上林、周山、凤岩、青岙、南山脚、金塔、上店、麻园、龙涵、清河、银溪、小南、章岙、蒲潭、建安、雅屿、湖桥、凤塆、石牌、霞溪缸窑、溪尾、下村、南一、乌秋坑、内村、速成、水上垟、长安、新鹤、中元、秀溪、南二、蔡垟、凤林、马头岗、吴潭桥、西塔、垟头、蒲山、赤砂、平凤、凤卧湾、凤东、内塘、平马、玉轩、净凉、吴岭、玉联、南垟、上南、小施、上浪、中村、卢家、桥头、东北、龙凤、杨美、光辉、季山、黄山、秀尖、大施、西垟、苍南、湖滨、清江、湖北、增光井、横山、岭后、塔院、后街、湖南、龙湖、前街、普美、赵阳、新东、双溪、新溪、新联、双峰、同盟。

历史沿革

水头镇地处浙南闽北,古东瓯之地,属吴越文化范畴。因其地四面屏山,自成一统,远离纷扰,又揽山水之胜,拥鱼米之饶,土著居民稀少,历代有人口迁徙于此繁衍生息。有谱可考,唐代以来,闽南泉州、漳州人口络绎来此安家落户,宋室南迁,在这样一个依山面水空间闭塞的独特地理环境中,在漫长的岁月里,瓯越文化、闽南文化、在这里交相侵润,融会贯通,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古时,大海的潮汐可以直接到达水头,水头原名泾口后来,元末将领周成德攻下平阳城后,干脆把原来叫“泾口”的这个北港第一大镇易名“水头”,原来叫“泾水”的这条江也慢慢地叫做“鳌江”

据乾隆及民国《平阳县志》载,水头古名泾口,因地处泾川(今金溪)汇入横阳江(今鳌江)之口而得名,始称于宋。南宋时,泾口有两条著名的街道,一曰“杉桥街”,其地水网交错,古有杉木桥架设,故名杉桥。后当地朱氏造石桥三条,两条为北宋治平丙午年(1066年)朱有直所建(位于原平阳二中厨房西侧的茭白河石桥、南侧的水涧桥),一条是南宋绍兴癸酉年(1153年)朱汝建所建的绍兴桥,故衫桥又名三桥。南宋年间,百年之内,三桥一地出了朱黼(1140-1215)人称永嘉先生、朱熠(1192-1269)武举状元、朱元升(?-1275)武举进士三位名人,三桥街声名远播。南宋沦亡,三桥街随之没落(旧址为现平阳二中范围内);一曰“寺前街”,东起詹家埠寿安桥,中经智觉寺,西止五板桥。其时詹家埠南浦洪波涌起,江面樯桅林立,是北港地区物资集散地。顺溪、山门、麻步、腾蛟之物流源源来聚,宁波港、温州港、鳌江埠之船舶纷至沓来,一时间,万商云集,寺前街便应运而生

水头之名,最早见诸蔡芳的《游南雁荡山记》。蔡芳,平阳榆垟人,时任福建转运副使,明正德戊寅秋(1518年),其相邀平阳县丞马性鲁游南雁,记曰:“……潮来发棹,抵詹家埠,乘月行二三里许,至径川(径同泾),憩智觉寺。明日鸡初号,钟声方尽,遂出寺。不数里,过水头,前见数岫远露,如抽乱笋,如架笔格,如横修眉,争献奇状。”大清康干盛世,四海晏清,水头统称水头街。这里居民密集,市声鼎沸,一派繁荣。当时水头小南塔园的黄斯统(1796~1861),货殖水头,经营有道,成为富甲一方的名流。其在水头街埠头殿周边购置店面数十间,在埠头殿脚下,驳溪坎,垒青石,筑码头,让外埠船舶可以直接驶入水头街的腹地,同时还建设埠头殿至中街的石板路面,以便于北港的乡镇,还有文成、泰顺、苍南等地的货物纷抵埠头殿下集散

