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树

杉树

松科杉树
杉树属松科,常绿乔木,生长在海拔2500米~4000米的山区寒带上。高可达30米,胸径3米,树干端直,树形整齐。杉木的品种较多,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嫩枝新叶均为黄绿色、有光泽的油杉,又名黄杉、铁杉;另一类是枝叶蓝绿色、无光泽的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还有一类是叶片薄而柔软,枝条下垂的线杉,又名柔叶杉。被称为“万能之木”。[1]
    中文名:杉树 拉丁学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别名:Chinese fir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裸子植物门 亚门: 纲:松杉纲 亚纲: 超目: 目: 亚目: 科:松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亚热带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植物学史

70年代,由长期在林业第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吴鸣翔首次发现。这一新冷杉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华东地区无冷杉属植物分布的空白,对研究古气候及第四纪冰期具有重要意义。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叶在侧枝上排成二列,条状披针形,坚硬,工3-6厘米,边缘有细齿,上面中脉两侧的气孔线较下面的为少。雌雄同株;雄球花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簇生枝顶,卵圆形,苞鳞与珠鳞结合而生,苞鳞大,珠鳞先端3裂,腹面具3胚珠。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长2.5-5厘米;苞鳞革质,扁平,三角形宽卵形,先端尖,边缘有细齿,宿存;种鳞形小,生于苞鳞腹面下部;种子扁平,长6-8毫米,褐色,两侧有窄翅。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旱怕风,对土壤要求较严,以板岩、页岩、砂岩、片麻岩、花岗岩等风化而成的土层深厚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疏松湿润、通透性和排水性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杉木分布遍及整个亚热带,北起秦岭南坡、河南桐柏山、安徽大别山、江苏句容、宜兴,南至广东信宜、广西玉林、龙津、云南广南、麻栗坡、屏边、昆明、会泽、大理,东自江苏南部、浙江、福建西部山区,西至四川大渡河流域(泸定磨西面以东地区)及西南部安宁河流域。垂直分布的上限常随地形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在东部大别山区海拔700米以下,福建戴云山区1000米以下,在四川峨眉山海拔1800米以下,云南大理海拔2500米以下。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浙江舟山。

栽培技术

宜在冬末春初雨后林地湿透后种植。栽植造林的季节在中带和南带以12月至翌年2月效果较好,但在冬季干旱或有严寒的地方,则以春季栽植为妥。栽植时要求苗木端正,宜深栽,即地上局部入土57厘米,根系舒展,防止窝根,回土要细致并适当压实,注意栽植时不要伤及根际皮部,以免影响成活和造成分蘖萌芽。

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30厘米。个别小班或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可暗穴整地。穴规格为60厘米×50厘米×27厘米。栽植宜穴大而深,使根系舒展,苗梢宜向下坡(俗称不反山),适当深栽,分层覆土打实,才能保证成活和生长良好。间伐杉木生长发育进入速生阶段后,自然整枝和自然稀疏迅速进行。

初植密度可控制在100-167株/亩;初植密度可控制在167-220株/亩,一般产区中等立地条件和边缘产区上等立地条件地块上造林时,初植密度可控制在220-300株/亩。造林密度较小,在山洼、山脚每公顷栽1400~1800株,山腰、山坡每公顷1800~2500株。在福建南平及小材有销路、幼林不间种作物、实行间伐的新产区,造林密度每公顷3000~4500株,10年后保留2500~3000株,林木生长也好。以培育中径材为目标的初植密度一般为167株/亩,株行距可为2.02.0米;立地条件一般,初植密度应为200株/亩、株行距以1.72.0米为宜。

栽后头2年每年抚育2次,第34年每年抚育1-2次,一般连续抚育3-5年。第一次在4-5月,第二次在8-9月。如与农作物间作,抚育即结合间作进行,否则要进行专门的抚育,以中耕除草为主,每年进行1~2次。又因杉木易生萌蘖,特别当栽植过浅,顶芽受伤时,更易造成一树多干,严重影响生长。间作在杉木造林后郁闭前2~3年内进行,可间种粮食作物(如玉米、薯类)、油料作物(如黄豆、花生、芝麻)、经济作物(如烟草、油桐等)或绿肥(如丘陵地区)。间作地的坡度宜较缓。间种矮秆作物,尤其是豆类作物,有覆盖林地、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功效。每次抚育都要砍灌、割草、松土。松土时做到冠内浅、冠外深。造林初期,幼树根系分布较浅,只宜浅锄,一般7-10厘米,随着年龄增大,可逐步加深到10-15厘米。间种密度不能太大,与幼树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为30~40厘米)。作物收获后的茎秆尽可能还林,以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主要价值

