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鰶

斑鰶

鲱科、鰶属鱼类
斑鰶(学名:Konosirus punctatus)是鲱科、鰶属鱼类。体呈长卵圆形,侧扁,腹缘具锯齿状的棱鳞,18~20+14~16个。头中大。吻短而钝。眼侧位,脂性眼睑发达。口略为亚端位,略向下倾斜;无齿;上颌略突出于下颌,前上颌骨中间有凹陷,上颌骨末端不向下弯曲,向后延伸至眼中部下方。鳃盖光滑。体被较小圆鳞,不易脱落,纵列鳞53~56;背鳍前中线鳞不为棱鳞;胸鳍和腹鳍基部具腋鳞。背鳍位于体中部前方,具软条15-18,末端软条延长如丝;臀鳍起点于背鳍基底后方,具软条21~24;腹鳍软条8;尾鳍深叉。体背部绿褐色,体侧下方和腹部银白色;鳃盖后上方具一大黑斑,其后有8~9列黑色小点状纵带。背鳍、胸鳍、尾鳍淡黄色;余鳍淡色。[1]
    中文名:斑鰶 拉丁学名:Konosirus punctatus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鲱形目 亚目: 科:鲱科 亚科: 族: 属:鰶属 亚属: 种:斑鰶 亚种:无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Temminck&Schlegel,1846 保护级别:(IUCN2017年ver3.1)——无危(LC) 别称:刺儿鱼、古眼鱼、磁鱼、油鱼、春鰶、姑罗、黄流鱼、扁鰶 英文名:Dotted Gizzard Shad

形态特征

成鱼

背鳍15~17;臀鳍21~24;胸鳍16;腹鳍8。纵列鳞53~56;横列鳞21~24。

体长为体高的3.0~3.56倍,为头长的3.75~4.0倍。头长为吻长的4.54~5.8倍,为眼径的5.0~5.8倍,为眼间隔的3.76~4.58倍。

体呈梭形,很侧扁,腹缘有锯齿状棱鳞。头中等大,侧扁而钝。吻稍钝。眼近于侧中位。脂眼睑较发达,均盖着眼的一半。眼间隔微凸。鼻孔小,距吻端较距眼前缘为近。口小,近于前位。口裂短,不达于眼。上颌稍长于下颌。前颌骨有缺凹。上颌骨向后伸达瞳孔前缘的下方。口无齿。舌宽。鳃盖骨后缘光滑。鳃孔大,向下开孔至瞳孔前缘的下方。假鳃发达。鳃耙很密且长,217+211。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6.肛门介于腹鳍起点和臀鳍最后鳍条末端的中间。

体被圆鳞,环心线细,横沟线1条。腹缘棱鳞18~20+14~16。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短的腋鳞。无侧线。

背鳍始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最后鳍条延长为丝状,末端伸达尾柄中间。臀鳍条短,其基部长于背鳍基。胸鳍向后近于达到或达到背鳍始点的下方。腹鳍始于背鳍始点的后下方。尾鳍深叉形。

头后背和体背缘青绿色。体侧的上方有8~9行纵列的绿色小点。体侧下方和腹部为银色。吻部乳白色。鳃盖大部金黄色。鳃盖的后上方有一大块绿斑。背鳍和臀鳍呈淡黄色。胸鳍和尾鳍为黄色。腹鳍白色。背缘和臀鳍的后缘黑色。

幽门盲囊特别发达。胃呈沙囊状。肠很长,约为体长的1.7倍。腹膜黑色。椎骨49。

幼鱼

初孵仔鱼全长3.0~4.5毫米,仰浮于水面。孵后12~20小时仔鱼全长3.7~6.0毫米,卵黄大部分已被吸收,卵黄囊显著缩小,仔鱼变得细长并倒悬于水面下20~30厘米深处,体质弱的则沉卧于水底。孵后3天仔鱼全长4.1~6.2毫米,口初开,眼球出现黑色素,肠道明显可见。孵后4~5天,仔鱼全长5.0~6.6毫米,卵黄囊已消失,眼球晶体黑而发亮,体透明柔软细长,夜间仍倒悬浮于水之中层白天能作波浪形蛇样平体向前游动,此后进入后期仔鱼阶段开始摄食。

