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清借书

景清借书

古代诗文
景清借书是一篇文言文,是明代《泽山杂记》中的一篇文章,从中给大家一个启示:告诉我们,书是用来阅读的,如果只拥有一本好书而不去读,就没有价值了。译文:景清洒脱注重气节,乡试中举,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他不肯。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还书。第二天早上,那个书生向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有从你那里借书。那个书生很生气,向地方的官员诉讼。景清就拿着从那个书生那里借过来的书,去公堂,说:这是我灯下辛苦所作之书。说完将书整篇背了出来。官员问那个书生,他却一个字都背不出来。于是官员将那个书生赶了出来。景清跟着出来,把书还给了那个书生,说道:我因为你太过珍藏这本书了,所以特意用这个方法戏弄你(与你开个玩笑)罢了。[1]
  • 作品名称:景清借书
  • 作者:名字不详
  • 创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处:《泽山杂记》
  • 作品体裁:
  • 文学体裁:文言文
  • 拓展:书非借不能读
  • 相关作品:藏书记

简介

原文

景清倜傥尚大节②,领乡荐③,游国学④。时同舍生有秘书⑤,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⑥。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⑦。”即诵辄卷⑧。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⑨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⑩以此相戏耳。”

注释

①选自《泽山杂记》,作者为明代人,姓名不详。

②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尚大节:注重气节。

③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称为领乡荐。

④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游:到外地参观访问,这里指从异地来京城;国学:即国子监,国子学。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⑤同舍生:住在一起的同学;秘书:少见的珍贵书。

⑥讼:诉讼,这里是反映情况,争论是非的意思;祭酒:又称国子监祭酒,封建时代县里管理教育的官员。

⑦此清灯窗所业书:这是我灯下窗前所学的书。

⑧即诵辄卷:立即朗诵全书。辄通“彻”。

⑨叱:大声斥责。

⑩特:特意

意义

不肯借书——赵解放

有人说:“借书一痴,还书一痴。”有人分得更细:“借书一痴,惜书二痴,索书三痴,还书四痴。”大概都是有感于书有借无还的。晋人杜元凯,教训儿子说:“书勿借人”。唐杜暹在自家藏书楼写道:“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瞧瞧,借书居然跟孝道联系一起,可见书在其心中地位的崇高。当然,我家的书倒不是祖宗留存,都是自己少年时代半工半读积攒起来的。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节衣缩食一本一本亲手买来,珍爱程度自然非常。对于出借,向来极为不舍。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模仿明朝《五杂俎》里那位“楼不延客,书不借人”的虞参政,在自己的书房里也贴过一个“恕不借书”的纸条。但收效甚微,借书者依然络绎。

外人借书固然容易对付,然好友借书,却破费思量。不借伤感情,借了忐忑不安,唯恐泥牛入海。出借钱物,时间一久也就忘记,即使不忘也不愿意提及;出借书,哪怕原本只值五、六元一本,也切切在心,念念不忘。至今,那些借走无归的书,为谁人所借、是何书名、曾购何处,大概价格,心里依然摊得明了。

记得有个同学,书借走后杳无音信,过了好久忽临我家,我见他手未带书,料又来借,未等他开口,抢在前头说:呀,你上回借去那些书没有带着来?——我最近要用一下呢。他就不好意思再借了。有些人,在借前明明说定归还期限,谁知期限一过不见人影,让人气不打一处来。还有一同学,借走很多书后失踪近乎一年,硬让我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牵肠挂肚”,后来忍不住去他家催讨,结果他的家人说那些书没了,颇让我忿然,至后不再往来。

借走书的人,其实他们根本无法体会那些书在藏书者内心的分量。也许他们会觉得那只不过是几本书而已,能值几个钱,何必如此“小题大做”。但在藏书者的心目中,这些书的珍贵如同面包对于饿鬼的重要。而且,书不但参与了他的精神构建,而且似乎更是他灵魂的组成部分,是他整座精神庙宇的构筑物,一砖一瓦都容不得少。借走书,就意味着在拆卸他的精神建筑,那种感受如同刀子肢解他的身体。

体尝到自己的“痛苦”,因而我一般很少向人家借书。如遇好书,先探问何处有卖,然后去买之。若无处可买,赧然借之,读时加倍呵护,阅罢准时归还。若原书有破损处,也会学“有残帙缺损者,能代为补缀,必力为补缀”的南陵徐积余那样,一一粘补。

景清性格特征

这一段文字表现了景清的洒脱不羁与勤学强记。虽然那书生十分爱惜书,但是书生并没有好好的钻研书,利用书,反而是将书当成了摆饰,而景清在借到书后能苦心钻研,并且还以特别的方式“教诲”了一下书生,更是体现了景清的洒脱不羁,突出了这个人物的特点。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