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传化

徐传化

浙江萧山企业家
公开简历显示,徐传化,男,1935年出生,浙江萧山人,传化集团名字的由来。[1]1986年创办起了生产液体肥皂的家庭作坊(传化集团的前身),靠一口大缸和一只铁锅开始创业。短短25年间,这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已突破两百亿。现在传化集团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涉足化工、物流、农业和投资的多元化企业。
    中文名:徐传化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汉族 籍贯: 毕业院校: 职务: 就职企业: 主要成就:创办传化集团 出生地:浙江萧山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个人简介

2003年,身为传化集团董事局主席的徐传化70岁高龄入党,是传化集团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体现,也是传化集团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对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传化人口文化艺术团创始人,徐传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演出,大力弘扬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翻天复地的变化。主动投身与“双思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等活动中,以生动的节目形式活跃于演艺界。”他还积极主动加入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公益宣传,弘扬婚育新风尚,被评为杭州市十佳计生协会会员。作为当时的企业负责人,徐传化带领传化集团于1995年4月立了党支部;1998年9月,中共萧山市委批准传化集团建立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这是浙江省私营企业中的第一个党委。这为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作用、妥善处理党组织与私营企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做出积极的贡献。

个人履历

1986.10创办传化企业

1986.10-1992.10宁新合作净洗剂厂厂长

1992.10-1995.10杭州传化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5.10-2001.10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1.10-2003.10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

2003.10至今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

创富历程

1986年,徐冠巨的父亲徐传化

为给患溶血性贫血的徐冠巨治病,办起了生产液体肥皂的家庭作坊,是为传化集团前身。

1987年,徐家液体皂销售额达到33万余元,获得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宁围宁新合作净洗剂厂被评为宁围乡先进集体

1988年,初步形成了厂区范围,销售额达到140万,企业更名为“萧山市宁围助剂厂”,产品延伸到液体皂、净洗剂、磺酸钠。1988年底,萧山市宁围助剂厂被宁围乡评为先进集体,徐传化被评为劳动模范。

1989年,继续扩大再生产,向镇政府租用了3亩地,盖起了厂房,安装了锅炉和反应釜,首次有了工业生产的雏形。

1989年,当时,社会对私营经济组织正处于争论的高峰,企业在“歇业”还是继续办下去之间彷徨。1989年底,地方党和政府像看待集体企业一样看待传化,肯定传化所做的社会贡献,并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徐传化被评为“劳动模范”,并戴上了大红花。企业坚定了继续办下去的信心。

1990年,徐传化的儿子徐冠巨成功研制“901”去油灵,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种下了自主创新的基因,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991年,为促使企业从“致富”到“创业”的转变,企业提出第一句口号:“开拓进取、永不满足”。

1995年传化集团正式成立。

村中拿第一的人

萧山的农民以勤劳而远近闻名,特别是宁围镇一带的农民更是如此,他们吃苦耐劳,省吃俭用,在生活方面很“不想通”。徐传化很勤劳,可是,却是一个很“想通”的人。他喜欢追求

时尚的生活。他在村里有很多“第一”:第一个装电灯、有线广播、电话,第一个买来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第一个买汽车……这些“第一”,都是徐传化所喝的“头口水”。

他是村里第一个盖楼房的人。当初村里别人住的还是草棚,他的楼房在村里十分显眼,一度成了村里标志性建筑。徐家盖得起楼房是因为他那年苗木卖得很好。他种苗木的本事是跟邻村的一位“万元户”学的。两年前,他听说邻村的苗木大户老戴卖苗木赚了大钱,于是,对种苗木一无所知的徐传化立即赶过去求教。后来,他帮助苗木大户找到了当时紧缺的五针松,获得信任后得到老戴的指点,在村里率先种起了苗木,两年后获得了10多万元的收入。这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个天文数字,他用这笔收入盖起了楼房。

