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尖

打尖

方言词语
打尖,方言词语,拼音是dǎ jiān。
    中文名:打尖 拼音:dǎ jiān 出处:清初以来的白话文 使用:经常和住店连用

释义

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但经考证,发现“打尖”应该是“打火”

词义解说

《汉语大词典》六册313页该条:“在旅途或劳动中休息进食”。

(1) [make a brief stopover;have a snack;stop for meal when travelling]∶旅程中间的短暂停留(休息或吃饭)。

(2) [topping;pinching]∶掐去棉花等作物的顶尖儿,也叫“打顶”。

“打尖”一词,常见于清初以来的白话小说。首引清福格《听雨丛谈·打尖》:“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但何以“打尖”能表此义?却不得而知。《疏证·释词·释言五》“打尖”条云:“打尖,昭人谓旅途小憩为打尖。按《广雅·释诂三》,‘止也。’俗以尖字为之。此言小憩止,因小休而饮食,故小食亦曰打尖矣。”“打”在近代可作动词词头,置于动词“尖”之前而构成双音动词“打尖”,表示小憩之义。《镜花缘》第六十三回: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杀鸡宰鸭;《红楼梦》十五回:那时秦钟正骑着马,随他父亲的轿,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

“打尖”的词义就是“出门人在途中吃饭歇息”之义。“打尖”和“住店”这两个词汇,经常连贯起来使用。所谓“打尖”,似乎不分正午晚上,无论黎明即起,还是饭后便走,只要是一午一晚的停歇,都叫做打尖。而“住店”却不同,不是暂来暂往,停歇一下就走,而是要在店里住上一段时间。

京津方言

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但经考证,发现“打尖”应该是“打火”。

清人福格《听雨丛谈》卷11记:“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饭,谓之打尖。皆不喻其字义,或曰中途为住宿之间,乃误‘间’而为‘尖’也。谨按《翠华寻幸》,谓中顿曰‘中火’。又见宋元人小说,谓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误为‘尖’也。”

这在小说和杂剧中也俯拾即是。《水浒传》第60回:“且说吴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说岳全传》第8回:“当下牛皋、王贵将带来的家伙,团团的寻着些水来,叫众庄丁打火做饭。”元王实甫《西厢记·楔子》:“〔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

《水浒传》第二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中,鲁达在渭州所搭救的金老儿父女,他们落难在那个鲁家客店安歇,在客店里长住不走,那才是名符其实的住店。 

广东方言

在广东,“打尖”是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队的行为,称之为“兼队”或“尖队”。“打尖”、“尖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但其中却有大大的“学问”。这两个词语本身的语言文学渊源:“打尖”和“尖队”中的“尖”其实并非本字,而是后人讹传安上去的,它们的本字应为“櫼”(音zim1)。

从字义上分析,许氏《说文》中对“櫼”解释:“楔也”。“楔”(音“sit8”),在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的《汉语字典》(陆贯如著)中,有如此的解释:“插在木器的榫子锋利的木片”。而广府话中保留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习惯,名词常活用为动词,那么就存在着将名词性的“楔”引申为动词“插入”、“揳入”的可能性了。换言之,名词性的“櫼”可能具备了动词“插入”之意。再看看生活中的实例:广府话中有“凳仔烂佐,要櫼番佢”,明显证实之前我的“名词‘櫼’能活用为动词”的推断是完全正确的。“櫼”作动词时就应该解作“用楔子插”即“插入”,而“打櫼”就可解释为“插队”了。

而“尖”(音zim1)字,本身的所有意思中没有一个与“插入”相关的。尽管存在着“打尖”这样一个词,但也并非“插队”之意,而是“歇息”之意。“尖”出现有“歇息”这一意思,是在清代以后,以此又出现“打尖”一词。《红楼梦》第十五回:“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这里显然不能解释为请“他”去插队了。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3月版的《红楼梦》一书,亦将之注解为:“在旅途或劳作中间休息、饮食,俗称‘打尖’。”同样的例子可见于《老残游记》有一句“我已打过尖了”;《儿女英雄传》里也有:“说着便告诉店里,我们那里尖,那里住。”当中的“尖”、“打尖”皆为“歇息”。可见,“打尖”不可能解作“插队”,而该解作“歇息”才对。

至于从读音入手,’“櫼”读作“子廉切”(《说文》),音与“尖”相同,都读作“zim1”。因为音同,而把“尖”替代“櫼”的可能性很大。

综合字义合字音的分析,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认为,“插队”的广府话,在书面上应写作“打櫼”。

细心的朋友还会发觉,有的人也会将“插队”说成“兼队”。当然,这也是讹传所致的不当用法。是一种既读错音,又写错字的“双错”用法。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一开始有的人将“zim1”音听成了“gim1”,并一直流传下去。

四川方言

所谓“打尖儿”,就是农忙时节,家乡人在田间劳作,主人给田间劳作的人加“点心”。“点心”一般是米粑粑加醪糟煮鸡蛋。醪糟煮鸡蛋,有圆鸡蛋也有“散鸡蛋”。圆鸡蛋是先把鸡蛋煮熟,冷却后脱壳,再把脱壳的鸡蛋与醪糟同煮,带有相宜的汤水。“散鸡蛋”则是先把醪糟加水都沸,再把鸡蛋打破,放进与醪糟同煮,汤水相宜。

“点心”有甜的也有辣的。想吃甜的下糖,想吃辣的下辣椒面,很是随意。

鸡蛋煮醪糟,原来就是一道很美的川味小食。这道小食,不但可口,而且有营养,加上汤水相宜,配上米粑粑,吃后既耐肚子,又能解渴消除疲劳,很适宜农民农忙时节田间吃用,所以,家乡人就把它定为“打尖儿”的“点心”。

“打尖儿”是在上午十时左右吃的,由家里的主妇亲自操作,煮好后再送到田间,给在田间劳作的人加能量。

自古以来,四川就以其丰富的物产而号称“天府之国”。旧时的天府,在农忙时,民间有互换工与帮工的习俗。帮工、换工,给“打尖儿”带来了文化理论基础。别人来帮你劳作,款待乡邻与工友,是人之常情。用什么美食与办法来款待乡邻与工友?向来讲究美食的川人,除了午餐时特别讲究“拈闪闪”(“拈闪闪”即是带肥膘的大肉片,有巴掌般宽,筷子般长,一指般厚,拈起来,油儿忽闪闪的,所以叫“拈闪闪”。因为农忙时劳作身体支出大,大肉片油水多,营养高,能及时补充身体的支出能量)外,还在早餐与午餐的中间增加了一道美食,这就是“打尖儿”。

原来,吃“打尖儿”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传相古时,有一少妇送“打尖儿”时,想逗逗帮工的工友,就把“打尖儿”藏起来,叫工友去找,找到了才吃。这事因为像游戏一样有趣,就传了下来。也许,这是家乡人农忙时,忙里偷乐的一种有趣游戏。

出处

(1) [make a brief stopover;have a snack;stop for meal when travelling]∶旅程中间的短暂停留(休息或吃饭)倘若在平时行军,遇着这样好的地方,应该命人马停下来休息打尖,然后再走。——姚雪垠《李自成》

(2) [topping;pinching]∶掐去棉花等作物的顶尖儿,也叫“打顶”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