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仪

核磁共振仪

临床检查设备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在1933年由美国物理学家伊西多·艾萨克·拉比首次实验成功。自70年代应用以来,它以极快的速度得到发展。
  • 中文名:核磁共振仪
  • 外文名:
  • 用途:临床检查
  • 原理:一种物理现象
  • 应用时间:1973年

简介

核磁共振波谱(NMR)是一种信息丰富、无损分析技术。它提供了有关分子结构、动力学过程的详细信息,并允许直接观察化学反应。它也是一种主要的定量方法,即使在复杂的混合物中也能测定分子的浓度。除了众所周知的氢、碳、氟和磷的观察外,它还可以用于大量其他元素。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产物及其中间体、天然产物结构测定、药物结构测定等,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食品分析、医学诊断、生物、化学、材料、及其它小分子领域。

具体

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MR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现象来源

核磁共振现象来源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运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核与电子一样,也具有自旋角动量,其自旋角动量的具体数值由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决定。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也不同:质量数和质子数均为偶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0;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质量数为偶数,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自旋量子数为整数。迄今为止,只有自旋量子数等于1/2的原子核,其核磁共振信号才能够被人们利用,经常为人们所利用的原子核有:1H、11B、13C、17O、19F、31P。

由于原子核携带电荷,当原子核自旋时,会由自旋产生一个磁矩,这一磁矩的方向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同,大小与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成正比。将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若原子核磁矩与外加磁场方向不同,则原子核磁矩会绕外磁场方向旋转,这一现象类似陀螺在旋转体研究。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对身体没有损害的前提下,快速地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高精确度立体图像。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诊断以前无法诊断的疾病,特别是脑和脊髓部位的病变;可以为患者需要手术的部位准确定位,特别是脑手术更离不开这种定位手段;可以更准确地跟踪患者体内的癌变情况,为更好地治疗癌症奠定基础。此外,由于使用这种技术时不直接接触被诊断者的身体,因而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