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第一中学

惠来县第一中学

广东省公立中学
惠来县第一中学位于广东省惠来县城,创办于五四运动前夕的1919年4月21日,原称“惠来县立中学”,是当时潮汕地区率先提倡白话文教学的学校,1961年3月,学校改称惠来县第一中学。学校2007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13年5月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评,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15年学校建成完全中学。据学校网站显示2012年11月01日惠来县第一中学拥有学生5264人,专任教师24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市劳动模范2人,高级教师和研究生73人,中级教师123人。学校分两个教学区(老校区和新校区)办学,新校区计划实施封闭式全寄宿办学模式学校。[1]
    中文名:惠来县第一中学 外文名: 简称:惠来一中 创办人: 办学性质: 学校类别: 学校特色: 主管部门: 所属企业: 现任领导: 专职院士数: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硕士点: 博士点: 博士后: 国家重点学科: 院系设置: 校训: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团结向上 校歌: 院训: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码: 主要奖项:广东省书香校园 知名校友:许大熊,黄国武,方土 知名教师: 英文名:Huilai county first middle school 创建时间:1919 类别:完全中学 现任校长:陈汉生 所属地区:广东省,惠来县 学校属性: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历史沿革

1919年春,成立县立中学筹备会。4月21日,创立预备班,校址设于县游府署,校长黄元友。11月,学生受“五四”运动影响,组织救国团学会。

1920年秋,首席国文教师许伟余在学生作文课中规定写白话文,成为潮汕地区率先写白话文的学校。

1921年5月30日,省教育厅批准立案,校名为惠来县立中学,学制四年。

1923年8月,学制改为三年,称惠来县立中学,年招新生1班。同月,惠来青年社成立,在学生中发展组织,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启蒙活动。1931年8月,在校长陈有方领导下,校风比较民主,学术活动比较自由,各年级分别成立“偲偲社”和“蒸蒸社”、“欣欣社”,出版壁报,发表文章,学生组织公演歌剧。

1934年春夏,初三班学生组织“镰锷通讯社”,发动罢课,反对校长荒废教业。

1936年8月,校长方卓然利用学校积存经费,并向社会及华侨募捐,修缮校舍,华侨林连登捐资兴建“连登楼”(1937年竣工)。学校逐步发展,增至12个班,学生500多人。夏,学生吴健民受中共外围组织的联系,在学校组织“若风壁报社“,出版大型壁报,宣传民主、进步、抗日。

1939年,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为完全中学,称惠来县立中学。

1945年2月1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惠来,学校停课。8月6日,日军撤退,学校筹备复课。10月,学生“初学社”成立,开展学习和革命活动。

1949年5月20日,惠来县城解放,夜,丛苗、初学、春晓等社组织师生200多人走上街头,举行庆祝惠来全境解放并欢呼解放大军南下的游行。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参加在东仓广场举行的惠来第一届青年运动会、惠来文艺晚会。秋,发动惠城各公户捐献教育基金。

1950年2月,改称惠来县人民中学,开设工农业余初中班,招受工农青年入学。

1951年3月,改称惠来县立第一中学,将学校周围公地划归学校,以备发展。秋,高中部停办,高中部学生19人分送金中和韩中就读。同时私立诚信中学与县立中学合办,学生进入一中就学。并组织惠城教育基金筹管会。

1961年3月,惠来恢复县建制,学校改称惠来县第一中学。

1978年,学校改称惠来中学。

1979年5月,学校恢复教育工会组织。

1982年,制定校徽,校旗,校歌,校服,校训。又确定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讲校史,学校训”。12月,学校首栋教工宿舍(16套)竣工。

1986年11月校长吴和宝、副校长方兆丰,黄基中参加广州惠来第一中学学校校友会成立大会。

1992年秋,县决定学校办为高级中学,停止招收初中新生。

1994年4月,成立第一中学教育基金会。

1999年3月,《红棉礼赞》(第一集)和教师论文集《教海拾贝》出版。学校大规模整修校容校貌,在校学生达到2200多人。 4月,举行建校八十周年庆典,盛况空前,参加校庆师生和海内外嘉宾三千多人。

2000年3月,《一中青年》复刊。

2013年5月,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评。

2015年3月,新校区正式命名为“高中部教学区”,惠来县第一中学原址增设初中部。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学校截至2011年已拥有60个教学班,学生4109人,在两个教学区(老校区和高中部教学区)办学,老校区设为初中部,新校区设为高中部,高中部校区实施不完全封闭式全寄宿办学模式。

