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

教育统计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编着的实体书
《教育统计学》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编着的实体书。本书原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教材。修订后的教材,主要内容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三部分,包括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相对地位量数、常用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及其他非参数检验、回归分析以及运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本书阐述的统计基本理论和各种统计方法简明清晰,举例和习题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便于广大读者学习和操作。[2]
    书名:教育统计学(第2版) 别名: 作者:王景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 类别: 原作品: 译者: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数:335页 定价:22.60 开本:16 装帧: ISBN:7040201518 语种:简体中文 类型:教育分支科学

教育统计学

是运用统计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处理和研究教育问题(包括掌握教育情况、探索教育规律、制订教育方案、检查教育效率等),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两种。1904年桑代克出版《心理与社会的测量》一书,是有关教育统计学的最早着作。1917年,拉格出版了《应用于教育问题的统计方法》。本世纪20年代,教育统计学开始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内容简介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的范畴,是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等数学学科在教育领域(包括实践领域与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它是教育领域中各种数据资料,特别是量化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由此而进行推断与决策的有益的思维工具之一。

作为一门课程,《教育统计学》一般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等本、专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实验设计》、《心理研究设计》、《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基础之一。

本书原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教材。修订后的教材,主要内容分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数据处理方法三部分,包括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相对地位量数、常用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及其他非参数检验、回归分析以及运用计算器和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本书阐述的统计基本理论和各种统计方法简明清晰,举例和习题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便于广大读者学习和操作。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教育统计学的性质与用途

第二节教育统计学的内容

第三节学习统计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一节数据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与程序

第三节统计表

第四节统计图

第三章集中量数

第一节算术平均数

第二节中位数

第三节几何平均数

第四章差异量数

第一节标准差

第二节四分差

第三节差异系数

第五章相关系数

作者简介

王景英女,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主要科研方向】

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教育管理、农村教育

【主要科研项目】

1.全国中学教师素质状况调查研究,教育部师范司“九五”重点课题,立项时间1998年,经费5.0万元,主持人。

2.师范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经费0.1万元,主持人。2000年12月结题。

3.吉林省农村区域性素质教育评价研究,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批准时间2001年11月。经费0.2万元,主持人。

4.中小学管理评价研究,国家基础教育试验中心课题,项目批准号:00ZXZ036,立项时间2001年1月。1.2万元,主持人。

5.中国农村初中辍学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项目批号:02JAZ880006,批准时间2002年12月,8.0万元,主持人。

6.农村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5年6月批准,(2005、6-2008、6)项目批号:05JJD880005,经费:20万元。

7.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立项编号:GH0597。2006年9月。

【主要科研成果】

论文目录:

1、谈教师与学生的三种基本关系,《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6。

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1998、8全文转载。

2、论教育价值的构成,《社会科学战线》1998、6。

3、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5。

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1998、7全文转载。

4、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环境的思考,《教育科学》1998、6。

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1998、10全文转载。

5、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三题,《东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6。

6、关于建立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的思考,《教学与管理》1998、12。

7、小学生对不同类型情感的移情水平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9。

人大报刊复印《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全文转载。

8、高校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吉林教育科学》高教1998、3。

9、谈教育实验效果的科学分析,《吉林教育科学》1998、6。

10、小学课外活动的教学原则及贯彻方法,《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12。

11、在二律交叉带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1998、1。

12、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三个问题,《教育管理与实践》1999、10。

13、也谈素质教育与考试升学,《松辽学刊》1999、4。

14、关于问卷调查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1。

15、对“3+X”高考改革方案的思考,《吉林教育科学》普教2001、3。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2001、10全文转载。

16、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2、9;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2003、2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学校管理》2003、2全文转载。

17、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5;《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6转摘;人大报刊复印《教育学》2003、2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教育学》文摘卡2002、4转摘。

18、“三高”与素质教育——高考现象透视,《现代教育科学》2002、8;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2002、12全文转载。

19.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2、9;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教育》2003、2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学校管理》2003、2全文转载。

20.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外国教育研究》,2003、8。

21.教育评价中几种关系的理论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3、5。

22.校长要为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构建支持型环境,《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0。人大报刊复印《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1全文转载。

