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

扬子鳄

鼍科短吻鳄属动物
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或称作鼍(tu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1]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卵生。
    中文名:扬子鳄 拉丁学名: 别名: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 纲:爬行纲 亚纲: 目:鳄目 亚目: 科:鼍科 亚科: 族: 属:短吻鳄属 亚属: 种:扬子鳄 亚种: 分布区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别称:中华鼍、中华鳄、土龙、猪婆龙 二名法: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 IUCN:极危 英文名:Chinese Alligator

种族简介

鼋yuán鼍:tuó鼍是鳄形目鳄亚科鼍属的其中1种(学名:Alligatorsinensis),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太湖,又名中华鳄,扬子鳄(YangziCrocodile),俗名叫地龙、猪婆龙,是中国的特有动物。鼍,爬行动物,吻短,成年体长二米左右,背部、尾部均有麟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太湖(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是中国特有的生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两栖卵生爬行动物。现在野生数量已非常稀少,也被称为“活化石”。活化石就是说明它现在对于和它一样生活在史前,但已经灭绝的动物的研究有鲜活的化石例子。

它又指巨鳖,据传说《竹书纪年》和《考工典拾遗记》载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时,在九江以鼋鼍为桥梁。【释名】鱼(《本经》)、土龙。藏器曰∶《本经》鱼,合改作鼍。鼍形既是龙类,宜去其鱼。时珍曰∶鼍字象其头、腹、足、尾之形,故名。《博物志》谓之土龙。物也。今依陈氏改正之。

【集解】《别录》曰∶鱼甲生南海池泽,取无时。弘景曰∶即鼍甲也,皮可冒鼓。性至难死,沸汤沃口,入腹良久乃剥之。藏器曰∶鼍性嗜睡,恒闭目。力至猛,能攻江岸。人于穴中掘之,百人掘,须百人牵之;一人掘,亦一人牵之。不然,终不可出。颂曰∶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鲮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夜则鸣吼,舟人畏之。时珍曰∶鼍穴极深,渔人以篾缆系饵探之,候其吞钩,徐徐引出。性能横飞,不能上腾。其声如鼓,夜鸣应更。谓之鼍鼓,亦曰鼍更,俚人听之以占雨。其枕莹净,胜于鱼枕。生卵甚多至百,亦自食之。南人珍其肉,以为嫁娶之敬。陆佃云∶鼍身具肉,惟蛇肉在尾最毒也。

种族特征

扬子鳄与同属的密河鳄相似,但是体型要小许多。成头部前段低平,后段隆起,吻背有雕蚀纹,头后有4枚枕鳞。两外鼻孔开于吻端。成年扬子鳄体长很少超过2.1米,一般只有1.5米长,体重约为36公斤。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许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扬子鳄或称作鼍(tu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种族习性

鼍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息,性情凶猛,可在3米内快速袭击猎物,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20枚以上。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具有冬眠习惯。扬子鳄是唯一具有冬眠习性的鳄类。它半年冬眠,半年活动。它10月底开始冬眠,直至4月上旬才醒来。雌鳄、雄鳄只有在繁殖期才爬在一起,在非繁殖期则分居。雄鳄发情时会发出叫声,雌鳄也随之以叫声相应,具有一呼一应的特点。雌鳄在7月上旬便开始搭窝。7月中下旬产卵,卵的大小似鸭蛋,一次产卵约30枚。

9月中下旬,幼鳄孵出后,便由雌鳄带领觅食。幼鳄难以在一个月内觅得足够的食物,因此,幼鳄成活率很低。两亿年前的地球是爬行动物的天下,由于环境的变化,恐龙等爬行动物灭绝了,而扬子鳄却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人们常以扬子鳄去推断恐龙的生活习性。扬子鳄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繁殖习性有人把扬子鳄称为鳄鱼,把它看作是水生动物。

其实扬子鳄没有鳃,也不是水生动物,只不过扬子鳄又回到水中,形成了一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具有水陆两栖的本领而已。这样,扬子鳄就扩大了生活的领域,使它们容易在生存斗争中成为优胜者。扬子鳄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6月份交配,雌鳄、雄鳄只有在繁殖期才爬在一起,在非繁殖期则分居。雄鳄发情时会发出叫声,雌鳄也随之叫了起来,具有一呼一应的特征。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20枚以上。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幼鳄孵出后,便由雌鳄带领觅食。幼鳄难以在一个月内觅得足够的食物,因此,幼鳄成活率很低。

