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图

林伟图

70年代香港邵氏电影男演员
林伟图,Lam Wai-Tiu,70年代香港邵氏电影男演员。1972年毕业于TVB第一期艺员训练班,之后签约邵氏电影公司,同时亦在佳视、TVB两家电视台拍过电视剧。电影代表作有《大军阀》、《风月奇谭》、《鬼眼》、《降头》、《血滴子》等,70年代-80年代初期参演了TVB的《大亨》、《陆小凤》、《小李飞刀》、《倚天屠龙记》、《上海滩》等知名剧集,约在80年代初期退出娱乐圈。[1]
    中文名:林伟图 外文名:Lam Wai-Tiu 别名: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中山 身高: 体重: 毕业院校: 职业:演员 经纪公司: 代表作品:《大军阀》、《天网》等 主要成就:

参演电影作品

《大军阀》(1972年)饰高正白

《风月奇谭》(1972年)饰小蔡

《年轻人》(1972年)

《黄飞鸿》(1973年)饰梁宽

《牛鬼蛇神》(1973年)

《荡女奇行》(1973年)

《风流韵事之奇书.蕙莲》(1973年)饰王世贞

《北地胭脂》(1973年)饰王庆琪

《小孩与狗》(1974年)

《艳女还魂》(1974年)饰韩世龙

《香港73》(1974年)

《天网》(1974年)饰丁小江

《鬼眼》(1974年)饰赵安平

《舞衣》(1974年)饰路俊友人

《成记茶楼》(1974年)

《妙妙女郎》(1975年)

《恶霸》(1975年)

《摄青鬼》(1975年)

《嬉笑怒骂》(1975年)

《血滴子》(1975年)饰罗鹏

《爱心千万万》(1975年)饰二哥

《大哥成》(1975年)

《鬼话连篇之白骨无情》(1975年)饰张松根

《降头》(1975年)饰韦德劝

《陈梦吉计破脂粉阵》(1975年)饰林记

《勾魂降头》(1976年)饰振声

《蛇王子》(1976年)饰傅默

《鬼才伦文叙》(1976年)饰杨文举

《伴游小姐》(1976年)饰邓云天

《流星蝴蝶剑》(1976年)饰南宫远

《索命》(1976年)饰陈良

《赌王大骗局》(1976年)

《香港奇案2:凶杀之纸盒藏尸》(1976年)饰司徒炳强

《猩猩王》(1977年)饰陈正风的弟弟

《风流伯虎荡秋香》(1977年)

《疯劫》(1979年)

《扫黄奇趣录》(1979年)

《尸妖》(1981年)

《蛊》(1981年)

《邪完再邪》(1982年)

《皇帝保重》(1983年)

参演电视剧作品

1977年佳艺电视《细鱼食大鱼》

1978年无线电视《强人》饰阿东

1978年无线电视《倚天屠龙记》饰殷梨亭

1978年无线电视《陆小凤之武当之战》饰叶孤鸿

1978年无线电视《小李飞刀之魔剑侠情》饰郭嵩阳

1978年无线电视《大亨》饰李华强

1980年无线电视《欢乐群英》饰黑钻石

1980年无线电视《京华春梦》饰洪起业

1980年无线电视《上海滩》饰鲁秋白

1980年《千王之王》饰王探长

邵氏电影

邵氏电影邵氏电影在中文影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光影标记。邵氏创立于50年代,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电影王国,这时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独占天下了。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过人,是邵氏成为香港电影王国主要原因;而李翰祥为邵氏拍摄的彩色古装巨片与黄梅调电影,除了令财源滚滚流入邵氏,也使当时的中文电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气象.....

对许多人而言,邵氏电影已是一个经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个重要的光影标记。

提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最辉煌的年代,人们总会想起它当年的口号: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风光的时期,几乎是香港的电影王国,它的成功与声势,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这一切需要从头说起。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新时代。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娱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1937年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入打乱了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邵氏惨淡经营,艰难度日,后来更是难以为继,被迫关门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正当盛年的邵逸夫雄心不减当年。他摩拳擦掌,决心大干一场,重振邵氏家业。

1957年,邵逸夫从新加坡来到经济开始起飞的香港,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电影事业。两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期间,邵逸夫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这一工程历时近七年始告完工,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从此,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多达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

