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

汉语汉字
楷,[1]是一个汉字,读音是kǎi、jiē,形声。从木,皆声。(jiē)本义:木名。<名>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楷树枝干疏而不屈,因以形容刚直。法式,模范;典范。《广雅》、《礼记·儒行》均有记载。
  • 中文名:楷
  • 拼音:kǎi、jiē
  • 部首:木
  • 字码:U 6977
  • 五笔:SXXR
  • 仓颉:DPPA
  • 郑码:FRRN
  • 笔顺:横竖撇捺横折撇折撇竖折横横
  • 部外笔画:9
  • 总笔画:13
  • 四角:42962
  • 笔顺编号:1234153532511
  • Unicode:CJK
  • 笔顺编号:1234153532511
  • 汉字首尾分解:木皆
  • 汉字部件分解:木比白

文字源流

“楷”在金文中写作图1、2,右部为“木”字,作为形符,表示“楷”的本义与树木有关;左部的图A是“皆”的异体字,“皆”表示全、都,于此仅作为不表义的声符,表示音读。小篆中(图5),声旁“图A”演变为“皆”,下部的“曰”变作“白”;同时结构固定为左“木”右“皆”,而为隶书、楷书沿袭。

“楷”的本义一般认为是树木名,音jiē,即黄连木。相传楷树枝干疏而不屈,所以被用来形容刚直。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体别》:“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引申为法式、典范,音kǎi。  

楷书的楷当楷模讲,楷书的原义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或有法度的字,本来并非某种字体的专称。作为一种字体的楷书在汉魏之际就已形成,南北朝时期成为主要的字体。从南北朝到唐代,楷书有正书、真书、隶书等名称。在唐代,楷书已经用来指称现代所说的楷书了。宋以后,楷书就成为一种字体的专称。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kǎi

名词

法式,典范

model;

pattern

《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

汉·史岑《出师颂》:“允文允武,明诗悦礼,宪章百揆,为世作楷。”

楷模;楷式

楷书,汉字书体的一种,由隶书演变而来,字体方正,笔画平直

regular script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跋汉太尉刘文饶碑后》:“想文饶之高风,玩中郎之妙楷。”

楷体;小楷;正楷

(Kǎi)姓氏用字

动词

取法,效法

《晋书‧齐王攸传》:“﹝司马攸﹞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

jiē

名词

楷木,即黄连木

pistacia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孔子冢上特多楷树。”

比喻人的品格刚直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体别》:“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苦骇切(kǎi)

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从木皆声。  

说文解字注

楷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皇览》云:“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传言弟子各持其方树来种之。”按,楷亦方树之一也。《儒行》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楷,法式也。楷之言稽,我稽古,而后世又於此焉稽也。

从木,皆声。苦骇切,十五部。以下言木名,故先之以孔冢所树。  

广韵

古諧切,平皆見 ‖ 皆聲脂1部(jiē)

楷,《説文》云:“木名,孔子冢蓋樹也。”《廣志》云:“孔子冢上特多楷樹。”

苦駭切,上駭溪 ‖ 皆聲脂1部(kǎi)

楷,模也。式也。法也。《說文》曰:“木也。孔子冢蓋樹之者。”又姓,苦駭切。四。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楷

古文:?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並苦骇切,音锴。《说文》: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淮南子·草木训》:楷木生孔子冢上,其榦枝疎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

又《广韵》:模也,式也,法也。《礼·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后汉·李膺传》:天下模楷李元礼。

又强楷。《人物志》精良畏愼,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又楷书。《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路史》:今人楷书,亦有数体,有古字楷书,有今字楷书。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並居谐切,音皆。义同。

又叶遣礼切,音起。《后汉》史岑《出师颂》:允文允武,明诗说礼。宪章百揆,为世作楷。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木”的末笔捺改点。

【写法】“木”窄“皆”宽,顶部和底部左右旁都齐平。“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皆”,“比”宽“白”窄;“比”,㇙(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折点在田字格中心;乚(竖弯钩)起笔高于㇙(竖提),弯底在横中线;“白”,撇起笔于横中线,竖在竖中线右侧。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王力系统

k/ kʰ

ei

先秦

董同龢系统

k/ kʰ

ed

先秦

周法高系统

k/ kʰ

rer

先秦

李方桂系统

k/ kʰ

rid

rəi

rəi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k/ kʰ

ɐi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统

k/ kʰ

ɐi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统

k/ kʰ

ɛi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统

k/ kʰ

ăi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上平十四皆

开口呼

全清

古谐切

kɐi

上声

十三骇

开口呼

次清

苦骇切

kʰɐi

集韵

平声

上平十四皆

开口呼

全清

居谐切

kɪɐi

上声

十三骇

开口呼

次清

口骇切

kʰɪɐi

礼部韵略

平声

居谐切

上声

口骇切

增韵

平声

居谐切

上声

口骇切

中原音韵

阴平

皆来

齐齿呼

全清

kiai

上声

皆来

齐齿呼

次清

kʼiai

中州音韵

平声

皆来

鸡鞋切

上声

皆来

溪蟹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六皆

全清

居谐切

kiai

上声

六解

次清

口骇切

k‘iai

分韵撮要

阴上

第十四皆解介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