23.教育“以人为本”辩释,《当代教育科学》2003.21。

24.学会对学生评价是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5。

25.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1。

26.主体群视阈下的师生关系解读,《当代教育科学》2005.2。

27.20世纪西方教育组织理论视阈下学校观的嬗变《外国教育研究》2007、6。

28.中国和加拿大农村普通中学绿色证书制度比较《外国教育研究》2007、12。

29.中国农村高等教育:概念探索对策《中国农业教育》2007、6。

30.王景英、曹春艳:中国和加拿大农村普通中学绿色证书制度比较《外国教育研究》2007、12。

31.王景英: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性质、价值定位于深化改革《当代教育科学》2007、9。

32.王景英:两类知识基础:农村社会发展对义务教育的诉求,《教育科学》,2008.1。

33.王景英耿得科: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局限性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

文摘

通过教育实验或测量所直接得到的分数,叫做原始分数。由于每个教育实验或测量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或测验的难度不一定相同,各个原始分数的价值也就不同。例如,小强在第一次拍球测验中的成绩为70分,在第二次测验中的成绩为80分,从表面来看,小强的拍球成绩提高了10分,但已知小强所在班级在第一次拍球测验中的平均成绩为65分,第二次测验的平均成绩为86分,也就是说,在第一次测验中,小强的成绩在班级中位于中等以上,而在第二次测验中的成绩却位于中等以下,这样我们就不能得出小强的拍球成绩提高了的结论。

原始分数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数据之间的差异状况,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解释分数的含义,进行分数的组合,实现分数的等值化,就必须在原始分数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推导出可以比较的分数,这种过程叫做分数的转换,由原始分数推导出的分数叫做导出分数。导出分数包括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t分数等,下面我们介绍常用的标准分数。

序言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及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21世纪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双重培养任务:一是培养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二是幼教师资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而后者将是其主要培养任务。培养高等应用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必须坚持素养与技能并重的原则,即理论与实践并重、观念与技巧并重、学历与能力并重。这些新一代专业化幼儿教师,应是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宽广的知识基础,又要有出色的教育技能,能将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通过个体终身的研究性学习,聚沙成塔,给学前教育领域注入自下而上的自我更新的原动力。

本书是“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配套教材,承担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科学研究素养与能力的重要任务,突出了来自于、服务于学前教育一线的应用实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基本理论力求科学,表述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们按照教育统计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又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适当降低了理论难度。本书中涉及的数学公式主要是为了建立统计模型,说明统计量的意义,揭示统计知识之间的联系,除十分必要时之外,都不做繁难的理论推演。

二是注重统计思想和原理的教学,把教育统计学与教育研究相结合。教育统计学是一种方法论,本书不是简单地讲述统计操作过程,而是注重统计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教育与训练,强调它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统计研究历经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认识过程,通过“量”的分析,达到“质”的认识,这是贯穿全书的统计方法论。我们注重统计量之间、统计概念之间乃至统计方法之间的联系,强调了统计结果的表述和释义。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本书主动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叙述基本统计原理的基础上,突出了教育统计调查方法(重点是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方法)、教育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测验分数的统计分析方法、教育评估的定量化方法以及教育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密切联系学前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科学研究的实例,便于学生对统计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是经典性与前沿性相结合。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是统计学的经典教学内容,本书的第二章至第十一章结合学前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着力介绍了诸种描述统计量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推断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力求将统计学中的基础性内容系统地呈现出来。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研究设计的日益复杂,统计学软件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本书的第十二章专门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统计软件SPSS及其操作方法,并略述了AMOS和LISREL两种高级统计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界面,旨在拓宽学生的统计学视野,增强学生运用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的意识。

媒体推荐

教育统计学是将数理统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科学的一门应用学科,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重要工具。因而,无论是教育系科各个专业的大学生,还是师范院校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当掌握这门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以便在教育实际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中更新地运用这一科学工具,独立分析资料,帮助我们揭示其规律,提供决策的信息,以利于指导教育工作。

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教育统计学的重点在于统计思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学科的发展,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应用,教育统计的内容不断补充,体系不断更新,特别是学科建设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所以,本书重点突出统计方法的使用条件及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体系作了较大的调整,减少了描述统计的内容,增加了实验设计基础和常用多元统计方法等内容,力求能反映现代教育统计的内容。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