在50年代中,香港影坛其实有三大势力,就是邵氏、电懋(国泰)和左派的长城与凤凰公司。它们的特色就是以拍摄华语片为主流,拍片数量多且稳定,而且制作都比其他独立电影公司认真严谨。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邵氏的实力与声望,起初都不及新马影业大亨陆运涛手创的电懋。当时电懋财雄势大,明星与导演阵容强大。单论明星,电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兰、叶枫、李湄、丁皓、王莱、苏凤。小生则有张扬、雷震、陈厚、乔宏、田青等。电懋的导演阵容则有岳枫、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级职员宋淇、秦亦孚,更有张爱玲编剧助阵。在钟启文的领导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头赶上与电懋一争长短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电影公司的邵氏,可说是处于电懋下风,明星阵容不及电懋强大,除了同样有当时两边走的林黛与林翠外,只有后来由长城转投入的乐蒂,而斯时尤敏则已跳槽电懋,生角只有赵雷较知名。在此时期,连李丽华、严俊、张仲文等,起初都是为电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组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由新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电影拍片工作,与电懋一争长短。可以说,香港的电影事业,其实是由南洋帮新马大亨创立的。邵逸夫是商业奇才,在他的领导下,邵氏一洗颓风,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把电懋抛在身后。

早期的电懋电影和邵氏电影的主要分别,简单的说,电懋的电影时代气息较浓,它电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则多数都还穿着唐装衫裤。举个例子,电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儿女》、《空中小姐》,这些女主角们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们都穿着摇曳生姿的西洋大伞裙。而邵氏同期的电影如《春光无限好》、《丹凤街》、《夜来香》、《窈窕淑女》、《黄花闺女》、《月落乌啼霜满天》等,女主角都还穿着当年大部份妇女所穿的唐装衫裤,有些更是民初装。

单从服装,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电懋电影的不同风格。电懋较城市化,邵氏则着重乡土化与唐人街风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后,就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他拉拢了当年最红的林黛与李丽华,成为邵氏基本演员。小生阵容也加强,除了原本当家的皇帝小生赵雷外,也拉拢了陈厚跳槽加入,之后关山也由左派阵营投入邵氏,钟情与张仲文较后也加入邵氏。

单是有大明星还不够,邵氏此时更下大资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综艺体阔银幕外,更投下重资拍彩色片,观众趋之若鹜。《江山美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卖座的中文电影。有一个“笑话”说,就因为《江山美人》这部片,香港观众此时才知道除了任剑辉和芳艳芬外,还有一个明星叫林黛。有这个笑话产生也不出奇,当年香港的主流市场是粤语片,而华语片则是以新马南洋一带有主要市场,电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带起黄梅调热潮

邵氏电影票房后来胜过电懋电影,是因为邵氏更会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观众的口味。以前的电影观众以妇女为主,她们喜欢的除了先苦后甜的“家庭伦理文艺大悲剧”外,更喜欢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欢迎。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时期,邵氏在歌唱片输了脚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带起了另一个更风靡观众,轰动期更长久的港式黄梅调电影热潮。在《江山美人》之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王昭君》、《杨贵妃》等彩色阔银幕大制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对手电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领导时,邵氏也拉拢了当年的大导演岳枫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为邵氏开拍各类型大片。

岳枫除了可以拍《畸人艳妇》和《嬉春图》这类时装片,他也可以拍古装片《花木兰》、《宝莲灯》、《妲己》,甚至武侠片《盗剑》、《夺魂铃》,堪称多才多艺。陶秦虽不擅拍古装电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晓风残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属当年少数会拍歌舞片的导演,《千娇百媚》、《万花迎春》、《花团锦簇》、《欢乐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发展此时节节抢先在电懋之前,不仅因为走对了古装歌唱片的路线,也因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业务,而电懋方面大事则都要向新加坡方面报告等候批准,步伐节奏就已经慢人一步。

邵氏还有一个成功要点,就是扩大业务,建立邵氏影城,拥有多个摄影棚,并搭立古装实景,方便拍片,省时省力也省钱。

它还有一个成功点,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设立了“南国演员训练班”,招考新人,然后签下有潜质的新人予以力捧,成为红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付出惊人的片酬拉拢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郑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红的大明星。甚至连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红极一时的凌波。

写到这里想到,邵氏的演员训练班叫“南国”,它的官方宣传刊物则叫《南国电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马吗?

邵氏最高峰时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电影王国,也有两个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国泰大老板陆运涛在台湾参加亚洲影展时坠机身亡。陆运涛当时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脚与邵氏一决雌雄,谁知出师未捷身先死,易名为国泰的电懋群龙无首,出品每况愈下,大明星更纷纷息影,影片成绩差强人意,终于结束拍片。

还有一个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暴乱,造成左派电影公司没落。

这时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独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脑筋快,眼光准,在黄梅调、山歌片渐渐被观众厌倦时,它在张彻导演的领导下,及时开拓了“武侠电影世纪”,由《边城三侠》和《江湖奇侠》打头阵,掀起了历久不衰的阳刚电影热潮,更改变了香港电影素来以女主角为主的风气,此后的电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罗烈、岳华、张翼、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等挂头牌,他们才是牡丹,女主角则只是绿叶。

