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

水洞沟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水洞沟是我国最早发掘的旧时代文化遗址,是三万年前远古人类的繁衍生息之地,水洞沟的发现打破了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的错误论断,开启了中国旧石器时代研究的新篇章,也拉开了宁夏历史的帷幕。[1]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
  • 中文名:水洞沟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银川市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景区(距银川市19公里,距银川河东机场11公里)
  • 气候条件:
  • 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08:00-18:00(最晚入园17: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08:00-17:00(最晚入园17:00)
  • 门票价格:
  • 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
  • 著名景点:张三小店、水洞沟村
  • 票价:60元
  •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 景区等级:AAAAA级
  • 类别:旅游景点
  • 所在地:宁夏银川市

地理位置

宁夏水洞沟旅游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市19公里,南距灵武市30公里,距河东机场11公里,地处银川河东旅游带的核心部位,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相接,是连接宁蒙旅游的纽带,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n

地形地貌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这里充满了雄浑、奇特的荒谷神韵,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这里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柽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旷古玄远之叹。

遗址内容

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80多年来,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

。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阐述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对三万多年前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上世纪20年代起,这个地方在考古学界就已赫赫有名了,裴文中、贾兰坡、刘东生等名气很大的考古学家,都曾是这儿的常客。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经过大规模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在长达近90年的漫漫岁月中,从这儿出土了3万多件古人打制并使用过的石器,还有不少古动物化石。有关考古人员至今忆起当年的发掘过程,仍然眉飞色舞:那些文物开始不用挖,地面随处都是,只用捡。一层层揭开这部厚重的“历史书”,史前人类遗留的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雕刻器等一个挨着一个,最密集的地方,1平方米排列着300多个标本。考古人员曾用这类石制工具,模仿先民的样子,剥皮切肉砸骨并在石板上烹煮,结果体验到了与先民同样的快乐。

虽然前后经历过5次成规模的考古发掘,可享受到其中快乐的人,加起来不过数百。全世界考古学界也早已分享到水洞沟发现的乐趣,但这也不过是一个“象牙塔”中的“小众”。于是,水洞沟在普通民众心目中,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像样的位置,它像是大漠中的掩藏的一颗宝石,静静地等待着鉴识者的到来。

2007年宁夏考古研究所对红山堡东北角和瓮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红山堡内从发掘时保留的剖面,能清楚的看到当时守军堡寨的房屋基址、用火痕迹、动物遗骸,另外还出土了石磨盘、行军锅、旗墩、缸等物品。这些物品充分说明了当时在红山堡的守军的后勤也是在自给。

水洞沟地区又是我国北方明代古长城、烽燧、城堡、沟堑、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保护区内,蜿蜒东去的长城、高台耸立的墩堠、古朴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沟堑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遥想当年“甲士拥矛驰战垒,将军拔剑逐胡兵”的壮烈场面。

这两年多的开发建设使水洞沟旅游区已经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娱乐、军事探密为一体的旅游区。随着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宁夏长城博物馆2009年开馆,水洞沟景区又将增添新的亮点。

水洞沟旅游区将成为宁夏最具文化底蕴、最具潜力、最具吸引力的高品质的旅游景区。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

主要景观

芦花谷

水洞沟旅游区有三公里长的芦花谷,芦花谷内芦苇摇曳生姿,走在其间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苇荡丛中,此刻心情一片宁静。湖泊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其中鸳鸯湖上修有原生态木桥4座,凉亭两处,湖面上,芦苇丛中百鸟翔集。碧绿的湖水、清脆的鸟鸣、唯美的画面,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红山湖内绿波荡漾,游船往来,水岸长城,难得一见,在游船上观赏雄伟的古长城,别有一番情趣。当你还没有从土林景观的童话世界中走出的时候,下船登上码头,又掉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内,那就是景区内的沙枣湾。沙枣湾里沙枣树丛生,六七月份沙枣花开的时候,那一阵阵的清香又让你流连忘返。

明朝长城

水洞沟遗址旅游区内明代军事立体防御体系区是由明长城、藏兵洞、边沟、大峡谷、红山堡、瓮城等共同构成的。

旅游区的明长城为土夯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明长城西至入黄河巨龙的长城小龙头称为两龙交汇处,东至盐池境内。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水洞沟景区地貌尽收眼底。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一举夺回河套地区以及今甘肃以南大片土地,沿河“筑四十四县城”,于今长城北筑浑坏障,是否于此筑长城,历来有争论。

但2005年3月25日,《银川晚报》所载周兴华先生《大麦地史前“岩画维纳斯”的由来与黑山峡长城的始筑年代》一文中,引陈正祥教授在《中国文化地理》中说:“秦代长城的最西一段,大致是从今天灵武,金积、中卫、靖边(系靖远之误)经过兰州迄临洮。”又引黄麟书先生《边塞研究》中说:“秦长城位置所在……以今地言之,起自甘肃省岷县城(临洮)西20里……入宁夏省,经中宁(旧时中宁、中卫系一县)县城之北,金积、灵武、陶乐三县城之西……”文章最后又引《汉书.匈奴传》载:“杨雄:以秦始皇之疆,蒙恬之威,带甲四十余万,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如果是这样,秦于灵武筑长城,与今之长城遗址有无关系,或有着怎样的关系,不得而知,尚待研究。

