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

中药材名
橘,中药材名。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功能主治为:开胃理气,止渴润肺。治胸膈结气,呕逆,消渴。①孟诜:止泄痢,食之下食,开胸膈痰实结气。②《日华子本草》:止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③《饮膳正要》:止呕下气,利水道,去胸中瘕热。④《日用本草》:止渴,润燥,生津。⑤《医林纂要》:除烦,醒酒。⑥《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剂,并治坏血病。
    中文名:橘 拉丁学名:Citrusreticulata 别名:黄橘(《本草图经》)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亚目:芸香亚目 科:芸香科Rutaceae 亚科:柑橘亚科 族: 属:柑橘属Citrus 亚属:柑橘亚属 种:柑橘 亚种: 分布区域: 中文学名:橘 性味:甘;酸;温 归经:肺;胃经

中药材

简介

药名:橘

别名:黄橘、橘子。

汉语拼音:jú

生态环境

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采收和储藏

10-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果实,鲜用或冷藏备用。

资源分布

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南部等地均有栽培。

植物形态

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细,多有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有窄翼,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llcm,宽1.5-4cm,先端渐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或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杯状,5裂;花瓣5,白色或带淡红色,开时向上反卷;

雄蕊15-30,长短不一,花丝常3-5个连合成组;雌蕊1,子房圆形,柱头头状。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果皮薄而宽,容易剥离,囊瓣7-12,汁胞柔软多汁。种子卵圆形,白色,一端尖,数粒至数十粒或无。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营养成分

橘子具有开胃理气、生津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可用于脾胃气滞、胸腹胀闷、呃逆少食、胃肠燥热、肺热咳嗽等症。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以升高血压、兴奋心脏、抑制胃肠和子宫运动,还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橘子富含维生素C与柠檬酸,具有美容作用和消除疲劳的作用。红橘由于含有抗癌的类黄酮和限制胆固醇的松烯,可预防癌症、早衰、冠状动脉硬化等症。

药用植物栽培

生药材鉴定

此外,尚有以下几种同属植物供药用:

1.温州蜜橘CitrusunshiuMarcor.分布浙江。

2.黄岩蜜橘C.subcompressaTanaka分布浙江。

3.天台蜜橘C.succosaTanaka分布浙江。

4.乳橘C.dinokuniTanaka分布江西、浙江。

5.甜橘C.pondiTanaka分布广东。

性味

甘;酸;温;

药材基源

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实。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做食品;亦可蜜煎,酱葅,或配制成药膳。外用:适量,搽涂。

功效

润肺生津;理气和胃;理气;润下。

橘肉开胃理气

橘肉味甘酸,性凉,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症。因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P,可辅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及多种心血管疾病,还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可预防胃癌。

陈皮健脾化痰

陈皮是橘子干燥成熟的外皮,以陈者佳。其性温味辛苦,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止咳降逆等功效,可治疗脘腹胀满及疼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便溏泄泻、寒痰咳嗽等症,还可解鱼蟹毒。采收陈皮时,去其白色内皮后的红色外皮叫橘红,去红色外皮后的白色内皮叫橘白,临床也专用,二者功效同陈皮,但前者侧重燥湿化痰,后者则长于和胃化湿。

橘络化痰止咳

橘络是橘皮内层的网状筋络。性味甘苦平,有行气通络、化痰止咳之功,主治痰滞经络之胸胁胀痛、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等症。

橘核散结止痛

橘核是橘子的果核(种子),性微温味苦平,功专理气散结止痛,对睾丸胀痛、疝气疼痛、乳房结块胀痛、腰痛等有良效。

青皮疏肝破气

青皮是橘子未成熟果实之外皮或幼果,色青而名之。其性温味苦辛,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之功,力较陈皮强,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胀闷、疝气、食积、乳房作胀或结块等症。

主治

消渴;哎逆;胸膈结气

用药禁忌

风寒咳嗽及有痰饮者不宜食。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