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

恶心

让·保罗·萨特创作中篇小说
《恶心》于1938年首次发表,是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著作的日记体中篇小说。[1]《恶心》是萨特将自己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形式相结合,用小说来表现“存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全书以第一人称日记体写成,恶心本来是指一种生理反应,在文中是指清醒的主人公安东纳·洛根丁对世界的偶然性与不可知性的恶心,对存在本身的无意义的恶心,对人的生存的偶然性和无深刻理由的恶心,对人性异化的恶心,对荒诞现实的恶心。《恶心》用形象的人和物展示抽象的哲学思考,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图解,是萨特小说创作成熟的标忐,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该书也确实深刻地影响了法国现代小说的演变,无论在哲理思想上还是在写作手法上都堪称现代小说的先驱。
    中文名:恶心 别名:安东纳·洛根丁的奇特冒险 作者:让-保罗·萨特 类型: 连载平台: 最新章节: 是否出版: 外文名称:La nausée 文学体裁:日记体中篇小说 首版时间:1938年 字数:199000

内容简介

小说主人公叫安东纳·洛根丁,他是一个孤独的年轻的知识分子,他自我意识很强,有点神经质,因为失恋几乎精神崩溃。经历了长途旅行之后,洛根丁终于在海滨城市波维尔市安顿下来。他住在车站附近的旅行推销员的旅馆里,每天所接触的都是些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人。洛根丁有时在街头闲逛,有时在酒吧间与老板娘调情。他心爱的女人安妮离开他已经整整四年了,在他的记忆中,安妮曾经追求过理想的完满时刻,但所得到的却是虚无,一切都化为乌有。

洛根丁为了充实空虚的人生去研究历史,并打算写一篇关于18世纪法国贵族德·洛勒旁的冒险史的论文。因此他天天上图书馆去读书,搜集资料。在图书馆时,洛根丁认识了一位自修者,在自修者的劝导下,他根据字母排列顺序逐一阅读各种书籍。到了晚上,洛根丁便坐在铁路员工俱乐部里,反复欣赏同一张唱片《在一些日子里》。洛根丁感到他自己正在一点一滴地丧失自己,陷入一种奇异和混乱不堪的状态之中。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他开始对世界感到恶心。

有一天他突然感到有一种腐烂的臭味散发在空气中,在光线中,甚至在人们的态度中。洛根丁曾经到处游逛,后来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冒险生活的含义:这就是恶心。这种恶心就是存在本身的自我显露。他在恶心的感觉中领悟到存在,存在是一种丑态,难以忍受。

终于有一天,洛根丁收到了安妮的来信,这使他抱有一点希望,但他很快就发现,安妮已经变得下流和绝望,她早已放弃以往所追求的那种完满的时刻。洛根丁和安妮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发现了存在的含义:虚无。没有什么可以诉说的,一切都不值一提。这样,洛根丁又重新回到空虚孤独之中。洛根丁决定离开波维尔市。他最后一次光顾了铁路工人俱乐部,最后一次欣赏《在一些日子里》,就在欣赏唱片的最后时刻,他隐约地感觉到了一种渺茫的希望。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6岁的萨特开始写作时,整个欧洲笼罩在一片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阴霾中,经济上,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的危机正在蔓延,极端残酷的现实与人们内心美好的希望,在不断碰撞中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痛苦、迷茫和绝望的情绪,作为敏感的知识分子的萨特感受到了历史的变化,他选择用笔来启发大家如何看待这样可恶荒诞的社会,如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2] 

成书背景

1931年二月,萨特服兵役期满,拒绝当士官生,遂复员任教于勒阿弗尔中学。但在此期间,随着岁月的流逝,萨特产生了失意感,于是开始撰写对孤独的思考,年底,开始写论偶然性的论文,这也是《恶心》的初稿,1934年萨特在柏林求学期间完成《恶心》的第二稿,1938年三月,《恶心》出版。

人物介绍

洛根丁

洛根丁在某种程度上是精神危机时期的萨特,他把内心的感受,诸如孤独,焦虑,不满通过洛根丁发泄出来。主人公洛根丁便成了第一个萨特式人物。洛根丁是位历史学家,为了完成部历史传记来到波维尔。他上图书馆,泡酒店,结识了图书馆里的自学者,有时和酒店老板娘幽会,终日生活在循规蹈矩的市民中间,混沌、麻木,逐渐地失语。突然间他感到了“恶心”。在他眼中,一切存在之物都失去了日常的形态,甚至自己的肉体也是异己之物如同树根般丑恶。

波维尔的生活似乎永远一成不变。生活在封闭、平庸保守的丑恶现实中循环,时间丧失了时间性。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时间的不可逆转,人的一生中每一个时刻都应该是独特而不可复现的。没有变化的时间使人生失去了意义,洛根丁迷失在意义缺失的虚空中,时时遭受“恶心”的袭击。 

洛勒旁

失败了的政治冒险家,布城的德·洛勒旁侯爵,矮小的老好人,欺骗聂尔西亚,谋杀保尔一世,洛根丁在布城就是为了他。然而三年以后,当洛根丁的研究走向深入之后,洛勒旁的容貌便像墨迹一样,逐渐淡了下来,他的感受逐断发生逆转,直至质变。洛勒旁欺骗了历史,也欺骗了洛根丁。“一个多么会说谎的小小的自考者”,洛根丁终于作出自己的判断。

安妮

六年前,安妮抛弃了洛根丁,是因为她要追求所谓“独特的境遇"、“完美的时刻” ;六年后,她又抛弃了他,因为她对人生,世界都感到厌恶,她只是“在肉体上还活肴”。安妮始终掌握着对洛根丁的主动权。她和洛勒旁代表着洛根丁一度寻求的生存的理由。

