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事故

杨庄事故

1978年12月16日发生的列车事故
杨庄事故 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列车事故之一。事故发生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事故共造成325人伤亡的沉重后果,其中死亡106人,重伤47人,轻伤172人。事故因发生在河南兰考县一个不知名的小站——杨村站。因此,被称为“杨庄事故”。在对这起恶性事故的处理中,一系列"负责同志"为其在工作中负的责任进行了另一种形式的"兑现":廖诗权,铁道部副部长兼郑州铁路局局长,被国务院给予行政记过处分;李银昌,郑州铁路机务南段党委书记,被铁道部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孙建洲,郑州铁路机务南段段长,被铁道部行政记大过处分。
    中文名:杨庄事故 外文名: 发生地点:河南兰考县杨村站

灾难过程

1978年12月16日凌晨。刺骨的寒风中豫东平原沉沉入睡。没人料到,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大火车相撞事故发生将举国震惊。

由西安开往徐州方向的368次列车向东一路急驶。按运行图规定,该趟火车在杨庄站要在侧线停车6分钟,等待其它列车通行后再开动。然而这次车过杨庄站没在规定的车位停下来,却一改常态,如同失去控制的铁龙,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向前冲去。

两个司机睡着了!车错过了制动时机,危险袭向了毫无准备的人们!车上绝大多数旅客已睡熟,丝毫没有感觉到什么异常。一对新婚夫妇带着对新生活的畅想,梦中露出了甜蜜的微笑;一双可爱的双胞胎,从郑州上车开始就在妈妈怀里打闹撒娇,此刻也已挡不住睡意袭来,发出了轻微的鼾声;几名回家探亲的旅客归心似箭,抬头呆呆地望着车顶天花板,又累又困的他们大脑已不太清醒了,车上偶尔有来回走动上厕所的,但也是睡眼惺忪,谁也没有意识到死神步步在逼近。

凌晨3时许,凄厉的汽笛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从南京至西宁的87次列车呼啸而来。随着一声震天的巨响,368次列车机车拦腰撞上87次列车的第6节车厢。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87次列车的第7、8、9、10节车厢在十几秒钟之内相继与368次列车的机车相撞。巨大的冲击力使几节相撞的车厢与列车主体断开,滚落在道轨外面。长长的车厢像麻花一样扭曲在道轨几米开外,行李架上指头粗的铁条折成了一段一段,火车地板残片横飞。巨响迅速传遍了方圆十余里,土地似乎也在不住地颤动。沿线的不少群众误以为地震发生了,抱着被子,衣冠不整,甚至赤身裸体夺门而出。

豫东平原在惊愕中屏住了呼吸。清醒过来之后的当地老百姓,不约而同地把惊恐的目光投向了杨庄车站的方向,一种不祥之兆涌上心头。根本来不及反应,被撞击的87次列车的许多乘客就倒在了血泊中。哭声喊叫声此起彼伏,发生事故的铁道路段顿成人间地狱。很多人还没从睡梦中醒来,生命之花就在一瞬间凋零了。

受灾情况和灾后救援

伤亡325人!其中死亡106人,重伤47人,轻伤172人。这是截止到当时中国铁路史上最大的一次恶性事故!这个数位震惊了党中央国务院。

当地群众闻迅赶来,自发营救伤员。短短一小时,人民解放军驻兰考某部火速赶到,实施警戒和救援。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在最快的时间内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参加救援,附近医院的病床腾出来了,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药品都被抽调过来……

当日,国务院、铁道部就责成郑州铁路局抓紧处理,认真做好善后工作。铁道部专门派来了3名副部长到事故现场考察,研究抢救措施。

杨庄事故是惨烈的,救援活动也是惊心动魂的。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当时的新闻媒体没有刊发有关消息,救援工作也很少留下资料,为现在留下了如此多的遗憾。踩着厚厚的大雪,我们奔走在事故发生地附近的村落之间,寻找当年的目击者和参加抢救的人。从他们的讲述中真切地感受到现场焦灼的气息。

老农民李二小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惨痛的回忆,都刻进了额头皱纹最深处。当年参加救援的兰考县仪封乡李寨村农民李二小不愿被称作“英雄”,更不愿过多谈及那次事故。当时的情状深深刺激了他,每次叙述杨庄事故,他就如做噩梦,手总是不停地颤抖。

老实厚道的李二小大名叫李桂书。由于干活勤快,与人和善,人们都喜欢叫他的小名李二小,大名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25年前的李二小32岁,在杨庄车站当临时工。嗜酒如命的他在当年12月15日夜里喝了个酩酊大醉,回到家一头扎在床上睡得十分沈,还是被车站的巨响惊醒了。李二小条件反射似地从床上弹了起来,抓件衣服蹬上鞋子就冲向了车站。

没有一丝星光,寒风像刀子一样扎在李二小的脸上。一出村口就听到阵阵哭声嚎叫声从车站方向传来,看到平日里矫龙般的火车瘫倒在地上,残片和旅客行李散落得满地都是,李二小感到背上冒出了一股透心的寒意。