扬子鳄是唯一具有冬眠习性的鳄类,每年10月就钻进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来活动。扬子鳄喜静,白天常隐居在洞穴中,夜间外出觅食。不过它也在白天出来活动,尤其是喜欢在洞穴附近的岸边、沙滩上晒太阳。它常紧闭双眼,爬伏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给人们以行动迟钝的假象.可是,当它一旦遇到敌害或发现食物时,就会立即将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动,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敌害或追逐食物。它最爱吃的食物是田螺、河蚌、小鱼、小虾、水鸟、野兔、水蛇等动物。扬子鳄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量地贮存在体内,因而它就有很强的耐饥能力,可以渡过漫长的冬眠期。[3]扬子鳄孵化温度与性别比率的关系,Z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对决定性别起作用,而不是W染色体上的一个决定雌性的基因,而该基因被高温去活。

这些发现也提出,其他的爬行动物中表现出与温度有关的性别确定存在性别染色体的可能性。在这之前,研究人员通常假设,性别或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或是在胚胎发育的温度所决定,而不是由两者同时决定的。温度在31℃-32℃是雌性;32℃-33℃是雄性;33℃-34℃是雌性,在30℃以内雌雄数差不多,但是低于28℃蛋会死亡。对鳄鱼最大影响的其实不是栖息地的减少,而是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改变了种群内的性比,才导致扬子鳄濒临灭绝。捕食方法扬子鳄在陆地上遇到敌害或猎捕食物时,能纵跳抓捕,纵捕不到时,它那巨大的尾巴还可以猛烈横扫。遗憾的是,扬子鳄虽长有看似尖锐锋利的牙齿,可却是槽生齿,这种牙齿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钳子一样把食物“夹住”然后囫囵吞咬下去。

所以当扬子鳄捕到较大的陆生动物时,不能把它们咬死,而是把它们拖入水中淹死;相反,当扬子鳄捕到较大水生动物时,又把它们抛上陆地,使猎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块食物不能吞咽的时候,扬子鳄往往用大嘴“夹”着食物在石头或树干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软或摔碎后再张口吞下,如还不行,它干脆把猎物丢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烂,等烂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扬子鳄还有一个特殊的胃。这只胃不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别好。栖息环境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喜欢栖息在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长满乱草蓬蒿的潮湿地带。

它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领,头、尾和锐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俗话说“狡兔三窟”,而扬子鳄的洞穴还超过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几个洞口,有的在岸边滩地芦苇、竹林丛生之处,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气口,而且还有适应各种水位高度的侧洞口。洞穴内曲径通幽,纵横交错,恰似一座地下迷宫。也许正是这种地下迷宫帮助它们渡过了严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时也帮助它们逃避了敌害而幸存下来。以鱼、蛙、田螺和河蚌等作为食物。但有时会袭击家禽和压坏庄稼,加上它长相"丑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害动物而被捕杀,所以数量稀少。

种族分类

在脊椎动物学分类学中,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鳄目、鼍科、短吻鳄亚科、鼍属。

栖息地点

栖息于河湖浅滩,白天常浮水曝晒于日光下,夜间出来取食螺、蚌、鱼、虾及小形禽兽。成体登陆步行不如水下游泳灵活。10月入蛰,4~5月出穴交配,7~8月于草丛中产卵26枚左右,大小如鸭蛋,有白色硬壳。6~7周孵化。近年由于人口增多、农田施用化肥以及人为的捕杀,鼍的数量急剧减少。

特征概述

子鳄与同属的密河鳄相似,但是体型要小许多。成年扬子鳄体长很少超过2.1米,一般只有1.5米长。不如非洲鳄和泰国鳄的体型那么巨大。扬子鳄的吻短钝,属短吻鳄的一种。体重约为36公斤。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全身有明显的分部,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肤革制化,覆盖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黄色,腹部为灰色,尾部长而侧扁,有灰黑或灰黄相间手术纹。它的尾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武器,在水中还起到推动身体前进的作用。四肢较短而有力,它的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有明显的区别:前肢有五指,指间无蹼;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这些结构特点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生活的特点。

体形特征

介绍扬子鳄(鼍科短吻鳄属珍稀保护动物)成年扬子鳄体长很少超过2.1米,一般只有1.5米长。体重约为36公斤。扬子鳄全身有明显的分部,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肤革质化,覆盖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黄色,腹部为灰色,尾部长而侧扁,有灰黑或灰黄相间手术纹。它的尾巴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武器,在水中还起到推动身体前进的作用。四肢较短而有力,它的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有明显的区别:前肢有五指,指间无蹼;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

