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汉语汉字
曲,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qū、qǔ两个读音,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曲尺。曲的基本义为弯曲,与“直”相对。又可引申为邪曲、局部等。读qū。乐曲的声音有高有低,歌曲、乐曲是曲折的引申义,此义读qǔ。
  • 中文名:曲
  • 拼音:qū、qǔ
  • 繁体:麯
  • 部首:丨
  • 五笔:mad
  • 仓颉:tw
  • 郑码:kkd
  • 笔顺:竖,横折,横,竖,竖,横
  • 字级:一级
  • 平水韵:入声二沃
  • 笔画:6
  • 结构:独体字
  • 四角号码:55600
  • 统一码:U 66F2
  • 注音:ㄑㄩ、ㄑㄩˇ

字源演变

象形字。甲骨文(图1)“曲”字作图形A,像曲尺之形,是“曲”字初文。商代文字作图形B(图2),春秋金文(图3)承袭之,作图形C;战国文字作图形D(图4,5,7,8,9,10),曲尺内的笔画均没有了,或简化作图形E、F形。秦文(图11)字曲尺口向上,遂为《说文》篆文(图6,12)所本。后隶作“曲”,与楷书同。“曲”本义是弯曲,与“直”相对。战国鸟书箴铭带钩:“宜曲则曲,宜直则直。”《玺汇》4763:“正行亡(无)曲。”《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引申义有邪曲、局部、歌曲等。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形容词

弯曲,不直

迂腐, 迂曲;婉转,曲折

周遍;多方面;详尽

表敬之词

邪僻,不正派

细,细小

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名词

理屈;理亏

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偏僻的处所;乡里

小巷

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酒母

泛指酒

动词

使弯曲

名词

乐曲,歌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量词

用于歌曲、乐曲。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说曲,蚕薄也。凡曲之属皆从曲。

?,古文曲。丘玉切。注:《集韵》匚古作?

说文解字注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也。

匚象方器受物之形、侧视之。曲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视之。引申之为凡委曲之称。不直曰曲。诗曰。子发曲局。又曰。乱我心曲。笺云。心曲、心之委曲也。又乐章为曲。谓音宛曲而成章也。周语曰、士献诗。瞽献曲。韦云。曲、乐曲也。毛诗传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韩诗曰。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按曲合乐者、合于乐器也。行苇传曰。歌者、比于琴瑟也。卽曲合乐曰歌也。区玉切。三部。

凡曲之属皆从曲。或说曲、蚕薄也。

曲见月令、方言、汉书周勃传。详艸部薄下。其物以萑苇为之。七月传曰。豫畜萑苇。可以为曲也。其字俗作䒼。又作筁。

?,古文曲。

小徐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广韵》:丘玉切。《集韵》《韵会》:区玉切,?音䱡。《说文》:象器受物之形。《易·系辞》:曲成万物而不遗。疏:屈曲委细。《书·洪范》:木曰曲直。传:木可以揉曲直。

又《诗·秦风》:乱我心曲。传:心曲,委曲也。《礼·曲礼·释文》:曲礼,委曲说礼之事。

又《礼·中庸》:其次致曲。注:曲,犹小小之事。朱注:一偏也。

又《说文》:或说蚕簿。《礼·月令》:具曲植籧筐。注:所以养蚕器也。曲,簿也。《前汉·周勃传》:以织簿曲为生。注:苇簿为曲也。

又乐曲。《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又姓。《史记·蒙恬传》:御史曲宫。

又《集韵》:颗羽切,音踽。地名。《史记·曹相国世家》:军於曲遇。

又《陈丞相世家》:更以陈平为曲逆侯。

又《韵补》:叶区聿切。刘植《鲁都赋》:巖险回隔,峻巘隐曲。猛兽深潜,介禽?匿。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字头

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韵目

韵部

拟音

声调

上古音系

kʰoɡ

广韵

丘玉切

入声

蒙古字韵

kʼy

入声

中原音韵

鱼模撮

鱼模

kʼiu

入声作上声

洪武正韵牋

丘六切

一屋

k‘yuk

入声

集韵

颗羽切

kʰio

上声

区玉切

kʰiok

入声

韵略

区玉切

入声

增韵

区玉切

入声

中州音韵

丘雨切

入声作上声

分韵撮要

第六东董冻笃

阴入

韵书成集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juk

ju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屋沃烛觉

jok

南北朝

北魏后期北齐

沃烛

jwok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沃烛

jwok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i̯wok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ǐwok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统

juok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统

iuok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统

kh

jwok

隋唐

拟音/陈新雄系统

ǐuk

中上古音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