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蓼

水蓼

蓼科蓼属植物
水蓼(学名是Polygonum hydropiper),别名为水蓼、辣蓼、蔷、虞蓼、蔷蓼、蔷虞、泽蓼、辛菜、蓼芽菜,是一种蓼科植物,也称辣蓼。
    中文名:水蓼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 亚门: 纲: 亚纲: 超目: 目: 亚目: 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直立或下部伏地。茎红紫色,无毛,节常膨大,且具须根。叶互生,披针形成椭圆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5~15毫米,两端渐尖,均有腺状小点,无毛或叶脉及叶缘上有小刺状毛;托鞘膜质,简状,有短缘毛;叶柄短。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细弱下垂,下部的花间断不连;苞漏斗状,有疏生小脓点和缘毛;花具细花梗而伸出苞外,间有1~2朵花包在膨胀的托鞘内;花被4~5裂,卵形或长圆形,淡绿色或淡红色,有腺状小点;雄蕊5~8;雌蕊1,花柱2~3裂。瘦果卵形,扁平,少有3棱,长2.5毫米,表面有小点,黑色无光,包在宿存的花被内。花期7~8月。

地方名

水辣蓼、水胡椒、红辣蓼、斑蕉草、蓼子草、白辣蓼、水公子、辣花子、小叶辣蓼、辣蒿、辣蓼子棵、打竹、辣草、水流仙、细辣蓼、柳蓼草、痛骨消、药蓼、红蓼子草、药蓼谁干的子草、辣子草、辣柳草。商品名:辣蓼草、辣蓼、蓼子草、红辣蓼。

处方名

辣蓼、辣蓼草、红辣蓼、蓼子草。文献名:水蓼、辣蓼、蔷、虞蓼、蔷蓼、蔷虞、泽蓼、辛菜、蓼芽菜、蓼子、卜蓄、苦蓼、竹叶菜、柳蓼、川蓼、胡椒蓼、胡辣蓼、辛蓼。

生长习性

生长于湿地、水边或水中。

分布范围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份

水蓼全草含水蓼二醛(Polygodial,tadeonal),异水蓼二醛(isotadeonal,isopolygodial),密叶辛木素(confertifo-lin),水蓼酮(Polygonone),水蓼素-7-甲醚(Persicarin-7-methylether),水蓼素(persicar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黄甙(quercimeritrin),金丝桃甙(hyperosi-de),顺/反阿魏酸(cis/trans-ferulic acid),顺/反芥子酸(cis/trans-sinap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

草木犀酸(melilotic acid),顺/反对香豆酸(cis/trans-P-coumaric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龙胆酸(gentisicacid),顺/反咖啡酸(cis/trans-caffe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对羟基苯乙酸(p-hydroxyphe-nyl acet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

地上部分还含有甲酸(formicacid),乙酸(acetic acid),丙酮酸(pyruvic acid),缬草酸(valericacid),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acid),及焦性没食子酸(pyrogallic acid)和微量元素。其茎和叶中含有3,5,7,3′,4′-五羟基黄酮(3,5,7,3’,4-pentahy-droxyflavone)即是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7-O-葡萄糖甙(quercetin-7-O-glucoside),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及少量生物碱和D-葡萄糖(D-glucose)。

其叶中含异水蓼醇醛(isopolygonal),水蓼醛酸(polygonic acid),11-乙氧基桂皮内酯(11-ethoxycinnamolide),水蓼二醛缩二甲醇(polygodialacetal),水蓼酮,11-羟基密叶辛木素(valdiviolide),7,11-二羟基密叶辛木素(fuegin),八氢三甲基萘醇二醛(warburganal),八氢三甲基萘甲醇(drimenol),异十氢三甲基萘并呋喃醇(isodri-meninol)。Β-谷甾醇(β-要sitosterol)和花白甙(leucoantho-cyanin)。还含槲皮素-3-硫酸酯(quercetin-3-sulphate),异鼠李素-3,7-二硫酸酯(isorhamnetin-3,7-disulphate)及柽柳素-3-葡萄糖甙-7-硫酸酯(tamarixetin-3-glucoside-7-sulphate),7,4’-二甲基槲皮素(7,4’-dimethylquercetin),3’一甲基槲皮素(3’-methylquercetin)。

药用价值

学名:Polygonum Hydropiper.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

药材采集: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本植物的根(水蓼根)、果实(寥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

特点:辛,平。

①《千金·食治》:"辛。"