这些结构特点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生活。分布于中国沿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特有品种,现以数量稀少而成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扬子鳄的尾长与身长相近。头较狭长、头顶略高、吻短且平扁、吻端钝圆;外鼻孔位于吻端背面,具活瓣。有鼻瓣,鼻瓣可开可闭;次生腭发达,口腔与鼻腔分开,槽生锥形齿;瞳孔纵裂,眼为全黑色,且有眼睑和膜,所以扬子鳄的眼睛可张开可合闭。颈短,躯干粗阔,背腹略扁;尾长而侧扁;身体外被革质甲片,腹甲较软;甲片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列甲片突起形成两条嵴纵贯全身。四肢短粗,前肢5指无蹼,趾端有爪;后肢4趾半蹼。

背鳞起棱,由前向后17列,每列4-6片;腹鳞光滑,共26-28列,每列8-10片;尾鳞约35列。尾背具2行纵嵴,向后渐合而为一,泄殖孔纵裂,交接器1个。身体背面为灰褐色。如果饲养最好用鱼喂食。扬子鳄与同属的密河鳄相似,但是体型要小许多。成年扬子鳄体长很少超过2.1米,一般只有1.5米长。不如非洲鳄和泰国鳄的体型那么巨大。扬子鳄的吻短钝,属短吻鳄的一种。因为扬子鳄的外貌非常像“龙”,所以俗称“土龙”或“猪婆龙”。体重约为36公斤。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

全身有明显的分部,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肤革制化,覆盖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黄色,腹部为灰色,尾部长而侧扁,有灰黑或灰黄相间手术纹。它的尾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武器,在水中还起到推动身体前进的作用。四肢较短而有力,它的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有明显的区别:前肢有五指,指间无蹼;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这些结构特点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生活的特点。扬子鳄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但随着扬子鳄种群数量的恢复,加上其本身的巨大价值,人工养殖扬子鳄将会迅速兴起成为全国性养殖品种。实施扬子鳄的工厂化养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起源进化

名字由来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有关鼍的记载。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大雅·灵台》中,也有“鼍鼓蓬蓬”的诗句。意思是说,鼍叫起来像敲鼓一样发出“砰、砰”的声响。往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典籍中,都有有关扬子鳄的记载。它是一种现存鳄类中体型很小、行动最迟钝、性情最温驯的鳄类。它与美国的密西西比鳄是近亲,它们的近祖所处年代可追溯到距今8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远祖所处年代则可追溯到2亿年前的三叠纪。

进化历史据史料记载,扬子鳄在进化初期,远达内蒙古、甘肃和山东,近到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和上海都留有其踪影,是典型的沿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湿地分布的爬行类物种,其家族兴盛,数量繁多。扬子鳄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现存数量稀少,几乎濒临灭绝。在古老的中生代,它和恐龙一样,曾经称霸地球,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恐龙等许多爬行动物绝灭了,而扬子鳄和其它一些爬行动物却一直繁衍生存到今天。扬子鳄的故乡在中国的长江流域。

它的祖先曾经是陆生动物,后来,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迫使扬子鳄学会了在水中生活的本领,所以,它具有水陆两栖动物的特点和广阔的活动天地。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年,成了生物进化史上的“老寿星”。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能找到早先恐龙等爬行动物的特征,因此,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在今天的地球上,很难找到比扬子鳄生存时间更久的物种了。它是中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爬行动物,有1.5亿多年进化史,与恐龙属同一时代。

生长繁殖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西局部地区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宣城建有世界上唯一的扬子鳄保护区——宣城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扬子鳄主要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区。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20枚以上。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幼鳄9月出壳。具冬眠习性。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较难繁殖。在配种良好的环境中和精心饲养的条件下,扬子鳄于1980年产下了中国第一批幼鳄,成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目前,扬子鳄族群安静舒适地生活在保护区中,繁殖后代。

在受到保护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日益壮大。扬子鳄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CITES附录I,IUCN则列为极危。中国大约圈养了10,000条以上的扬子鳄,主要在位于安徽宣城市的中国扬子鳄繁殖中心,以及许多动物园里。繁殖方式到了6月上旬,扬子鳄在水中交配,体内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鳄开始用杂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适的地方建筑圆形的巢穴供产卵,每巢约产卵10~30枝之间。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

