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

航空航天导航系统科技名词
惯性导航系统(INS,以下简称惯导)是一种不依赖于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导航系统。其工作环境不仅包括空中、地面,还可以在水下。惯导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以牛顿力学定律为基础,通过测量载体在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将它对时间进行积分,且把它变换到导航坐标系中,就能够得到在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信息。
    中文名:惯性导航系统 外文名:INS 用途: 基础:以牛顿力学定律为基础 工作环境:包括空中、地面、在水下 类型:导航参数解算系统

简介

通过测量运动载体的加速度(惯性),并自动进行积分运算,获得其瞬时速度和瞬时位置数据的技术,称作惯性导航,简称惯导。由于组成惯性导航系统的设备都安装在运动载体之内,工作时不依赖外界信息,也不向外界辐射能量,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所以它是一种自主式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具有全天候、全时空的工作能力,短期导航参数精度高,适合于海、陆、空、水下、航天等多种环境下的运动载体的精密导航和控制,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

惯性导航系统通常由惯性测量装置、计算机、控制显示器等组成。惯性测量装置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又称为惯导组合):陀螺仪的漂移将使测角误差随时间成正比地增大;加速度计的常值误差又将引起与时间平方成正比的位置误差。这些误差不加阻尼和修正,会严重影响实际使用,而单纯采用提高仪表制造精度的方法既不能消除根本原因,又会导致成本剧增。当今采用的惯性导航系统常与无线电、多普勒和天文等导航系统组合,既能达到有效的阻尼、又能修正误差,构成一种高精度的组合导航系统。

应用

惯性导航系统用于各种运动机具中,包括飞机、潜艇、航天飞机等运输工具及导弹,然而成本及复杂性限制了其可以应用的场合。

惯性系统最先应用于火箭制导,美国火箭先驱罗伯特.戈达尔(ROBERT GODDARD)试验了早期的陀螺系统。二战期间经德国人冯布劳恩改进应后,应用于V-2火箭制导。战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研究机构及人员对惯性制导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发展成应用飞机、火箭、航天飞机、潜艇的现代惯性导航系统。

重要性

惯性技术是对载体进行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惯性技术是利用惯性原理或其它有关原理,自主测量和控制运载体运动过程的技术,它是惯性导航、惯性制导、惯性测量和惯性敏感器技术的总称。现代惯性技术在各国政府雄厚资金的支持下,己经从最初的军事应用渗透到民用领域。惯性技术在国防装备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惯性制导的中远程导弹,一般说来命中精度70%取决于制导系统的精度。对于导弹核潜艇,由于潜航时间长,其位置和速度是变化的,而这些数据是发射导弹的初始参数,直接影响导弹的命中精度,因而需要提供高精度位置、速度和垂直对准信号。目前适用于潜艇的唯一导航设备就是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完全是依靠运载体自身设备独立自主地进行导航,不依赖外部信息,具有隐蔽性好、工作不受气象条件和人为干扰影响的优点,而且精度高。对于远程巡航导弹,惯性制导系统加上地图匹配技术或其它制导技术,可保证它飞越几千公里之后仍能以很高的精度击中目标。惯性技术己经逐步推广到航天、航空、航海、石油开发、大地测量、海洋调查、地质钻控、机器人技术和铁路等领域,随着新型惯性敏感器件的出现,惯性技术在汽车工业、医疗电子设备中都得到了应用。因此惯性技术不仅在国防现代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也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

发展

从广义上讲从起始点将航行载体引导到目的地的过程统称为导航。从狭义上讲导航是指给航行载体提供实时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的技术和方法。早期人们依靠地磁场、星光、太阳高度等天文、地理方法获取定位、定向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电导航、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等技术相继问世,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惯性导航是使用装载在运载体上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定运载体姿态、速度、位置等信息的技术方法。实现惯性导航的软、硬件设备称为惯性导航系统,简称惯导系统。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简写SINS)是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直接安装在载体上,在计算机中实时计算姿态矩阵,即计算出载体坐标系与导航坐标系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载体坐标系的加速度计信息转换为导航坐标系下的信息,然后进行导航计算。由于其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强、重量轻、成本低、精度高以及使用灵活等优点,使得SINS已经成为当今惯性导航系统发展的主流。捷联惯性测量组件(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简写IMU)是惯导系统的核心组件,IMU的输出信息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精度。

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核心测量器件。现代高精度的惯性导航系统对所采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陀螺仪的漂移误差和加速度计的零位偏值是影响惯导系统精度的最直接的和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改善惯性器件的性能,提高惯性组件的测量精度,特别是陀螺仪的测量精度,一直是惯性导航领域研究的重点。陀螺仪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的滚珠轴承式陀螺,其漂移速率为(l-2)°/h,通过攻克惯性仪表支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气浮、液浮和磁浮陀螺仪,其精度可以达到0.001°/h,而静电支撑陀螺的精度可优于0.0001°/h。从60年代开始,挠性陀螺的研制工作开始起步,其漂移精度优于0.05°/h量级,最好的水平可以达到0.001°/h。

1960年激光陀螺首次研制成功,标志着光学陀螺开始主宰陀螺市场。目前激光陀螺的零偏稳定性最高可达0.0005°/h,激光陀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因而造成成本偏高,同时其体积和重量也偏大,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发展应用,另一方面也促使激光陀螺向低成本、小型化以及三轴整体式方向发展。而另一种光学陀螺-光纤陀螺不但具有激光陀螺的很多优点,而且还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和重量轻等特点,目前正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种光学陀螺

我国发展

我国的惯导技术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液浮陀螺平台惯性导航系统、动力调谐陀螺四轴平台系统已相继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其他各类小型化捷联惯导、光纤陀螺惯导、激光陀螺惯导以及匹配GPS修正的惯导装置等也已经大量应用于战术制导武器、飞机、舰艇、运载火箭、宇宙飞船等。如漂移率0.01°~0.02°/h的新型激光陀螺捷联系统在新型战机上试飞,漂移率0.05°/h以下的光纤陀螺、捷联惯导在舰艇、潜艇上的应用,以及小型化挠性捷联惯导在各类导弹制导武器上的应用,都极大的改善了我军装备的性能。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