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濠涌

东濠涌

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
东濠涌在广州市越秀区境内,其发源于白云山南麓的麓湖一带的小河涌,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经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较场路附近转为明渠,沿越秀路一直南下,至大沙头西部的东堤铁桥处汇入珠江。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时疏通成濠。全长4225米,宽7~11米。因在广州城东,故名东濠涌。过去东濠涌涌宽水深,可以通舟船,明朝时仍然是广州城东的交通要道;其水质良好,是当时广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
  • 中文名:东濠涌
  • 外文名:The donghaochong canal
  • 别名:
  • 属性:河流
  • 发源地:白云山南麓的麓湖一带的小河涌
  • 长度:4225米
  • 宽度:7~11米

地理介绍

东濠涌本是广州的古老河道,发源于北郊外长腰岭以西、姑嫂坟以东的山坳(白云山的甘溪、文溪),北接旗山百步梯之水,东接长腰岭、百足岗、大窝山之水,西接马鞍岭、银鱼岗、唐帽岗之水,三处会流各长300多米。水流沿岭南下,途经金桂、大凤、鹿鸣、唐帽、下棠等村至七星岗。东濠涌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在广州市越秀区境内。然后经葵蓬岗以北,出双眼桥至小北门,再经法政路口铜关(又叫潼关)至造币厂会淘金坑水南流,又经越秀街(今越秀北路、越秀中路和越秀南路)以东,再经大东街、文明街至东水关,会玉带河水南流,在万福街接竺横沙涌水后到达珠江,全长7公里多。

过去东濠涌涌宽水深,可以通舟船,明朝时仍然是广州城东的交通要道;其水质良好,是当时广州居民的主要供水渠之一。明清时期广州城流经市中心的濠涌排水设施是具有城市防御、排洪泄污及交通运输等多重功能。广州老城有东、西、南三支濠涌。南濠古称西澳,指在城西西濠街和南濠街之间的古渠前身,即位于今海珠北路、中路地段。

南濠开凿于宋代景德年间,民国时期修筑海珠路时,改为暗渠。西濠原是北宋时开凿的一条小运河,从宋代至清代一直是贯通广州市中心南北的水上通道。明初,西濠变成西城的护城壕,民国时期,和平东路至西濠口段建为石拱式暗渠,1965年年底,西濠全程都改建成暗渠。

程联动治

东濠涌整治工程涉及八大工程。一是调水补水工程。在珠江前航道江湾桥西侧新建补水泵站,抽取珠江水对东濠涌进行补水,东濠涌南段水体实现了良性循环。二是景观、堤岸工程。改造和加固堤岸、修建桥粱、建设“绿道”等。三是两岸建筑物立面整饰工程。四是配套停车场工程,进一步缓解了该区域停车难问题。五是机电安装工程。

对环市路到沿江路3.19公里的河涌进行光亮工程和视频监控工程。六是高架桥体涂装工程。七是水质净化工程。在越秀桥附近建设净水厂,日处理能力约10万吨。八是东濠涌管理中心和博物馆建设工程。将越秀北路和豪贤路交界处、紧临越秀桥和东濠涌两栋民国时期的旧别墅改造为“东濠涌管理中心和博物馆”。记录和展示河涌历史文化和整治成果。

主体建筑整饰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布展装修,收集河涌老照片等实物。预计国庆后开馆。九是景观休闲带建设。在环市路、东风路段建设公共广场园建、景观、绿化等工程。

整治前,河涌污染严重,人居环境较差。东濠涌沿线居民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众多,长期忍受污水、噪音、潮湿的生活环境。越秀区把“河涌整治经费的63.7%用于拆迁补偿和房屋安置工作,改善了85户困难家庭、63户住房面积不足40平方米的家庭和11户孤寡残疾人家庭的住房环境。东濠涌两岸房屋整饰一新。同时,还计划将东濠涌沿线合计近61.7万平方米的地块全部纳入旧城更新改造,进一步改善该地区居民的居住条件。

东濠涌通过补水和净化处理,河涌水质可达到国家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和无色、无味、清澈、可触摸、无害皮肤的效果,可供行人戏水,并通过形成水闸联动,可改善新河浦涌及东湖水质,实现城市中心水环境的良性循环。黄华华省长视察整治后的东濠涌,给予了高度评价。

绿色生态全面恢复。遵循河涌生态自然规律和环保要求,以自然河底及生态堤岸的形式,以园林绿化为主,采用多项生态和环保新技术,恢复岭南水乡的河涌风貌,走在东濠绿道上,满目绿色、清爽宜人,呈现一派生气盎然的自然生态景象。随处可见市民亲水、戏水的情景。有居民听说东濠涌环境变靓了,带着孩子还从海珠区、白云区、天河区等专门坐车过来。

整治不忘人文情怀。在整治中把文化建设贯穿河涌治理全过程,挖掘水文化、桥文化、石文化、广府文化、名人文化等人文历史内涵,进一步擦亮“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设立以河涌为主题的博物馆和治水碑记,展示河涌沿线历史文化遗存及古今治理河涌史实。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运用现代建筑工艺,恢复东濠涌越秀桥、小东门桥、筑横沙桥、东华桥等6座历史名桥原貌,新建4座现代小桥,还沿水脉设置越秀桥叠水瀑布、越秀广场治水主题雕塑、荷花池、景观石、水堰、凉亭、驿站等景观10处。展现鲁迅故居、宋庆龄故居等名人名居景点,塑造浓郁细腻的水系概念。在糙米栏桥附近和永曜北小学墙壁各设置人物雕塑2组、壁画4幅,重塑民国时期广州普通百姓人家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反映老广州的风俗人情。

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整治带来河涌周边社区卫生条件的改善,“四害”明显减少,爱卫部门监测东濠涌沿线及周边社区外环境16600米,鼠迹由1月份的28处下降到7月份的8处,鼠害减少7成以上,粉板法监测鼠密度仅为1.54%,比国家标准低1.46个百分点。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