村里第一个办厂的人

1985年的冬天,对听得见潮水咆哮声的宁围徐家来说,是一个祸不单行的冰冷季节。徐传化所在的一家小磷肥厂办不下去关门了,所有的员工遣散回家,跑供销的徐传化自然也没了饭碗。而在当地一家有名的乡镇企业当会计的徐家小儿子冠巨,这时得了一场当时几乎是绝症的大病——“溶血性贫血”,平时健壮如牛的他一下子病得气息奄奄,也被迫离职回到家中。徐家辛辛苦苦积攒的2万元血汗钱在2个月里就化为乌有,并且还欠债2.6万多元,这对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为了还债,父亲徐传化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决定做生意。

为儿治病做生意

在一次出差途中的闲聊中,徐传化了解到液体肥皂当时非常紧俏。回家后,徐传化借来了2000元搞一个家庭手工作坊:做液体洗涤剂。起步是艰难的,没有反应锅,就用水缸来替代;没有锅炉,就用铁锅加柴烧来替代;没有搅拌机,就用人工来替代。

创业伊始的一些事件给徐冠巨带来了深刻的思考。2000元买一勺盐的故事就一直在传化流传。当时,徐家的企业聘请了“星期天工程师”,每周日来一次。这位工程师掌握着一种添加剂的秘诀,每次加一勺,液体皂就变得粘稠。市场份额的迅速扩大,仅靠在“星期日工程师”指导下生产的液体洗涤剂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要想扩大生产,必须掌握使液体洗涤剂变浓变稠的“秘方”,可在这一关键技术上,“星期天工程师”始终留一手。如何使又清又淡的液体洗涤剂变得又浓又稠,徐传化千百次地问自己,却始终不得其解,直到用2000块钱才从他那买来使液体洗涤剂变浓变稠的“秘方”———一勺盐。

2000元买一勺盐,是徐传化在市场经济中接受的一次重要洗礼,他总结:培养核心竞争力至为重要。

创业初期,“1986年,改革开放才开始不久,许多领域还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残余,当时的原料很难采购,徐传化要通过一些单位的熟人,才能买到一些,而且量很小。

1986年10月,徐传化设备简陋的家庭作坊诞生了。他们一开始因为资金少,只能晚上生产,白天用自行车驮着液体洗涤剂到各村各户去叫卖,再把卖来的钱购原料再生产,如此循环往复。”

徐家的生意越来越好,1987年,销售额达到了33万元,利润超过了3万元。这一年,徐家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了当地的富裕户。更令人惊奇的是,徐冠巨的病原本很难治,但在那年却大有好转。

1988年,由于液体洗涤剂供不应求,徐传化父子租用村里房子作厂房,扩大生产规模。此时徐家的一些亲戚朋友也加入到生产和销售中来,家庭作坊逐渐演变为家族型企业。1989年,徐传化父子和他们的企业又向前跨出一步。他们向当地政府租用了3亩地,盖起了厂房,安装了锅炉。在继续拓展液体洗涤剂市场的同时,产品开始向印染助剂类扩展,企业规模继续扩大,职工人数已达几十人。从此之后,徐传化父子的企业逐渐走上正轨。

做强企业

从日化用品到化工助剂的延展,为传化集团的成功起到了奠基作用,而奠定这个基础的就是徐传化。

就在徐传化推销液体洗涤剂时,萧绍一带的纺织印染企业正在迅速发展,绍兴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正是那时候开始崛起。徐传化在接触许多纺织印染企业中,得知当时的纺织印染厂用的助剂都是进口的,极其昂贵。当时仅有高中学历、在生产实践中学到大量化学知识的儿子徐冠巨得到这个消息后,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经过许多次试验,研制成功了纺织印染企业急需的“901”去油灵。而正是这个产品,使传化从一个普通小企业逐渐走上了做强做大之路。

外界对传化集团的了解几乎都和化工有关,但事实上,真正能体现传化风格的也许是传化物流和传化农业两个项目。

1997年,传化集团就开始组建为企业自我服务的“自备车队”,但运营成本颇高,后来,传化专门组建运输公司,但经营费用还是居高不下。2002年,正当物流业成为中国经济界热门话题,“第三方物流”概念红遍大江南北时,传化率先进入“第四方物流”。

