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涕零

感激涕零

汉语成语
感激涕零,汉语成语,拼音是gǎn jī tì líng,意思是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出自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示例为诸葛亮《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中文名:感激涕零 外文名:Shed tears of gratitude 拼音:gǎn jī tì líng 近义词:感恩图报、感激不尽、知恩图报 反义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恨之入骨、落井下石 出处:唐·刘禹锡《平蔡行》 注音:ㄍㄢˇ ㄐㄧ ㄊㄧˋ ㄌㄧㄥˊ

释义

意思是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

出处

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九》:“你如有议论,敢乞源源寄来,不胜荣幸感激涕零之至!”

贾政听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七回)

故事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后,他的儿子吴元济未能继承父职,就率军反叛,纵兵烧杀抢掠。宰相裴度率军讨伐,李朔自告奋勇担当平淮西叛乱的重任,率骑兵攻入吴元济的巢穴并活捉了他。百姓对官军感激得掉下眼泪来。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闰八月丙辰日,淮西节度使(也称彰义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密不发丧,对朝廷称其父生病卧床,于是他自领军务。宪宗自平蜀,就立刻想要拿下淮西。

宰相李吉甫也力主拿下淮西,“淮西非如河北,四无党援,国家宿存数十万兵以备之。失今不取,复难图矣”。宪宗从严绶平息九洞蛮叛乱的事情上获得启示,认为此人或许有办法摆平淮西之事,于是授予严绶以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头衔,加淮西招抚使,让他率大军进抵蔡州。

严绶耀武扬威地来到蔡州一线,率军与吴元济对峙。然而,蔡州军毕竟与九洞蛮大不相同,他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兵方略以制敌,所以只好不停地为部下将士发足粮饷,让他们能拥戴自己而不致于逃散。同时,他又备上一份份厚礼,暗地里送到京城去贿赂那些执掌要津的宦官,以招声援,稳定好后方。

这样一来,严绶率领的数万大军白白地耗在前线,平时仅只是闭壁坚守而已,阅时经年竟无尺寸之功。而吴元济根本没将严绶放在眼里,他手下的人纷纷劝他索性举起造反的旗帜,赶走严绶,大干一场。这时淮西节度使署的判官杨元卿见吴元济对朝廷抗命不遵,蠢蠢欲动,并杀掉了好几个忠于朝廷的官员,遂将淮西虚实,及平蔡计策,详告宰相李吉甫。

李吉甫将淮西实情密奏宪宗,宪宗先礼后兵,遣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吊祭,还追赠吴少阳为尚书右仆射,以示恩宠。实则是让其前往蔡州探查吴元济的动向。可吴元济却不迎敕使,发兵四出,屠舜阳,焚叶,掠鲁山、襄城,关东震骇,李君何不得入而还。于是,宪宗决意讨淮西。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极度感激。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