自修者

这位自修者有好看的女人似的睫毛和像一条肥大的白色的虫一样的手。虽是一名执达员的书记,但他一天到晚除了在图书馆里看书以外,几乎无事可作。他勤于自学,但他采用的是不加选择,按字母顺序来读书的方法。在浩翰的知识海洋面前,他简直就是一个愚蠢的书呆子。他宣称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但他的人道主义是盲目的人道主义。他并没有真正理解“有人类存在呀” 的含义。他“爱人类”,但他是孤独的。此外,他还是个卑怯的同性恋者,尽管他对少年的仅限于凝视的微小的爱情,几乎不是肉欲。 

老板娘

铁路饭店的老板娘,这个在裙子下面慢慢地腐烂的肉体。一方面是个善于经营的好掌柜,一方面她又是个来者不拒的淫妇。她每天都需要一个汉子以从中得到愉快。别人只要问一声,她从来不说没空。一个外貌堂堂,胆小卑怯;一个明目张胆,放荡无料,但自修者和老板娘都是城市里令人恶心的灰色小市民。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1.存在的虚无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把“存在”作为起点和本体,并由此出发探讨人的本质和意义。萨特把存在分为“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两个领域。“自在存在”是指人们感知的对象、内容,指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它是完满的充实的,无主动性,荒谬的。“自为存在”指人的主观意识,人的愿望、情感、意愿、理智等。它是真正的存在,非实在性的,完全自由、主动、有创造性。而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也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构成一个总体,没有自在,自为便是某种抽象的东西,一个无物的意识,没有自为,自在便成为不可说明的东西,只是一个人从意识的虚无那里取得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小说《恶心》就是萨特对人的这种存在状态的形象描述和深刻体验,它通过主人公洛根丁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世界的荒谬,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他的文学批判的世界。

《恶心》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满足于揭示事物,而是去揭示事物本质的存在。通过文学语言表达了其存在哲学的核心部分,因此有必要了解萨特的存在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理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为了在世界上有否定,为了能对存在提问题,就应该以某种方式规定虚无,这是萨特所揭示的虚无的存在的根源,在《恶心》中他写到:“虚无只是我脑中的一个概念”,“并非在存在之前来的,它也是一种存在,出现在其他许多存在之后”。这与康德的纯粹理性一脉相承,与波普尔的证伪说亦有共通之处;人的存在是一个能实现与世界以及自身的虚无化脱离的存在。这种脱离的永恒可能性和自由是一回事。 

2.选择的自由

在通篇的绝望中仍能看到主人公拥有的一些“美妙的时刻”,虽然这些描写微乎其微,但仍旧不可忽视。洛根丁在音乐中,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冲动,他觉得自己的躯体坚硬起来,厌恶走得无影无踪。在日记的结尾,他也是在音乐声中庄严地宣布一个基调和即将诞生的未来。在洛根丁的隐约的希望之中,人们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内在生命的可贵的诉求。在萨特看来,人与自然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意识,而意识的最大特征是自由,而自由就是对人的意志的召唤。即便世界荒诞,人还是有自由去创造自己,创造自己的价值。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看到的洛根丁,是一个敢于正视自我存在和自我命运的生命;是一个肩负责任和使命并能够赋予自己生命以意义和价值的可贵生命。

艺术特色

在艺术形式上,《恶心》是一部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日记体哲理小说。全书由主人公一篇篇长短不一的日记组合而成,这些日记在内容上十分庞杂,互不联系,形如散沙,因而在作品的结构上就有别于传统的故事性小说,没有起伏跌宕、曲折离奇的情节。不过从小说的深层结构看,作者安排这些日记,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小说以主人公的心绪演变为内在线索,以布维尔城为人物活动的中心点,从而把众多的日常生活片断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此外,《恶心》还把描写现实生活的传统手法与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的意识活动的现代手法有机结合起来,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出富有立体感的生活画面。

作品影响

一方面,《恶心》这部小说忠实地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情绪,它告诉人们生活就是这样的,这种近乎白描的现实主义手法使读者耳目一新。另一方面,它开创了用小说这个艺术形式表达哲学这个学科的手法,同时它提出的哲学命题又成为文学新起点的标志。在它出版后的10年中,它成为大众所接受的畅销书,是被人们研究最多、解释最多的作品之一。 

小说于1938年在法国出版后,立刻获得成功,此后经久不衰。《恶心》的问世,标志着萨特存在主义世界观的确立,同时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的地位。小说主人公洛根丁也成为西方文化的文学典型之一,“人们把洛根丁同莎士比亚戏剧人物哈姆雷特和麦克白夫人、狄更斯小说里的奥利佛·退斯特和大卫·科柏菲尔、詹姆斯·乔伊斯笔下的布卢姆和莫丽以及卡夫卡寓言中的克莱格·萨姆萨等文学形象相提并论。”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恶心》还对后世存在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作者简介

让-保罗·萨特,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905年出生于巴黎,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他随母到当教授的外祖父家生活。1915年,他考入中学。20岁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8年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并与波伏娃结为夫妻。1933年赴德留学深造,师从著名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回国后他边从教边写作。二战爆发后,萨特参军,次年被俘。获释后从事创作,主张“介入文学”。1945年创办《现代杂志》,成为职业作家。1955年访问中国。1964年他以“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为由谢绝了诺贝尔文学奖。1980年4月15日病逝于巴黎。代表作有《存在与虚无》和《恶心》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