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

李少春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1919—1975),河北霸州人,出身梨园世家,工武生、老生。[1]
  • 中文名:李少春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河北霸州人
  • 身高:
  • 体重:
  • 毕业院校:
  • 职业:
  • 经纪公司:
  • 代表作品:
  • 主要成就:
  • 性别:男

人物经历

李少春自幼在上海家中受到艺术薰陶与严格庭训,逐渐养成良好的艺术气质。为了培育少春成材,李桂春不仅亲自传授技艺,而且广延名师。李少春7岁(1926)开始从师沈延臣练功,11岁(1929)又请杨(小楼)派名教师丁永利和余(叔岩)派名教师陈秀华,到家里指导少春正式练功学戏。少春十分勤奋刻苦,无论寒暑,每天学、练十三四个小时。他虽不曾进过科班,但由于家中督责严苛,备尝辛苦,终于打下深厚功底,练就一身功夫。

1931年,少春从上海北赴天津。1932年13岁,正式登台演出,随后,往济南、南京、武汉等地巡回献演,最后重返上海。据翁偶虹、李幼春所记(分别见于《京剧谈往录续编》和《戏剧论丛》(1982年第2辑),少春曾于34年(时年15岁)在上海与梅兰芳同台合演《四郎探母》,得到梅兰芳的称许与观众的欢迎。

1937年6月、8月,少春在津演出,声誉大起,一跃而成头牌演员。但他并不自满,于同年秋季到北京正式拜丁水利为师;不久,又拜在余叔岩门下,成为余的入室弟子,得到余的亲灸真传,并常与同门师姐孟小冬切磋技艺。李少春的表演艺术得到飞跃的发展。此时的北京剧坛,杨小楼已经逝世,余叔岩也已息影舞台。李少春驰骋于京、津、沪的舞台上,宛如一颗新升的明星,在他身上闪耀着杨、余的艺术光辉。

在1938—1948的十年里,他是以演余派戏和杨派戏为主,通过舞台实践,他对杨、余艺术的真髓,掌握得更为深入、透彻,戏演得更为传神。正是在吃透杨、余表演艺术这个传统的基础上,他迈开了阔大的革新步伐,开始走上把编演新剧目与舞台艺术革新结合起来的道路。1945年,他创作、排演《文天祥》。这是个新剧目,剧本是以电影为依据自行改编的。

特色剧目

艺术特色

李少春老生宗余派,武生宗杨(小楼)派,被视为文武兼备,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幼功极为扎实,戏路宽广,博采广取,勇于创新,虽然宗余、宗杨,但不拘泥成规,善于体察剧情,运用技巧、程式刻画各类不同人物。文戏唱腔韵味清醇,身段优美,表演细腻;武戏长靠、短打皆精,武功精湛,开打迅疾干净;演猴戏气度飘逸,身手矫捷,对武打套路多有创新。

代表剧目

其常演老生剧目有《战太平》《定军山》《空城计》《珠帘寨》《断臂说书》《打棍出箱》《红鬃烈马》《击鼓骂曹》《宝莲灯》《洪羊洞》《打渔杀家》《打金砖》等。常演武生剧目有《挑滑车》《两将军》《长坂坡》《战冀州》《恶虎村》《三岔口》《武松》《连环套》《八大锤》《金钱豹》等。常演猴戏有《水帘洞》《闹天宫》《智激美猴王》《五百年后孙悟空》《十八罗汉斗悟空》等。新编、改编之代表剧目有《野猪林》《响马传》《将相和》《满江红》《云罗山》等。现代戏有《白毛女》《红灯记》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