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钟

晚钟

1989年吴子牛执导的电影
《晚钟》是由吴子牛执导的剧情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演员陶泽如、孙敏主演,电影于1989年2月在第三十九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八路军某排五名战士与濒临死亡的三十二名日本士兵对峙的故事。1989年,该片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1][2]。
    主标题:排长 副标题1:演员 陶泽如 副标题2: 副标题3:八路军排长。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他和其他四名八路军战士负责掩埋烈士遗体。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一名濒临饿死的日军俘虏,继而发现了一支32人的日军部队。经过日俘喊话,这支日军投降,排长把手中的粮食分给他们吃。 主标题:胡子 副标题1: 演员 刘若雷 副标题2: 副标题3:八路军士兵。他的妻子被日军奸杀。在和战友们掩埋烈士遗体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支濒临死亡的日军部队。虽然和日军有着深仇大恨,但他还是把手里的粮食分给投降的日军吃。 主标题:日俘 副标题1:演员 孙敏 副标题2: 副标题3:日军士兵。与外界失联后,他和驻守弹药库的日军部队濒临饿死,这名士兵逃出山洞后被八路军士兵所救。他不断的向山洞里的日军喊话,让中尉缴械投降。这支部队最终投降,但他却被军曹所杀。 中文名:晚钟 外文名:Evening Bell 其他译名: 类型:剧情片 出品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中国 拍摄地点: 发行公司: 导演:吴子牛 编剧:吴子牛、王一飞 制片人: 主演:陶泽如、孙敏 片长: 票房: 对白语言:普通话 色彩:彩色 电影分级: imdb编码: 主要奖项: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导演、第九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第九届金鸡奖最佳男配角、第九届金鸡奖最佳摄影、第三十九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 在线播放平台: 片长:85 分钟

剧情简介

1945年秋,侵华日军宣布投降,中国五名八路军收尸队员在掩埋烈士遗体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支与外界失掉联系的守卫秘密军火库的日军小部队。因断粮多日,日军濒于饿死,他们还不知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军火库位于陡峭崖壁的山洞里,洞内隐藏着无数弹药。三十二名形同饿殍的日军士兵静静地等待死亡。

五名中国战士包围了山洞,经过喊话,洞内日军在军曹的率领下走了出来,当他们狼吞虎咽争抢八路军给他们的食物时,洞内跑出一名骨瘦如柴的中国劳工。顽固的日军中尉立即操起了重机枪,排长发现后,飞快地冲过去抢走了劳工。瞬间,双方形成了僵持局面。经过交涉,日军同意交出其余三名被摧残致死的中国劳工。战士们埋葬了同胞的尸体,继续守卫在阵地上。

日军终于向五名八路军战士交出了武器,而日军中尉却以剖腹结束了生命;积恶甚多的日军军曹,此时精神全面崩溃,成为疯人。突然一声巨响,山洞冒出一股浓烟,军火库爆炸了,八路军押着日俘在阳光照耀下的大地 中走去

演职员表

演员

角色

陶泽如 

 排长

刘若雷 

 胡子

葛亚明 

 大个子

叶楠秋 

 小个子

 孙敏 

 日俘

 丛培信 

 中尉

胡宗琪 

 军曹

演员表

制作人

闫日荣

导演

吴子牛

副导演(助理)

宋业明

编剧

吴子牛、王一飞

摄影

侯咏、汪胜权(副摄影)

配乐

马剑平( 作曲)

剪辑

宗立江

道具

张华梓

美术设计

那树枫

造型设计

胡天秀(化妆)

服装设计

赵美

灯光

李法清

录音

王文乐、张磊

布景师

高阿马(置景)

职员表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颁奖方

奖项

获奖者

1989年第三十九届柏林电影节

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

《晚钟》吴子牛:获奖

金熊奖

《晚钟》吴子牛:入围

1989年第九届中国金鸡奖

最佳导演

吴子牛:获奖

最佳男主角

陶泽如:获奖

最佳男配角

孙敏:获奖

最佳摄影

侯咏:获奖

最佳故事片

《晚钟》提名

最佳美术

那树枫:提名

最佳音乐

马建平:提名

1990年第七届波哥大国际电影节

最佳影片奖

《晚钟》获奖

最佳导演奖

吴子牛:获奖

最佳音响效果奖

马建平:获奖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摄影师侯咏认为该片的总基调是强烈的反战情绪,在摄影造型上也应该是强烈的环境感受与强烈的光感,以环境和光感体现出人物造型的雕塑感和冷峻悲凉的情绪,所以赋予出阴影中的日本兵和阳光下的八路军两种截然不同的阳光层面。由于拍摄地靖远县冬天日照很短,得抢时间。拍山洞前阴影中的日军,要抢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拍阳光下的八路军阵地,要抢十一点到三点的阳光。每天侯咏都要和吴子牛导演把第二天的拍摄计划严密的设计出来。

该片于1986年11月初在甘肃省靖远县开机,拍摄一个半月即完成全片的七百多镜头,但之后经历了整整一年的讨论、审查、修改。全部影片修改达到数十次,大的修改和补拍镜头有四次,一次去原外景地,一次去河北,还有两次在北京附近。最终该片于1988年5月审查通过

影片评价

影片是一部以表现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为主的抗战题材电影。它在宏观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日寇带给中国人民的深重灾难的同时,细腻的刻画了人性在于兽性的对抗中所表现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道主义的赞颂。该片获1989年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吴子牛)、最佳男主角奖(陶泽如),1989年南京“金影票奖”,第三十九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1990年哥伦比亚第七届波哥大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响效果奖,1992年第一届“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电影网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