史书记载

据史书载: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五月,突厥进犯并州,六月北周发山东诸民于今灵武北修长城。这次所修长城,究竟是否就是秦长城?与今所存长城遗址有无关系?迄今为止,仍是未解之谜。但据《隋书》载:“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命崔仲方征发民侠于朔方(隋代的朔方为今陕西横山县)、灵州(今灵武)筑长城、东至黄河,西距绥州(今陕西绥德),南至勃出岭(今陕西绥德东南),绵亘七百里。”其中“东至黄河”是指起自于今横城向东。

第二年(公无586年),隋文帝又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沿长城朔方以东之险要处构筑城堡数十处。据专家们从今存长城取样分析,其上部和内部筑城方法不同,上部为明代所筑长城,内里即隋长城遗址。这就是说明长城是沿着隋长城的遗址复筑的,只是到了今盐池县境内,才有一段长城离开了隋长城遗址新筑。所以《盐池县志》载:“今县城北头道边外侧,时隐时现有一道长城,从上红沟梁起向东至陕西省定边县盐场堡较为清楚,即隋代长城。这段长城约20公里,为黄土夯筑,基宽9米,残高1米3米不等,倾圮十分严重。”这段长城遗址,为今灵武境内长城原是隋筑长城,提供了实物依据。

到了明代,为了防止鞑靼和瓦剌贵族的南侵,在200多年间,几乎没有停止过修筑长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修筑山海关等处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12700余里,在宁夏境内分布为北长城,西长城,东长城。

红山湖

水洞沟遗址旅游区内还保留着一段水岸长城。穿过约3公里的芦花谷,就到了水洞沟遗址旅游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天然湖泊——红山湖。在这一片独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观里,出现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的湖泊实属罕见,可更为难得的是:看到崖对岸的明长城巍然屹立!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长城在修建的时候都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但没有一处的长城在面积约7.8平方公里的地方能体现出依山傍水、借助高15-18米的大峡谷和独特的藏兵洞、守军的城堡构成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这也是水洞沟遗址旅游区的一大独特的亮点。

大峡谷

从水洞沟到红山堡之间,有长约4公里的峡谷,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明代时,这又成了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象。有的像僧人登高远眺,似在期待来者;有的宛如一对恋人,相亲相依;有的如夫妻相敬,双方对拜;也有的如怪狮猛兽,雄踞怒吼。总之林林总总,各具形态,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你足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联想为你认为的形象。

藏兵洞

现在看到悬崖上的一个个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待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这在全国是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在我国的长城防御体系中,有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国还没有,这里是独一处。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藏兵洞是我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如果说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地道战能让敌人胆战心惊,闻风丧胆,那么可以想象500多年前明代的边塞守军也是以同样的智慧和勇敢将侵略者挡在了长城之外。过去,由于没有开发,根本没有进洞游览的条件。

人们只知道“藏兵洞”道路曲折,像迷宫一般,再加上洞顶坍塌,多处被土掩盖,洞内设有陷阱,可能还有蛇蝎盘踞,所以人们轻易不敢进洞走远。洞内到底是何情景,无人能说得清。这样,“藏兵洞”就成为一个十分神秘,人们望而生畏的去处。如今,完全可以放心进去一饱眼福,但大家一定要跟着我,按照指示牌所指引的路线走,防止迷路,走不出来。大家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哦!藏兵洞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颇多,左盘右旋,久久不见尽头,确如迷宫,一般对洞内情况不熟的,很难走出去。

洞中除洞道外,左右辟有土屋,可以住人,大约是专供领兵长官住的。洞内还设有粮食储藏室,有水井、灶房等,只要储藏够一定的食物,在相应的一段时间内,洞内所藏将士不出洞,照样可以生存。因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可以是不怕水淹的。多年来,即便发山洪,藏兵洞都不曾为水淹过。对于古人的智慧,真是叹为观止。

红山堡

从大峡谷进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来到了红山堡。据说藏兵洞有三条通道可以进入红山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洞口,其余的两口洞口还没有找到,可见当年在这个立体防御体系中,上下连通,来往是多么的便捷。

红山堡是因位于红山地区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在夕阳的照射下,这里山峦一片鲜红,因命为“红山”后讹传为“横山”,“红山堡”旧时也就一名“横山堡”。它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秦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红山堡”本属灵州千户所辖,其为正方形,边长均为300米,设东门一道,有瓮城,门向南开。墙高8米,底宽7米,顶厚4米,是按照明代长城沿线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体制设置的。它东至清水营50里,西至横城20里。

