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

汉语汉字
服(拼音:fú、fù)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作“?”,像以手捕人,本义指降服、使顺从。后来加上“舟”,表示将被驯服的人装船运走,其含义也是使顺从。由本义出发,“服"字又可引申为佩服、信服、从事、致力、担任、使用、适应等义。由使用、适应引申,“服”还被用为饮用或吞服药物等。另外,“服”又指衣服,这实际上是由“服侍”之义假借而来的。以上义均读fú。“服”读“fù”音时,用作量词,特指中药的剂量。如:两服药。[1]
  • 中文名:服
  • 拼音:fú、fù、bó
  • 繁体:服
  • 部首:月
  • 五笔:EBCY
  • 仓颉:BSLE
  • 郑码:QYXS
  • 字级:一级(1190)
  • 平水韵:入声一屋
  • 注音:ㄈㄨˊ、ㄈㄨˋ、ㄅㄛˊ
  • 总笔画:4 4
  • 造字法:会意字、形声字
  • 统一码:670D
  • 四角码:7724₇
  • 异体:???????
  • 古字:?、?

字源演变

“服”的古字写作“?”,或作“?”,是会意字。甲骨文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边是一只手,表示一个人用手按使另一个人跪下,让其服从(图1)。甲骨文中“?”字屡见,均用作名词,指俘获的敌方人员。或以为“?”是以手抑其项背令其驯服从事。郭沫若认为是像以手捕人之形,姚孝遂认为是“从又在人后,象以手按跽人之形”。“?”在西周以后就很少单独使用了。 “服”字中保留了“?”形,用作声旁。《说文》释“?”为“从又,从卪。卪事之节也”是不对的。

“服”在甲骨文中又作图2,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舟”字,成为会意兼形声字。字形从舟,从?,?也表声。表示让屈服之人跟着自己上船走。姚孝遂认为是从盘。?、?当是服字初形。至西周金文从凡多变为从舟,作服。在西周金文和西周文献中服字多用为职务、服侍、宾服之义。林洁明认为服字像人奉盘服侍之形,还有人认为像使人服务于盘前,皆与许慎《说文》之说一样,比较牵强,与字形结构不符。至西周早期金文井侯簋(图2)之服字仍然可以看出从凡(盘),至西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服字才开始讹变为从舟(图3),从此从凡之服字形体消失了。至春秋金文服字(如秦公簋铭文之服字,图4)将原来“又”在跽人形右上的位置移置右下,为秦代古隶(图6)、《说文》小篆(图5)形体所本。秦代古隶、汉代古隶和隶书中服字所从之舟渐已变形,为楷书形体服字所本。总之,服字所从之“月”,商末周初甲骨文、西周金文本为“凡(盘)”,西周早期金文开始讹变为从“舟”,至汉代《说文》小篆形体仍然从“舟”。“舟”形从秦代古隶书开始已变近“月”,为汉代隶书和后代楷书所继承。“服”字的本义一般认为是“降服”“使服从”。《韩非子·二柄》:“夫虎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大意是:老虎能够降服狗的原因,是因为它有锋利的爪牙。引申为服从。《荀子·王制》:“甲兵不劳而天下服。”大意是:不动用武器不使用士兵天下就服从。今有双音词“服从”。古人伏地表示畏服,故畏服的“服”与“伏”同源。《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既伏其罪矣。”“伏罪”与“服罪”义同,即承认罪责。《吕氏春秋·论威》:“敌已服矣。”注:“服,降也。”

由“服从”进一步引申为“服侍”之义,即为他人奔走效劳、悉心侍候之意。如《尚书·君牙》:“(乃祖乃父)……服劳王家。”大意是说:(你的祖父、父亲)服侍效劳王家。

对于“服侍”这一方来说要对被“服侍”一方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又引申出“承担”“承受”之义。《尚书·吕刑》:“五罚不服。”意思是:不承担五种刑罚。又进一步引申出“承认”“招认”之义,如服软、服输等均为此义。

“服”在汉语中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表示衣服、服饰。这个意思是从“服侍”之义引申而来的。因为“服装”对人的躯体来说,那也是一种服侍。屈原《九章·涉江》中有“余幼好此奇服兮”一句,此句中“服”就是指服装。有时“服”特指丧服或穿丧服。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就是说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为他服丧,穿丧服三年。又引申出“佩戴”之义。如《淮南子·时则训》:“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意思是天子(皇帝)穿着青衣,乘着青龙,带着碧玉,故而古人“佩剑”亦称“服剑”。

“服”包含的“吃药”义也与服侍有关。“吃药”对于生病的人来说,那目的也是一种效劳、服侍。《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现代汉语还在用“服药”之义。由“服药”引申为量词,中药一剂为一服(fù)。

详细字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动词

承认;信服;佩服。

admit;obey;

submit(oneself)to

你有道理,我算服了你了。

《史记·孟尝君列传》:自是之后,客皆服。

服从;服输;心服口服

使顺从、降服。

be convinced;

convice

《史记·伍子胥列传》: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服众;说服;征服;以理服人

饮用或食用(药物)。

take(medicine)