现场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忙碌,李二小认得他们都是车站的职工。现场更多的是一些惊慌失措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傻的旅客,他们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还没从惊悸中回过神来。整个场面慌乱不堪,车站人员忙得焦头烂额。李二小冲大伙儿喊道:“车外的伤员只能等待救护车,我们要先把车厢里的人救出来。”说完,他从别人手里抢过一把钢钎,钻进一节翻倒的车厢内。

从破碎的车窗爬进车厢,李二小看见车厢的座位翻到了头顶,歪歪斜斜,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断裂行李架的铁条横七竖八。旅客们大都不省人事,有的伤至要害部位,已经死去。还有一些被重物压着,呼救声已相当微弱,命悬一线。在李二小爬进的窗口旁边有一个面孔朝下的姑娘,李二小打算拉她一把,可是刚一伸手扶,她的身子却重重摔在地上,再看她腹部已被断掉的行李架的铁条扎了个大洞,肠子流到了外面。脸上还残存留着她离开人世时的痛苦。

“快——救救我……”微弱的求救声从撞开的车门下传出。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满脸是血,正艰难地伸着一只露在外面的手,向李二小求救。李二小连忙把钢钎伸到车门下,用尽全力一点点撬起已变形的车门,才把那人给拽了出来,可那人的右脚已被挤掉。一看到自己右腿的森森白骨,那人惊叫一声晕了过去。李二小把他抱了起来,又从自己进来的窗口把他递了出去。转过身,李二小又看见车厢角落里一张几岁的小男孩的脸在一大堆行李下露出来。小男孩脸涨得通红,气喘不止。李二小小心地把他身上的杂物搬开,才看清他脖子被扭曲的行李架卡住。李二小使劲搬开行李架,才把小男孩救了出来。

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李二小,却在这次抢救中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自此以后,李二小很少向别人讲自己救人的壮举。每年他都会到杨庄事故纪念碑前看看,默默蹲在地下,对着青石碑抽上两枝烟,袅袅升起的烟雾淹没了他的表情,只有一闪一闪的火光在夜色中似在诉说着什么……

灾难影响

在对这起恶性事故的处理中,一系列"负责同志"为其在工作中负的责任进行了另一种形式的"兑现":廖诗权,铁道部副部长兼郑州铁路局局长,被国务院给予行政记过处分;李银昌,郑州铁路机务南段党委书记,被铁道部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孙建洲,郑州铁路机务南段段长,被铁道部行政记大过处分。

这起罕见特大事故的影响,震撼中原、波及全国。斑驳的血痕和闪烁的泪光冲洗出铁路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的种种深层问题。比如领导工作不扎实、不深入,对安全生产抓得不严,不细,对运输生产着急工种和要害部门抓得不狠,要求不严。此外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生活缺乏关心,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都十分醒目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为了吸取血的教训,1978年12月19日,郑州铁路局召开全局广播电话会议,局长廖诗权亲自动员,分析事故原因,号召全局职工及家属行动起来消除安全隐患。铁路局还组织全局中层以上干部1140人深入基层抓安全生产工作。

郑州机务段在事故发生后,加大科研力度,在机车上装备了无线列车调度电话机车自动信号系统和机车自动停车装置。这些安全技术措施后来推广到郑州铁路局乃至全国铁路系统,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上下的铁路安全运营。

为了保障值乘人员得到良好休息,郑州铁路局普遍建立了待乘室,值乘人员出车前至少要在此休息4个小时,待乘室管理极为严格,这一措施延续至今。

杨庄事故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郑州铁路机务南段所有内燃机车驾驶室内都有一行醒目的红字----"牢记杨庄事故血的教训!"在提示每一位司机行车安全。

1979年8月,一个阴雨霏霏的日子郑州铁路机务南段一行人来到杨庄车站事故现场。200多天的日出日落,使事故现场几经雨雪洗刷和烈日曝晒,已与他处无异。然而,面对眼前冰凉的道轨,听着一趟趟列车疾驰而过的声响,众人仿佛看到了悬浮空中不愿离去的百余冤魂。连绵不绝的雨水像他们永不干涸的泪在众人心头滋洇开来。死者长已矣!惟一堵石碑长立于斯,年年凭吊!

“机务段有一句话,客车安全大如天,客车人命关天,这是不同于货车的”,于增润说。杨庄事故以后,郑州铁路局各处都醒目地写着“违章就是杀人,违章就是自杀”“违章违纪可耻,发生事故有罪”。n1980年郑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局政治部下发的《一号文件》,将每年的12月16日定为“路耻”日,作为全局的安全教育日。n出杨庄站往东不到200米处,一片小松林中,庄重的大青石碑上书:沉痛悼念杨庄事故遇难旅客。n杨庄再次通车后,从这里驶过的列车,都会自发地拉响汽笛,向活着的人发出警示,向死难者致礼。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