卵为灰白色,比鸡蛋略大。卵上面覆盖着厚草,此时已是夏季最炎热的季节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热的阳光照射下腐烂发酵,并散发出热量,鳄卵正是利用这种热量和阳光的热能来进行孵化。在孵化期内母鳄经常来到巢旁守卫,大约两个多月的时间,母鳄在巢边听到仔鳄的叫声后,会马上扒开盖在仔鳄身体上面的覆草等,帮助仔鳄爬出巢穴,并把它们引到水池内。仔鳄体表有桔红色的横纹,色泽非常鲜艳,与成鳄体色有明显的不同。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可能不足200条,其中约有50条为成年扬子鳄。主要在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其威胁主要来自栖息地的破坏。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可能不足200条,其中约有40条为成年扬子鳄。养殖现状​中国大约圈养了10,000条以上的扬子鳄,主要在位于安徽宣城市的中国扬子鳄繁殖中心,还有浙江湖州市长兴县的中国扬子鳄村以及许多动物园里。野生扬子鳄现状野生扬子鳄原生存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由于人口稠密且近百年来发展较快,其栖息地不断被开发为耕地鱼塘等农业用地。扬子鳄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野生扬子鳄数量以锐减至不到三百条,生存环境也被压迫至苏皖浙交界的狭小地带。扬子鳄的性情较温顺,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

与其他动物一样,在繁殖期脾气暴躁时才会有攻击倾向,但这种攻击通常并不能对人形成实质性的伤害。扬子幼鳄扬子鳄的繁育(3)​野生扬子鳄的生存环境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在繁殖期,人类活动直接对扬子鳄的产蛋造成影响。

人类活动导致其产蛋地不断变迁,人类对其产卵巢窝的破坏也直接导致孵化率的下降。近年来由于扬子鳄栖息地逐渐被辟为农田鱼塘,在农民捕鱼的过程中容易误抓扬子鳄,误抓后不能被及时放归或得不到科学养殖也会导致扬子鳄死亡;农药的使用间接的给扬子鳄的生存带来威胁,往往出现野生扬子鳄误食中毒猎物导致死亡的现象;扬子鳄的活动给农业生产带来破坏也导致了居民对它的捕杀。而民间私自进行的扬子鳄买卖对野生扬子鳄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餐饮业往往造成野生扬子鳄偷猎现象,当地居民透露前几年依旧有人收购扬子鳄。

在人口密度较高的扬子鳄栖息地,这种偷猎并不难,很多野生扬子鳄就生活在农田或鱼塘周围,扬子鳄的温顺胆小也给偷猎者带来了可乘之机,借助一些简单的捕鱼工具就能捕猎扬子鳄。这也是野生扬子鳄数量一直在二百到三百条间徘徊波动的原因之一。原因1、由于沿长江流域低海拔湿地的几乎完全丧失,野生扬子鳄已濒临灭绝。与从前相比,扬子鳄的生存空间已大大缩小,现仅存在于中国东南部安徽省境内的一小块区域。2、鳄鱼保护区共规划了433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其内仅有13个指定的保护点,共41公顷。

3、这些指定点多在村庄附近,甚至在村子里。多为一些小水塘,周围环绕着稻田。或是小山丘旁的一些贫瘠的水塘。无一能称为自然栖息地。4、虽然已被安徽省林业厅定为鳄鱼的保护地,但当地的村民仍在用这些水塘来灌溉农田、放牛、养鱼、放鸭等。5、在这13个指定点中,只有10个曾报道发现过鳄鱼。估计这些地区的鳄鱼总数约有60只。扬子鳄大的种群可由10-11只组成,最多只有一条雌鳄鱼。6、只有两个指定地点有扬子鳄繁殖迹象,鳄卵通常都被收拣到安徽省鳄鱼养殖中心去进行孵化。7、除指定点外,少数以外的地区也存在着扬子鳄。但这些地区的状况通常比指定点还糟。8、估计现今野生扬子鳄总共只有130-150只,而且正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

饲养情况

70年代开始了大量的保护工作。1979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1980年成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行动,使扬子鳄的数量有所上升。1983年的普查,发现野生扬子鳄数量仅有500条。1992年的普查发现,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增加到900条。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更是取得突出成绩。近几年先后孵出幼鳄7000条,这是十分可喜的,人工繁殖的极大成功,为扬子鳄数量的恢复创造了条件。目前中国对扬子鳄的保护措施主要基于法定保护和人工圈养。安徽林业厅已成功实施了圈养项目。逾5000条的鳄鱼被人工饲养宣城的安徽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ARCCAR)。