《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巴金《春》二十:他服了药,睡了十多天才渐渐地好起来。

服药;内服;服毒

担任(职务);承当(义务或刑罚)。

serve as;

be engaged in

《尚书·吕刑》:五罚不服,正于五过。

服刑;服役

〈文言〉任用;使用。

use;appoint

屈原《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

〈文言〉实行;施行。

《尚书·说命中》:旨哉!说乃言惟服。

〈文言〉执持。

《诗经·小雅·六月》:共武之服,以定王国。韦昭注:“服,执也。”

习惯;适应。

be accustomed to

不服水土。

屈原《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文言〉铭记;思念。

remember;

engrave

《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服膺

〈文言〉驾;乘。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六》:景公游于灾,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

〈文言〉习,学习。

《礼记·孔子闲居》: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

穿衣。

put on;dress on

《诗经·魏风·葛屦》: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服丧

〈文言〉佩戴;佩带。

屈原《离骚》: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文言〉服丧。

mourning

《后汉书·刘平传》:服阙,服全椒长。

服制;服除;服假

〈文言〉整治。

《诗经·周南·葛覃》: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文言〉通“伏”。潜伏;窜伏。

《礼记·曲礼上》:孝子不服闇(暗)。

名词

〈文言〉职务;职位。

《尚书·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

〈文言〉事情。

thing

《国语·吴语》: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

古代指王畿以外的地方。

《尚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称服。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衣服;服饰。

clothes

《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制服;校服;西服;微服私访

〈文言〉泛指器服。

《周礼·春官·都宗人》:正都礼与其服。郑玄注:“服谓衣服及宫室车旗。”

〈文言〉丧服。

《孟子·离娄下》: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除服

〈文言〉制度。

《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文言〉通“箙”。装箭的器具。

quiver

《诗经·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郑玄笺:“服,矢服也。”

〈文言〉通“鵩”。鸟名。鵩鸟,猫头鹰一类的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

(Fú)姓氏用字。

服虔(东汉经学家)

名词

〈文言〉车厢。

《周礼·地官·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文言〉负载;负荷。

load

《墨子·节用中》: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

动词

〈文言〉通“覆”(fù)。遮盖,掩蔽。

overspread;

cover

《韩诗外传》:道逢辇者,以其辇服其道。

量词

用于称中药剂量。一剂称一服。

dossage

庾信《燕歌行》: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

〈文言〉郁结的样子。

王充《论衡·别通》:父兄在千里之外,且死,遗教戒之书,子弟贤者求索观读,服臆不舍,重先敬长,谨慎之也。

动词

〈文言〉啼呼。

《汉书·田蚡传》:春,蚡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颜师古注引晋灼曰:“服,音瓝。关西俗谓得杖呼及小儿啼呼为呼瓝。”

〈文言〉通“保”。保卫。

《韩非子·初见秦》: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

近字辨析

服(fù)、付、副

三字都有量词义。“副”用于成套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一副对联;又用于面部表情,相当于“张”。“付”旧时也有量词义,用法与“副”相近,如全付武装。“服”用于中药,相当于“剂”,如一服药。“副”不用于药剂,“付”旧时偶见使用,如巴金小说《寒夜》:吃几付药,养半个月,一定会好。“现在“付”很少用于量词。衣、裳、服

先秦时,“衣”本指上衣,“裳”本指下衣(即裙裳),“衣裳”连用泛指衣服。“服”本指穿着,也指衣服;又特指丧服;“衣服”连用本指衣裳、服饰,后只指衣裳。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舟部】房六切(fú)

用也。一曰车右騑,所以舟旋。从舟,?声。

?,古文服从人。

【译文】使用。另一义说,车右边的骖马,是用来(向右边)周旋的马。从舟,声?。

?,是古文“服”字,从人。

【注释】?:朱彝尊《说文通训定声》:“舟人,行舟者。”

说文解字注

用也。

关雎笺曰:服,事也。

一曰车右騑所㠯(以)舟旋。

騑毛刻作骑,误。马部曰:騑,骖也,旁马也。古者夹辕曰服马,其旁曰骖马。此析言之。许意谓浑言皆得名服马也。独言右騑者,谓将右旋则必策冣(最)右之马先向右,左旋亦同,举右以晐左也。舟当作周,马之周旋如舟之旋,故其字从舟。

从舟。?声

房六切。古音在一部。

?,古文服,从人。

从舟从人者,凡事如舟之于人冣切用也,凡事皆当如人之操舟也。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字部】服·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3。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并)房六切,音伏。《说文》作?:用也。一曰车右骑所以舟旋。从舟?声。《五经文字》:石经变舟作月。《易·系辞》:服牛乘马。疏:服用其牛。《诗·郑风》两服上襄。笺:两服,中央夹辕者。疏:马在内两服者,马之上驾也。

又《广韵》:衣服。《易·讼卦》:以讼受服。《书·舜典》:车服以庸。

又慑服也。《易·豫卦》:刑罚清而民服。《书·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疏:天下皆服从之。

