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艺

根艺

民间艺术
中国根艺美术,属于美术范畴。根的艺术,俗称树根雕艺术,学名“根艺”,在《中华民间艺术大观》一书中列入“雕刻工艺”,在国家“非遗”项目中划归“民间艺术”。
  • 中文名:根艺
  • 外文名:
  • 别名:
  • 属于:属于美术范畴
  • 性质:民间艺术
  • 俗称:树根雕艺术
  • 创作对象:树根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

发展史

根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渊源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会雕刻木做装饰品。在1982年河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清理马山一号楚墓时发现了我国战国时期的根雕艺术作品《避邪》。据国家文物部门考证,该文物制作于战国晚期,约在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70年之间,距今2300年。其形为虎头、龙身、兔尾的四足怪兽,极富动势神韵,色彩古雅朴实。到了隋唐时期,根艺发展已趋于繁荣。《李泌传》里有李泌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爪”献给皇帝的记载。清明时期的根艺作品《玉玲珑麒麟》、《凤凰》等作品更是在上海豫圆陈列至今。

这些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振兴,经济繁荣,根艺事业也蓬勃发展。在1983年《根的艺术》纪录片拍摄后,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根的艺术联展”,并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使中国根艺美术走上了正规化,学术化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由二级学会晋升为中国文联所属的一级学会-中国根艺美术学会。而且已在全国各地发展了四十多个根艺团体。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根雕艺术厂家不断增加,根艺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艺创作水平更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并且,它以其独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艺术感染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学会成立

一、筹备成立全国性根艺学术组织的“三步走”计划

为了使这门艺术被国家认可,开创中国根艺美术事业,1981年,马驷骥和张二滨在著名美术家常书鸿、王森然、常任侠、张启仁、刘开渠、王朝闻、陈叔亮、邵宇、吴作人、张仃、丁井文、杨士惠、何燕明、张言等专家的关心、参与下,在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相关领导及国家轻工业部部长徐运北、林业部副部长刘广运等领导的支持下,利用业余时间,在北京开始筹备创立全国性根艺学术组织,并制定了“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参加根艺展览和发表根艺论文。

第二步,拍摄根艺电影向国内外宣传。

第三步,组织全国联展,使根艺登上大雅之堂。

二、成立了全国性根艺学术组织

1985年5月4日,中国美术馆“中国根的艺术联展”圆满结束后,在中央新影招待所召开了参加联展的20多位作者的座谈会。马驷骥先生向大家介绍了国家轻工业部支持成立组织,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言同志前来与大家磋商,共同研究成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相关事宜。在国家轻工业部、林业部、中国科协和美术界、工艺美术界专家的支持、参与下,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于1985年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根艺研究会”成立大会,马驷骥先生当选为主任,刘开渠先生为名誉主任,王朝闻、常任侠、邵宇、张仃和杨士惠等为艺术顾问。

根艺研究会成立之初,仅有马驷骥、张二滨、李德利、俞乐观、郭平泽、侯玺、邱宝利、计冰、刘万琪、李苍彦、屠一道等39名委员。至此,经过马驷骥和张二滨四年来的筹划和运作,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地完成了创立全国性根艺学术组织的“三步走”计划,使全国根艺爱好者有了自己的会员之家。1987年根艺研究会开始发展第一批会员,到1994年会员已达数百人,遍及全国各地。

三、积极组织全国性根石艺术学术交流活动

1.组织举办了十三届全国根石艺术展览活动。

2.积极开展全国性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

3.重视根石艺术的宣传报道和报刊图书出版工作。

四、加强根石创作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1.开展根石美术学术资格评定工作。

2.开展“中国根艺石艺之乡”命名工作。

3.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才培训工作。

特点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悟出了造型与自然的共同特点,即相互依存,相互发挥,求得完美无缺。自然美启发了人为的丰富想像力和独创性,而巧妙的构思却又使静止的物体改变了原有的状态,给了自然物以更尽人意的美。相同的自然有着不同的美感,不同的构思往往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这就要求作者用审美的眼光去识别和发现它那美的所在,充分发挥天然形态的美。

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华夏民族,几千年古老文化的历史长河,滋养了灿烂夺目的根的艺术。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墓“镇墓兽”的出土,可看到战国时期根雕的具体形象。在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题木居士》中记述了一个“根如头面干如身”的古桩,被置于寺中作为佛像广受朝拜;北宋诗人苏洵得一形如假山的老树根,将其制成“三峰鼎峙”式的山水盆景当作雅玩;从三国时期开始,就有用树根做家具的。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就在他的《萧翼赚兰亭图》中画有和尚坐的根艺禅椅……根艺家具不仅仅是实用、美观,同时还反映出各个历史朝代的时代风格。古今根艺者创作的大批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神仙等优秀作品被历代文人雅士所收藏。

这些流传后世的根艺品既谱写了我国根艺史的诗篇,又宏扬了民族文化,以各个不同的历史侧面传播着具有神奇色彩的文明古国的文化艺术。

精神价值

以根会友,陶冶情操,修心养性,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以根会友,广开社交,增进友谊,促进社会文明。根石友人每每相聚,如遇知音,三句话不离根事。一件作品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折射出“根可传情,根可育人”的道理。与根相伴,能让人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在社会交往中,根艺作品也是馈赠亲友的新奇礼品。如遇友人新婚、升迁、祝寿等喜庆日子,以根艺品贺之,主人会喜出望外,难忘这段根艺情缘。在外事活动中,根艺美术发挥出难以替代的桥梁作用。芜湖市与日本高知市结为友好城市后,市领导以六件根艺精品相赠,日方市府几次来函感谢中国人民的深情。

也有许多作品出国巡展,深受各国人民的珍爱并收藏,增进了友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91年7月《马驷骥根艺美术陈列馆》在大连虎滩建成,陈列着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主席马驷骥捐赠的200多件根艺精品。多年来,该馆接待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促进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该馆的建立,将作为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永远留给子孙后代。根艺的价值,更贵其精神,她所产生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