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昌

杨吉昌

中国改革报云南总代理
杨吉昌男,1940年3月生,云南弥勒人。笔名杨佶舱。社会活动家,大学文化。1940年阴历三月初五生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烟乡”、“蔗乡”、“阿细跳月之乡”、世界著名大数学家熊庆来的故乡——云南省弥勒县弥阳镇一个贫民的家庭里。
    中文名:杨吉昌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汉 出生地:云南弥勒 毕业院校: 职业:主编,记者 代表作品:《云南企业家大词典》 主要成就: 籍贯:云南 性别:男 政党:共产党

主要经历

1962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他高中毕业放弃报考大学的机会,志愿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期间,他出色完成学习、训练和各项任务,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挤时间写通讯报道,宣传官兵中的先进典型。

他被选派到新华社昆明军区分社学习。他先为河北省邢台地区和辽宁省营口市地震灾区和云南省思茅洪涝灾区捐钱捐物不留名,他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五好战士”。1966年“八一”建军节时,杨吉昌在文化大革命中随部从云南省蒙自县到个旧市七层楼制止武斗被“造反派”打成重伤,昏迷不醒,经部队医院抢救治疗几个月后,被评为“革命伤残军人”。

工作业绩

近四五十年来,他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办了不少实事,被誉为身残志坚的社会的活动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李铁映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杨汝岱等国家领导分别在北京和昆明会见过他。

1979年2月自卫还击战在前线指挥部新华社记者组,他和新华社记者蒋永武、蔡志培等采写的《英雄战士——罗立钢》、《军民情谊今更浓》和《特别慰问队》等,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和《云南日报》上。

2003年,他为云南省副省长程映萱写的论文——《发扬云南优势、培育名牌产品》发表在《中国名牌商品》杂志、《华夏名牌导报》杂志和《名牌与经济》论文集等全国性的刊物上。

2004年,他陪国务新闻办公室局长王国泰到云南思茅市和缅甸考察;又陪他到昆明卷烟厂、云南白药集团、滇虹药业集团和昆明勋业投资集团调研。他和云南省人大常务副主任张宝三尽心尽力为培育和打造中国名牌——红河、云烟、红塔山、云南红葡萄酒、云南省山泉等10个产品。

他在《中国名牌商品》、《华夏名牌导报》等全国性的刊物上宣传过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王文元、云南省省长徐荣凯、副省长吴晓青、省委副书记丹增,全国劳动模范——红河烟厂厂长邱建康、思茅三家村茶厂厂长郭远明,还宣传过名牌企业家——云南白药集团董事长龙江、滇虹药业集团总经理郭振宇、云南大山公司董事长山国勇和红河州烟草公司副经理梁华荣等。

他主编过《云南明星企业》大型宣传画册、《云南企业家大词典》和大型巨着《关爱青少年成长——校长(书记)论坛》论文集等。他曾先后为修昆明园通寺、弥勒玉皇阁、弥勒寺等捐过资,捐资为弥勒县的几所寺庙制作匾牌,匾上的名称都是省人大张宝三主任题写。

1999年他和张宝三帮助年过古稀的民间老中医马天福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99’世界养心大会,又帮助他到欧洲8国进行学术交流。

2006年,他又帮熊庆来的侄子、八十八岁高龄的书法家熊文楷在昆明进行书法作品展销;2005年,在中国电影百年·红河电影周和中国·昆明首届西部文化博览会上,他带领云南联昊文化艺术院参加盛况空前的书画作品展,受到国家和省市领导好评。他还先后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捐资几十万帮助建弥勒县吉山小学和沧源县希望小学等,帮助弥勒县洞经古乐团发展壮大,到各地演奏精彩节目。

2003年,他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改革人物”表彰大会。他先后担任过《中国改革报》云南总代理(记者),《民族画报》云南记者站记者,《中国名牌商品》杂志、《华夏名牌导报》杂志和《云南明星企业》主任,现任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青团云南省委《关爱青少年成长——校长(书记)论坛》主编,云南联昊文化艺院名誉院长、昆明商贸信息学校名誉校长等职。

《中国改革报》

《中国改革报》是中国传媒领域唯一以报道改革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同时也是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报纸之一。

《中国改革报》与发展的领导群体、研究群体、实践群体、关注群体是中国改革报的主要读者。10多年来,中国改革报凭介其高素质的采编力量,及时、准确、具有深度地记录和近距离观察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走向,从而赢得大量国内外读者的信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