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神宫

明治神宫

位于日本东京都涩谷区代代木的神社
明治神宫是位于日本东京都涩谷区代代木的神社,供奉有明治天皇(1912年去世)和昭宪皇太后(1914年去世),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1]神宫地处东京市中心,占地70公顷,紧邻新宿商业区,占据了从代代木到原宿之间的整片地带,是东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块绿地。神宫于大正4年(1915年)开工,动用树木约10万棵、青年志愿者约11万人。[2] 大正9年(1920年)竣工,首日参拜者总数达50万人。[2] 平成28年(2016年)新年期间,明治神宫的参拜人数约达316万,居东京第1位,日本第2位。[3]
  • 中文名:明治神宫
  • 外文名:明治神宮(めいじじんぐう)
  • 地理位置:日本东京都涩谷区代々木神园町1-1
  • 开放时间:6:00-18:00
  • 其他外文名:めいじじんぐう
  • 所在地:东京都涩谷区
  • 主祭神:明治天皇、昭宪皇太后
  • 例祭:11月3日(明治天皇生日)
  • 面积:70公顷
  • 门票价格:免费入场
  • 著名景点:神宫御苑;明治纪念馆
  • 建议游玩时长:3小时
  • 最佳游玩季节:全年皆宜
  • 神社类型:神宫
  • 主祭神1:明治天皇
  • 主祭神2:昭宪皇太后
  • 创建时间:大正9年11月1日(1920年)
  • 现 代:别表神社

历史变迁

近代

江户时代,附近有加藤家、井伊家大名庭园,是明治神宫御苑的前身。

明治时代,附近的加藤家、井伊家大名庭园收归宫内省,被称为“代代木御苑”。 御苑以外的区域是南丰岛御料地(皇室领地),一片荒凉。

明治26年(1893年),神宫御苑内种植菖蒲田,是明治天皇为昭宪皇太后所设。

明治45年7月30日(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 

大正3年4月11日(1914年),昭宪皇太后去世。

大正4年(1915年),明治神宫开始动工。各地捐献树木约10万棵365种,青年志愿者约11万人参与植树,后建成现存代代木社林。

大正9年11月1日(1920年),明治神宫竣工。 据次日的东京朝日新闻报道:11月1日当天为庆祝完工,神社境内外张灯结彩、燃放烟火,首日参拜者总数达50万人。

昭和20年4月14日(1945年),大部分建筑在东京大轰炸中损毁。

现代

昭和22年1月1日(1947年),开始提供特色神签“大御心”。

昭和22年(1947年),明治纪念馆竣工。

昭和33年11月(1958年),现存社殿重建完成。  第一代大鸟居同时建成。

昭和41年7月(1966年),第一代大鸟居右柱被雷电击中受损。

昭和43年1月1日(1968年),明治维新100周年,开始提供英文版神签“大御心”。

昭和50年(1975年),现存第二代大鸟居竣工。

平成5年10月13日(1993年),神乐殿竣工。

平成9年(1997年),明治天皇登基130周年,明治神宫文化馆竣工。 

平成14年(2002年),明治天皇诞生150周年,现存社务所重建竣工。 

平成29年(2017年)新年期间,明治神宫的参拜人数约达317万,居东京第1位,日本第1位。

景观介绍

入口

神宫内有南、北、西三条参道,参道两旁巨树参天、野鸟飞鸣。

人工树林

明治时代神宫建立前,现处区域是南丰岛御料地(皇室领地),除现存御苑外一片荒凉。

大正4年(1915年),明治神宫开始动工。各地捐献树木约10万棵365种,青年志愿者约11万人参与植树,后建成现存代代木社林。

创建当初,为实现百年后形成自然林的目标,当时的学者就植树对象展开了讨论,最终根据东京的气候环境条件,放弃了伊势神宫常见的杉树、桧树方案,采用了以椎树、橡树等常绿阔叶树为主的方案。

目前,树木种类由当初的365种减少到247种,数量由12万株增加到17万株,林区仅用50年就提前达成目标,进入自然林状态,受到世界瞩目。

酒桶

南参道尽头两旁各有一列酒桶:左列是西方葡萄酒酒桶,右列是日本清酒酒桶。

大鸟居

现存大鸟居(第二鸟居)建于昭和50年(1975年),位于南北参道相汇处,高12米,宽17米,柱直径1.2米,重13吨,是日本最大的木制明神鸟居。

大正9年(1920年),明治神宫竣工,第一代大鸟居同时建成,使用了台湾阿里山西部树龄超过1200年的桧树。

昭和41年7月22日午后(1966年),第一代大鸟居右柱被雷电击中受损。

之后,由于日本本土找不到用于重建的良木,东京木材商川岛康资多次前往台湾寻访,最终在海拔3300米的丹大山种发现树龄超1500年的桧树巨木,之后相继通过卡车、铁路、海运等方式运往东京。 

昭和46年(1971年),巨木运抵东京湾。

昭和50年(1975年),现存第二代大鸟居竣工。

昭和51年(1976年),运往崎玉县大宫冰川神社的第一代大鸟居经修整后重新投入使用。

右折参道

大鸟居后方的参道通向社殿。通常的神社面正南而建,参道笔直。而明治神宫的这条参道却右折近似直角,实际角度是88度。据说这是建造神社的名匠大江新一郎的提案,可其定为88度的真意却不为人知。有人说是因为“八”字吉祥,还有人说是为了避免与御苑的南池冲突。