孵后9~14天,全长7.6~11.8毫米,背鳍尾鳍出现鳍条,能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孵后1个月左右,全长20~25毫米,进入稚鱼阶段,奇鳍和偶鳍鳍条均稳定不变,棱鳞出现,体侧黑色素增多使之成为不透明,体高显著增加使体型由细长变为长椭圆形而侧扁,游动姿态由原来的蛇样前游变为一般鱼类那样的常态游动。孵后35天全长达35毫米,仔鱼完成了变态进入了幼鱼阶段,作为种的分类学上的主要形态特征依据以及食性,均与成鱼基本相同。

栖息环境

斑鰶为近海中上层鱼类,喜栖息于沿海港湾和河口,水深5~15米处。常结群行动,适盐范围较广,既可在海水又可在咸淡水中生活,有时可进入淡水中而不死。

生活习性

洄游

斑鰶属于暖水性浅海鱼类,喜结群游泳,一般不做长距离移动,平时栖息在内湾浅水区。性情急躁,离水易死,不能忍受水温低于6℃。在4月底,向湾外作产卵洄游,黄渤海水域4~6月间为产卵期。8月后由深水向浅水移动进行索饵洄游。10月以后,水温下降,游向黄海南部深水区越冬。每年3月离开越冬场,向西北方向洄游,5月中上旬到达产卵场,产卵后成鱼在近海摄食,幼鱼在港湾内摄食。南海与黄渤海不同,11月间即作产卵洄游,11月至翌年1月为产卵期。

食性

斑鰶以浮游生物为食,营养级级次较低。斑鰶的饵料成分有腹足类和瓣鳃类的浮游幼虫,桡足类中的纺缍蚤、镖蚤和猛水蚤,蟹类幼体,浮游植物中有月形藻、菱形藻、舟形藻、圆筛藻、曲舟藻、双缝藻和圆环藻等硅藻类,以及有孔虫和沙壳纤毛虫、角藻等。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自印度洋北部沿岸,东至太平洋中部玻利尼西亚,北至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沿岸均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繁殖方式

雄鱼1龄、雌鱼2龄性成熟,多次分批产卵。产卵群体体长155~225毫米,体重50~135克。怀卵量1龄6.2万粒,2龄12.9万粒,3龄14.6万粒,4龄24.6万粒,随年龄和体长增长而增加。产卵场分布于有适量淡水流入的内湾或近海,水深7~9米,水温14~17℃,比重1.020左右,产卵季节北迟南早,黄海北部为4~6月,福建沿岸为2~4月。产卵时间一般在日落后或凌晨,届时亲鱼结群而导致海面会出现一片复瓦状波纹。卵浮性,球形,无黏性,透明无色,卵径1.09~1.62毫米,具单油球,径0.13~0.17毫米。卵黄龟裂深。水温15.5~18.0℃时受精卵经51~57小时孵化,仔鱼全部出膜。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ver3.1)——无危(LC)。

主要价值

斑鰶是一种颇受欢迎的小型食用鱼,肉嫩、味鲜而多脂,具广盐性,食物链级次低,生长快,当年达商品鱼规格,在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港塭养殖中占有一定地位。一般多腌渍后出售,生鲜时可适合煎炸后食用,或制成鱼粉。

斑鰶鱼肉中水分、粗蛋白、脂肪、总灰分及非蛋白氮的含量分别为78.17%、17.09%(干基计87.27%)、3.83%、0.53%和0.10%,与其它4种体形较大的海水鱼鱼肉相比(干基计),斑鰶鱼肉粗蛋白含量接近鳕鱼和真鲷鱼、高于鲣鱼和鲱鱼,说明斑鰶鱼鱼肉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是值得重视的蛋白质资源;脂肪含量高于鳕鱼、真鲷鱼、鲣鱼和鲱鱼。

斑鰶鱼肉蛋白质含量高,含有18种氨基酸,且赖氨酸含量丰富,是一种值得重视的蛋白质资源;斑鰶鱼肉不适合制作鱼糜,但却是制作明胶、生物活性肽、功能食品基料、海鲜调味料的好原料。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