初时,驻堡将士仅为“一百二员”,就是说戍守将士只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瓦剌毛里孩、阿罗书、学罗忽三部渐强,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断寇掠陕西、宁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于时属灵州的红盐池大败孛忽罗等部,迫使他们“渡河北去”。但鞑靼部渐强,小王子部又率众入居河套,经常侵扰边塞“杀伤以万计”使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这时,红山堡等长城沿线防守任务更重。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陕西、宁夏、固原)的秦纮,委派宁夏都指使史镛扩建红山堡,南北长约380米,东西长约320米;瓮城长30米,宽20米。堡内住军251名,设守堡官员一名,操守官一名。城堡中,还可以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如按明代兵制,每5人分住一间营房,红山堡应有50多间房屋。在城堡西北台地处,能见到大量残破砖瓦和建筑构件残片堆积。这里可能是守堡官员的住所,在没遭到破坏前,可能是一座档次较高的恢宏建筑。

最初设置红山堡等城障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加强长城线上的防守(这在介绍藏兵洞时已谈过);二是“防秋”。所谓“防秋”古已有之,到了明代,鞑靼、瓦剌贵族仍然遵循突厥等游牧民族贵族的古例,就是往往于秋天马肥草盛之际,大举兴兵南侵,这时农耕还正值秋收季节。为此,从隋唐至明,每到这时就要调集大军戍边,以保护百姓秋收,因称之为“防秋”。但在客观上,其作用并不仅如此。如自嘉靖十年(1531年),王琼筑“头道边”,实施“深沟高垒”后,使长城内的“宁盐大道”和陕北有屏障保护的交通大道相衔接,从而成为商运往来的“黄金商道”。另一方面,又在横山至清水营各城障设立驿站,其中红山驿设驿马18匹,原有驿站3名,新添至7名,往灵州南下关中的驿道,比过去延长了120里,是宁夏镇军事供应及军机文书传递、官员往来的必经之道,这就和“宁盐大道”共同构成了在军事保护下的两大主要交通线。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出入清水营“马市”及“牛羊小市”进行商品交易和商贸往来,红山堡是重要通道之一。

瓮城

瓮城大部已经被沙尘掩埋,此次发掘,瓮城给了一个极大的惊喜!在对瓮城进行保护性的清理发掘时,发现了一个小庙宇式的遗址,地面由明代大青砖铺成,面积较小,四周散落许多残破的厚瓷片,内有两具尸骨,尸骨造型奇特,不像是正常死亡时的姿态。据专家考证,这座小庙是在红山堡驻扎的守军用来祭祀或是保佑打仗胜利的,毁于乾隆三年大地震,从四周散落的瓷片来看,在当时应该是防火用的大水缸,房屋倒塌时全部砸碎了,而这两人也是在大地震时未能及时撤出而被砸死在里面,一具尸体的头部还有瓦片残留在里面,而另一具尸骨的肋骨部也有瓦片残留。

考古发掘

由于水洞沟遗址中曾经出土了大量具有欧洲莫斯特、奥瑞纳文化特征的石器,与西方出土的石器技术风格极为相似,有学者便据此提出了水洞沟文化“西来说”。同样的,水洞沟某些地点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我国北方小石器传统的石制品,又与其同期或稍晚的华北细石器文化存在某种关联,这两种类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说”。

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水洞沟在三四万年前具有丰富的水源和动植物资源,也具有比较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据此推测,大约在4万年前,有一群原来生活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先民受冰期严寒的逼迫,辗转来到水洞沟繁衍生息,并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就地取材制作了大量锋利的石器。

发掘历史

1919年,比利时传教士肯特在途经水洞沟时,落脚在“张三小店”。偶然间,肯特在水洞沟断崖上发现了一具犀牛头骨化石和一件经过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不久,他在天津遇到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并把自己在宁夏的发现告诉了他。1923年6月,桑志华和著名学者德日进在结束对甘肃部分地区的考察之后来到水洞沟。他们信步走到断崖边,发现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动物化石。不久,一场历时十二天的考察发掘就此展开,他们总共发掘出了300多公斤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

1960年夏季,中苏古生物联合考察队开进水洞沟,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1963年,被称为“中国旧石器考古学之父”的裴文中亲自带队,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

1980年宁夏博物馆、宁夏地质局联合考古队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则是第四次。

2003年至2007年,数十位专家学者满怀希望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这次,是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队。这次考古,参加人数最多、历时最长、发掘范围最大,收获也最丰硕。这次,不仅调动了GPS定位仪、全站仪、摄像机等先进设备,而且邀请了地质学、年代学、古人类学、古环境学的专家到现场研讨、授课,其考古成果也格外引人注目。

201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宁夏水洞沟遗址举行第四届文化旅游节以及第六次考古发掘。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考古所的专家,对水洞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在水洞沟发现的90年间,史前考古大家裴文中、贾兰坡,中科院院士刘东生等知名专家都曾前来发掘或考察,美国、韩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专家也都曾远道而来。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