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天麻

昭通天麻

云南省昭通市特产
昭通天麻,云南省昭通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土特产大全》载:昭通“天麻个大,肥厚饱满,色黄白明亮,称为'云天麻'”。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主要药用成分为天麻素,有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等多种治疗、补益功能,临床用以治疗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以及语言蹇涩、风湿寒痹、四肢痉挛、小儿惊风等有明显效果。
    中文名:昭通天麻 拉丁学名: 别名: 界: 亚界: 总门: 门: 亚门: 纲: 亚纲: 超目: 目: 亚目: 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食用方法:包括药方和药膳两大类 著名产区:昭通地区彝良县小草坝 主要药用成分:天麻素

种植历史

昭通天麻盛名在外。清乾隆五十年(1785),四川宜宾知府为巴结皇上,邀宠幸进,特派出心腹吏员率药商、

药农到小草坝采挖天麻,精选极品,锦匣盛装,为清高宗弘历祝寿。风气一开,谬种流传,府、县官吏以天麻为朋党之私、晋升之阶者,不绝于途,成为时弊。晚清迄至民国,每年天麻采挖节令,各地官商云集小草坝坐地收购,深山僻壤,宛然闹市,日上市量达千余公斤。

1973年广州秋季商品交易会上,"中国小草坝天麻"标价高达每吨12万元,求购者仍摩肩接踵,应接不暇。昭通天麻以野生天麻为主,品种有"竹节乌"、"明天麻"两种,尤从"竹节乌"品质最好。

50年代,全地区年收购量达30000公斤左右。此后,由于过度采挖,产量呈下降趋势。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在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指导下,从50年代末就开始了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试验。1978年,人工栽培天麻的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在11个市、县推广,天麻年收购量又回升至30000公斤左右。昭通市制药厂以地产天麻为主药,佐以其他地产药材加工的蜜质"天麻丸",选料精细,制作精致,临床疗效肯定,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彝良县开发研制的药、饮兼用"天麻酒"呈琥珀色、晶莹明亮、味美香醇,保存了天麻的药用功效,又以其特殊的口感、香型、韵味而为消费者青睐。

鉴别方法

一:外表呈椭圆形,稍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短小饱满;

二: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纵向皱折细纹,习称“姜皮样”;

三:有明显棕黑色小点状组成的环节,习称“芝麻点”;

四:一端略尖,有时尚带棕红色的干枯残芽,习称“鹦哥嘴”,另端有圆脐状疤痕,习称“肚脐眼”。

五:松香断面,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半透明革质,白色或淡棕色,体重质结实。

六:云天麻煮出来无酸味。

昭通天麻鉴别口诀“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

天麻简介

天麻自古至今,既是药品,又是食品,或者说又是一种养生保健食品。也是卫生部规定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斋居》诗中有“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的诗句,在古代天麻又名“赤箭”,可见唐代已把黄芪、天麻当食品熬粥煲汤了。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有《求赤箭贴》,也是把天麻当食品,作扶老之用。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又记载了几种天麻食用方法:“彼人多生啖,或蒸煮食之”“或将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这些吃法都流传下来,现在有将鲜天麻洗净切片蘸白糖吃、或凉拌吃的,也有蒸煮食及蜜煎蜜渍服用的,尤其是“蜜煎”天麻,开了天麻糖制的先河。

相关传说

“补益上药,天麻第一”,历代本草学都把天麻列为“上品”,认为天麻的药用及食用价值很高。清乾隆五十年,宜宾知府为巴结皇上,派心腹到小草坝收购天麻,为清高宗弘历祝寿,足见昭通天麻的珍贵。据现代药学研究,天麻含有天麻素等十余种活性成分,还含有3种有免疫活性的多糖及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6种宏量元素,16种氨基酸。同时天麻肉质丰厚,适口性好,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材料。

用途

昭通天麻的用途主要包括治疗和保健两大类,中医典籍对天麻的用途记载较多,如下:

天麻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风的功能,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

