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

栖霞寺

中国四大名刹之一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处的栖霞山上,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1]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2]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创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栖霞寺占地面积40多亩,共有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楼三进院勤务,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
    中文名:栖霞寺 外文名: 别名: 所在国家:中国 所在城市:南京市 建造时间:1919年 占地面积:40多亩 特征:佛教发源地 始建时间:489 开放时间:全天 票价:免费

简介

栖霞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西麓,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200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的舍利塔于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旁的千佛崖石窟及明征君碑于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始建于南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原为南齐隐士明僧绍的私宅。后宅舍由智度禅师主持,是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创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建筑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大师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

主要景点

舍利塔

是长江以南最古石塔之一,是我国最大的舍利塔。建于隋代,隋仁寿二年(602年),隋文帝命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寿舍利塔,栖霞寺有其一,十世纪南唐时重建,是栖霞寺内最有价值的古建筑。石塔八角五级,高约15米。基座围以勾线造石栏杆,为近代发掘五代原物复原。基座地面雕刻海水及龙凤鱼虾等图形,现仅残存一部分。塔身下须弥座各面浮雕释迦八相。第一层塔身特别高,正面及背面均雕刻版门,东北及西南为文殊(已毁)及普贤菩萨像,其馀四面为天王像。其上为密檐五级,其间刻有小佛龛。各檐仿木构瓦面,角梁端有环寺铃铎,尚存少数。塔顶原为金属刹,有铁链引向脊端重兽背铁环,后世改用数层石雕莲花叠成的宝顶。宝塔图像严谨自然,形象生动,雕刻十分精致,构图颇富有中国画的风格,为中国五代时期佛教艺术的杰作。历经千年风雨,虽有部分石檐毁坠,仍巍然屹立,成为金陵佛气极盛的见证。

大佛阁

舍利塔东有大佛阁,又称三圣殿,供无量寿佛,为南齐时弋开凿。佛像坐身高十点八米,连座高十三点三米,观音、势至菩萨左右立侍,高十一米。佛像的衣褶风格,颇似大同云冈石窟之佛。原为舍利塔旁的两尊接引佛,高三米多,秀美典雅,与洛阳龙门石佛相似,亦为中国佛教艺术黄金时代的绝世珍品。 栖霞寺为唐代鉴真和尚足迹所至之处,寺内藏经楼院内设“鉴真和尚纪念堂”,供奉着1963年日本代表团访问南京时赠送的一尊鉴真和尚脱胎塑像,还陈列着鉴真和尚有关史迹资料多种。

千佛岩

在舍利塔后边的山岩中,还有一组南朝时期开凿的石窟,内凿佛像500余尊,称千佛崖。其中最大的佛像是无量寿佛,高达10米,左右是观音、大势至菩萨立像,组成西方三圣。周围的岩壁上迫布着佛宪和佛像,在最后一个石窟中,出现了一尊手执铁锤与铁锥的石工雕像,是佛像的开凿者把自己的形象也凿入佛龛。干佛崖的佛像桔美壮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大佛阁后,舍利塔东,无量殿后山崖间,是千佛岩,有“江南云岗”之称,是中国唯一的南朝石窟。据《栖霞寺碑》载,南朝齐代明僧绍死后,其子仲璋与沙门法度首先在西峰两壁上镌造无量寿佛及观音、势至两菩萨。相传佛像雕成后,在佛龛顶上放出光彩,于是,齐、梁的贵族仕子,风闻而动,各依山岩的高 下深广,在石壁上凿雕佛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龛,号称千佛岩。共计南朝造像有二百九十四座佛龛,佛像五百一十五尊。以后唐宋元明各代均续有开凿,共计佛像七百尊。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饰,金碧焕然,千佛岩位于南方,与云冈石窟南北遥遥相对,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刘宋明帝间,处壬明僧绍隐居栖霞山,夜梦山岩间有如来放光,于是发愿造窟,未果。次子明仲璋继承遗志,请僧?法师设计,在西峰石壁开凿龛窟,和僧人法度共同在四八四年刻凿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等两菩萨,均高十公尺。雕成之后,齐、梁的贵族士子均各拾财货,依山岩的高下深广,在石壁凿雕佛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绘,号称千佛岩。梁武帝年间(五一一年),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修,金碧焕然。明仲璋、法度所凿的“大佛(龛)阁”,为千佛岩第一窟。因供奉西方三圣,故又称为“无量殿”、“三圣殿”,现今砖砌的殿门,是为后代修葺结果。大佛殿往东有四龛相列,西边约有二十多窟,其馀皆散列于山岩上及岩北侧。龛内布局,或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窟门两侧有天王力士像。佛座下常蹲踞双狮。漫步其间,常能见到古人题刻,其中以宋人陆九言的“古千佛岩栖霞山”楷书最醒目。

