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明

林小明

寰宇国际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
林小明,广东人,1962年出生香港。中国香港的电影事业家,制片人。现任寰宇国际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2002年,获香港工业总会颁发香港青年工业家奖。1984年在成立寰宇国际之前,他先后做镭射影碟售货员。1986年林小明和配偶赵雪英女士创立寰宇国际。1999年成功把寰宇国际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同年成功成立寰宇国际旗下寰宇音乐,为香港乐坛踏脚石。2002年,获香港工业总会颁发香港青年工业家奖。
    中文名:林小明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汉族 籍贯:广东 毕业院校: 职务:寰宇国际集团主席兼执行董 就职企业: 主要成就:成功把寰宇国际旗下寰宇音乐成立 英文名:Daneil Shiu-ming LAM 出生地:香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年 职业:电影事业家,制片人 代表作品:《当男人变成女人》

获得荣誉

2002年,获香港工业总会颁发香港青年工业家奖。

人物事迹

寰宇公司负责人林小明与周星驰闹出不欢,双方各自告上法庭寻求公道,就在如此敏感的时刻,前日有报道指出,林小明即将开拍的影片《贱精先生——阿星》,刻意针对周星驰,大肆揶揄,一吐乌气。

林小明闻言也觉好笑,声言绝无针对星仔的意思,该片一早已在计划之中,故事也在数个月前完成;影片绝无影射星仔的意思,外间不要胡乱猜测,影片决定5月14日正式开镜,演员分别有陈奕迅及钟欣桐。许多人对这次的演员配搭甚觉新鲜,两人合作演出喜剧相信会有好效果。

而愈来愈喜欢投资拍喜剧的林小明,现时正在积极安排另一部喜剧《当男人变成女人》的上映事宜。

周星驰及田启文,原来二人前往当地协助筹备第二届世界足球博览会,对于这次外间指林小明开拍影片影射星仔,田启文笑言星仔对此类传言简直不屑一顾,既然林小明表示绝无此意,一切谣传不攻自破,电影题材百花齐放,对演员绝对是好事。

逆市上位

香港电影业从九七年开始进入了数十年罕见的黑暗期,由年产过三百部,一下了急降至不足一百部,本地票房萎缩至九十年代初的四分一,东南亚及台湾的卖埠收益更一度断绝,加上翻版猖獗,来自录影带及VCD的版权收入也大减,在四面楚歌之下,四年来香港电影没有复甦,然而多间电影公司却能逆市上位,更成功上市,带动本地电影工业走向企业化,它们的成功经营经验确实可以为大家在逆市中做生意、创业的借鉴。

短线变长线投资

过去港产片片商都讲究赚快钱,一部电影的成败主要是看上画后票房收益和卖埠价钱,赚蚀都在一年内决定,有些甚至未开拍,单单卖片花已经有钱赚,“其实一部电影唔係靠票房同卖埠,仲有video版权、电视版权,可以卖到好多地方,家一部电影随时要二、三年才回本,不过从中赚到会延续好多年。好似《少林足球》票房成五千万,到今日嚟讲,我仲係蚀紧,到咗出年至开始赚钱。”

在他的经营哲学中,澹市不要期望赚快钱,因此资金调配要很小心,“98年尾至99年中曾停过拍摄电影,原因是资金很紧。”从97年起,寰宇投资了《暗花》、《非常突然》、《真心英雄》等几部电影,不过由于资金未能及时回笼,他便狠心暂停电影拍摄,专心VCD及版权生意,到了手头现金充足才继续开拍,到了99年中,弹药充足后再战江湖,去年他一共开拍三十多部电影,今年也有三十多部“有钱就做多啲,有钱就做少啲,千祈咪勉强。”

98年并非他资金最紧的时侯,早在两年前,他捱过更捉襟见肘的日子,“嗰阵时我既拍档要退股,我要一口气拎大笔钱买佢既股份,要成大半年至恢复元气。”有时人事因素比起市场剧变更具杀伤力。