《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

《名医别录》记载,天麻能“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

《日华子本草》记载,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开宝本草》记载,天麻能“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

《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

《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

《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兰台轨范》等记载,天麻分别配伍相关药物,可治疗急惊风发热、痉挛抽搐、偏正头痛、筋骨疼痛、风湿脚气、早衰白发、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肝虚头痛、中风偏瘫、破伤风等症。此外,还用于保健。《本草衍义》记载,“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

在现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中国药典》记载,天麻有“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

一些名医把天麻的用途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近年来,对天麻的医疗保健用途不断有新发现。将天麻用于高空飞行人员,作为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

天麻的用途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对天麻的用途研究的深入讲不断扩展,但我们在使用天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选择优质的天麻也是发挥天麻的功效的关键,云天麻及本站所卖天麻是通过国家认证的全国最好的天麻,一直是出口和历代敬献的贡品,天麻素含量高为世界之最是购买天麻的最佳选择。

药方类

1、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

——摘自《元·御药院方》

2、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

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

——摘自《本草纲目》

3、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③主治:满头作痛。

——摘自《元·御药医方》

4、天麻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5、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药膳类

天麻炖鸡

材料:母鸡1只(重约1500g),天麻15g,水发冻菇50g,鸡汤500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葱、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天麻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单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风,养血安神。

适应范围: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之肢体麻木、酸痛,中风瘫痪,神经性偏头痛,神经衰弱之头昏、头痛、失眠等症。

天麻猪脑粥

来源于《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

材料:天麻10g,猪脑1个,粳米250g。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入沙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温热粥1次。

功能:平肝息风,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尔病、头风所致的头痛等症。

天麻烧牛尾

来源于《食用菌饮食疗法》。

材料:天麻10g,牛尾2条,母鸡肉、肘子、干贝母、调料知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切片。用母鸡、肘子肉同煮汤。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水、葱、姜、白酒煮开以去异味,再将已去掉异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鸡、肘子汤锅内,同时也将火腿、干贝、调味品放入汤内,用文火煨2h。熟后将牛尾、母鸡、肘子挑起,整齐地码入盘中,然后再将天麻片镶于盘周围,淋上熟淀粉,浇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汤1~2次。

功能: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头晕、头痛、风潮等症。

天麻炖甲鱼

来源于《膳食保健》。

材料:甲鱼1只(约450g),天麻片15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用沸水将甲鱼稍烫一下后,刮去表面泥膜,挖净体内黄油。用甲鱼胆在甲鱼壳背上涂1周,腹盖向上置于容器中,再将天麻片、葱、姜复盖其上,加黄酒适量后,容器加盖,隔水炖1.5~2h。

食法、食量:食时,根据食者的喜好,用麻油或调制蒜泥等调味汁水,蘸食新炖熟的天麻及甲鱼,并喝汤。

功能: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活血散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肝炎等症。

天麻鲤鱼

〔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千克),酱油、料酒、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适量。

〔制法〕

(1)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

(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

〔应用〕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用】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来源于《百病饮食自疗》。

材料:天麻10g,粳米100g,竹沥30g,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内分2次服用。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化痰。

适应范围:适用于肝风痰热的痫症(发作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乏力、心烦易怒,发作时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时渐苏,醒后一如常人)。

天麻肉片汤来源于《中国药膳学》。

材料:天麻、猪肉各适量。

烹制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3~6g共煮。

食法、食量:药、肉、汤俱食,宜常服。

功能: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天麻蒸猪脑

配方:天麻10克猪脑2只姜5克大蒜10克葱5克盐5克绍酒5克鸡汤200毫升

制作:1.把天麻打成细粉9猪脑去红腺及膜洗净,姜、蒜洗净,切片,葱切花。

2.把猪脑放在蒸盆内,加入天麻粉、盐、姜、葱、蒜和鸡汤。

3.把盛有猪脑的蒸盆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猪脑1只。

功效:平肝熄风,降低血压。高血压风痰上逆型患者食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