木材黄白色,有时心材带淡红褐色,质较软,细致,有香气,纹理直,易加工,比重0.38,耐腐力强,不受白蚁蛀食。供建筑、桥梁、造船、矿柱,木桩、电杆、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树皮含单宁。杉木生长快,用种子繁殖或插条繁殖,或根株萌芽更新,栽培地区广,木材优良、用途广,为长江以南温暖地区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

保护现状

水杉为落叶、针叶大乔木。它以树姿优美,枝叶繁茂,叶色多变而独具一格,被列为古稀名贵植物之一,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植物文化

杉树寓意着坚强,杉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树干笔直挺拔,枝叶茂密繁盛,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春意盎然、勃勃生机的感觉,那一片片翠绿的叶子,似乎就是春天到来的信号。

杉树寓意着家庭和睦,杉树算是丛生植物,植株之间的距离较短,但是它们却能保持匀称的形态生长,都不会去争抢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代表着和睦安宁、幸福美满的意思,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杉树寓意着人财兴旺,杉树那郁郁葱葱的枝叶,无不展现出它旺盛的生命力,寄托着人们希望家庭,儿孙满堂、富贵吉祥、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人们对结婚新人们的美好祝愿和祝福。

杉树寓意着永恒,杉树的叶片四季常青,尽力了岁月的打磨和时间的流失,却不会改变它的模样,它能够坚定得生长,不忘初心,在每年春节就能长出翠绿的叶片,鼓舞着人们勇敢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品种分类

1.嫩枝新叶均为黄绿色、有光泽的油杉,又名黄杉、铁杉

2.枝叶蓝绿色、无光泽的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

3.叶片薄而柔软,枝条下垂的线杉,又名柔叶杉

中国常见种属

杉木

属常绿乔木;叶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线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上下两面的中脉两侧有气孔线,下面的组成较宽的气孔带;雄球花簇生枝顶,花药3,药隔较花药短;雌球花单生或2~3个集生枝顶,球形,苞鳞大、与珠鳞合生,珠鳞小,先端三裂,腹面基部着生3枚胚珠;珠果近球形或卵圆形,长2.5~5厘米,苞鳞大,革质,扁平,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具硬尖,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珠鳞小,具三粒种子,种子扁平,两侧有窄翅。该属共3种,台湾杉木和德昌杉木分布区较窄,仅产台湾中部以北和四川西南的局部地区。而杉木则广为栽培,在中国东部、中部亚热带中为习见的常绿针叶林树种之一,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速生造林树种,木材产量占全国商品材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杉木喜温、喜湿、怕风、怕干,最适宜的环境为气候温暖湿润,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黄壤和静风的谷地。

柳杉

属仅柳杉和日本柳杉两种。为常绿乔木,小枝下垂;叶螺旋状排列略呈五行,锥形,背腹隆起,两侧稍扁,有气孔线,基部下延;雄球花单生小枝上部叶腋,而密集成短穗状,每雄蕊具3~6花药;雌球花单生枝顶,稀数个集生,每珠鳞基部生2~5枚胚珠,苞鳞大部分与珠鳞合生,仅上端分离;球果近球形,种鳞木质,盾形,上部肥大,边缘有3~7裂齿,背面近中部有一个三角状分离的苞鳞尖头;种子不规则椭圆形,边缘有极窄的翅。柳杉高大耸直,生长快,寿命长,用途广,适生范围较广,为优良速生树种之一,在中国亚热带诸省区均有栽培。为较喜光的浅根性树种,但侧根非常发达。柳杉要求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4~19℃,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温暖湿润气候,尤其需要空气湿度大,夏季比较凉爽的海洋性或山地气候。土壤要求酸性山地黄棕壤、红黄壤和黄壤。在土层深厚、湿润而透水性较好的山坡、丘陵生长良好。耐水性差,长期积水或排水不良之地不宜栽植。

台湾杉

属括特产台湾的台湾杉和分布于大陆贵州、湖北及云南的秃杉。为常绿乔木,小枝细长、下垂;叶二型,基部下延;老树之叶鳞状钻形,在小枝上密生,并向上斜弯,先端尖或钝,背腹面均有气孔线;幼树之叶镰状钻形,较长,微向上弯内,两侧扁平,先端锐尖;雄球花数个簇生枝顶,每雄蕊有2~4花药,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枝顶,苞鳞退化,每珠鳞的腹面基部有2枚胚珠;球果形小,种鳞革质,扁平,上端宽圆常有凸尖;种子扁平,两侧有窄翅。秃杉因生长快,寿命长,干形端直,材质优良,已作为速生造林树种正日益推广种植。为浅根性、中性偏阳树种,侧根非常发达,生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产地年平均气温11.2~15.4℃,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在云南高海拔产区冬季可耐-10℃的低温。土壤为酸性红壤或黄壤。在气侯温凉、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之地,最大的年生长量树高可达2米,胸径达2.4厘米。水松残遗的单种属植物,现代分布仅局限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及云南等省区的局部地区。但久经栽培,在华南、华东、华中地区均有种植,其中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及福建中部及闽江下游分布较多。