减价促销

“林生既脑筋转得快,市场有少少变化,佢都会即时去谂应变方法。”一名前寰宇职员说,脑筋转得快,令他作了一个改变全行的重大决定。

“早期正版电影VCD至少七、八十元一隻,西片过百亦好平常,当时VCD的确几贵。”林小明在九九年四月开始行割价促销这一招,《幻影特工》这部重头製作以四十元低价出售,同时推出另一批电影VCD更低至三十元,一名VCD零售商何生忆述:“当时真係好震撼,寰宇又大做宣传,《幻影特工》连续一个月,日日卖成二、三十隻,以前最好卖既VCD,一日都係得嗰七、八隻。”

割价兼加强宣传,令VCD销量增加数倍,自此VCD都以三、四十元一隻出售,“以前一部电影既VCD好难卖过万,家几乎部部卖过万,好卖既可以超过十万。”价钱便宜,很多买翻版的人也转买正版。

“而且过一段时间再减价,四十五,降到三十,三十降到十五,总之一直可以卖落去。”看他眉飞色舞的表情,好傢钞票正滚进他的口袋中。

九六年起翻版行,直接打击电影票房及正版VCD收人,香港电影导演会永远荣誉会长张同组曾慨歎:“以前啲西片,港产片落画后三个月至半年,至会推出录影带同VCD,俾人大把时间做翻版。”林小明也是率先把VCD的推出时间提早至电影落画后一个月,有需要可以更快,割价加上这种发行的改革,果然从翻版商手中夺回大批顾客,“寰宇现在佔本地三成VCD、DVD市场,中文片接近五成,绝大部分人都买返正版。”

先香港后中国

八十年代起,香港电影在东南亚及台湾打开市场,九十年代台湾人可以出到成千万片花,绝大多数港产片都要迁就这些地区的观众口味,着名导演吴思远曾慨歎过:“好多港产片收片花己经赚咗,电影公司老板为咗迁就外埠市场,例如:成日加埋啲无谓武打,好多时都唔理啲香港观众口味。”现在这些片埠一片死寂,自命对市场触觉过人的林小明,便改拍摄针对香港人口味的电影,“卖埠收益得番十分一都冇不如保住本地市场。”

现在生意人个个北望神州,林小明认为国内将是香港电影未来主攻阵地,对于国内翻版问题,他只是一笑置之:“呢个市场以前本来係冇既,我係由零开始,最重要我能够在翻版中找到发展空间,国内唔係剩係有VCD市场,仲何以卖俾电视台,呢两、三年内地广告多,啲电视台够钱去买片,最近加紧扫翻版,合拍片又冇限制,进口片配额又不断增加,呢几年喺大陆啲收入都不断上升紧,愈嚟愈开放,总之我係睇到前景,未来收入可以以倍数增加”。

企业化管理

香港电影发展了数十年,港产片风行东南亚,连荷理活也给予高度评价,偏偏香港电影一直处于山寨厂式运作,正如编剧会副会长黎文卓所形容:“有工开就坐埋一齐冇工开就散档。”很少电影公司会有长远发展计划,林小明说:“好市嗰阵时,边个会去搞企业化,跟风度个故事,再揾两、三个红演员,未开戏就可以赚几百万片花,封晒蚀本门,边个会去考虑管理问题,只係嚟紧点同啲红演员度期”。

林小明在黑暗期体验到公司要发展,一定要从管理方面人手,“97年开始逐步将公司企业化管理,一来可以发挥更大效率,好似家我都係得二百个员工左右,而且企业化之后,才可以申请上市,以后集资就方便得多”。

1999年寰宇成功上市,他认为一门生意在澹市时更要注意企业管理,增加成本效益,现在香港电影公司上市是大势所趋,荷理活可以雄霸全球电影业大半个世纪,皆因华纳、美高梅、霍氏等八大公司早就企业管理,可以从银行、基金、股市得到资金。

张同祖却认为香港电影工业仍末算企业化,“真正企业化,是近似工厂生产,有一套大家遵守的运作规则,品质有保证,唔可以Over Budget,银行可以提供融资”,香港电影企业化只是一个开端罢了。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