又五服。《书·益稷》:弼成五服。传: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

又《周官》:六服羣(群)辟。疏:《周礼》九服。此惟言六服者,夷、镇、蕃三服在九州之外,故惟举六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九服也。

又行也。《书·说命》:旨哉说乃言惟服。传: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又《管子·权修篇》:上身服以先之。注:服,行也。

又职也。《书·旅獒》:无替厥服。传:使无废其职。

又思也。《诗·周南》:寤寐思服。传:服,思之也。《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注:服者,思存之谓也。

又治也。《诗·周南》:服之无斁。笺:服,整也。乃能整治之,无厌倦。

又盛矢器也。《诗·小雅》:象弭鱼服。笺:矢服也。○按:《周礼·夏官·司弓矢》作箙。郑注云:盛矢器也。

又事也。《诗·大雅》:昭哉嗣服。传:服,事也。

又习也。《前汉·鼂(晁)错传》:服其水土。注:服,习也。

又姓。《后汉·服虔传》:服虔,字子慎,河南荥阳人也。

又鸟名。《史记·贾谊传》:楚人命鴞曰服。注:异物志有山鴞,体有文色,土俗因形命之曰服,不能远飞,行不出域。

又《广韵》蒲北切。《集韵》鼻墨切。《正韵》步墨切,竝(并)音仆。匐,或作服。《礼·檀弓》:扶服救之。《释文》又作匍匐。

又《仪礼·士冠礼》: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韵补》服,叶鼻墨切。

又《集韵》扶缶切,音负。《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牝服二柯。注:牝服,长八尺,谓较也。郑司农云:牝服,谓车箱。服读曰负。

又《集韵》弼角切,音雹。啼呼也。

广韵

服事。亦衣服。又行也,习也,用也,整也。亦姓,汉有江夏太守服彻。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①“月”窄“?”宽,顶部和左右旁都齐平。②“月”框内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③“?”横折钩从竖中线起笔,竖钩段略向左下斜行;竖笔在竖中线;横撇的横段在竖中线,撇尖轻抵竖笔;捺笔的捺脚超出上部。

书法欣赏

音韵参考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i̯ŭk

先秦

董同龢系统

juə̆k

先秦

周法高系统

b

jwək

先秦

李方桂系统

b

jək

西汉

东汉

职/沃

jək/jok

职/沃

jək/jo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盐添严凡

jwok

南北朝

北魏后期北齐

juk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juk

隋唐

高本汉系统

i̯uk

隋唐

王力系统

b

ǐuk

隋唐

董同龢系统

juk

隋唐

周法高系统

b

iuk

隋唐

李方桂系统

b

juk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入声

一屋

並/奉

合口呼

全浊

房六切

bʰjuk

集韵

上声

四十四有

开口呼

全浊

扶缶切

bviəu

入声

一屋

合口呼

全浊

房六切

bviuk

入声

四觉

开口呼

全浊

弼角切

bɔk

入声

二十四职

开口呼

全浊

弼力切

biek

入声

二十五德

开口呼

全浊

鼻墨切

bək

礼部韵略

入声

房六切

增韵

入声

房六切

入声

蒲墨切

中原音韵

入声作平声

鱼模

全清

fu

中州音韵

入声作平声

鱼模

房夫切

洪武正韵

入声

一屋

全浊

房六切

vyuk

 

入声

七陌

 

 

全浊

步黑切

b‘ək

分韵撮要

 

阳入

第六东董冻笃

 

 

 

 

方音集汇

注意:发音用国际音标标注,仅作参考,可能与当地实际发音存在差异

方言类别

方言点

发音

调值

调类

备注

官话(北京官话)

北京

fu

35

阳平

官话(北京官话)

北京

fu

51

去声

用于“一服药”

官话(冀鲁官话)

济南

fu

42

阳平

官话(冀鲁官话)

济南

fu

21

去声

用于“一服药”

官话(中原官话)

西安

fu

24

阳平

官话(中原官话)

西安

fu

55

去声

用于“一服药”

官话(西南官话)

武汉

fu

213

阳平

官话(西南官话)

武汉

fu

35

去声

用于“一服药”

官话(西南官话)

成都

fu

21

阳平

官话(西南官话)

成都

fu

13

去声

用于“一服药”

官话(江淮官话)

合肥

fəʔ

4

入声

官话(江淮官话)

扬州

fɔʔ

4

入声

晋语

太原

fa

54

阳入

吴语

苏州

voʔ

23

阳入

吴语

温州

vu

212

阳入

湘语

长沙

fu

24

入声

湘语

长沙

fu

45

阴去

用于“一服药”

湘语

双峰

xəu

35

阴去

赣语

南昌

fuk

21

阳入

客家话

梅县

fuk

5

阳入

粤语

广州

fʊk

2

阳入

粤语

阳江

fʊk

54

上阳入

闽语(闽南语)

厦门

hɔk

5

阳入

闽语(闽南语)

潮州

hok

4

阳入

闽语(闽东语)

福州

xuʔ

4

阳入

闽语(闽北语)

建瓯

xu

24

阴入

文读

闽语(闽北语)

建瓯

xu

44

阳去

白读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