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菊

杭菊

菊目植物
杭菊,属于菊科菊属。品种有白菊花、黄菊花。株高约1~1.5公尺,茎直立,叶互生,羽状缺裂,秋季开花,顶生,头状花序,花色有白、黄,小轮花径约2~2公分。 性喜温暖,耐高温,原产中国杭州。杭菊是菊花茶的主要原料,自古以来即为药用植物,经济价值高。本品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共收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功。
    中文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菊亚纲(Asteridae) 超目: 目:菊目(Asterales) 亚目: 科:菊科(Asteraceae)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春黄菊族(Anthemideae Cass.)、菊亚族 亚族: 属:杭菊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杭菊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主要产自浙江的桐乡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中文学名:杭菊 二名法: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基本介绍

别称 :菊花、杭菊花

学名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分布 :原产中国杭州

分类 :菊科

品种 :品种有白菊花、黄菊花

型态 :株高约1~1.5公尺,茎直立,叶互生,羽状缺裂,秋季开花,顶生,头状花序,花色有白、黄,小轮花径约2~2公分

用途 :杭菊是「菊花茶」的主要原料,自古以来即为药用植物,经济价值高。采收盛开的花朵,经烘焙后可作香料、药用,冲泡菊花茶能当养生保健饮料;除此之外,也为观花植物

花期 :10~12月为盛产期

管理 :性喜温暖,耐高温,生育适温20~30度

施肥 :栽培土质以肥沃之土壤为佳,5~8月摘心多次,追肥3~4次能促进多开花

繁殖 :可用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

型态

株高约1~1.5公尺,茎直立,叶互生,羽状缺裂,秋季开花,顶生,头状花序,花色有白、黄,小轮花径约2~2公分。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

常数个相连,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结,通常无腺点

管状花较多,外露

用途

杭菊是菊花茶的主要原料,自古以来即为药用植物,经济价值高。采收盛开的花朵,经烘焙后可作香料、药用,冲泡菊花茶能当养生保健饮料;除此之外,也为观花植物。

说明

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用作用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1.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本品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于疏散风热,故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桑叶、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

2.用于目赤昏花。本品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共收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功。

3.用于眩晕惊风。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热平肝,故与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等同用,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配羚羊角、钩藤、白芍等同用,可用治痉厥抽搐实肝风证,如羚角钩藤汤。

4.用于疔疮肿毒。本品甘寒益阴,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常配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