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革阿里

东革阿里

双子叶植物纲苦木科植物
东革阿里是生长在东南亚靠近赤道的原始热带雨林中,生长在潮湿砂质土壤里的一种野生乔木植物,成熟期为 5 年以上。其树高 4-6 米,树干直径 8-10 厘米,最粗可达 15 厘米。树枝几乎没有分叉,树叶长在顶部呈伞状。其根亦不分叉,入地最深可达 2 米,东革阿里的根部有多种功效。
    中文名:东革阿里 拉丁学名:Eurycoma longifolia 别名:南洋人参、东革亚里、东革阿里 冬革阿里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目:无患子目(Sapindales) 科:苦木科(Simaroubaceae) 属:东革阿里属 分布区域:一般只分布于热带多雨国家,原产地东南亚各国。

生物学特征

东革阿里为常绿乔木, 高4~6 m, 最高可达18 m, 主干无分枝, 雌雄异株。叶近革质, 奇数羽状复叶, 螺旋状排列于树干顶端, 长20~40 cm。叶柄基部膨大, 脱落后叶痕明显。小叶5~15对, 对生, 倒卵状披针形, 无柄或近无柄。圆锥花序腋生, 花小, 花瓣5, 分离。核果, 椭圆形或圆形, 长1~3 cm, 宽0.5~1.2 cm, 绿色, 成熟后红至黑色, 味极苦。根不分叉, 入地最深可达2 m。花期6—7月, 果期8—9月。

东革阿里全株均可入药, 但药用部分主要来源于根部, 在东南亚民间作为传统药材和滋补品已有数百年历史, 既可作单味药、也可作药方中的重要配药。迄今为止, 被当做药材东革阿里使用的原植物有E.longifolia、E.longifolia subsp.eglandulosa、Entomophthora apiculata、Polyathia bullata等, 这几种植物在形态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虽然都有一些相似的功效, 但是最常用并被认可的是E.longifolia。

东革阿里在自然环境中通过种子繁殖, 种子发芽率低且萌发所需时间长, 发芽后的植株生长缓慢, 栽培2~3 a才结少量果, 成熟期一般为5 a以上, 达到完全成熟期大概需要25 a。因此, 东革阿里野生资源的再生不能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大部分东革阿里栽培4 a后即采收根, 用于商业用途。

生态学特征

东革阿里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菲律宾及新加坡等也有零星分布。适宜的生态环境为潮湿的酸性砂质土壤, 多生于海拔700 m以下的海滩林、原生或次生林中, 常与龙脑香 (Dipterocarpaceae) 林或杜鹃 (Ericaceae) 林混生。

Asiah等利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对东革阿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采用马来西亚5个地理种群, 分别是岛屿种群Langkawi、人工栽培种群Meiaka、海边种群Johor、低陆种群Pahang和山林种群Terengganu, 结果表明东革阿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SNP分子标记可有效鉴别东革阿里个体起源, 为该植物的繁殖、引种驯化、种植及保育提供了一些基本信息。虽然遗传多样性并不是限制东革阿里生长的首要条件, 但是随着野生东革阿里生境被人为干扰破碎化程度加剧, 以基因流作为主要控制因素的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很可能因地理位置的增大而产生较大差异, 最终形成生殖屏障而阻断区群间的基因交流, 导致遗传多样性下降。因此, 对东革阿里的原生生境进行保护、禁止砍伐是保护的首要内容, 同时在迁地保护时应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生长区引种,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其遗传多样性。

生长环境

东革阿里对生长环境要求特殊,喜酸性湿润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仅分布于热带丛林高达500 m海拔的山坡中的山坳林冠。东革阿里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繁殖,但介于其自然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

播种育苗

1选种及播种前处理

东革阿里果实类型为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至黑色,成熟期为3~4月。播种试验的种子,采自马来西亚沙巴Sipitang。春播时宜采用秋季采收的成熟饱满种子,种子采收后,将除去肉质果皮的核果洗净后,置于于2~5℃的冰箱内保存。播种前将种子用0.5%高锰酸钾浸泡消毒5min,然后用清水洗净。消毒洗净后的种子,先经50℃温水浸泡1d催芽,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阴干并保存,准备播种。 [2] 

2育苗盘准备

选择育苗穴盘育苗,基质是泥炭土和珍珠岩(比例1:1),将基质混合均匀后装入50孔穴盘,穴盘长54.9cm、宽厚7.8cm,基质厚度以5~6cm为宜,播种前使用0.5%高锰酸钾液浸泡消毒10min。

3播种催芽

东革阿里适宜播种期在2~4月,方法是将预备好的种子均匀点播到育苗托盘中,点播密度以100~140粒/m2为宜。播种后用花洒淋水保湿,并将育苗托盘移植塑料薄膜大棚中催芽。催芽期视基质的干湿情况适当喷水,喷水时间应选在早上和晚上,保持基质湿润即可,约35d后可见种子陆续出芽。幼苗出土后加强温湿度管理,晴天中

4芽苗移栽

芽苗生长120d后,苗高7cm以上,7片叶时出盘,可移植到准备好的培育袋。基质为黄心土+菜园土+泥炭土+珍珠岩(比例2:2:1:0.5),基质混合均匀后装入规格为9cm×12cm的育苗袋中,移植前淋0.5%高锰酸钾液消毒。移植时要求将生长不健康、有病的幼苗剔除掉,移植生长健康的芽苗。选择阴天移植上袋,移栽过程注意不伤根,上袋后淋足定根水。芽苗上袋后在苗圃中培育。 [2] 

5移植后管理

苗期管理的重点是注意遮荫,搭建遮光率70%的遮荫网,每3~5d适当淋水1次,以保持基质湿润为宜,每10~15d全面喷1次多菌灵,雨天及时排除苗圃积水。当袋苗长高至10cm时开始施浓度1%的复合肥水溶液,苗高15cm时施浓度5%的复合肥水溶液,苗高20cm以上施颗粒性复合肥1g/株,施肥频率为每月1次。6个月后,芽苗移植成活率达70%以上。

有效成分

从东革阿里叶、茎和根部中分离出来的化学成分以quassinoid骨架的二萜类与canthin-6-one类生物碱为主, 如Eurycomaoside, eurycolactone, eurycomalactone, eurycomanone和pasakbumin-B, 此外, 还含联苯木质素、角鲨烯衍生物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