②《日华子本草》:"味辛,冷,无毒。"

③《纲目》:"蓼叶,辛,温,无毒。"

④《本草求原》:"苦湿,平。"

功效

主治: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

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

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

④《纲目》:"杀虫。"

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

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

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

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

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50克(鲜品50~100克);或捣汁。外用:煎水浸洗或捣敷。

宜忌

①《千金·食治》:"蓼食过多有毒,发心痛。和生鱼食之,令人脱气,阴核疼痛。妇人月事来,不用食蓼及蒜,喜为血淋带下。"

②《药性论》:"蓼叶与大麦面相宜。"

药材形态

干燥全草,茎红褐色至红紫色,有浅纵皱,节部膨大;质坚而脆,断面稍呈纤维性,皮部菲薄,浅砖红色,本部白色,中空。叶片干枯,灰绿或黄棕色,多皱缩破碎;托叶鞘状,棕黄色,常破裂。有时带花序,花多数脱落,花蕾米粒状。味辛辣。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蓼的种类很多,古代作为调味食用的蓼,主要是水蓼。兹据《本草衍义》、《纲目》等,将《本经》的"蓼实"、《别录》的"蓼叶"均作为水蓼的药用部分,"蓼叶"见本条,"蓼实"另详专条。

临床应用

①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用鲜全草加工成千浸膏粉,装胶囊,每粒含量0.25克。成人0.5~0.75克,日服4次,小孩依年龄酌减。重症可用干草2~3两(鲜草加倍),煎分2次服,每日4次,总量4~6两,直至症状消失盾再服1剂。治疗菌痢、肠炎182例,有效率约95%。疗程1~3天。有报道用30%水蓼煎剂每次100毫升,日服2次,小儿酌减。治疗菌痢108例,痊愈105例,3例配合其他药物治愈。疗程2~5天。水寥有止痛、止血、止泻及制菌作用,无抗药性。

②治疗子宫出血:采用水蓼开花时的地上部分,切碎。取1公斤,置玻璃容器内,以30%酒精2000毫升浸没,常温静置48小时(每天搅拌3次),然后过滤,得滤液约2000毫升,密闭贮存。每服20毫升,2小时1次。共治疗子宫出血20例,疗程1~4天,全部治愈。

田间管理

防除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1)农艺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2)化学除草,多数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

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鉴别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外被用质层。下皮层为2-3列厚角细胞。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木化。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数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射线宽6-13列细胞。髓部薄壁细胞大,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中心部分常成空隙。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垂周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上、下表皮均有多列性非腺毛、腺毛及气孔,以下表皮为多。气孔平轴式,少数不定式或不等式。多列性非腺毛大多稍弯曲,长184-797μm,基部直径29-60μm,细胞壁稍厚,基部细胞具孔沟。腺毛头部顶面观类圆形或椭圆形,4-6(-8)细胞;柄2细胞并列。海绵组织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少方晶。

理化鉴别

(1)取该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滴,水浴上加热,显樱红色。

(2)薄层色谱取粉末1g,加乙醇15ml,热回流2h,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乙醇0.5ml溶解供点样。以槲皮素乙醇溶液为对照品。在聚酰胶薄层板(上海试剂四厂)用乙醇-水(7:3)展开,展距7.5cm,取出晾干,喷5%三氯化铝乙醇试液,于紫外分析仪(365nm)下观察荧光斑点,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

考证

1、陶弘景:蓼,此类又多,人所食,有三种:一是紫蓼,相似而紫色;一名香蓼,亦相似而香,并不甚辛而好食;一是青蓼,人家常有,其叶有圆者、尖者,以圆者为胜,所用即是此。

2、《唐本草》:水蓼叶大似马蓼,生下湿水旁。

3、《本草拾遗》:诸蓼并冬死,惟香蓼宿根重生,人为生菜,最能入腰脚也。

4、《本草衍义》:水蓼,今大率与水红相似,但枝低尔。今造酒,取以水浸汁,和面作曲,亦假其辛味。

5、《纲目》:韩保升所说甚明,古人种蓼为蔬,收子入药。故《礼记》烹鸡豚鱼鳖,皆实蓼于其腹中,而和羹脍,亦须切蓼也。后世饮食不用,人亦不复栽,惟造酒粬者用其汁耳。水蓼乃水际所生之蓼,叶长五、六寸,比水荭叶稍狭,比家蓼叶稍大,而功用仿佛,故寇氏谓蓼实即水蓼之子者,以此故。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