然而,当繁殖中心的扬子鳄日渐兴盛时,野外的扬子鳄却持续地滑向灭绝的边缘。中国的这13个指定保护点尚不能保证鳄鱼种群的长期生存,而且大多数的扬子鳄独来独往,往往消失在田野中不知所终。发现扬子鳄的地点总是不尽相同,往往还出现在地域和质量都不适宜作为栖息地的地方。即使一条野生鳄鱼得以孵出,它的存活仍是个未知数。保护点本身地域的限制,使所有提高孵化率的努力收效不佳。ARCCAR收集鳄鱼卵并人工孵育,幼鳄也被圈养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扬子鳄的栖息地日渐缩小。加之被无意毒害,意外枪杀,渔民捕杀等,少数幸存的野生扬子鳄数量也呈螺旋下降趋势。如果没有新的可存活个体加入,从功能上说这一物种就已经灭绝了。到1998年,第一次野外找不到任何鳄鱼巢穴,更证实了这令人寒心的事实。

中国野生扬子鳄的未来取决于两个措施:即确定保护区予以重新湿地化,也引入圈养的扬子鳄以建立野外的扬子鳄种群。饲养历史扬子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较难繁殖。1980年中国曾繁育出第一幼鳄,成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目前,浙江长兴县的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集生态、科研、教育等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保护区,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扬子鳄自然繁育基地。养殖建设扬子鳄长期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特别是皖南低山丘陵。在建造人工饲养场时,首先应营造模拟其自然生态环境的养殖池。在选址时,应首先考虑场址具备水源,且水质良好,土壤硬度适中,既适合杂草和乔灌木生长,又能让扬子鳄营造洞穴,不宜坍塌。

气候要与皖南山区接近,建池的环境要僻静,使其少受干扰,过多的干扰对扬子鳄的生长不利。若以观赏为主,则应逐步进行驯化,且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将达到性成熟进行交配产卵的鳄用作观赏。一般养殖池面积不固定,可根据养殖数量确定。一般每尾鳄有效面积15平方米~20平方米。鳄池要求排灌水方便,用砖砌墙体,高度应距水面1米左右,以防鳄逃跑。池塘水深在0.8米~1米,塘中建鳄岛,供扬子鳄爬行活动和营建洞穴用。岛的范围和高度要适中,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一般占养殖池的一半左右,堆在池中央,形状可是圆丘形、方丘形,坡度易缓。岛上栽植柳树和棕榈树,杂草丛生为好,一方面可固定泥土,另一方面让鳄上岛乘凉。

在池的一边或两边建4平方米左右食台,斜坡入水。正常情况下,鳄岛上不需要人工营造洞穴,若5、6月份放养鳄的话,通过一个生长季节,在气温下降之前,其能够自行打洞越冬,若放养个体过小,且时间较迟,可人工用棍棒在贴近水面上方的位置做人工洞穴。一个完整的养殖场还要包括看管用房、饵料基地、孵化室、孵化设备、水质疾病监测设备和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鳄池还可以分成幼鳄池、成鳄池和亲鳄池。扬子鳄的养殖扬子鳄的生理特征使其很耐长途运输,所以在运输途中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不投饵料,不需要换水,如果天气炎热可适当浇水。可用木箱运输,其中一面安装透气的铁丝网。

扬子鳄喜欢独居,在人工养殖状况下,密度应适当,一般每亩池塘放50条左右。若是幼鳄,放养数可提高;若是繁殖用亲鳄则要降低密度。放养过密,会发生争夺打斗伤鳄事故;放养过稀,则不能有效的利用水体。一般放养后,扬子鳄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显得焦躁不安,到处游动,夜晚则更明显,吃食较少,稍有动静便潜伏于水下。经过1周左右便能适应新的环境。扬子鳄人工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投饵、巡视、防病、捕捉测量。扬子鳄对饵料的要求很低,其食性较广,鱼、肉、动物内脏等均可投喂。还可以在池塘中养殖一些螺、蚌和鱼类,既可利用水体,又可以减少投饵量。尽量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饵料,并且品种切忌单一。刚开始投饵时,扬子鳄不习惯到食台上来,且喜好夜间觅食,可在傍晚将食物投喂到食台附近,逐步过度到食台上。

第二天早上检查吃食情况,主要看有无剩余,并作记录。扬子鳄摄食的时间从5月~9月,其中最旺盛的是在6月~8月,占全年摄食量的80%以上。日投饵量应严格控制,饵料占体重的1%即生长良好。若过度投饵,则会使其肥胖,体内积累大量脂肪块,极易死亡,或者在越冬洞穴中死亡。因为脂肪块在体内压迫生殖腺,同时使其无法正常发育,导致生殖能力下降,过度肥胖的扬子鳄在交配行为中会产生不协调的现象,使拥抱交尾无法正常进行。扬子鳄的生长速度早期较快,特别是在4岁之前,体长和体重都有大幅度增加,以后逐步减慢。扬子鳄的生长特点:0龄~4龄体长、体重增加幅度较大;4龄以后体长、体重增加缓慢,而体重增加比例高于体长增加比例。

