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

劳动阶级运动
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称为世界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但其最后失败,失败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资本主义呈上升趋势。[1]
  • 中文名:英国宪章运动
  • 外文名:The Chartist Movement
  • 发生地点:英国
  • 发生时间:1836年-1848年
  • 参加运动者:英国工人

简介

1837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一个关于争取普选权的文件,提出了六点要求:(一)精神正常并且没有犯过罪的一切成年男子都有普选权;(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三)议会议员支薪,使没有财产的人也能够当议员;(四)为了消除资产阶级方面的贿买和恐吓,选举采用秘密投票的方式;(五)设立平等的选区以保证平等的代表权;(六)取消纯属形式的三百英镑地产的代表资格限制,使每个选民都同样有被选举权。英国工人阶级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因此便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和法律。1838年5月,这个文件以法案形式正式公布,称为《人民宪章》。“宪章运动”便由此得名。

运动过程

19世纪30~50年代英国发生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见英国议会君主制)为工业资产阶级打开进入议会的大门,在这一改革斗争中起过巨大作用的人民群众仍处于无权地位。他们决心进行独立的政治斗争,争取新的选举改革。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次年6月,协会拟定一个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普选权、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6条要求,并于1838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名称发表,宪章运动由此得名。宪章拥护者在全国各地集会、游行,要求实现宪章。1839年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2月4日,全国的宪章派在伦敦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并通过致议会请愿书。到1839年5月,在请愿书上签字的达125万人以上。1840年7月,全国宪章协会成立,F.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近代工人政党”。1842年的经济危机促使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的到来。2月宪章派向议会递交了新请愿书,签名人数达300多万。除要求普选权外,还提出废除新济贫法,限制工时和实行政教分离等要求。1848年出现第三次高潮,约197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名。这三次运动都被政府镇压。1848年后,运动逐渐衰落。

失败原因

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总的来说就是因为没有科学,明确的指导方针。如果要仔细分析一下的话,首先,阻止进行革命的工人阶级的人们的政治思想并不够成熟。他们无法组建一个拥有正确的政治理论所武装起来的政党。并且在宪政运动的上层,领导阶层中仍旧留有着幻想,意图改良。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宪章运动的思想其实非常的不成熟;而如此不成熟的思想,到了最后自然不可能成功。

发展与影响

英国爆发的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百万工人参加了斗争,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延续到1848年,前后坚持了十多年。

人民宪章公布以后,立即得到广大工人的积极支持,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1838年夏季,整个英国都沸腾了,各地先后召开群众大会,北方许多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等地的工人,晚上高举熊熊的火炬参加集会游行,人数多达几十万人,运动一开始就具有全国的规模。1839年2月,宪章派在伦敦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请愿书,要求政府进行改革,实行人民宪章。到1839年5月间,各地群众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已超过一百二十五万人。统治阶级先是企图分化革命力量,随后就进行了公开的镇压。他们派出大批军警,禁止一切集会,逮捕宪章派的领导人,并于7月12日否决了请愿书。工人们不畏强暴,展开了英勇斗争。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示威游行;伯明翰工人爆发了起义,打退了警察的进攻,从7月15日至17日控制了整个城市。

四十年代初,英国还没从1837年的危机的打击下恢复过来,1842年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工商业倒闭,失业人数空前增加,同时农业歉收,发生了全国性的饥荒。宪章运动又重新高涨起来,形成了第二次高潮:1840年7月,宪章派在曼彻斯特召开新的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宪章派协会”。这是一个具有政党形式的全国性政治组织。1842年5月,宪章派向国会递交了第二次请愿书。在这次请愿书上,除坚持人民宪章的原有要求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废除新济贫法,限制工作日,提高工资,实行政教分离,特别是提出消灭资产阶级和地主对机器、土地、交通工具的独占,以及支持爱尔兰与英国分离等许多要求;签名的人数也增加到三百五十万左右。国会再次否决了请愿书。宪章派号召举行总罢工以示抗议。曼彻斯特的工人首先响应,兰开夏、约克郡、斯塔福德郡以及威尔士等地工人也迅即投入罢工斗争,不少地方发生了工人和军警的冲突,许多城市陷于瘫痪状态。这时,在运动初期被卷进来的激进派,害怕工人革命斗争的发展会威胁到他们的自己的利益,纷纷投向政府一边,并和政府一起共同镇压工人。9月,统治阶级出动大批军警进行武装镇压,逮捕了一千五百多个宪章运动的积极分子和领导人,封闭了所有进步报刊,实行恐怖统治。

在宪章运动第一次高潮期间,运动的领导权掌握在“道义派”手中,他们主张合法斗争,认为可以用“道义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第二次高潮期间,运动的领导权转入以奥康瑙尔(1794-1855)为首的“暴力派”手中,但奥康瑙尔也只是在口头上承认暴力革命。1843年以后,运动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低潮,奥康瑙尔竭力向工人宣扬“回到土地上去”的反动思想,以哈尼(1817-1897)和琼斯(1819-1869)为代表的少数左派仍然继续坚持斗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关注宪章运动。1842年至1844年恩格斯侨居英国期间,和宪章派一起战斗,帮助宪章派办好自己的报纸--《北极星报》。在1845年发表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恩格斯以极大的热情赞扬和评论了宪章运动。马克思曾号召各国无产阶级要象英国无产阶级那样组织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同哈尼、琼斯等左派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对他们进行了教育和帮助。

1847年,在新经济危机袭击下,大批工人失业,工人又开始罢工。1848年巴黎二月革命的胜利和欧洲各国革命的爆发更加鼓舞了英国工人的斗志,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三次高潮。当时,格拉斯哥失业工人在“不给面包就革命”的口号下举行游行,军警开枪射击,死伤多人。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激起了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和全国各地工人的抗暴斗争。在声势浩大的群众斗争面前,资产阶级慌忙把财产转移到国外,贵族纷纷逃离伦敦。4月10日,宪章派决定在伦敦召开群众大会,会后进行示威。统治阶级预先调集了大批军队准备镇压。在这个紧急的关头,以奥康瑙尔为首的宪章派运动的领导人发生动摇。劝说工人解散回家,由他们自己把请愿书送交国会,使这次示威半途而废。5月13日,政府下令解散宪章派组织。随后,国会第三次否决了宪章派的请愿书。

评价

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英国无产阶级用自己的斗争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宪章运动不再是个别工厂、个别部门的工人反对个别资本家的斗争,也不仅仅局限于提出某些经济要求,而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是整个无产阶级反资产阶级剥削和统治的斗争。恩格斯指出:“法国里昂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的斗争一方面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资产阶级新近取得的政治统治的发展,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的历史中升到了首要地位。”宪章运动对英国的社会发展仍有重大影响,迫使统治阶级接受宪章派的某些民主要求。6条要求除议会每年改选一次那一条外,后来都得到实现。宪章运动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В.И.列宁评价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