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游戏

拼爹游戏

当今社会流行词
拼爹游戏就是指贫二代的一种心态,他们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就是比拼老爹,学得好不如有个好爸爸。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子女的贫富意识也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子女比拼各自的自己的父母,例如: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等,这些人认为自己学得好,有能力,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这个词和富二代、穷二代这两个词紧密相连。然而这个游戏早已不仅仅是找工作的大学生在玩了,而实际上是整个社会都在参与。拼爹游戏与潜规则、富二代、穷二代紧密挂钩。
    中文名:拼爹游戏 外文名: 含义:一种心态 相关:潜规则、富二代、穷二代

概述

“拼爹游戏”,它不是一种游戏,而是指当今青年在上学、找工作、买房子等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能力,拼的是各自父母。这个社会到处都是游戏,拼爹游戏只是其中一个社会游戏规则,也是一个人的资源。不用去抱怨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够好,假如你觉得你现在去参加这个游戏还不够格,那就试着以后让自己的儿子能去参加这个游戏。

贫二代没有后台基础,那么在自己的过程就要去建立社会人脉,积累这个财富,如果不去积累,那么你家世世代代都只能看着别人做游戏,而你在旁边做一个贫穷的过客。当前都说:“70后的有存款,80后的有贷款,90后的有老爸。”相信这就是这个社会游戏的一个注解。

本质

按照一般人的理论,除非你是含着金匙银匙出生的世家子女,否则关系的积累只能从身边人开始,一点点地扩大你的关系网。并且,很多时候,即使你有钱,也不一定买的得来“关系”。然而,随着没有时空界限的互联网的出现,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就如那句经典的广告语一样:一切皆有可能。

拼爹游戏称网络热词也算是有着它独特的时代背景,先让我们来看看“拼爹游戏”的社会学背景吧。拼爹游戏的本质,其实应该是表明了这个人有着深厚的“关系”,或者叫人脉资源,处在了雄厚的社会资源体系中。在国外的社会学研究中,有个专有名词是用拼音“guanxi”来表述的,是因为在其他语言中,根本找不到能与之相匹配和媲美的词汇。关系这个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简单词汇,包含着无穷尽的社会含义,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成因

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却有一个词让父爱蒙尘。“拼爹”——被抽离了情感的“爸爸”被彻底物化,“我爸是××”成了孩子人前炫耀的身份、人际往来的资本、人生进阶的工具。而被“拼”的父亲们,肩负着孩子们的期许,奔忙着、挣扎着,疲惫前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拼爹的明规则正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国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譬如教育,譬如工作,譬如医疗等等。

毫无例外,在涉及民生问题的领域,资源的稀缺性注定了它只能为一部分享有,其直接后果是掌握资源的门槛无形中被拔高,这便为以权力与金钱铺道的拼爹时代展示了广阔的腾挪空间。现在“人们之所以如此关心‘二代’现象,主要因为:一是害怕由于贫富差距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公日益固化。

优质资源日益被少数人垄断并在社会代际之间遗传;二是担心社会竞争的公平性下降,使得社会垂直流动性降低,不同人群之间的流动通道日益狭窄,大部分人会失去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三是疑虑分化后的代际之间是否能够形成共享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断裂得到有效弥合。”在一系列有关“爹”的事件当中,看得出这个社会两个板块的焦虑:一个是一些平民百姓苦于寻找出路而对“代际不平”的不满,一个是一些既得利益者急于培养接班人而对下一代的放纵。

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二代”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的讨论话题。有专家认为,诸多的“二代”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和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无法回避的挑战。

在现代社会,权力的来源是人民,不可私相授受。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老爹的权力满足个人欲求,实际上就是在侵犯公权力的领地。由此可见,“官二代”炫耀权力比“富二代”炫耀财富更糟糕。“富二代”炫耀财富,毕竟还是基于法定继承权的一种延伸——只要不违法,“炫富”不过是个道德问题。当官的儿子“炫权”可就大不一样了,说直接点,那是拿人民赋予他爹的权力当作泡妞钻营的工具。这不仅是在冒犯社会公平,还是对现代法治的公然挑战。

由此再看“拼爹”现象,其根源就在于权力滥用。用“拼爹”代替“拼搏”的物质游戏,扭曲了亲子关系,侵蚀一代人的成长教育;加剧了阶层固化,动摇着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这是家庭之痛,时代之殇。

