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最早建立计算机科学院系的学校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01年元月3日,它由原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合并而成。2010年1月11日,新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由原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计算中心整合而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原武汉大学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系,是全国最早建立计算机科学院系的单位之一。学院坚持“依法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和谐建院”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国内外知名计算机学院。
    中文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外文名: 简称: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师: 所属地区:武汉 类别:公立大学 教师:198

学院简介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是全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院系之一,教学与科研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计算技术专业。近年来,学院在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指引下,不断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均位列A档。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学科也是我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的学科之一。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位于武汉大学文理学部,学院现有教职工265人,其中专任教师198(74.71%)人,实验技术人员29(10.94%)人,党政管理人员38人(14.35%)。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6名(23.23%),副教授87名(43.94%),其中博士生导师53名;

151人具有博士学位(76.26%),28人具有硕士学位(14.14%)(其中在读博士3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珞珈特聘教授1人,珞珈青年学者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有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如加上退休的教师,共有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学缘结构多样化的特点和趋势。

计算机学院设有四个本科专业,七个硕士点,六个博士点。学院实力雄厚,三个计算机专业(二级学科)都在全国排名前列,其中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排名第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排名第十,在华中地区处于首位。同时,武汉大学还是全国首个开设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不少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领域的信息安全专门技术人才。目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在全国42所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院校中排名第一。

计算机学院学科构架完整、齐全,设有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多媒体软件开放研究实验室、IBM技术中心在内的多个科学研究基地,为进行高水平的研究生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办学特点

学科构架

学院学科构架完整。现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信息安全博士后产业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湖北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武汉大学省级应急服务支撑单位等教学科研基地。

专业设置

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拥有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仿真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8个硕士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数字影视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6个博士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安防应急信息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与通信、算法理论的研究,并学习和探讨这些领域的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过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相应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

其他主干课程:嵌入式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与设计、计算机外部设备、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网络程序设计、网络管理、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实现、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计划与管理、软件测试、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

毕业生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计算机及相关应用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信息安全专业

本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以学习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为主,兼学通信技术,同时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旨在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研究、应用、开发、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

其他主干课程:通信原理、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网络程序设计、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病毒、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信息隐藏技术、电磁防护与物理安全等。

毕业生可在国防、公安、通信、电子、金融、政府机关、高新技术公司、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仿真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通过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跨学科知识平台实现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进而为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提供数字化平台,是包括计算机、数学、物理、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理论与技术的新型交叉学科。旨在培养能够在航空、航天、航海、国防、汽车、生物、医药、水利水电、气象、数字娱乐等众多应用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计算机仿真导论、分布式系统及计算环境、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数学建模与优化、计算机仿真数学基础。

其它主干课程: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与仿真、视景仿真数据引擎开发、实时仿真技术、HLA仿真程序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并行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集成制造导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毕业生具备计算机技术、系统建模、控制理论、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仿真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运营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学科,物联网与新能源、绿色制造等并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工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中物物互联与信息感知交互的基础理论方法、物联网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领域应用技术。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复杂系统建模、控制理论、异构数据融合与挖掘、系统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物联网导论、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数据库原理、无线传感器原理与设计、RFID原理与设计、物联网软件设计。

其他主干课程: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安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环境监测与控制、信息化物流、安防监控与应急处理、云计算与云存储、计算机智能控制、智能仿真、虚拟现实技术等。

毕业生具备物联网基础知识,可以直接参与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场技术革命,能在物联网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运营管理等工作。

教学实验环境

拥有一座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计算机科学大楼和一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可使用面积近1万平方米,仪器总价值8881万元;图书总量近10万册,外文期刊186种,中文期刊近300种。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277人,其中专任教师213(76.9%)人,实验技术人员24(8.66%)人,党政管理人员40人(14.44%)。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8名(17.84%),其中博士生导师45名,副教授82名(38.50%);132人具有博士学位(61.97%),54人具有硕士学位(25.35%)(其中在读博士8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珞珈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4人;有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如加上退休的教师,共有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学缘结构多样化的特点和趋势。

科研成果

学院在复杂数据管理、智能计算、可信计算、软件工程、网络与多媒体软件等研究方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整体科研实力在国内高校中处于前列。

对外交流

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地区有着经常性的学术和人员交流。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

