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吻鱼

扁吻鱼

鲤形目鲤科动物
扁吻鱼(学名:Aspiorhynchus laticeps)俗称新疆大头鱼,是中国的特产鱼类,也是世界裂腹鱼中的珍贵物种,起源于3亿年前,有着古鱼类活化石之称。仅一属一种,在世界上的分布,仅存于塔里木水系,已在原最大产地博斯腾湖绝迹,它在中国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中,属一级保护动物,与陆上大熊猫同属一个级别,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中文名:扁吻鱼 拉丁学名:Aspiorhynchuslaticep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辐鳍鱼纲 亚纲:新鳍亚纲 目:鲤形目 科:鲤科 属:扁吻鱼属 种:扁吻鱼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4.5—5.3(4.8)倍,为头长的3.3—4.3(3.7)倍,为尾柄长的5.8—6.2(6.0)倍,为尾柄高的12.0—13.2(12.5)倍。头长为吻长的3.8—4.5(4.2)倍,为眼径的6.9—8.2(7.3)倍,为眼间距的3.5—4.2(3.9)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7—2.2(1.9)倍。

体修长而侧扁;体背隆起,腹部圆。头较大。吻宽平。口宽,斜裂;下颌的前端厚,略突出于上颌之前,其边缘无角质;唇后沟中断。须1对,位于两侧口角处,其末端后伸达眼后半部或略超过眼后缘的垂直下方。眼稍小,侧上位,稍靠前;眼间宽,稍圆凸。鳃孔大,其前端位置可超过前鳃盖骨前缘的下方;峡部窄,其宽度小于眼径。体被细鳞,仅胸部裸露无鳞,腹部鳞片隐于皮下;臀鳞行列的前端接近或达腹鳍基部;侧线鳞较其上、下方的鳞片为大。侧线完全,在胸鳍起点之后至肛门之间的上方略下弯。

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强壮,其后缘的大部分每侧具17—27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之距离稍大于其至尾鳍基部之距离。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腹鳍末端后伸达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1/2处,远离肛门。肛门紧位于臀鳍起点之前。胸鳍末端后伸达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之间距离的2/3处。臀鳍起点至腹鳍之距离稍大于其至尾鳍基部的距离,其末端后伸不达尾鳍基部。尾鳍叉形,上下叶约等长,末端尖。

下咽骨狭窄,呈弧形,其长度为宽度的4.8—5.3倍;下咽齿细圆,呈圆柱状,顶端尖而弯曲,咀嚼面凹入呈匙状;外侧的一行齿显著小于内侧的一行。肠管短,其长度为体长的1.1—1.3倍。鳔2室,后室细长,前室膨大,后室长度为前室长的1.4—1.5倍,腹膜灰黑色。

固定标本头背及体侧部蓝灰色,部分标本杂有黑斑;腹侧浅黄色或粉红色。各鳍黄灰色。

生活习性

扁吻鱼是随着青藏高原的抬起而逐渐定居于西北地区的物种,生活在海拔800—1200米之间,地处干旱荒漠、水位变化较大、水温较高的静水水体或缓流的湖泊之中。栖息地大多河床宽阔,底质多为土壤,沿岸多为放牧草场。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盐冲流入水,鱼类饵料生物丰富。湖水矿化度低,属于淡水类型。

扁吻鱼属于凶猛的大型食肉鱼类,主要以其他鱼类为食。

分布范围

扁吻鱼为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特有鱼类,仅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海拔800-1200米之间。

扁吻鱼的分布区仅限新疆南部喀什、莎车、阿瓦提、焉耆、乌拉斯台、若羌、克孜河和博斯腾湖等地的塔里木河水系。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受到很大破坏,数量十分稀少,现仅残存于阿克苏河下游的艾西曼湖群、车尔臣河的喀依拉克湖和渭干河水的拜城县孜尔水库等地。

繁殖方式

4月底至5月初繁殖,一条体长77厘米,重7.2公斤的雌鱼,怀卵量可达19万多粒,卵黄色,卵量少,微黏性。产卵前首先逆水而上,在上游找到适合的水域后,雌鱼才在水草之间产卵,然后离开。雄鱼排精,使卵子受精,幼鱼出生后,便再顺水而下。

保护级别

1988年,扁吻鱼被列入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名录,在中国《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中属一级保护动物,和大熊猫、中华鲟一样珍贵,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