要实现社会公平,杜绝“拼爹”,遏制权力滥用才是治本之道。试想,李启铭倘若明确知道他爹也不能让他免于法律惩处,事发当时他大概不会冲口而出“我爸是李刚”。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这时候大概巴不得也有这么一个爹。在这种对权力名为痛恨实为尊崇的社会思维下,“拼爹”游戏仍然会盛行下去。

国外解释

美国社会学家莫顿借用《圣经》里的故事,提出了“马太效应”值得让人警惕的现象,他将之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而享受着这种效应的人,犹如在进行着一场社会资源的饕餮盛宴,而在这个盛宴之外的人,连残羹冷炙都争取不到。

社会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又与所有人都发生紧密的联系,是每个人无法脱离于其中的一个社会网络。其实,这些“关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却是关系的世袭,它将带来无法估计的社会破坏力。在这个的差异下,穷似乎是一种宿命,不是仅仅有自强不息和奋斗就能够达到的,贫二代很容易受制于先赋资源匮乏,及后天竞争力不足,延续着代际贫穷的恶性循环。

于是,每次这种“关系”发挥了重要功效后,都让这个拼关系过程中失利的一方,心生严重的失衡。拼爹游戏使得人们进入品爹时代。遏制马太效应,不让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现象肆意横行,提供一个最大限度是由个人能力竞争,而不是靠社会关系资源比拼的平台。

让穷人能够通过自身奋斗改变命运,这其实反应的是一个社会流动现象。社会流动分为向上和向下流动,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必然要有合理的双向的社会流动,穷人可以凭自身实力,不用太费力可实现向上流动,而纨绔子弟也会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自然地向下流动。至少,奋斗改变命运,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公理,只有如此,这样的社会资源世袭盛宴才会越来越少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得以实现。

社会反映

有网友说,不过只是社会游戏规则,不用去抱怨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够好,假如你觉得你现在去参加这个游戏还不够格,那就试着以后让自己的儿子能去参加这个游戏。

网友“李沐阳”认为,社会畸形的“拼爹游戏”最直接的影响是,决定了“贫二代”应聘者的工作境遇。

“拼爹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就业歧视,就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网友“燕归来”认为,应该好好杀一杀这种攀比风气。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认为,“拼爹游戏”网络名词背后是一个强大复杂的关系社会,“再完美的社会都有不公平,再不公平的社会也有穷人出头。既然不具备‘拼爹游戏’胜出的筹码,不如努力成为‘拼二代’。‘拼二代’群体越来越多,‘拼爹游戏’自然会逐渐退出。”

网友们对“拼爹游戏”的态度,并没有像对“富二代”等词一样愤怒,相反不少网友对其均处之泰然,认为其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并认为“贫二代”要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去摆脱“贫二代”的称谓,“人从出生开始就不是公平的,贫二代只有学会吃苦、奋斗,而这过程中不公平的事情会更多,其中坎坷也随时打击自己的信心,但是没办法的,改变不了就只有接受。我们只有变得更坚强。”

前不久,有媒体曾针对年轻人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5%的年轻人觉得身边有很多人想加入“拼爹游戏”,此外,有80.4%的年轻人认为“拼爹”成功的概率要高很多。

入学查三代

古语称“不患寡而患不均”。学生应该是学校调查的对象,这种“查三代”式的入学考察方式,明显是入学选拔方式的畸形化。无论是民办教育还是公办教育,都应该在公平的前提下有教无类,不能把学生划为三六九等,也不能想考家长就考家长,想查户口就查户口,想录取谁就录取谁,一切程序要公平起见。在选拔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应杜绝这种看家长智商、学历、背景的现象,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录取和受教育机会。

所以,民校招生“考家长”其实也是在考政府,仅凭上海市教委核减两所民校明年的招生计划,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和招生理念,远远不够。一方面,政府需增加公办教育资源,并且摒弃各种外部要素对孩子入学的限制,让公办学校成为家长可依赖的兜底选择,让义务教育真正只以孩子的年龄为依据。

另一方面要增加供给,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同时抑制富有人群、高端人群、特权人群的子女享受特殊化教育的机会,为教育领域的资源配置提供更有利的政策环境,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普通老百姓共享。同时,转变社会“拼爹”观念,加大公众监督,让“权”“钱”不再任性,不再成为校方“眼红”的对象、学生自卑的由头。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