无量殿

无量殿为千佛岩最早最大的佛龛。无量寿佛居中,两侧分侍观音、大势至,造像身段匀称,线条流畅。三佛衣褶作风与云冈石窟酷似,而开凿年代比云冈石窟还早十七年。造像精致古朴,可与大同、龙门比美,其价值在于保存了南朝佛像的原韵,在江南尤其罕见。 千佛岩有一尊“佛”,绝无仅有,即三圣殿左侧的“石公佛”。相传在雕凿最后一尊佛像时,锤轻,石纹丝不动;锤重,石块崩裂;不轻不重,仅冒火星,老是凿不成。眼看期限已到,石匠为免众人杀身之祸,便纵身跳进龛内,成了一尊一手举锤、一手拿錾的“石公佛”。这个传说体现了后人对明代著名的工匠王寿的尊敬怀念之情。

彩虹明镜

位于栖霞寺山门前50米,是彩虹桥与明镜湖的合称。明镜湖原为桃花涧水的汇集地(今已改道),湖水澄碧,光可照人。湖上有六角亭,以状若彩虹的曲桥相连,雅号“彩虹明镜”。彩虹桥毁于清咸丰兵燹,20年代重建,恢复原貌。此后桥、亭又历经修葺。1981年,一度发生明镜湖湖床塌陷、彩虹桥折断、彩虹亭坍塌的罕见现象,“彩虹明镜”一时消失殆尽。1991年,“彩虹明镜”复建工程正式启动,次年竣工。重建的明镜湖呈方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湖中有亭,六角形,丹楹黑瓦,翘角飞檐,其上“彩虹亭”3字为当代高僧茗山法师题写。彩虹桥曲折临波,与亭连为一体。湖边竖有一碑,高2米余,正面刻“彩虹明镜”,背面刻《复建明镜湖碑记》,详述重建原因和经过。

明征君碑

位于栖霞寺。唐上元三年(676),高宗李治诏立。南朝舍宅创栖霞寺的隐士明僧绍五世孙明崇俨(唐高宗宠臣),为纪念先祖,向李治求取“御碑”,立于栖霞寺山门前。明僧绍因朝廷多次征召不赴,世称“征君”。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碑首为6龙拱额,上篆“明征君碑”4字,由唐朝书法家王知敬书写;碑身两侧为狮首绶带西番莲纹饰;碑文由唐高宗李治起草,书法家高正臣行书题写,通篇2376字,为四六韵文,以10首名词作结尾。该碑记述明僧绍生平,以及齐梁两代在栖霞山兴寺凿像等史事。碑阴刻有“栖霞”两字,相传系李治御书。碑质有豆粒状白色斑纹,为2.8亿年前浅海中的动物海百合茎化石和中国孔珊瑚化石。碑下龟趺头有球斯瓦格化石,是用2.9亿年前的上石炭统船山组炭岩雕刻而成。

石窟造像

依据文献记载及造像风格演变,现将栖霞石窟造像大致分为三期

第一期

约建于晋宋之际至宋永光元年。以无量殿左边编号为下026、下024两窟造像为代表。

下026窟,为单佛窟,穹窿形窟顶,主尊结跏趺坐于亚形坛基上,手残缺,佛衣下垂覆坛,呈八字形外展,佛装衣纹集束于左肩,阶梯形衣纹,平直刀法,螺发,螺髻残毁,头后塑圆形莲花,主尊躯干短且宽,呈方形。两侧胁侍菩萨,立于圆形莲座上,头戴方形宝冠,衣饰漫漶不可识。

下024窟,为三壁三龛窟,穹窿形窟顶,三尊主像均结跏趺坐于亚形坛基上,佛衣下垂覆坛,呈八字形外展,佛装领口呈U形下垂,内着僧袛支,阶梯型衣纹,平直刀法,头后均塑有圆形莲花,主尊头,手均有残损,两侧坐佛均为高髻螺发,手施禅定印,三主尊躯干相近,短且宽呈方形,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三佛皆有两胁侍菩萨铣足跣立于圆形莲座上,衣饰不清。

总结这一期造像风格:均为穹窿形窟顶。佛像身躯粗短呈方形,多为高髻螺发,U形领口佛衣,有阴刻背光及头后着莲花,衣襞呈八字形覆坛,亚形坛基。菩萨着方形宝冠,跣足立于圆形莲座上。出现三壁三龛窟。