邵氏的最高峰时期就是此时

随后,每个人都知道了,邵氏开始减产,甚至停顿了生产。但这么多年来,提起香港电影,人们首先想起的还是邵氏电影,邵氏足以骄人矣。在邵氏之后,没有电影公司可称“电影王国”。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过人,是邵氏成为香港电影王国主要原因;而李翰祥为邵氏拍摄的彩色古装巨片与黄梅调电影,除了令财源滚滚流入邵氏,也使当时的中文电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气象,如此回首,我们称之为:经典。

无线电台

林伟图,是香港无线电视台与邵氏公司合办的演员训练班第一期学员。

香港无线电视台经过半年的试行运作,于1967年11月19日正式开台当时的员工只有约200人。现在无线已是世界第二大的中文节目制作公司(仅次于中国大陆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有合约演员大约1,5000名,为香港、澳门及珠三角地区提供免费和收费电视节目。

TVB训练班

或许邵爵士自己也想不到,这个原本自产自用的明星培养基地日后竟然撑起了香港,或者说是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

受益最多的首推香港电影。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从无线走向大银幕的艺人几乎同步经历着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蓬勃发展时期他们崭露头角,盛极一时之际他们是中流砥柱,市场萎靡的低谷他们不离不弃,而现今的图谋破壁他们又是不可或缺的中坚人物。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届届的无线艺员培训班,还会不会有这片熠熠生辉的璀璨星河,而没有了这些优秀的电影人,香港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又将如何地黯然失色。

人生离别几度秋。回望这个名副其实的“香港明星的黄埔军校”,他们中有的早已湮灭无名,有的依旧如日中天;有的还在默默耕耘,有的则蓄势待发。看看这些陌生或熟悉的名字,看看这些让我们感动与欢乐过的名字,看看这些曾让我们顶礼膜拜魂牵梦萦的名字,有多少情怀可以重来,又有多少时光不会遗忘。

历届TVB艺员训练班学员名单:

第一期艺员训练班(1971年):吕有惠、陈嘉仪、庄文清、郭锋、高妙思、苏杏璇、黄允材、甘国亮、招振强、许绍雄、林伟图

第二期艺员训练班(1973年):宋豪辉(编导)

第三期艺员训练班(1974年):周润发、吴孟达、林岭东、卢海鹏、邓英敏、伍润泉、萧健铿

第四期艺员训练班(1975年):黄杏秀、梁碧玲、李国麟、谈泉庆、杜琪峰、刘仕裕

第五期艺员训练班(1976年):罗志强、骆应钧、马庆生、韦一茵

第六期艺员训练班(1977年):吕良伟、陈玉莲、陈复生、廖伟雄、连炎辉、廖安丽、刘雅丽、陈玉麟

第七期艺员训练班(1978年):甘国卫、邝佐辉、鞠觉亮

第八期艺员训练班(1979年):艾威、汤镇业、景黛音、周秀兰、黄造时、陈安莹、廖?智、陈敏儿、李成昌、梁洁华、黄敏仪、傅玉兰

第九期艺员训练班(1980年):黄日华、苗侨伟、吴丽珠

第十期艺员训练班(1981年):刘德华、潘宏彬、吴家(嘉)丽、梁家辉、戴志伟、戚美珍、朱碧汶、薛彩霞、黄耀明

第十一期艺员训练班(1982年):梁朝伟、周星驰、欧阳震华(耀泉)、吴镇宇、关礼杰、吴廷烨、麦丽红(麦景婷)、李子雄、张兆辉、林俊贤、池佩芬、陈嘉贤、区艳莲、徐曼华、徐淑芳

第十二期艺员训练班(1983年):吴启华、刘青云、陶大宇、商天娥、吴君如、曾华倩、刘嘉玲、蓝洁瑛、黄伟良、刘淑仪、龙炳基

84年1月开始,艺员训练班改制,分为艺员招募、舞蹈艺员招募和司仪招募,训练期也由一年缩为3个月

第一期艺员招募(1984年):霍家礼、詹秉熙、陈荣峻、许建邦、龚慈恩

第二期艺员招募(1984年):陈庭威、郭富城、邵美琪、邓萃雯、黎美娴

第三期艺员进修班:周海媚、吴茜薇

第四期艺员进修班:何美婷、欧瑞伟

之后停办

某年:郑伊健、黄泽锋、李家声、吴启明、刘玉婷

1990年:古巨基

第十三期艺员训练班(1999年):林峰、杨怡、傅楚卉、扬明、杜大伟、张美妮、姚启善、李中希、黄俊绅

第十四期艺员训练班(2000年):李明丽、马国明、吴卓羲(99年参加无线第七届舞蹈艺员训练班,00年被古天乐引荐读该期艺员训练班)

第十七期艺员训练班(2003年):黄嘉乐、陈文静、陈丹丹、何绮云、张晓岚、林佳蓉、张雪芹、潘嘉雯

第十八期艺员训练班:黎诺懿、陈嘉露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