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

比丘

佛教用语
比丘是佛教语。梵文bhikkhu,意译乞士、董士、破烦恼、除馑、净命,中国将此字音译作比丘、苾刍等。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称和尚。比丘的称呼原指印度婆罗门教的修行者,佛教以后袭用这个名称。
    中文名:比丘 外文名:梵bhiksu 定义: 佛教名称:和尚、乞士 象征: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 所属:佛教

解释

比丘为佛教用语,为梵语Bhiksu的音译。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女子称为比丘尼。沙弥是比丘的接班人,式叉摩娜(学法女)是比丘尼的接班人。

《大智度论·卷三》列举了比丘的五种意译:乞士、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见的意译。

隋·吉藏《法华义疏·卷一》说:“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

《金刚经》载:“(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以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

在印度,比丘或沙门的生活型态是︰须遵守一定的戒律,护持三衣一钵,乞食自活,住于阿兰若处,少欲知足,离诸世俗烦恼,精进修道,以期证得涅槃。

记载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时有三比丘赴火而死。”

南朝·梁·沉约《述僧设会论》:“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仪举止,动目应心。”

元·张宪《酬海藏主纸扇歌》:“终焉不得志,屏弃妻子祝发为比丘。”

明·徐渭《九流》诗:“九流渭也落何流?戴发星星一比丘。”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藕花》:“遂髠缁为比丘,云游不知所终。”

胡适《西游记考证》七:“于彼山中,有一比丘名功德云。”

主要种类

关于比丘的种类,《十诵律·卷一》及《俱舍论·卷十五》认为有四种。

1、名字(名想)比丘:仅有其名,而行为不如其实者。 

2、自言(自称)比丘:用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者,或指剃除须发,披着袈裟,自言我是比丘之贼住比丘。 

3、为乞(乞丐)比丘:从他乞食故名,如婆罗门从他乞时,亦言我是比丘,是名为乞比丘。 

4、破烦恼(破惑)比丘:能知见、断诸漏结缚烦恼、拔尽根本的比丘。 

此外,《大宝积经·卷一》载有阿兰若、乞食、畜粪扫衣、树下、冢间、露处等六种比丘;《四分律·卷一》举出名字、相似、自称、善来、乞求、着割截衣、破结使等七种比丘。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