新校区于2015年3月启用,同年学校高一级,高二级搬入新校区,新校区计划设为高中部,惠来县第一中学原址(老校区)计划设为初中部,从而形成完整的完全中学教育体系。

硬件设施

截至2012年有教学多媒体平台69套,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有计算机室6间,电脑620台;学科实验室和准备室15间,语音室5间,音乐室2间,舞蹈室1间,美术室2间,体育器材室3间,广播室1间,塑胶跑道运动场1个,还有会议厅室3间,行政办公室10间,教师办公室23间,师生阅览室2间,电子阅览室1间,软件制作室1间,卫生室1间,图书馆藏书23.82万多册,全校配套了监控系统和有线广播系统,并建成主干100M校园网和“惠来一中网站”。

学校新校区于2015年启用,位于惠城镇东郊,规模为90个教学班。配有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和信息楼,体育馆,学生公寓;有应有尽有的配套设施并且功能完善的学生餐厅,电脑机房、多媒体阶梯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和探究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校园广播系统、监控系统一应俱全,400米塑胶跑道、足球场以及先进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场足够师生使用。(因整体系统建设仅完成了95%便开始使用,校园广播系统中团委下属学生社团如广播站并未配备相应的广播设备)

师资力量

学校截至2011年有教职工263人,其中专任教师218人,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84人,以及特级教师方儒松。

部分特级,高级教师代表名单

数学学科——王文宏

英语学科——方庆珍

语文学科——方仕贞

历史学科——方儒松(特级)

生物学科——吴傲雪

化学学科——胡焕裕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12年惠来县第一中学上本科线1088人,比2011年增加167人,增幅18%;上本科第一批重点146人,比2011年增加24人,增幅19.7%;史煜昆同学675分列全市理科总分第六名。

2013年惠来县第一中学高考上本科第一批254人,比2012年年度增加108人,增幅达74%,上本科人数1219人,本科率70%,比2012年增加10个百分点。方捷睿同学681分列揭阳市理科总分第4名,并以排位分701分列全省第15位,已被清华大学确定为重点招录对象。

2014年惠来县第一中学上本科第一批295人,比2013年增加41人;二批以上1362人,比2013年增加143人。

学科竞赛

自2010年至2012年学生获国家级奖28人次,省级奖78人次,市级奖30人次。蔡小敏和方捷睿同学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

教师成绩

自2010年至2012年教师获国家级奖1人次,省级奖33人次,市级奖15人次;学校承担省重点课题已结题的2个,正在进行的2个;市重点课题1个正在进行;信息技术教研组课题组被评为省“优秀课题组”,化学教研组被评为市“优秀课题组”,生物教研组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校长陈汉生,是省南粤优秀教师,市劳动模范。

文化传统

校徽

惠来县第一中学校徽自上而下由朝阳、木棉花、书卷、水波纹构成,主体色彩为红、蓝、绿三色。

校徽上方红色的太阳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象征一中如日初升,充满希望与活力。

校徽中间的木棉花源出校园内两棵苍劲挺拔的木棉古树(植于县文庙前连登楼后)。木棉花是英雄花,也是一中校花。

校徽正中展开的书卷象征一中学风拂面,书海飘香,象征一中人在知识的海洋中拼搏奋进,力争上游。

校徽下方的水波纹象征惠来县第一中学位于美丽的南海之滨,人文鼎盛,源远流长。

校训

惠来县第一中学校训:艰苦朴素 勤奋好学 团结向上

艰苦朴素是指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作风。我们倡导一中人以艰苦朴素为生活作风和生活本色。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勤奋好学是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我们倡导师生勤奋好学为荣。团结向上是凝聚力量,追求卓越,我们倡导师生同心同德、自尊自强,为了铸造一中辉煌而积极进取。

学生社团

惠来县学生社团主要有一中青年文学社,记者站与校园之声广播站。

一中青年文学社是惠来县联合会下属的一个会员团体,一中青年文学社多次举办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象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举办文学讲座出版《一中青年》刊物等活动,2002年,文学社被揭阳市教育局评选为市优秀文学社团。

一中记者站是隶属于一中团委的一个学生社团,成立于2001年4月1日。它以“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宗旨,以及时、全面报道学关注的内外讯息为己任,让学生了解母校的成长并有刊报——《一中记者报》,此外还承担举办知识竞答赛和摄影竞赛等大型活动。

校园之声广播站是隶属于一中团委的一个学生社团,于1998年12月份正式成立,节目以新闻、文学、娱乐、英语四大类节目贯穿整个星期,此外还承办校园歌手大赛赛事。

校区环境

旧校区:占地面积81016平方米,建筑面积53578平方米,运动场地7150平方米,老校区历史底蕴浓厚,有民国建筑风格的连登楼,腾蛟池等景色,2011年敬立了毛主席铜像。

高中部教学区:位于惠城镇东山开发区,占地面积约220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多元,按省一级学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规划设置9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5000人。校区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分离。拥有教学楼4幢、行政办公楼1幢、实验楼2幢、艺术楼1幢、电教图书馆1幢、学生宿舍楼4幢、教师工作用房2幢、室内体育馆1幢、含400米环形跑道的草地操场和各类球类场地等。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