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

汉语汉字
末(拼音:mò)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本义指树梢,古字形在“木”字上端加指示符号,指明树梢的位置。末由树梢引申泛指事物的顶端或尾部。又引申指不重要的、细微的,又引申为细微的碎末,再引申为终了。由树梢、尾部引申指时间上在末尾、后面。末也指传统戏曲中扮演中年男子的角色。
  • 中文名:末
  • 拼音:mò
  • 繁体:末
  • 部首:一、木
  • 五笔:GS或GSI
  • 仓颉:DJ
  • 郑码:AFVV
  • 字级:一级(编号:0193)
  • 平水韵:入声·七曷
  • 名称:末
  • 英文:final,ast,end;insignificant
  • 笔画:5
  • 部首笔划:4
  • 四角号码:50900
  • 部外笔画:1
  • 统一码:U 672B
  • 造字法:指事字
  • 结构:独体字,独体结构
  • 异体字:?

字源演变

指事字。“末”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将指事符号一小点或一横加其上而成。金文作图1、图2,其中的“木”就是树,上部一点或横指出其意义,义为树梢,与“本”相对。战国竹简文字(图3)和小篆(图4)的形体基于金文,将金文笔画变得更加规整划一,指事符号变为一横。隶书的“末”字,形体笔画更加平直。

树梢在树的顶部,故借喻为事物的顶端。人的四肢对于躯干而言,又像是梢部了,故末又代指人的四肢。《管子·内业》:“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四末,就是四肢。

树梢在树的顶部,是树在生长过程中的最终部分,故喻指终了、末尾、最后、偏远以及衰败、年老等意义。如秋末、年末、二十世纪末;末年、末路。

树梢没有树根重要。末与本相对,末就是次要的了。次要的、非根本事物称为末。如成语“舍本逐末”。

末字由次要的、非根本的又引申为弱小、浅薄、碎屑、细粉之类的意义。《世说新语·汰侈》:“豆至难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此“末”指粉末。此外还有药末、茶叶末之类。

末很小,所以末字旧时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南朝梁江淹《从建平王游纪南城》:“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荆。”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末mòㄇㄛˋ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

最后,终了:~了(liǎo)。~尾。~日。~代。穷途~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

碎屑:~子。碎~。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副~。歪~。~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详细释义

末mò

〈名〉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tipoftree]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laststage;theend]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industryandcommerce]

末技游食之民。——汉·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actorforamid-agedmanasinclassicopera]

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

末期;晚年[end;laststage]

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

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

崇祯末。——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

细的粉末[powder;dust]

丝末。——《荀子•礼论》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

盖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curtain]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

词性变化

◎末mò

〈形〉

卑微[humble]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

低级[lower]

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右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微不足道[insignificant]

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细,小[small]

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排(水的支流或下游)

肤浅[superficial]

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

非根本,次要[nonessential]。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

〈动〉

通「瀎」。抹拭[erase;blotout]

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1]

释义

1.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跟“本”相对:本末倒置|细枝末节|舍本逐末。

2.事物的尽头;结尾:末尾|春末|周末。

3.碎屑:粉末|锯末|药末。

4.传统戏曲里的一种角色,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的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京剧归入老生一类,原为京剧五大行生旦净末丑当之一,现已与生合并。

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①人体部位名。四肢或四肢末梢。《灵枢·杂病》:“痿厥为四末束悗。”《灵枢·九针十二原》:“治之者反取四末。”

②标病或标部。《灵枢·寒热》:“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灵枢·邪客》:“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

③针尖。《灵枢·九针论》:“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

④中草药的枝叶。《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

⑤粉末。如细末、粗末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莫拨切(mò)

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说文解字注

粜垍頭條木上曰末,从木,从丄。此篆各本作末。解云:“从木,一在其上。”今依《六书故》所引唐本正。莫拨切,十五部。《六书故》曰:“?(末),木之竆也。因之为?杀、?减、略?。又与蔑、莫、无声义皆通。”记曰:“?之卜也。语曰:吾?如之何,?由也已。”

广韵

莫拨切,入末明‖末声月1部(mò)

末,木上也。无也。弱也。远也。端也。亦姓,《姓苑》云:“本姓秣氏,后去禾。”又虏三字姓,《后燕录》襄城公末那楼雷。莫拨切。二十七。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末·康熙笔画:5·部外笔画:1

《唐韵》《集韵》莫拨切《韵会》莫曷切《正韵》莫葛切,瞒入声。《说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谓木杪也。《礼·曲礼》献杖者执。末《玉篇》端也,顚也,尽也。《广韵》无也,弱也,远也。

又终也。《书·立政》我则末惟成德之彦。

又勿也。《礼·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

又薄也。《左传·昭十四年》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

又四肢曰末。《左传·昭元年》风淫末疾。

又商贾曰末。《史记·秦琅邪颂》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又太末,县名。《前汉·地理志》属会稽郡。

又且末,国名。见《前汉·西域传》。

又山名。《山海经》末山多赤金。

又姓。《统谱》秣陵之後改为末氏。

又《集韵》《正韵》莫狄切,音觅。《荀子·礼论篇》丝末。《注》与幦同。

又叶莫结切,音蔑。《屈原·九歌》桂櫂兮兰枻,冰兮积雪。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又叶没各切,音莫。《苏辙·偶作诗》重门闭不开,鸣鸟相呼乐。晨晖转帘影,微风响秋末。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m

wɑt

王力系统

m

uat

董同龢系统

m

uɑt

周法高系统

m

wat

李方桂系统

m

at

西汉

东汉

uat

uat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曷末

wɑt

北魏后期北齐

曷末

wɑt

齐梁陈北周隋

曷末

wɑt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m

uɑt

拟音/王力系统

m

uɑt

拟音/董同龢系统

m

uɑt

拟音/周法高系统

m

uɑt

拟音/李方桂系统

m

uât

拟音/陈新雄系统

m

uɑt

韵书集成

韵书名称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韵系

声母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入声

十三末

合口呼

一等

次浊

莫拨切

muɑt

集韵

入声

十三末

合口呼

一等

次浊

莫葛切

muɑt

礼部韵略

入声

莫葛切

增韵

入声

莫葛切

入声

莫狄切

中原音韵

入声作去声

萧豪

开口呼

次浊

mɑu

入声作去声

歌戈

开口呼

次浊

muɔ

洪武正韵

入声

三曷

次浊

莫葛切

mot

入声

七陌

次浊

莫狄切

miək

分韵撮要

阳入

第二十七官管贯括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