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合华

朱合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合华,男,1962年10月生,安徽巢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为同济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主要负责人之一。[1]朱合华现任职于同济大学,也是一位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2021年6月2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候选人。2021年11月18日, 中国工程院发布2021年院士名单,朱合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文名:朱合华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 毕业院校:重庆大学、同济大学 学位/学历:博士 职业:教师 专业方向: 职务: 学术代表作: 主要成就: 出生年月:1962年10月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79年入重庆大学采矿工程系学习,分别于1983年、1986年获采矿工程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

1986年入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继续学习,于1989年获结构工程专业(地下结构方向)博士学位;

1993-1995在日本大阪土质试验所、京都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8年和2000年两次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访问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德岛大学、长崎大学;

2002,2004分别在比利时列日大学、法国路桥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短期学术交流。

2021年11月18日, 中国工程院发布2021年院士名单,朱合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方向

岩体破坏力学与岩土工程数值方法

隧道及地下工程全寿命设计理论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地下空间防灾减灾

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013800):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2011,8,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84):软弱破碎隧道围岩渐进性破坏分析与松动荷载预测研究,2007.1-2009.12,项目负责人;

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输水隧道衬砌结构接头试验研究,2008.5-2009.6,项目负责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27B05):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工程化技术开发,2007.1-2010.12,项目负责人;

国家863计划(2006AA11Z102):大深度大断面地下穿越工程与微扰动施工研究,2007.1-2008.12,项目负责人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50579093):岩石高边坡裂纹扩展过程的无网格方法模拟研究,2006.1-2008.12,项目第二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639090):深部岩体工程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007.1-2009.12,项目第四负责人;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5BA908B06世博科技专项):世博园区数字地下空间基础平台与应用研究,2005.10-2007.12,项目负责人之一;

厦门东通道工程指挥部: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数字海底隧道工程应用研究,2005.10-2008.12,项目负责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27B04):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技术研究2007.1-2010.12,项目第二负责人;

海南省交通厅:琼州海峡跨海公路通道规划研究,2005.8-2006.12,项目负责人;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04dz12011子项):崇明越江通道隧道工程三维数字模型与信息管理系统研究,2004.8-2006.12,项目负责人;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04dz12010):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研究,2004.8-2006.12,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并负责承担子项“地下空间防灾安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师奖励计划:三维数字地层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3.1-2007.12,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2095):隧道围岩可视化数字地层信息系统与施工监控研究,2002.1-2004.12,项目负责人;

国家“863”计划(子项):盾构地层适应性设计理论、方法和模拟试验台,2003.3-2005.3,项目负责人;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59738160):受施工扰动影响的土体环境稳定理论和控制方法,1998.1-2001.12,第3完成人;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04dz12010子项):超长大断面管幕-箱涵推进技术研究与应用,2003.10-2005.12,项目负责人之一;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重点项目(2003-318-000-22):连拱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2002.4-2005.5,项目负责人;

云南省交通建设科技项目TST(2001)209A: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分类及应用研究,2001.10-2003.12,第4完成人;

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研究,2003.10-2004.10,第3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岩土介质随机形变场仿真模型识别理论,1993.1-1995.4,第2完成人;

福建省交通厅、罗长高速公路指挥部:大跨度连拱不对称高速公路隧道设计与防排水技术研究,2000.9-2002.4,项目负责人。

人物成就

国家科技进步奖“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二等,2008年;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一等,排名第5,2008年;

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一等,2006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应用技术研究”,一等,2006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非开挖工程中的高分子泥浆技术及其应用”,二等,排名第10,2008年;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连拱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的研究”,二等,2006年;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龙山浅埋大跨连拱隧道动态反馈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二等,2006年;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元磨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分类及应用研究”,二等,2004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同济曙光岩土及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软件”,二等,2003年;

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风险分析研究”,一等,2003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自动引导三维曲线顶管施工技术与应用”,二等,2001年;

建设部科技进步奖“岩土工程问题的反演理论与工程实践”,二等,1998年;

军队科技进步奖“特定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破坏特性和支护设计研究”,二等,参加,1994年。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