2003年6月,计算机学院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本学科现有教师16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0名,教授36人,博士生导师33人,副教授61人。2003年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20名、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学术梯队不断壮大、层次结构趋于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其中包括若干名从美国、法国、日本留学回国人员。

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风扎实、注重实际、强调创新,在智能计算、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网络与分布处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力量。在瞄准国际前沿领域研究的同时,注重国家发展研究目标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承担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和工程。

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台湾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都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2003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的科研项目及省市科技开发项目300余项,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将研究成果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获得包括省部级奖励在内的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励1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900多篇,被SCI、EI、ISTP等索引收录600篇。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计算、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网络与分布处理等。学院通过“十一五”建设,将使学科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有一个特色和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构建1-2个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学科平台、形成若干个国内领先的研究方向。

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具有更加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具备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和先进科学的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在信息安全、智能计算、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等研究方向的特色和优势,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重点学科

2007年9月,计算机学院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主要依托单位为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学科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教授19人,副教授12人。

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复杂数据管理、智能计算、可信计算、软件工程、网络与多媒体软件。

省级学科

1、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院于2003年获批湖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

本学科是以原武汉大学“湖北省重点学科”和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电力部重点学科”为基础,经重新整合形成的学科点。本学科具有硕士授予权和博士授予权,2003年获得国家认可的一级学科,可以授予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等博士学位。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以计算机学院为依托,集中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际软件学院等相关单位的科研、教学力量形成学科点的师资队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信息系统及安全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密码学、计算机免疫学与网络安全、互操作性与软件可靠性等。

多媒体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多媒体知识工程、多媒体软件工程、网络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信息特性分析与建模等。

应用软件设计。主要研究工作包括:GPS及应用软件、电力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电子政务信息化及国土资源系统等。

软件工程。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并行算法、分布式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工程等。

2、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源于1997年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多媒体网络通信工程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该所2001年获批建立多媒体网络通信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并于2004年与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组建新的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科的总体定位是应用基础研究,从多媒体网络通信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学科目标是为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和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提供完整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并通过相应的高新技术企业将研究成果产业化。

学科的发展目标是瞄准国家、湖北省科技目标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线,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力争在理论、技术、标准、专利等各层面上有所成就,特别是在音视频编码领域、安防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水平居于国内外先进行列。

学科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包括:

音视频编码。旨在为数字音视频设备与系统提供高效经济的编解码技术,为我国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芯片与软件→整机与系统制造→数字媒体运营与文化产业”的数字音视频产业链条服务。

安全防范系统及关键技术。依托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攻关技术开展海量视频压缩、传输、存储、检索方面的研究,如多种音视频文件格式的智能转换、1000路以上的视频海量视频数据的并发传输、解决异构广域网络环境出现网络带宽波动问题等;开展城市视频联网系统的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产品包括4路视频编码服务器、4路视频解码服务、网络摄像机、监控流媒体转发服务器等。

211工程

我院“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上软件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于2001年启动,2003年6月被列为武汉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子项目,进入实施阶段;2006年5月,顺利通过学校验收。“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上软件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包括网上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智能计算、网格计算等四个子项目。

“十五”“211工程”的突出成效表现在:学院于2003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3年获得“信息安全”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湖北省重点学科通过专家评估和验收;2004年获得“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软件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5年获得“数字影视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发表三大检索论文501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9项以上,科研和开发经费超过4600万元;形成了“生物信息工程”、“数字媒体”等交叉学科研究方向,与文学院、外语学院联合成立了跨学院、跨学科的“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处理研究中心”,推动了文理交融、学科交叉的学科群建设;信息安全、智能计算等研究方向的研究工作达到国内一流,成为“十五”“211工程”标志性成果。

2008年6月,“可信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申报获批武汉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可信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包括软件理论与工程、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智能信息处理等三个子项目。学院要努力将软件理论与工程、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智能信息处理建设成特色明显,并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方向;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

985工程

2008年6月,学院依托信息安全研究所,和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申报获批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已列入学校“985”三期工程。

学院领导

书记:沃闻达

院长:胡瑞敏

副书记:吴红波胡俊英

副院长:王丽彭、智勇、应时、彭正明

中共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委员会

书记:沃闻达

副书记:吴红波、胡俊英

委员:何炎祥、王丽娜、彭智勇、彭正明、彭敏、汪同庆、吴志健、赵波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