鼎盛时期的水头街,是北港的贸易中心。货物近通南北港,远销闽沪甬,八方商贾攘来熙往的,吴侬软语、闽南话、畲族客家话、金乡话、蛮话在一条街上流淌着。那杏黄色的酒旗迎风招展,古铜色的牌匾熠熠生辉,脚步声,吆喝声,铜钱声,风吹斗笠声,在那低矮的屋檐下交会着。一条老街,那名噪一时的商行比比皆是,上街白洪兴的白益大布店、李招湘的喜元楼打银店、翁吉文的翁源茂糖店、张承培的张源丰油坊、詹滋祥的詹公茂易经选日馆、张日涛的张顺发糕饼店、陈德发油行、德顺记油行、宋国甫的老宋肉松店,陈良山的钉称店,薛阿华的糖店,徐京修的圆木店,林开标的宽仁堂草药店,叶资川的竹篾坊;后街的池家打铁行、圆木行、竹篾行、木器社、米行、盐行;新街的林益盛南货店、陈恒泰南货店、通记鱼行、顺昌鱼行;中街陈恒元南货店、张公泰南货行、李仁和豆腐坊、白质彬的白益新布店、朱剑臣的朱济生药房、谢清干干烟店、谢清问干烟店、陈日丰的南北货商行、温同盛南北货商行、周源丰、周阜丰、周盈丰文具颜料五金店、董宝生桐油行、徐源盛纸行、王阿邓的天成百货店、钱菽棠的济宁堂药店、黄振兴糕饼店、蔡大同糕饼店、同寿堂药房、王茂记花纱行、信大祥布店、吴合昌钉称行、陈奕树的厚泰花纱茶叶行、颜水兴茶行、陈济生药房、张继平的张源隆茶行

水头人分布地区

水头人大部分分布在杭州(水头人在外拥有房产最多的地方)、鳌江(水头人在外拥有房产第二多的地方)、灵溪(水头人在外拥有房产第三多的地方)、上海(水头人在外拥有房产第四多的地方)、义乌(皮)、广州三元里(皮)、东莞厚街(皮)、深圳、有煤矿的地方(山西、贵州、新疆等)、苏南(很大一部分在常熟)。

重点工程

环城北路主体工程实现贯通,小南二桥、57省道复线水头段等交通工程有效推进。饮用水管网改造、污水管网项目加快实施。防洪工程二期基本完成,三期工程积极推进,凤卧、鹤溪、南湖小流域整治工程扎实开展。寺前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拉开序幕,市政道路工程基本完成,农房集聚项目顺利开工。五星级皇廷大酒店顺利开工。同时,平二医、平二职迁建完成征地工作,水浦公路、昆水公路、“龙丽温·甬台温”高速连接线、北港新城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扎实推进。

第一、进一步深化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几年里,文明单位创建面达60%以上,文明小区创建面达100%以上,文明村创建达80%以上,文明家庭创建面达80%以上。全镇已创建县级以上文明单位20个,其中市级文明单位7个,县级文明单位13个;创县级以上文明村6个,其中市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村5个;创县级文明社区2个。

第二、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占地13亩、投资约3500万元的水头文体中心已开工建设;几年里共组织了元宵晚会、健身舞大汇演等多场文艺演出以及“温州市‘水头生态环保杯’成人游泳比赛”、各种征文比赛、摄影比赛等。此外,该镇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投资4000多万元的新水头一中占地100亩,是省级重点工程,也是全县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初中,现已投入使用。经通过综合评估,该镇成为浙江省教育强镇。水头一中成为省示范性初中、省级文明学校;水头职高晋升为省一级文化技术学校;水头二中被命名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镇一小是全省雏鹰行动的模范学校。一批中小学校获得市、县级文明单位。

相关文学

平阳竹枝词(录其二首)

南湖

曾为海角浪汤汤,嬗作明湖接大江。

那岁泥平新水退,旧时鱼宅已栽桑。

【原注】汤汤(shāngshāng):浩茫貌。]新水退:犹“水新退”,意为湖水刚刚退去。

江屿

分杈江夹好河山,簇落人家涘甸间。

到埠天天两潮水,运输忙煞板车班。

【原注】分杈江:指鳌江干流中游“水头江”和支流“腾蛟江”,二流形如树之分杈,江屿则处其所夹也。

水头名人

朱熠(1192~1269)字明远,号肃庵,泾口杉桥人。官至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是平阳历朝任职最高的官员。

朱元升(?~1275)水头(一说桂阳军平阳——今湖南桂阳)人。着十卷《三易备遗》,对当时的经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