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

国家一级文物
曾侯乙编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所组成。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程的双音,整套编钟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中心音区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1]
  • 中文名:战国曾侯乙编钟
  • 外文名:
  • 馆藏地点:湖北省博物馆
  • 所属年代:战国
  • 类别:青铜乐器
  • 出土地点:湖北随县(今随州)

概述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它是一套庞大的青铜乐器(铜、锡、铅合金),共65件,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史籍中记载此宝为曾侯寿诞之时楚国国君相赠,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出土

开挖曾侯乙墓后打开椁板,发现椁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渐抽去,编钟露出水面,基本保持下葬时的状态,分两面呈直角折尺形立放。编钟上有铭文“曾侯乙作持”,因此得名曾侯乙编钟。

形制

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面木架垂直相交组成,长面位于墓西,长7.48米,高2.65米;靠南的一面长3.35米,高2.73米。在木架中有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6个铜铸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承托住整个编钟,形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有246个。

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三层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1件;中间及下层的也称为甬钟。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总量重达5吨,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19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45枚钟上不仅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

音乐特色

曾侯乙编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它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中声部约占三个八度,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推想,这套编钟演奏时应由三位乐工,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三组编钟奏出乐曲的主旋律,另有两名乐工,执大木棒撞击下层的低音甬钟,作为和声。

出土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武汉工学院和哈尔滨科技大学等单位上百名科技人员通力协作,采用了激光全息摄影和扫找电镜等现代技术手段,对这套编钟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早在两干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铜、锡、铅三种成分的最佳配方,以获得优美的音色;掌握了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的严格比例,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设计了“合瓦式”的独特钟形与复杂的钟腔结构,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和优美的旋律。这套编钟音域宽广,十二个半音齐备。由于有了完备的中间音,所以能在任何一个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尤为可贵的是,钟体和附件上,还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据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的说法。

它的出土说明,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同时填补了中国早期封建时期的音乐史空白记录,对于研究中国奴隶社会、早期封建社会以及东周王朝音乐文化和湖北地区音乐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保护与利用

复制利用

据介绍,曾侯乙编钟出土至今只奏响过3次。第一次是1978年,出土后3个月在建军节上演奏;第二次是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奏《欢乐颂》等曲目;第三次是1997年,著名音乐人谭盾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大型交响乐《天·地·人》到湖北省博物馆取音,之后在香港回归庆典上通过编钟演奏将泱泱大国的气度传向世界。

为了使曾侯乙编钟发挥更大作用,科学工作者将它进行了复制。1983年1月6日至9日,中国音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学会、考古学会的学者专家共八十多人,在武汉对复制的编钟进行了鉴定。专家聆听和比较了原件和复制品每个钟的音色、音高,并交替欣赏原件的录音和复制编演奏的《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浏阳河》、《圣诞夜》等中外乐曲。他们认为复制品确实达到了原件的音响效果,高音区清脆,明亮,悠扬;低音区浑厚,深沉,气势磅礴。其中演奏出的大多数音乐与原件的差异小于正负五音分之内,为一般听众所难以辨别。

2012年10月,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带领的“中国乐器博物馆筹备组”历时3年,完成了对湖北曾侯乙墓出土乐器、日本奈良正仓院部分唐传乐器的复原仿制工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成功复原了曾侯乙编钟原设计者的铸造构想与理念。

迄今为止,全国有曾侯乙全套复制编钟四座,一座在它的发祥地随县,也就是今天的随州市,另两座在湖北省博物馆和原件在一起,还有一座则带上种子营称号到达台湾鸿禧美术馆。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随州市委书记王祥喜表示将积极为曾侯乙编钟及曾侯乙墓遗址申请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随州将整合博物馆、曾侯乙墓遗址景区资源,打造统一高等级的擂鼓墩景区,擦亮“中国编钟之乡”文化品牌。

保护罩炸裂

2013年5月11日上午11时,曾侯乙墓展厅曾侯乙编钟外围玻璃突然爆裂,编钟外围玻璃罩有面玻璃墙上,3块玻璃中的左侧一块炸裂了。在玻璃底部,还有一条明显裂痕,玻璃上方靠边角的地方,裂痕呈发散状。

湖北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称,该块玻璃炸裂并非人为造成,目前已初步排除人为破坏的可能,应该是由于玻璃年代过于久远出现老化造成的,属于正常现象。目前(2013年5月),该展馆已经封闭进行更换维护,等到修复完成后即可恢复展出。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