做大做强物流产业

他这样思考,需求者需要采购某种商品而进行的物流活动是第一方物流,供应方为了提供某种商品而进行的物流活动是第二方物流,由供应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则是第三方物流,而传化可以成为培育物流企业的第四方物流。2002年,传化开始投资建设传化物流基地。2003年4月18日,正式开始营业。这个总投资3亿元、总面积560亩的物流基地,选址也颇为讲究,正好位于浙江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沪杭甬高速公路萧山出口处。

温州的一家电器企业在工业电器方面颇有知名度,他们也为物流成本高企所烦恼。这家电器企业成为传化物流的客户之后,取消了自己的车队,公司的供销部门设立了直通传化物流基地的计算机平台。该企业车辆需求信息会随时反映在传化物流基地的大平台上,大批从杭州回程的空车就成为企业整合的资源。这家企业成为传化的客户后,每年节省运输费用五百万元!

这个创业初期公司内部许多人无法理解的项目,徐冠巨倾注了大量心血,而这个项目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徐冠巨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06年,物流基地全年实现营业总额达到23亿元,上缴税费8000多万元;目前,已有480余家来自省内外的专业运输、仓储、零担、货代等物流企业进驻传化物流基地,基地整合了近40万辆的社会车辆,日整合车辆达2千-3千辆,日承运货物量达3万-5万吨。

徐总说,这个第四方物流企业,也能做到四方共赢,“物流企业拿到了业务,需求企业降低了成本,我们公司得到了发展,地方政府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形象,增加了税收和就业”。传化物流的成功,引起了许多地方政府的兴趣,徐冠巨告诉记者,“已至少有100多个城市邀请传化前去复制物流基地。”

传化物流基地强烈吸引这些城市的亮点很多,光税收一项就很有说服力,传化物流基地2006年上缴了8000多万税费,这个数字哪怕是在财政收入居浙江省县、市(区)第一的萧山,也不是小数字。除此之外,类似基地还能有效降低区域经济运营成本:以传化物流为例,目前已经服务杭州市及周边地区具一定规模的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达18000多家,并为其降低物流成本40%左右。

在杭州取得成功后,徐冠巨决定在全国各地复制传化物流基地,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的包括苏州物流基地和成都物流基地。以成都物流基地为例,该项目已在2007年10月开工,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物流营业额50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可降低当地的物流成本达40%。除此之外,成都市过夜静态物流停车可由目前的6000辆减至2000辆左右。

2003年,投资3亿元建成560亩传化物流基地;

2006年,实现营业总额达23亿元,上缴税费8000多万元。

“已至少有100多个城市邀请传化前去复制物流基地。我希望在未来几年内达到10家”。传化集团董事局主席透露。

如果该目标实现,那么传化将形成复盖全国的物流网络,物流产值将达到数百亿元。短短20年间,这家企业的产值即将突破百亿。1995年,传化在民营企业中率先建立党支部,从而成为中国最早建立党支部的民营企业之一,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任总书记都曾亲自考察或关注过传化集团的党建工作。

公司上市

传化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无论是传化股份还是新安化工,都因为业绩优良和发展前景乐观,受到了机构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徐总认为,资本市场对传化事业的发展帮助很大,同时传化对投资者的回报也是丰厚的,比如传化股份在股改时,10送4.5股就是当时股改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他说:“传化集团在资本市场还会有一些动作,传化在上海设立的投资公司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让业已接手传化帅印的儿子徐冠巨颇为欣慰的是,在跨国公司云集的上海,职场对传化的认同度也颇高。传化投资公司的招聘广告刊出后,每天都会收到上千份简历。

事实上,在徐冠巨的产业版图上,传化物流和传化农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按照传化的规划,在全国省会城市、GDP超过1600亿的经济发达城市或交通枢纽城市,都可以复制物流基地。按照传化的规划,未来5年内将达到10个。而传化农业的规模也将和传化物流相似。一个传化物流基地需要耗资5亿-10亿元。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些项目显然难以迅速推出。

