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江南好风景

正是江南好风景

出自诗人王统照的新诗
《正是江南好风景》是王统照创作的一首新诗,写于1938年春末,收录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王统照诗选》之中。全诗由四个诗节组成,诗的第一、二节主要写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江南村镇带来的种种灾难;诗的第三、四节,意念向新的思路开拓,从描述痛苦和灾难,转向抒写民众的觉醒和抗争。全诗基调悲而不凄,哀而不伤,表现出诗人深挚的爱国意识和急切的内心期待。
  • 作品名称:正是江南好风景
  • 作者:王统照
  • 创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处:《王统照诗选》
  • 作品体裁:新诗
  • 中文名:正是江南好风景
  • 出处:《王统照诗选》
  • 创作时间:1938年春末

基本内容

原文

正是江南好风景

正是江南好风景:

几千里的绿芜①铺成血茵,

流火飞弹消毁了柔梦般村镇,

耻恨印记烙在每个男女的面纹,

春风,吹散开多少流亡哀讯?//②

正是江南好风景:

桃花血湮没了儿女的碎身,

江流中,腐尸饱涨着怨愤,

火光,远方,近处高烧着红云,

春风,再不肯传送燕雏清音。//

正是江南好风景:

到处都弥满搏战尘昏,

一线游丝粘不到游春人的足跟。

朋友,四月天长还觉春困?

你,卧在你的国土,

也有你的家乡,你的知亲?//

正是江南好风景:遍山野一片“秋烧”春痕,

谁的梦还牵含着水软山温?

祭钟从高空撞动,滴血红殷,

你听清否?这钟声——

可还为旧江南的春日晨昏?

注释

①芜(wú):杂草丛生的地方。

②符号“//”代表诗歌分节。

诗歌注释

①诗题引自唐朝诗人杜甫之《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全诗如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②芜(wú):杂草丛生的地方。

③符号“//”代表诗歌分节。

诗歌鉴赏

王统照抗战时期的大部分诗歌风格浓烈而又明快,凝炼而又生动。它们以热烈雄壮的爱国激情,启示、召唤着人世奋起抗战。从《正是江南好风景》里大体能窥见作者这类诗歌的特色。

江南的春天应该是一片十分美好的景象:桃花盛开,绿草成茵……乍一看这首诗的标题,所唤起的想象也该是这种动人春色,人们所期望领受到的也应是这般盎然春意。然而,七七事变以后,美丽的江南却相继陷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之下。“生活于这样苦难的时代,也就是使每个人受到严重考验的时代里,无论在什么地方,所见,闻,思,感的是何等对象,谁能漠然无动于衷?”(王统照《江南曲·自序》)《正是江南好风景》正是扣住了1938年春季的时代特点来展开构思和描写的。

每一节诗首句都用“正是江南好风景”领起,并在诗句末尾加点冒号,以总提下文。同样的句子反复吟唱,分明是一种突出和强调。说的是“江南好风景”,所写的却是一幅幅凄惨可怖的景象。上下联系起来看,“正是江南好风景”这句话实乃一句悲愤已极的反语。没有疑问,反问手法的运用,能够格外唤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

此时正值江南好景色,秋光明丽,在这落花时节,又一次与您相逢。此句既点明诗人与李龟年重逢的时间——秋天,又点出重逢的地点——江南。“落花时节”既可与“好风景”照应,表明此时正属秋季,又可指代彼此垂垂老矣的暮年。因此,尽管诗人说是好风景,却触动诗人内心的无限哀愁。诗人与故人重逢,顿生见友人之喜,引发出内心对往日的回忆。当思索二人并不理想的现实处境时,诗人内心又生出哀愁,可谓悲喜交加。

诗人用简洁的笔法,勾勒出几幅令人痛心疾首的怪象,以此来控诉日本侵略者杀人放火的罪行,激发人民抗敌救国的斗志。“到处都弥满搏战尘昏”,硝烟弥漫,战尘滚滚,表现中国人民已经从血泊和耻恨中警醒起来,展开反侵略的斗争。“祭钟从高空撞动”,既写出了生者对死者的祭祀和悼念,也写出了生者誓为死者报仇雪恨的决心。这些描写紧扣一个思想基点,即激励和呼唤那些尚在沉睡仍未觉醒的人(“你”)振奋起来,投入保家卫国的斗争。四个诗节层层递进,渐次高扬,诗人不仅着重描绘一幕幕现实惨剧来唤起国人的抗敌救国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还多处采用诘问句式,让人们在亲切诚挚的反问中深思,从而觉醒、感奋,投入抗日斗争的洪流。这种反诘句式的运用,既增大了诗歌的启示、激励作用,也丰富了它的审美力度。

作者简介

王统照(1897~1957)

,字剑三,山东诸城人。1918年就读于北京中国大学。曾担任《中国大学学报》《曙光》半月刊编辑。1921年初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主编《文学旬刊》。192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27年执教于青岛市立中学,不久去日本游学。1931年春去吉林四平街东北第一交通中学任教。1934年赴英、法、德等国考察西方文学和古代艺术。次年回国,在上海主编《文学》月刊。1939年后历任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文化局局长等职。写有《山雨》《春花》等多部小说。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