社殿

第三鸟居。

手水舍。

本殿。

神乐殿。

夫妇楠

夫妇楠是设定境内的两棵楠树,以注连绳相连接,被视为神木。夫妇楠既象征明治天皇和昭宪皇太后夫妇的感情深厚,又象征广义上的夫妻感情良好。

神签“大御心”

大御心是明治神宫的特色神签,签上书写的不是吉凶,而是明治天皇和昭宪皇太后的御制和歌及其解说文。

大御心诞生于二战结束后。战后,明治神宫脱离战前的国家管理,成为独立宗教法人。在开始提供神签时,按当时的明治神宫总代、国学院大学教授宫地直一的提议,采用了这种书写御制和歌的方式。最终从明治天皇的93032首、昭宪皇太后的27825首和歌作品中,各选出了15首,共计30首,所选和歌内容以道德劝诱为主。

昭和22年1月1日(1947年),开始提供特色神签“大御心”。

昭和43年1月1日(1968年),明治维新100周年纪念,开始提供英文版神签“大御心”。

神宫御苑

明治神宫御苑的前身是江户时代的加藤家、井伊家大名庭园,在明治时代收归宫内省,被称为“代代木御苑”。明治26年(1893年),神宫御苑内种植菖蒲田,是明治天皇为昭宪皇太后所设。 明治神宫建立后改称“神宫御苑”。

御苑内有南池、隔云亭、钓鱼台、四阿、菖蒲田、清正井等景观。

苑内各建筑都由桧木建成,雕梁画栋皆谨严华美。

菖蒲田是明治天皇为昭宪皇太后所种,现存花菖蒲约150种1500株,每月6月最盛,是御苑的代表性景观。  此外,苑内还有红紫黄各色山樱、山桃、玫瑰、兰花、紫藤等花卉。

清正井是御苑中的水井,相传修建者是日本战国时代知名武将加藤清正,但学术上尚未明确。

宝物殿

宝物殿创建于大正10年10月末(1921年),明治神宫竣工次年。风格上模仿了奈良正仓院的校仓风大床造,是日本早期钢筋混泥土建筑的代表作。馆内收藏有和明治天皇、昭宪皇太后相关的文具、书籍、马车等日常用品。此外,宝物殿还在明治神宫文化馆中设有别馆“宝物展示室”。

四季风情

日本气候四季分明,明治神宫内苑也随四季变化呈现不同风貌。

正月元旦,每年都有三百万以上的参拜者前来许愿。

二月,漫步在积雪的参道上别有一番滋味。

四月是樱花时节,不过当初造林计划中有不栽种华丽花木的规定,所以境内樱花树不多。

五月,群树新绿欲滴。

六月,菖蒲花开,菖蒲田内有一百五十种类、五彩缤纷的菖蒲。之后是南池的睡莲盛开,直至九月。睡莲是昭宪皇太后生前深爱的花,也是神宫内最重要的植物。

七月有七夕祭,可以看到孩子们嘻嘻哈哈在纸捻上写下愿望,悬挂在竹叶上。

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三日是明治天皇生日庆典期间,各种传统艺能集中上演,尤其是承袭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的古式祭神仪式流镝马祭,是是古装弓箭手骑马奔驰射箭的仪式,最受外国人喜爱。

十一月有菊花展,也是社林枫红季节。

其它景观

明治神宫文化馆。

武道馆、至诚馆。

神道文化研究所。

神宫外苑

简介

明治神宫外苑通称神宫外苑,原为部队练习场,明治天皇去世后由东京都新宿区、东京都港区和国民捐款建成神宫外苑。苑内有明治纪念馆、圣德太子纪念馆、明治神宫棒球场等设施。附近有国立竞技场、东京都体育馆等设施。

明治纪念馆

明治纪念馆是举办婚礼、宴会、会议等活动的场所。纪念馆创建于昭和22年(1947年),至平成24年(2012年)开馆65周年,举办活动达20万组。

馆内有绿地庭园,面积约3000平方米,植树约50种2000棵。

纪念馆是举行婚礼的热门场所,提供日式神前婚礼、西式婚礼等多种形式。 在纪念馆举办婚礼的有名人有:演员泽尻绘里香、演员加藤夏希、电视主持人松岛尚美、职业棒球选手王贞治、相扑冠军贵乃花光司等。

实用信息

交通方式

JR山手线,代代木站或原宿站下车。

电铁小田急线,参宫桥站下车。

东京地铁千代田线、副都心线,明治神宫前站或北参道站下车。

东京地铁大江户线,代代木站下车。

各站下车后步行5-10分钟可进入参道。

门票价格

明治神宫:免费。

宝物殿:500日元,儿童200日元。

神宫御苑:500日元,儿童200日元。

开放时间

宝物殿:3月至10月:9:00-16:30。11月至2月:9:00-16:00。

神宫御苑:6月以外,为9:00-16:30。6月8:00-17:00。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