传化艺术团

贵为传化董事局主席的徐传化亲任传化艺术团团长,已义务到农村演出2000余场。每次演出的开场锣都是他敲响的,然后便是伴奏,唱越剧时的主胡、唱莲花落时的琵琶、唱绍剧时的板胡都是徐传化演奏。休息时他和演员一样,站在舞台旁吃快餐。

徐传化是传化集团的创始人,1986年10月,徐传化带领着一家五口,靠2000元的原始资金开始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之路。而2007年传化集团的总产值将达百亿元。20多年后,这位贵为传化集团董事局主席之尊的老人,几乎把所有的工作精力都扑在了传化艺术团上———他几乎放下了传化集团绝大多数日常事务。

1995年,徐传化老先生亲手创办起了传化艺术团,经过10多年的迅速发展,艺术团已经成为了拥有演职人员30余人,集曲艺、歌舞、戏曲及其他综合艺术于一体的企业文艺团体,而且各种先进的音响、灯光、舞美设备也已配备的相当齐全,累计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已几乎可以与专业剧团相互媲美。但是,徐传化,这位做了一辈子生意,从2000元起家,做到总产值近百亿的商界传奇老人,艺术团这个“项目”上,却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根据传化集团提供的统计数据,艺术团义务演出场次已达2000余场,观看和受教育群众达1000多万人次。

徐传化之所以醉心于传化艺术团,和他年轻时候的民间艺术爱好有关。30岁那年,他从一位下乡的知识青年那里学会了二胡、笛子。每当从田间劳作归来,总喜欢坐在家里拉拉二胡,吹吹笛子。后来,又学会了吹琐呐,弹奏琵琶。传化集团内对传化艺术团稍有了解的员工都知道,传化艺术团有一幅插满红旗的地图。上面的很多城市都插上了小红旗———这标志着艺术团曾在此演出。萧山地区的乡镇、杭州下属的县市都已布满了红旗;浙江的绍兴、温州等主要城市也有他们踏足的痕迹;周边的江苏、安徽、上海也都有零星的红色标记。

早在1995年传化艺术团就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参与演出的除了老板徐传化就是企业里的员工,最初的目的也就是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偶尔才作为企业交流的手段,到其他地方演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艺术团的任务越来越多,平均每年都要达到250场,内部对于提高演出水平的呼声也是水涨船高。2000年,艺术团开始正式聘请专业演员,遇到重要的演出都要花重金邀请名角登台。

徐传化自任艺术团团长。为了保证演出水准,艺术团添置了一流的演出设备,并且招兵买马,从绍兴等地招了来一批科班出身的演员,而且个个都有绝活。艺术团还请来胡兆海、翁仁康、黄宪高等一些曲艺“大牌”担任顾问。艺术团的水准是专业的,可是,演出的场地却以农村为主,演出曲目也都是以莲花落、越剧等地方戏为主,而且滑稽喜剧占了多数,所以,每到一处,都能为群众带去欢声笑语。徐传化在舞台上是一个幕后英雄,每次演出的开场锣都是他敲响的,然后便是伴奏,唱越剧时的主胡、唱莲花落时的琵琶、唱绍剧时的板胡都是徐传化演奏的。休息时他也和演员一样,站在舞台旁吃快餐。

艺术团成立至今,演员的工资、车辆交通费、舞美灯光等费用都是企业出,尽管在演出时承办单位也有补贴,那只是杯水车薪。每年,艺术团要“亏损”100多万元。徐传化却认为一点都不亏,当他看到台下观看演出的乡亲们一张张笑脸时,心中比吃了蜜还甜。他认为乡亲们的快乐是无价的。

荣誉

传化集团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全国光彩之星"、"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十佳民营企业"、浙江省首批"诚信企业"、"浙江省模范纳税大户"、"浙江省最佳效益"和"浙江省最大工业企业"等称号,并被农业部确定为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