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

应天府

明朝京师及后期留都
应天府,又称京师、南京,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陪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同年三月,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应天”之名意指“上应天意”。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为南京,为明朝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攻克应天府后改名为江宁府。
    中文名:应天府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Tianfu 行政区类别:首都 政府驻地:江宁、上元 方言:南京官话、吴语 下辖地区: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

建置

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曾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即皇帝位,国号“宋”,即为北宋。

赵匡胤既以归德军节度使起家,宋州即成为了“龙潜之地”,即大宋的发祥地。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二月,因赵匡胤曾于干德元年(963年)受群臣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将宋州改名为应天府,此时距宋朝建国已经过去了四十六年。

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宋真宗封泰山、祠后土、祭老子祠之后,决定将应天府再次升格,建为南京,作为都城东京的陪都,并下旨修建一座归德殿,作为新南京的主殿,接着规划京城和宫城。

概述

应天一词,最早出现伏羲时期的《简易道德经》里。根据《简易道德经》记载:“推天说:一无天,二少天,三常天,四顺天,五应天,六违天,七采天,八取天,九纳天。”这是太昊伏羲以简易图推理出的天象。说明人们思想进步的表现,从一切顺天发展到应天,应天的意思是响天,人们心里很虔诚没有违背天的想法,只为生活需要而已。例如,最初人们生活在山上,山上没有房子认为是天意,不可私造怕天怪罪,人们遮风避雨只有找自然形成的山洞。地上原有的东西不敢乱动,后来人们动了没有事,就敢在地上兴建工程了这个时期为应天时期。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有云:“汤受命而正,应天变夏作殷号。”这里的“应天”,已有顺应天命改朝换代的内涵。

北宋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唐代称为宋州。宋真宗景德三年,即公元1006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升为陪都,称为南京,下辖宋城、宁陵、柘城、下邑(今称夏邑)、谷熟、虞城、楚丘七县,是距离京师汴梁最近的陪都。

中国江苏网2019.7.197月15日,南京晨报报道了应天大街越城天地项目中的“应天府”楼盘要更名的新闻。

辖区

府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市),辖宋城、宁陵(今河南宁陵县)、柘城(今河南柘城县)、谷熟(今河南虞城县谷熟镇),下邑(今河南夏邑县),虞城(今河南虞城县),楚丘(今山东曹县)共七县。北宋应天府(商丘市)作为京东西路路治,管辖兖州、徐州、曹州、郓州、济州、单州、濮州七州。

历史沿革

据宋史记载,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正月,北宋真宗皇帝率皇亲重臣亲临应天府(今商丘),颁昭升应天府为南京,以三圣殿为鸿庆宫,为赵宋王朝之原庙,并赐宴三日,大赦天下,奖赏有功之臣,减免百姓有关赋税,使之成为商丘历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

设庙建都是赵宋王朝的一件大事,不是临时动议,而是通过慎重考虑的。赵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祖籍河北涿州,出生在洛阳马夹营,为何要在商丘再设原庙呢?我认为,这里除当时商丘自身优势条件外,还有其重要的历史原因。

当时的商丘,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水运乃通往东南之咽喉;这里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经济繁荣;这里风景秀美,有三百里梁园之遗迹;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厚,有先遗王遗风,厚重多君子;这里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根脉之地,教育文化厚重,人才集聚,有被封为国子监的应天书院等。这是赵宋王朝在此设庙建都的客观条件,但仅此是不够的,还有其重要的历史渊源。

《归德志》、《商丘县志》等大篇幅记载了刘攽的《鸿庆三圣殿赋》及王仲旉的《南都赋》,赋中较为详细地记述了赵宋王朝在商丘设庙建都的重要原因,即赵姓的血缘圣祖伯益盛德设报,商丘是赵姓先祖圣地、华夏火神之墟。

周成王3年(前1040年),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宋(今商丘),国号为宋,都城睢阳(今商丘市南)。其疆域最大时包括河南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周赫王29年(前286年),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属魏。宋立国761年,共26世,32君。秦代分属砀郡与陈郡。汉高帝5年(前202年)改砀郡为梁国,属豫州,治所在睢阳(今商丘南)。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改梁国为梁郡,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

南朝时,宋、齐为南梁郡,属南徐州。北朝时,北魏为梁郡,属南兖州。隋开皇初梁郡废,16年(596年)置宋州,炀帝大业3年(607年)复置梁郡。唐武德4年(621年),又改为宋州。天宝元年(742年)置睢阳郡,属河南道。干元元年(758)复为宋州。五代后梁太祖开平3年(909年)升为宣武军,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改为归德军,后周时仍为宣武军。

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应天府始为京东东路路治,后为京东西路路治),大中祥符7年(1014年)升为南京,作为都城汴梁的陪都。

金太宗天会8年(1130年)更名为归德府,属南京路。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