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汉语汉字
殷(拼音:yīn、yān、yǐ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殷”由“㐆”和“殳”构成,本义说法不一。一说本义为盛大,后转义表示富足、丰盛,如:殷实。一说本义为忧伤痛苦,同音假借表示恳切、情意深厚,如:殷切。现代多用于表示热情周到,如:殷勤。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代也作“殷”。以上义读yīn。“殷”又读yān,表示黑红色。又读yǐn,指雷声,用作拟声词。
  • 中文名:殷
  • 拼音:yān;yīn,yǐn
  • 部首:殳
  • 五笔:RVNC
  • 仓颉:HSHNE
  • 郑码:PDYQ
  • 字级:一级(1977)
  • 平水韵:上平十五删,上平十二文、上平十一真,上声十二吻
  • 繁体字:慇
  •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 注音字母:ㄧㄣ,ㄧㄢ,ㄧㄣˇ
  • GBK:D2F3
  • 统一码:6BB7
  • 笔画数:十画
  • 四角码:27247
  • 异 体:慇*、磤、?

字源演变

殷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身”字或反写的“身”字(㐆,读作yǐn),像个挺着大肚子的人,上面一横,像一双手。还有一个“又”字,拿着小棒或小槌之类的东西(殳,读作shū)。这一构型引起了较多争议。以下是较为主流的说法:

观点一:殷左边的“㐆”有身体转过来的意思。右边的“殳”是古代的一种武器。在这表示随身所带的跳舞时使用的道具。整个意思就是这个人转过身来既跳舞,又击打乐器,表示音乐很响,场面热烈。本意指盛大。

观点二:右部的“殳”是一人持针之形。“殷”可理解为一人手拿着针给一个身患腹疾的大肚之人进行治疗,表示病情深重。“殷”的本义为腹大病重,引申为大、盛大。《广雅·释诂》:“殷,大也。”也有的学者认为古文的“殷”字即是后之“医”字的初文,它反映了人类最早的治病方法之一就是针刺,即后来的针灸。

观点三:古文“身”是大腹便便的贵族,而“殷”的古文字形的左边恰恰是一个反“身”字,表示贵族的身份已经反过来了,即失去了贵族的身份。其右边是一只手拿着棍子,即“殳”(攴)字,表示奴役。其意思是:一个失去贵族身份的人,也就是受奴役的人。

此字发展至金文,字形基本沿袭甲骨文,小篆时左边的人身之下又增加了一条腿,右边已发生了伪变,看不出手执器之形了。隶书、楷书直接由小篆演变而来。

“殷”的异体字“慇”是“殷”的后起分化字。是形声兼会意字。从心,从殷,殷亦声。本义为忧痛。又用为殷实、富足之义。现代汉字整理时,“慇”作为“殷”的异体字被淘汰。

现代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yīn

名词

〈文言〉盛乐。

grand music

《周易·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Yīn)朝代名。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是商朝迁都于殷后改用的称号。

Yin Dynasty

《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殷人;殷士;殷鉴不远

(Yīn)古都邑名,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Yīn)姓氏用字,参看“殷姓”

殷仲容(唐代画家)

形容词

〈文言〉丰盛,丰富。

rich;abundant

《诗经·郑风·溱洧》:士与女,殷其盈矣。

殷实;殷富;殷足

深厚,深切。

deep;earnest

陆机《叹逝赋》:在殷忧而弗违。

殷忧;殷切;殷挚

〈文言〉大,盛大。

grand

《庄子·山木》: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殷奠;殷喜;殷祭

〈文言〉居中。

《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

〈文言〉激烈;频繁。

《左传·成公十六年》:方事之殷也,有韎韦之跗注,君子也。

〈文言〉忧。

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屏居恻物变,慕类抱情殷。

yān

形容词

黑红色。

blackish red

《左传·成公二年》:左轮朱殷,岂敢言病。

殷红

yǐn

拟声词

〈文言〉雷声;震动声。

《诗经·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动词

〈文言〉震;震动。

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雷起,殷天动地。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㐆部】于身切(yīn)

作乐之盛称殷。从㐆①从殳。《易》②曰:“殷荐之上帝。③”

【注释】①从㐆:徐灏《说文段注笺》:“㐆者,反身也。乐舞回旋其身,故从㐆。”②《易》:指《豫卦·象传》。③殷荐之上帝: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引《正义》:“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也。”

【译文】制作盛大乐舞叫殷。由“㐆”和“殳”会意。《周易》说:“用这盛大的乐舞奉献给上帝。”

说文解字注

作乐之盛称殷

此殷之本义也。如《易·豫·象传》是,引伸之为凡盛之称。又引伸之为大也。又引伸之为众也。又引伸之为正也、中也。

从㐆从殳

依《广韵》订:乐者,乐其所自成,故从㐆。殳者,干戚之类,所以舞也。不入殳部者,义主于㐆也。于身切。古音十三部。《广韵》于斤切是也。

《易》曰:“殷荐之上帝”

豫象传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郑注:王者功成作乐,以文得之者作籥舞,以武得之者作万舞,各充其德而为制。祀天地以配祖?者,使与天同飨其功也。

