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样

打样

汉语词语
打样,是指在印刷生产过程中,用照相方法或电子分色机所制得并作了适当修整的底片,在印刷前印成校样或用其他方法显示制版效果的工艺。目的是确认印刷生产过程中的设置、处理和操作是否正确,为客户提供最终印刷品的样品,并不要求在视觉效果和质量上与最终印刷品完全一样。打样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方法,即打样机打样、(色粉)简易打样、数字打样。打样,即印刷品的少量试印,是将制好的各分色印刷版通过打样机按照规定的颜色单独印刷出地图样品的过程。[1]
  • 中文名:打样
  • 外文名:
  • 拼音:da yang
  • 近义词:
  • 反义词:
  • 词性:名词

打样机打样

最传统的也是最可靠的一种打样方法。它使用与正式印刷机相似的设备、印版、纸张和油墨,但打样机一般都是单色或双色机(一次运行只能得到一种或两种颜色),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很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而且必须事先制作印版,因此打样机打样效率低、需要恒温恒湿环境控制、成本较高。这种打样方法在中国、日本等国家应用广泛。

简易打样

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获得影像和彩色的打样技术,主要有叠层胶片打样和色粉打样两种。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分色网点胶片(如黄版)与附着在胶片或纸张底基上的感光高分子涂层叠合(采用抽真空的方法),通过分色加网胶片一侧用紫外光源进行曝光,使曝光部分成为不可溶或失去黏着性,然后经过溶液显影或色粉显影,即可得到彩色影像。所不同的是,前者使用分别携带有黄、品红、青、黑颜料的感光高分子涂层的四张胶片,将曝光、溶液显影处理后的胶片叠合在一起即可得到一张透射型彩色样张;后者使用一张与实际印刷品相同的纸张,将无色黏性高分子涂层(类似于不干胶)附着在上面(采用专用的覆膜机),经过曝光、色粉显影处理,重复四次,即可得到一张反射型彩色样张。色粉打样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欧、美等国家应用广泛,但由于成像过程与实际印刷过程相差甚远,很难做到样张与印刷品完全一致。

数字打样

不同于上述两种方法,既不需要中介的分色网点胶片,也不需要印版。将数字印前系统(计算机)中生成的数字彩色图像(又称数字页面或数字胶片)直接转换成彩色样张,即从计算机直接出样张。数字打样分为软打样和硬打样。软打样是将数字页面直接在彩色显示器(如计算机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它能够做到与计算机处理实时显示,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但因为是加色法显色原理,而且材质和观察条件也与实际印刷品相差较远,如今出现利用液晶显示屏的软打样,已有改进。硬打样如同计算机彩色喷绘一样,直接将数字页面转换成彩色硬拷贝(采用喷墨打印、染料升华、热蜡转移、彩色静电照相等成像技术)。由于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拟、控制技术的进步,尽管纸张和呈色剂都与实际印刷不完全一样,但数字硬打样已经可以做到与实际印刷品效果非常接近,高质量的产品(如染料热升华)可达到95%以上的完全一致。

数字打样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兴起的打样方法,但其快速、高效和直接数字转换的特点与印刷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完全吻合,21世纪初已成为主要的打样方法之一。

对比

这里的对比指的是传统打样与数码的对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

图像再现性能

彩色图像再现性能包括图像(包括线条文字)的阶调范围(亦称反差)、实地或饱和色的密度或色度、灰平衡、层次曲线的还原性(包括亮调、中间调、暗调层次再现和网点扩大率再现以及细腻的质感等。

无论哪种彩色管理软件,通过测量需模拟印刷的标准文件色块和所配打印机的标准文件色块,分别得到ICC格式的数据,经彩色管理系统软件计算,建立打样过程所需的特性校准文件Profile。这样,所有需打样的页面图像文件(包括PS、TIFF格式文件RIP后的数据),只要送至数码打样系统,就能输出与后续印刷相匹配的打样样张。无论印刷用什么样的纸张(如铜版纸、胶版纸或者新闻纸,甚至塑料、卡纸等承印物)、什么系列的油墨,数码打样系统均可模拟。如果说各种不同数码打样系统在打样质量上还有微小差别的话,这主要反映了它们所配套的彩色管理软件的性能差别。

传统打样技术,由于打样机在速度、压力、压印方式等方面均与实际印刷不同,因此传统打样很难模拟实际印刷,印刷也很难追上传统打样的效果,而数码打样的样张在实际使用中,印刷机操作人员普遍感到较易模拟,这是由于数码打样与印刷在整个色空间中的色差要小于传统打样与印刷之间的色差。