第二期

约开凿于5世纪末的十余年。以无量殿(标号下020)及其周边下的022、下021、下019(释迦多宝窟,即南京市博物馆标号的13窟)、下004、中102、上193、上089、上148、上090诸窟为代表。大致可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

下022窟,穹窿顶,主尊结跏趺坐于方形坛基上,后接横长方形坛基,衣襞覆坛,呈八字形外展,佛衣领口呈U形,内着僧袛支,阶梯形衣纹,平直刀法并融有圆雕手法,高髻螺发,手残缺,头后着圆形莲花,窟壁分上下五层,满雕千佛,主尊躯干较前期明显增长。胁侍菩萨,足立于两侧,形象不清。

下021窟,穹窿窟顶,佛像造型与下022窟相近,佛衣损坏严重,方形坛基较下022窟更宽,呈现向下019窟坛基演变的趋势,佛头后枕圆形莲花。

下020窟,即无量殿,穹窿窟顶,窟内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图61),施禅定印,佛脚为佛衣覆盖,方形坛基,衣襞覆坛,呈外展下垂,U形领口,两胁侍菩萨外敷水泥尚未揭去,佛头为高髻螺发。《金陵摄山栖霞寺碑》描述其发式为“藕丝萦发”。据《海南诸国传》载:“……三年八月高祖改造阿育王寺塔,出旧塔下舍利及佛爪发,发清绀色,众僧以手伸之,随手长短,放之则旋屈为蠡形,按《僧伽经》云:佛发青而细,犹如藕茎丝。”这种藕茎丝的蠡形发式与佛陀32种妙相之一的“旋发绀青”结合,当为螺发。

下019窟,为双佛窟,穹窟顶,出现三壁环坛,正壁置释迦、多宝二佛,侧立两菩萨。两佛均结跏趺坐于横长方形坛基上,衣襞覆坛,高髻螺发,线刻背光及头枕圆形莲花。左侧坐佛,佛衣作U形领口,内着僧袛支,右侧坐佛,着褒衣博带式佛衣,施无畏与愿印。二佛右肩原有明显之孤形饰线,今已无法得见,据此二佛应外披“半披式”袈裟。双佛两侧立二胁侍菩萨,跣足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菩萨着Ⅹ形披帛及璎珞穿璧交叉于腹前。

晚期

中12窟,穹窟顶,三壁环坛,主尊倚坐方形坛基上,衣襞下垂覆盖正、侧面坛基,左手扶膝,右手施无畏印,佛足踩双莲,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隐约可见右领襟敷搭右肘,左领襟斜向右下方,右肩清晰可见披有“半披式”袈裟,内着僧袛支,佛头螺髻趋于低缓,螺发。左右壁梁胁侍菩萨及力士,面相、衣饰漶漫,只见动态。雕塑方面,人体表现加强,呈现向薄衣贴体风格的转变。

下004窟,与中102窟相邻,穹窟顶,作三壁环坛,主尊跣足立于圆形莲花座上,佛衣右领襟沿左臂敷搭至左肩,头为螺发,神曲修长,旁边塑有多尊菩萨或子弟像(水泥尚未揭去),值得注意的是立佛左侧以双腿或单腿跪地的四个小跪人(水泥已揭去)。这一窟主尊在人体刻画上于中102窟有相似之处。

上089窟,主尊经考察不似窟中原物,疑为别处移来,佛像头及右手均毁,造型与中102窟主尊极为相似,此像胸前凸起物似有带结,佛足踩双莲,可以看出这种足踩双莲的倚坐佛在当时的普遍性。

这种三壁环坛,菩萨、力士胁侍格局的石窟为纱帽峰一带石窟的主要形式,如上160、上148及上151诸窟。这里坐佛坛基出现了亚形坛基左右削角并与正壁长方形坛基相结合的新样式,坐佛多结跏趺坐,头手及身体残损均较严重,仅可见动态。在上090窟,坛基之上海高浮雕有上举一爪狮子两只。

总结这一时期石窟造像风格:均为穹窟顶,出现三壁环坛,佛坛多为方形与横长方形,并有千佛出现。佛像躯干较一期明显拉长,倚坐、立佛及结跏趺坐均有表现,佛衣穿法也较丰富,U形领口佛衣、“敷搭双肩下垂式”、“褒衣博带式”、“半披式”袈裟并存,施有禅定印与无畏印,裳悬外展下垂。菩萨出现Ⅹ形璎珞,并有穿壁现象。雕塑方面,圆雕、平直刀法混用,造型更重人体表现,衣饰厚度较一期有所减弱,佛像躯干较一期修长,秀骨清像风格明显,造像组合也较前期有所增加。其他造像因素如护法狮子上举一爪及小跪人造型也为这一期新有。

