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牾

抵牾

汉语词语
抵牾,汉语词语。出自宋·司马光《进书表(资治通鉴)》:“自治平开局,迨今始成,岁月淹久,其间抵牾,不敢自保,罪负之重,固无所逃。”
    中文名:抵牾 拼音:dǐ wǔ 注音:ㄉㄧˇ ㄨˇ 词性:动词 出处:进书表(资治通鉴

释义

也作“抵忤”、“抵梧”。矛盾;冲突:各派或有抵牾。

例句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李谪仙》:“二说辨证李白《蜀道难》非谓严武作,明白如此,则《新唐史》抵牾无疑。”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义下》:“一出名公手,一或抵啎,必他有证佐。”

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况左右配属,班荀之与郑戴,又名牴牾。”

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一》:“混淆差互,一至於此。盖不惟牴牾於经,而自相矛盾亦甚矣。”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既至中朝,观诸侯动静,邑邑不乐也。数有所抵牾,欲自请外。”

《明史·罗通传》:“通本谦所举,而每事牴牾,人由是不直通。”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联匾》:“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牴牾,势难贴服。”

章炳麟《秦献记》:“仆射周青臣用面谀显,淳于越相与牴啎,衅成而秦燔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隋志》有《列异传》三卷……两《唐志》皆云张华撰,亦别无佐证,殆后有悟其牴牾者,因改易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翁姑薄让之,女牴牾不可言状。翁姑忿怒,逼令大归。”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老人遂发怒声曰:‘稚子何敢牴牾先辈!

相关词语

抵午、抵雀捐金、抵账、抵当、抵敌、抵斥、抵死、抵角、抵极、抵突、抵多少、抵噪、抵掌、抵销、抵击、抵璧、抵偿、抵讳、相抵、蹈抵、不抵、伺瑕抵隙、过抵、羣抵、捐金抵璧、捱抵、批亢抵巇、当抵、连抵其隙、流抵、不抵事、伺瑕抵蠙、扣抵、进抵、投间抵隙、隐抵。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