分辨率

由于数码打样系统通常采用喷墨打印或激光打印技术,一般输出的是调频网点或连续色调结构,因此只要有600dpi以上的输出分辨率,其打样的样张即可达到调幅网点150lpi的效果。大多数彩色打印机均可达到这样的图像分辨率。

新一代数码打样系统的RIP可以输出与实际印刷效果一致的调幅网点,因此要求打印机有更高的分辨率。EPSON喷墨打印机输出分辨率最高可达2880dpi,HP喷墨打印机最高可达2400dpi,输出与实际分辨率效果一致的调幅网点图像,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从实际网点结构来看,样张上的网点边缘没有实际印刷网点清晰,只不过用网眼看不见这种微细差别,人们需要的是整个图像的视觉分辨率与印刷相同即可。

传统打样有可能由于套印不准而造成图像清晰度下降,而数码打样不存在套印不准的问题。

稳定性与一致性

毫无疑问,由于数码打样系统是由数码页面文件直接送至打样系统,在输出样张之前,全部由数码信号控制和传输,因此无论何时输出,哪怕时间相隔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同一电子文件输出的效果是完全一致。当然这种稳定性的前提是彩色打印机硬件性能,如喷墨的墨滴大小、墨水和承印我一能等保持一致。

对于传统胶印打样技术,除了纸张、油墨、PS版应该保持稳定(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以及机械打样设备的状态(如版台“压力”、纸台“压力”、橡皮布和衬垫的高度、水辊和墨辊的压力等)应保持正常外,传统打样的效果还受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墨理.量及其均匀性、水墨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打样过程中相连样张的实地密度无法保持一致,更不用说还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水平等为因素了。

相对于传统打样,数码打样几乎不受环境、设备、工艺等方面的影响,更不受操作人员的影响,其稳定性、一致性十分理想,因此数码打样系统作为网络打样设备来使用,即人人可以使用数码打样系统输出样张。

输出速度

很长时间以来,数码打样系统的输出速度一直是该技术能否普及推广的瓶颈。直到市场上出现大幅面、高分辨率喷墨打印机后,输出一张大对开(102cm×78cm)720dpi样张的时间,需要40分钟以上,这还不包括RIP解释的时间。同样幅面、相同分辨率的样张的输出时间,有多种机型可在5分钟之内完成,这样的样张输出速度,远远快于传统打样的时间(一般单色打样机完成四色大幅面打样的时间需2小时左右)。之所以数码打样速度显著加快,主要取决于多喷嘴喷墨打样技术的开发和快速RIP打样以及服务器,有的打样服务器可以同时控制4台数码打样机。

打样幅面

过去,一般高性能数码打样系统多为A3(八开)幅面。随着喷墨打印机硬件分辨率和速度的逐步提高、墨盒容量的加大、不停机更换墨盒技术的应用,大幅面输出的喷墨打印机层出不穷,已有输出幅宽达1.5米以上的数码打样系统,各种幅面的机型完全可以模拟各种印刷机幅的效果。

系统成本

传统打样系统不仅需要昂贵的打样设备(进口单色打样机均在100万元以上,国产打样机也需20万元左右),而且还需配套的打样室(50米2以上)、空调设备等,同时还需要输出分色片、晒版的持支,打样成本十分可观。而数码打样系统的硬件只有彩色打印机、控制计算机以及配套RIP和彩色管理软件。一套大幅面(大对开)的数码打样系统,售价不超过12万元。虽然耗材(如墨水、专用打印纸)还较贵,但输出同样幅面,同样数量(以4张计算)的样张,总成本仍比传统打样便宜。随着墨水成本的降低、仿专用打印纸的推广,今后还将使用普通纸张经表面处理后在喷墨打印机上输出,那么数码打样系统的成本就可能降至非常低廉的水平。

同时,数码打样系统所占空间非常小,更不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由于不经输出分色片、晒版、机械打样等工序,不仅大大缩短印前设计、制作、打样的总周期,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而且还可以避免一旦在传统打样后发现样张错误,重新返工而造成工时和材料的浪费。数码打样系统则可以在原文件修改后,立即输出样张。

人员素质要求

传统机械打样(包括晒版工序)需要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在作业量大时,还需倒班换人,这不仅会带来打样样张质量的不稳定(人为因素),而且也增加了生产成本。而数码打样系统一般不需要专人,只要制作设计人员懂得正确使用打样控制计算机即可。另外数码打样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传统打样不能比拟的。

可以肯定地说,数码打样替代传统打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对比表

打样 类型

传统打样

数码打样

性能

较差

色差

较大

较小

样张一致性

较差

输出速度

较快

打样幅面

可大可小

系统成本

较高

较低

人员要求

无专门要求

其他

需要分色片输出

晒版配套

占地面积大

环境要求高

直接打样,无需晒版配套

占地面积小

无特殊环境要求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