康熙字典

【辰集下】【殳字部】殷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6

yīn ㄧㄣˉ《唐韵》于身切。《集韵》《韵会》于巾切,竝音咽。《说文》:作乐之盛称殷。《易·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

又凡盛皆曰殷。《书·洛诰》:肇称殷礼,祀于新邑。

又《吕刑》:三后成功,惟殷于民。

又《尔雅·释言》:殷,中也,正也。《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传:殷,正也,以正春秋之气节。郑玄曰:殷,中也。春分,阳之中。秋分,隂之中。

又《禹贡》:九江孔殷。正义曰:言甚得地势之中也。

又众也。《诗·郑风》:殷其盈矣。《周礼·天官》:陈其殷,置其辅。

又《春官·大宗伯》殷见曰同,殷覜曰视。传注具训众。

又大也。《礼·曾子问》:服除而后殷祭。疏:殷,大也。大祭谓之殷祭。《庄子·山木篇》:翼殷不逝,目大不覩。注:翼大逝难,目大视希,故不见人。

又当也。《史记·天官书》:衡殷中州河、济之闲。正义曰:衡,北斗衡也。殷,当也。言斗衡当黄河、济水之闲地。

又国号。《史记》:契始封商,后盘庚迁都殷墟,改号曰殷。《书》传:殷,亳之别名,在河南。

又姓。《史记·殷本纪》: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北殷氏。

又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

又《尔雅·释训》:殷殷,忧也。《诗·邶风》:忧心殷殷。《释文》:殷,于巾切,又音隐。

又俗谓周致为殷勤,别作殷。

yǐn ㄧㄣˇ又《集韵》倚谨切。《正韵》于谨切,竝音隐。雷发声也。《诗·召南》:殷其雷,在南山之阳。或从石作磤。

又殷殷,盛貌。《史记·苏秦传》:輷輷殷殷,若有三军之众。扬雄《羽猎赋》:殷殷轸轸。

yìn ㄧㄣˋ又《集韵》《韵会》并于靳(jìn)切。音㒚。《庄子·外物篇》:其不殷非天之罪。注:殷,当也,中也。○按当与中皆去声读。

yān ㄧㄢˉ又《广韵》《正韵》乌闲切。《集韵》于闲切。《韵会》幺闲切,并音黫(yān)。赤黑色也。《左传·成二年》:左轮朱殷。杜注:血色久则殷。殷,音近烟。今人以赤黑为殷色。杜甫诗:曾闪朱旗北斗殷。白居易诗: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具读黫。 

广韵

於(yú)斤切,平欣影 ‖殷声文1部

众也。正也。大也。中也。《说文》从㐆、殳,作乐之盛称殷。亦姓,武王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出陈郡。於斤切。四。

乌闲切,平山影 ‖殷声文1部

赤黒色也。《左传》云:“左轮朱殷。”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笔顺】①ノ(撇)②丿(撇)③㇕(横折)④一(横)⑤一(横)⑥㇆(横折钩)⑦ノ(撇)⑧㇍(横折弯)⑨㇇(横撇)⑩㇏(捺)

【写法】❶“㐆”窄“殳”宽,顶部“㐆”高,底部左右旁齐平。❷“㐆”居左半格,第五笔横在田字格横中线。❸“殳”,上窄下宽;“几”,撇的撇尖收在田字格中心;“又”,㇇的折点在横中线,撇尖伸向“㐆”下侧,捺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捺脚超出上部。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ʔ

i̯ən

王力系统

0

iən

董同龢系统

ʔ

jə̆n

周法高系统

ʔ

jən

李方桂系统

·

jən

西汉

东汉

jən

jə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文欣

jen

北魏后期北齐

文欣

jen

齐梁陈北周隋

真谆臻欣

jen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ʔ

i̯ən

拟音/王力系统

0

ǐən

拟音/董同龢系统

ʔ

jən

拟音/周法高系统

ʔ

iən

拟音/李方桂系统

·

jən

拟音/陈新雄系统

ʔ

ǐən中上古音

中上古音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韵部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上平二十一欣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於斤切/於真切/乌奚切

ʔjən

平声

上平二十八山

开口呼

二等

全清

乌闲切

ʔæn

集韵

平声

上平十八谆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於巾切

ʔien

平声

上平二十一欣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於斤切

ʔiən

平声

上平二十八山

开口呼

二等

全清

於闲切

ʔɪæn

上声

十九隐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倚谨切

ʔiən

去声

二十四焮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於靳切

ʔiən

韵略

平声

於斤切

增韵

平声

於斤切

平声

於闲切

平声

因肩切

上声

於谨切

去声

於靳切

中原音韵

阴平

真文

全清

iən

阴平

寒山

全清

ian

中州音韵

平声

真文

衣斤切

平声

寒山

依奸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八真

全清

伊真切

ʔiən

平声

十删

全清

乌闲切

ʔan

平声

十一先

全清

因肩切

ʔien

上声

八轸

全清

於谨切

ʔiən

去声

八震

全清

衣刃切

ʔiən

分韵撮要

阴平

第八宾禀嫔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