第三期

约于6世纪初至梁天正元年(551)年间。以现无量殿前两接引佛为代表。损坏较重的一尊,作低髻螺发,佛跣足立于圆形莲座上,佛衣右领襟沿左臂敷搭至双肩,衣纹转折多为凸棱形起伏,对称刻于胸前,袈裟表现较厚重。另一尊形体保存较为完好,薄衣贴体,下胸腹起伏刻画细腻,衣纹塑造以阶梯式及仿泥条式手法表现,低髻螺发,着装方式与前一尊相同。两尊佛像造型相似,雕刻手法及形体表现略有不同,由于两尊造像均为单体圆雕,其最初所在位置已无从考证(一说从舍利塔旁移至此)。

栖霞寺三期石窟造像总体风格演变呈现为:造像由身躯粗短向舒展修长变化,佛着装由早期的U形领口佛衣到后来出现“褒衣博带式”、“半披式”及“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由较粗犷厚重的佛衣表现向注重人体刻画过渡,衣饰厚度逐渐减弱,进而到薄衣贴体。佛座由亚形坛基向方形及长方形坛基过渡,最终出现三壁环坛。造像组合由一佛二菩萨而逐渐增多至一铺多尊。雕刻手法也由平直刀法向圆雕手法过渡。菩萨身着Ⅹ形璎珞于腹前穿壁也出现在二期 。

抢救维修工程

我国最大的舍利塔——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抢救维修工程于1993年底竣工。这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景点重新对中外游客开放。由中国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润主持的这次维修是历次维修中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一次,主要是把数百年前由于自然风化、雷击火焚坠落的8块石构件粘结至原断口处。

1983年11月,中国佛教协会决定在南京栖霞寺成立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1984年9月,栖霞山佛学院招收了56名学僧,他们来自19个省的43所寺庙,在这里进行了两年的学习,系统学习了佛教史、佛教三经、百法明门论、五蕴论、唯识三十论要释、戒律、语文、历史、地理、时事政策、外语等十几门课程。1986年7月,首届毕业生毕业,一部分报考中国佛学院继续深造,一部分回到原来寺庙从事寺庙教务和管理工作。

艺术节

旅游指南

栖霞山十多种枫叶十一月中旬将全线飘红,届时正是赏枫的最佳时节。昨天,由南京市旅游园林局、南京市宗教局、栖霞区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旅游登山节暨第十一届“秋栖霞”红枫艺术节开幕,活动至12月11日结束。活动期间,市民购买全价票,还送电信充值卡。

为方便广大游客畅游南京及栖霞山,南京市旅游园林局联合栖霞山、燕子矶、幕燕风光带及有关旅行社开通了“礼佛、赏枫、观长江”旅游专线。每周二、四、六发团,开通至赏枫季结束。市民可乘坐“南栖线”、“138”、“摄尧线”至栖霞山。在栖霞山红枫艺术节期间,可在南京火车站乘坐秋游栖霞旅游专线,周六、周日增设“江苏路—栖霞山”专线,发车时间为周末7:30至9:00之间,凡购红枫节门票,均可享受免费乘车到栖霞(单程)的优惠。

红枫节门票35元/人次,凡在栖霞山景区门票房购红枫节全价票的游客,每购买一张全价票,送一张面值30元的950509电信座机充值卡。购票时已享受折扣或其它优惠的游客不再予以享受此项“购票送卡”优惠。

旅游信息

交通情况

南京火车站或花木公司站,乘坐南栖线到栖霞寺站,或乘南上线到栖霞寺站,或乘坐138路和摄尧线栖霞寺站下车即可。

交通路线

在南京市汉府街(总统府门口)乘坐莫南线,终点站就是栖霞山,票价为2.50元/位,运营时间为06:00-19:00,也可在南京火车站乘坐南栖线或南上线到栖霞寺站下车即可。

旅游指南

门票:40元,中小学生半价。 开放时间:06:30-18:20。

最佳旅游时间:栖霞山旅游当以深秋时节、枫叶飘红的季节为最佳旅游时间。

饮食:游客可在栖霞寺内品尝素斋面,有香菇、素鸡和其他素菜浇头,风味独特;另外,在栖霞公园门前还有几处餐馆可供游人用餐。

购物:在栖霞山可购买各类枫叶书签、台饰等纪念品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