水松

与落羽杉属植物一样,性耐水湿,较水杉、柳杉、杉木更喜温暖而不耐寒。为阳性树种,主根不发达,侧根入土较深,具屈膝状呼吸根,常伸出土面或水面,树干基部膨大,常成槽柱状。水松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半常绿性乔木;叶有三型:鳞形叶较厚,在枝上辐射伸展,宿存2~3年;线二列状,秋后脱落;线状钻形叶辐射伸展排成三列状,生于大树的一年生短枝上,秋后连同侧生短枝一同脱落;球花单生于有鳞形叶的小枝顶端;雄球花的雄蕊具2~9(多为5~7)花药,药隔大而明显;雌球花近球形或卵状椭圆形,有20~22枚很小的珠鳞,每珠鳞的腹面基部生有2枚胚珠,背面有较珠鳞为大的苞鳞;球果倒卵状椭圆形,种鳞上缘有6~10个三角状尖齿,苞鳞与种鳞几乎全部合生,仅先端分离、三角状而反曲,位于种鳞背面中部或中上部;种子椭圆形,微扁,具向下生长的长翅。

代表植物

水杉

水杉,为落叶大乔木,杉科单种属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水杉高可达35米,胸径可达2.5米。其叶为扁平条形,长13~20毫米,交互对生成两列,羽状。球果下垂,呈四棱球形或圆筒形,种鳞交互对生,木质,通常为22~28个。水杉主要分布于川鄂湘三省交界处,最早在四川万县磨刀溪发现。由于这类植物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布于北半球,第四纪冰期后,其同属的其它种类已全部灭决,故“活化石”水杉的发现,被认为是当代植物界的重大发现之一。现已普遍栽培,为国内外常见的园林树种。

银杉

银杉,为常绿乔木,松科单种属植物,为第三纪残遗种。银杉高可达20米,叶为条形;生长枝上的叶子长4~5厘米,短枝上的叶子不足2.5厘米。球果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种鳞13~16个。银杉间断分布于越城岭太平山区及大娄山东段,总计30多个分布点,其中三分之一的分布点仅保存有1~2株。银杉所适宜的生存地点已被其它树种所占据,因而被迫生存于中亚热带海拔980~1870米中山地带的狭窄山脊、孤立的帽状石山顶和悬崖、壁缝中。

秃杉

秃杉,为常绿大乔木,杉科台湾杉属。秃杉最高可达75米,叶为四棱状钻形,长2~5毫米,排列紧密。球果呈圆柱形或长椭圆形,种鳞21~39个。30年代末,法国裸子植物专家Gaussen根据采自我国云南贡山的标本而最早发表。秃杉成材快,且材质优良,已被列为速生造林树种。 

百山祖冷杉

百山祖冷杉,为常绿乔木,松科冷杉属。百山祖冷杉高11米;叶子呈条形,长1.5~3.5厘米;球果呈圆柱形,长7~12厘米。70年代,由长期在林业第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吴鸣翔首次发现。这一新冷杉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华东地区无冷杉属植物分布的空白,对研究古气候及第四纪冰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这种 新冷杉 仅在浙江南部庆元县百山祖南坡海拔1700米地带的针阔混交林中保存4株,并且难于开花结果,因而已被列为世界亟待保护的濒危植物。

杉树邮票

【邮票志号】92-03 

【邮票名称】杉树 

【发行日期】1992.3.10

【印刷版别】胶版 

【邮票规格】31×52mm 

【整张枚数】40(10×4)

【设计者】曾孝廉 

【设计说明】

【票面】

本套邮票共4枚。

4-1为“水杉” 4-3为“秃杉”

4-2为“银杉” 4-4为“百山祖冷杉”

我国过去发行的植物邮票,除《食用菌》外,都是被子植物邮票,以表现花冠为主。 这套《杉树》邮票另辟蹊径,以表现球果为主。杉树的主要特征部位是球果(即花序呈球形或圆锥形,由许多覆瓦状的木质鳞片组成,长成后很象果实),这是裸子植物的共同特点。设计者选择成熟后期的球果枝,将其置于画面的主要部位,尽量准确地刻画球果的4-4“百山祖冷杉”形状和种鳞的数量及排列方式。在色彩上,成熟果多呈赭褐色,与绿色叶片形成比较醒目的对比,使画面避免过于单调。在这套邮票上,球果枝不仅位置突出,而且画得很实、很具体,它们构成了每一个画面的主体。在主体的后面,作者描绘了杉树的整体形态。树形作为远景,是近景的必要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作者采用青灰色来画树,不仅使画面层次分明,而且使4枚邮票在色调上比较统一。整套邮票具有一种素雅宁静的气氛。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