扬子鳄疾病防治人工养殖的扬子鳄由于发生病变而引起死亡的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饱食胀死多在养殖条件过优、饵料环境较好的条件下发生,解剖发现体腔内积累大块脂肪块,肝、胰、肠、胃都受到压迫。腐皮感染而死发生外伤,如咬、砸伤后,伤口溃烂,逐步扩展,最后不治而死。洞外越冬冻死当寒潮突然来临或洞穴坍塌,鳄鱼找不到洞穴而在户外越冬,抵抗不了严寒而死亡。内部系统发生病变而死在养殖生产中会由于消化、呼吸等各系统中的某些器官病变而导致死亡。在人工养殖过程中还会发现“眼疾”,即鳄鱼怕下水,眼睛分泌出较多浓稠状液体,然后发生肿胀,一般不危及生命,用氯霉素软膏可治愈。在人工饲养管理中,如发现停止摄食、行动迟缓、头伏地不动、腹部鼓胀、口腔充血,则有可能发生病变,应及早隔离治疗。

预防病害主要应保持环境卫生、经常消毒池水,拌饵投喂抗菌药物抗病效果更好。扬子鳄应在每个生长季节进行抽查测量,如养殖数量减少,可单独编号检查数量;如养殖数目较多,则按塘口进行抽查测量。因其牙齿锋利,捕捉时经常发生咬伤,所以要倍加小心,可用长口袋状的捞海套住其头部,将其按在地上测量体长,然后装入袋中称其体重。在日常养殖中,可在食台上沿不同方向标上刻度,待鳄鱼爬上食台摄食时,可大概量出其长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养殖数量较多、规格整齐的塘口。扬子鳄的越冬9月下旬气温降低以后,注意观察人工养殖扬子鳄的越冬。一般来说每条鳄鱼都有其固定的洞穴,这些洞穴是能够满足其越冬需要的。

第一步是减少投饵直到停止投饵,防止扬子鳄进入冬眠期后胃、肠内还存在食物。第二步是保持水位,水位的变动会引起鳄的不安,因其越冬洞穴的平台是在水面稍上一点的地方,且在前方设有水潭,供其饮水用。水位的变动,可能会使即将冬眠的扬子鳄对其洞穴进行改造,待水位稳定后,反而妨碍越冬。第三步是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所有鳄均入洞后,排干池水进行检查,看是否还有未能进入洞穴的,如有则把它转移到越冬室,然后恢复水位,并随时注意观察洞穴有否坍塌、岛上有否鼠害、虫害和其他有害因素。越冬期内还可以对池塘埂和食台、进排水系统进行维修,但要注意保持整个鳄岛的稳定。

“目前中国野外扬子鳄的数量在121到152条之间,数量小幅回升。”21日,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朝林表示,随着中国扬子鳄野外生存环境的改善,扬子鳄野外生存“问题不大”,未来可期。野外数量新增扬子鳄,俗称“土龙”,起源于两亿三千万年前的古生代,中国独有的珍稀物种,系恐龙近亲,原来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分布范围逐步萎缩,种群数量锐减,到上世纪70年代末,总数仅剩300到500条,散布于安徽皖东南地区,濒临灭绝。

安徽省扬子鳄保护区多次进行扬子鳄野生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因种群生存能力的逐渐下降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野生扬子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05年调查估计野生扬子鳄现有种群不超过120条。“但是从2009年和最新一次野外调查显示,目前野外扬子鳄的数量大约有121到152条,还不包括人工繁殖放归的36条及其繁衍的后代。”王朝林介绍说,与多年前调查相比,最新的结果显示扬子鳄的野生种群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人工繁殖控制扬子鳄与中国“国宝”大熊猫一样,有“活化石”之称,是备受世人关注的中国特有珍稀野生物种,也是世界上现存鳄中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为拯救这一物种,中国政府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和繁殖研究中心,专门进行野外保护和人工养殖。据了解,从1982年第一批鳄蛋孵化成功至今,人工孵化的扬子鳄大概在15000条左右,目前生活在位于安徽扬子鳄保护区内有1万多条。相对于野外扬子鳄的“珍贵稀少”,保护区内人工孵化的扬子鳄则显得“鳄满为患”。王朝林说,目前保护区已“控制”人工繁殖的数量,每年繁殖约为1000条。现在繁殖只进行到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的人工繁殖鳄虽有繁殖能力,但没有让它们繁殖,一是防止近亲繁殖,二是前三代的繁殖能力足够。

