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生

徐寅生

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徐寅生(Xu Yinsheng,1938年5月12日—),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所发表的《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受到毛泽东及中国各界高度评价,曾任国家乒联主席,现任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和《乒乓世界》杂志的主编。
  • 中文名:徐寅生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Xu Yinsheng
  • 籍贯:江苏苏州
  • 出生地:上海
  • 性别:男
  • 国籍:中国
  • 出生年月:1938年5月12日
  • 职业:乒乓球,中国乒协主席

简介

徐寅生,是中国乒乓球选手中最有思想和头脑的运动员,所发表的《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受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及中国各界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并对女队翻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乒乓球乃至整个体育界都是无人可以相比的。同时徐寅生还是中国乒乓球选手中担任领导职位最高,时间最长的人。

成长经历

1959年,徐寅生成为国家乒乓球集训队选手。

作为中国乒乓球届“三巨头”之一的徐寅生,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后,经常穿了运动服和运动员一起打球,并时刻关注年轻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在他担任国家乒联主席期间,为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积极推动了40mm大球取代38mm小球。为了乒乓球运动将来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徐寅生自动放弃连任国际乒联主席,如今,他担任中国乒协主席和《乒乓世界》杂志的主编。

徐寅生是一家兄弟姐妹八人中最小的,从小受到父母和姐姐、哥哥的各种关照。在其少年时,徐寅生迷上了乒乓球,通过刻苦的训练和本身的良好控球手感,1955年他在上海光大中学时进入上海市学生队,一年后就进入上海市队。

1959年,徐寅生成为国家乒乓球集训队选手。他直拍快攻打法,技术全面,战术灵活,球路变化多,正手侧上、下旋奔球以及反手位低抛发球很有特色,打球善于动脑,素有乒坛“智多星”之称。在其当队员的历史上,他四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个人荣誉

1961年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徐寅生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五虎将之一。

1963年,在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亚军(与庄则栋合作),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65年在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冠军(与庄则栋合作),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58年,徐寅生获运动健将称号。

1961年至1965年三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5年当选为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亚洲副主席兼议事通则委员会委员。

1977年,徐寅生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副主任。

1979年,徐寅生出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

1984年,他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

1994年,徐寅生被评为“建国四十五周年体坛四十五英杰”之一。

2010年入选国际乒联名人堂 

人物评价

在乒乓球届提起徐寅生,几乎每个人都会由衷的说出一些赞美之词。人们对这位领头人的钦佩,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体育大舞台上把自己的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精彩到位:当运动员时期拿过世界冠军;当总教练率队登上顶峰;当中国乒协主席20多年至今,面对国际乒坛的巨变,带领中国乒乓球届创新奋斗,始终保持着总体优势;在国际乒联副主席、主席的任期中,他又赢得了不同肤色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信任和尊敬。人们对徐寅生的敬重,更多的源于他的人格魅力:为人的宽厚豁达,处事的睿智从容,以及他在乒乓球运动发展方面超前的思维和力主创新的胆略。

作为中国乒乓球届“三巨头”之一的徐寅生,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后,经常穿了运动服和运动员一起打球,并时刻关注年轻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在他担任国家乒联主席期间,为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积极推动了40mm大球取代38mm小球。为了乒乓球运动将来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1999年徐寅生自动放弃连任国际乒联主席,如今,他担任中国乒协主席和《乒乓世界》杂志的主编。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