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华

樊华

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樊华,1950年生,甘肃临洮人。字太芳、一芳,号老帆、虚静堂主人。1999年被中国文联命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2000年被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会员”。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 中文名:樊华
  • 外文名:
  • 别名:字太芳、一芳,号老帆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甘肃临洮
  • 毕业院校:
  • 职业:书法家
  • 代表作品:《樊华书法作品选》、《一方心画》、《愚耕迹》
  • 主要成就:

人物简介

1969年投笔从戎到青海高原,1991年转业到人民银行从事《青海金融》杂志美编工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青海省文联第五、六届委员,人民银行文联理事。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中国文联、书协举办的全国展、名家展,台湾举办的“国际书画印艺展”,曾获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八届群星奖”优秀奖,中日“破体书法国际展”三等奖,两次获全省书法大赛一等奖,省内外多处有碑刻。先后出版《樊华书法作品选》、《一方心画》、《愚耕迹》和散文集《啥也不是》。1999年被中国文联命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2000年被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会员”。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社会评价

淡然处世心无累 从容自在写人生——书法家樊华专访

早闻樊华先生是有名的书法家,然未曾相识。认识樊华先生,是从他的散文集《啥也不是》开始的。一个多月前,在记者准备《墨香青海·李海观卷》专题报道时,得知樊华先生手头上有一篇关于海观先生的文章,便电话约定一日去取。由于外出采访,记者便委托一位同事代劳。同事回来交给记者一本名为《啥也不是》的散文集,闻是樊华先生赠送的,欣喜不已。略翻几页,就被其中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在很短的时间里,记者拜读完了所有的文章。从字里行间,读到的是一位热爱生活、耿直豁达的西北汉子形象。10月28日,记者采访了他。

1950年,樊华先生出生于甘肃临洮县一个农民家庭。虽然父母大字不识几个,他却写得一手好字。那时候,字帖很难见到,唯独毛泽东主席墨迹的印刷品随处可见,那大气磅礴的草书让他痴迷,更激发了他学习书法的兴趣。樊华先生回忆:“那时候把‘毛体’写得很像。”1969年,风华正茂的他投笔从戎,开始了长达22年的军旅生涯,也与青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部队后,樊华很快找到了练笔的新途径,那就是办黑板报、墙报,制作幻灯片。

1979年,对于樊华的书法学习而言,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当年,西宁首届书法学习班开办,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首批学员,开始在李海观、王云等著名书法家指导下系统学习书法。1991年,樊华先生转业到了地方,在人民银行从事《青海金融》刊物的编辑工作。退伍后,樊华先生的社会活动日渐增多,在书画界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书法创作的激情更加浓厚了。当灵感到来,即使在半夜,也常常起身伏案创作,也常常在和友人尽兴而归后,在微醉的感觉下即兴挥洒,对书法艺术可谓是如痴如醉。

1994年,樊华先生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李海观先生在开幕式讲话中称赞樊华为“青海书坛后起之秀”。2003年,樊华先生出版第一本书法作品集。2006年,樊华先生自撰内容的书法作品集《一方心画》出版。出版自撰内容的书法作品集在青海是第一家,在全国也极其少见。

从《一方心画》,樊华先生谈到了更多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书法最初是写字,但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写自己,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作品体现着创作者的修养和气质,表现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书写本身,内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历代著名碑帖中,不论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苏东坡的《寒食帖》,还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等,内容都是由书家自己所作,融入了创作者的感情和语言,才得以成为名帖。搞创作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淌,书法创作是书家把自己学习领悟到的东西通过笔墨宣泄出来。”“字为心画,言为心声”。

收入《一方心画》中的所有作品,无论是用来警示、鞭策自己的词句,还是馈赠友人亲属的警语诗言,都倾注了樊华先生的真情实感。如他在赠给胡安良先生的书法作品下题记:胡安良先生为国内很有影响的语言文字学家,研究生导师,有多部著作出版。但他没架子,平易近人,且风趣幽默,让人敬仰。前些日子得胡先生《老庄语冰录》新著,故赠拙字:“读老庄,心安然。遇良师,岁月甜。”又如他为留给自己的书法作品题记:生活、工作中与他人相处是一种缘分,但能相处得好则很不易。

为了鞭策自己,便凑此句:“宽容他人,善待自己。笑对生活,见贤思齐。”又譬如他在送给他战友的一幅字下题记:我这人有个毛病,有的人向我求字,可总是没心情满足他。但有的人没向我求字,我却主动写了送给他,“君居海上,吾住源头。战友情重,时有问候。”这幅字,就是我主动寄送战友崔宽民的。我省著名作家井石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作过这样的评价:当我们翻开《一方心画》,欣赏到的不仅仅是樊华先生书法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淋漓酣畅的墨色、凝重飘逸的线条、严谨稳健的结体,还会聆听到他的“心声”,进而了解到他的为人,他的处世态度。

在采访中,记者感觉樊华先生性格很有意思,除了索字不愿写,送字很主动这一性格外,还有一点,他从不用手机。家人买手机,不要;朋友送手机,也不要。问其原因,笑答:“不拿手机,避免应酬。很多时候无谓的亮相和饭局只会白白浪费时间,我现在是充分感受到没有手机的乐趣了。”对于退休后的日子,他有着强烈的期望:“退休后,时间就完全属于自己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像现在,有创作灵感时往往在办公室,很是苦恼。

”樊华先生虽低调人生,但对书法作品的完美追求却达到了苛求的程度:好几次,有人求字,他将作品写成并送出,突觉那幅字在谋篇布局或某些章法上有缺憾,他就寝食不安,直至展纸重新写到满意,亲自上门送去,将那幅作品换回来。如此佳话甚多。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樊华先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自制的纸质三棱启迪牌,上书“海纳百川,与人为善,心平气和”十二个字。“这是我的座右铭,通过它们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樊华先生说。文章的最后,就用樊华先生总结的几句话作为结尾吧:“淡泊处世心无累,从容自在写人生,挥毫泼墨抒胸意,正气浩然葆纯真。”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