据介绍,目前,冬眠期结束的扬子鳄已经“苏醒”,并将于未来几天从室内冬眠地回到室外鳄鱼池内。5月再次野外放归为快速恢复扬子鳄野外种群及数量,从2003年起在该保护区范围内多次实施对人工繁殖扬子鳄的野外放归,截至目前共有36条扬子鳄回归自然,该保护区将在高井庙林场再次进行6条人工孵化扬子鳄的放归。王朝林表示,从目前跟踪情况来看,放归的扬子鳄生存情况较为乐观,2008年第一代放归的扬子鳄开始繁殖,但2010年因为气候变化的影响,放归的扬子鳄并没有繁殖。他说,随着野外种群的逐步上升、人工放归的繁衍,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国扬子鳄野外种群将逐步恢

保护级别

扬子鳄的生存威胁主要来自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为偷捕。扬子鳄全身都是宝,它的肉曾是宴席上的佳肴,它的皮是制造高档革制品的上好材料,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遭到人们的乱捕滥杀。扬子鳄是一种肉食性动物,能在堤上挖穴打洞,因此农民曾把它当做有害动物,见了就捕杀。扬子鳄在1988年12月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CITES附录Ⅰ,则被IUCN列为极危濒临物种。扬子鳄的保护1979年在宣州夏家度建立扬子鳄养殖场,开展人工饲养繁殖研究,1982年6月建立扬子鳄保护区,1983扬子鳄生活环境年在保护区内设立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先后投资170万元,建成小型饲养库塘8座,分年饲养池10个,繁殖区1处,孵化、饲养、越冬系统1座。

经过几年试验,基本成功,人工孵化成活率达95.4%,共已殖幼鳄20000余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983年5月24日,为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扬子鳄》特种邮票,全套只有2枚。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采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相结合的措施,使扬子鳄的种群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解除了该种濒临灭绝的危险。所以我们要保护扬子鳄。中外专家联手促扬子鳄重生总数已过万条在美国布朗克斯动物园人工环境中出生和长大的扬子鳄(土龙),被引入崇明东滩野外栖息地后,首次成功繁育出下一代。

2009年7月14日,正在北京出席“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的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执行总裁John Robinson表示“这为拯救极度濒危的扬子鳄提供了新的希望”。据介绍,该项目是在中国国家林业局和上海市林业局的领导下,由华东师范大学、WCS所属的布朗克斯动物园、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湿地公园、浙江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四家通力合作、共同实施的,香港海洋公园提供了部分经费支持。这次在野外发现了15个扬子鳄幼仔是从美国引入的扬子鳄和中国长兴扬子鳄的后代,这些幼鳄的诞生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WCS与华东师范大学等多家合作伙伴10几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激动人心的消息。

”项目参与者、世界著名鳄鱼专家John Thorbjarnarson博士说,“这个小种群的成功,证明了把扬子鳄带回他们原有的分布区是有希望的。”引入扬子鳄的计划始于1999年,当时WCS和安徽省林业厅、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在皖南开展了一个野生扬子鳄调查。皖南是中国仅存的野生扬子鳄分布区,但仅仅是扬子鳄曾经的广阔分布区中的一小块地方。调查发现,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在不断下降中,现有数量估计不足130只。在2001年召开了一次扬子鳄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建议将人工繁育扬子鳄引入其栖息地。

第一次引入是在2003年,安徽扬子鳄研究繁育中心将3只人工繁育扬子鳄释放到了宣城红星水库,当时那里还有野生扬子鳄分布。为了提高野外扬子鳄的遗传多样性,WCS从北美引进了12只扬子鳄,其中布朗克斯动物园6只,迪斯尼动物王国和圣奥古斯丁鳄鱼养殖园各3只。在这些扬子鳄中,研究人员们挑选了3只,与浙江长兴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提供的3只扬子鳄一起,于2007年6月,释放到了崇明东滩湿地。释放之前,WCS和上海野生动物园的兽医对它们进行了仔细的健康检查,并为他们安装了无线电追踪装置。

华东师范大学和崇明东滩湿地的监测人员发现,这些引入的扬子鳄成功地进入了冬眠,并且在第二年交配成功,在野外第一次产下16枚卵。曾经在华东湿地广泛分布的扬子鳄(土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也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红色名录中的极度濒危动物,是世界上现存23种鳄鱼中最濒危的一种。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扬子鳄也是现存两种钝吻鳄之一,另外一种是生存状况非常好的美国钝吻鳄。

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

鳄肉可以食用,我国古籍记载,自夏商、周至明朝即取扬子鳄肉为食。其肉嫩味佳,鲜肉可炖吃。根据研究,鳄肉的营养价值很高,经测定含有21种无机元素,其中14种为动物必需元素,微量元素有9种,如Fe、Zn、Cu、Mn、Cr、Mb、Co、Ni、Sr。元素中Ca的含量较高,人们钙的摄入量普遍较低,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补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鳄肉可作为其重要来源之一。微量元素中,铁和锌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铁与造血功能有关。我国很多地方的贫血病大部分由于缺铁而引起,鳄肉中铁的含量远高于猪肉、牛肉、鸡肉等,其含量可达8.64μg/g。锌的缺乏可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肝硬化、老年痴呆等。一般动物肉锌的含量在2.0~6.0μg/g之间,鳄肉可达5.33μg/g,位中上水平,而人体组织中含量约为3.3μg/g。

鳄肉中脂肪含量约6.4%,有24种脂肪酸,尤为重要的是鳄肉中含有仅存于海洋鱼中的DHA,在鳄白肌中含量高达5.4%,DHA是新发现的必需脑营养素,可促进人脑发育,防治老年性痴呆。鳄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全部9种必需氨基酸,且含量丰富,占氨基酸含量的65%,Try∶Lys∶Met比例为1∶3∶3。符合联合国对优质蛋白的要求,其营养价值胜过其它兽禽肉类。总之,鳄肉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营养食品资源,应尽快加以研究、开发。人工养殖的鳄鱼,体长0.9~1.2m的即4~5年龄,可生产肉0.4~1.5kg。体长1.2~1.4m,即5~7年龄,可生产肉1.4~3.4kg。根据扬子鳄生长速度,利用5年龄扬子鳄的皮肉较为经济。

皮革价值

鳄类的皮肤可堪称动物皮革一绝;据资料,我国早在周朝就知道扬子鳄的皮可以冒鼓;现今,鳄类的皮革制品倍人受们所青睐,它可加工成皮带、皮鞋、皮夹、皮包及手表带等用品,还可制成各种纪念品或手工艺品,在国际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鳄鱼产品收益情况的有关资料可知,其皮革和鳄肉都具有较大的销售市场。1975~1990年间,美国市场鳄产品销售快速增长,经济价值上涨了近50倍。经鞣制的鳄鱼成品皮革国际市场价格更高,可达2~8美元/cm2。

药用价值

我国早在《本草纲目》中,对扬子鳄的药用价值就有较详细的记载。据泰国资料报道:鲜肉炖吃,加工成肉干,有治哮喘症之效;鳄的生殖系统、鳄血均可入药。其腺体、脂肪等可用于制药。国内鳄肉已开发作为治疗哮喘病的药物,效果很好,有待规模化开发生产。一些研究表明,扬子鳄直肠癌诱发率极低,该项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可望得到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功能主治:逐瘀,消积,杀虫,治症瘕积聚,崩中带下,疮疥,痤疮恶疮。

①《本经》:“主心腹症瘕、伏坚、积聚、寒热,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阴中相引痛,疮疥死肌。”②《别录》:“主五邪涕泣时惊,腰中重痛,小儿气癃,眦溃。”③《药性论》:“治妇人带下,除腹内血,积聚伏坚相引结痛。”④《本草拾遗》:“主恶疮,腹内症瘕。""炙烧浸酒,主瘰疬,杀虫,瘘疮,风顽疥瘙。功用同鳖鱼。”⑤《日华子太草》;“治齿疳匿宣露。”⑥《本草纲目》:“治阴疟。”⑦《本草图经》:“皮及骨,烧灰研末,米饮服,主肠风痔疾。甚者加入红鸡冠花末,白矾灰末和之,空腹服。

旅游价值

物以稀为贵,种因奇而绝,扬子鳄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分布范围狭窄,并与人间传说的龙密切相关而著名,欲一睹其貌者甚众。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扬子鳄的观赏价值渐显突出,鳄鱼的驯化表演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鳄鱼的头、脚、牙齿、爪及背脊可加工成旅游纪念品,亦可将鳄鱼制成剥制标本,做成各种姿态,给游客作为家庭装饰或欣赏;在澳洲,有的还将鳄标本制成奇形怪状的体态,很受游客的欢迎。

其他相关

影片资料《土龙传奇》最后的扬子鳄在人为的捕杀和栖息环境的破坏下,扬子鳄走到了灭绝的边缘。为了了解扬子鳄,记者走进了扬子鳄生活的地方,看似凶猛丑陋的它们,身上有许多人类所不知道的秘密和优点,而这也是扬子鳄能够在地球上存活两亿年的原因。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