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

汉语汉字
征(拼音:zhē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征和它的繁体“徵”原是两个不同的字。征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征伐,后引申为远行。“徵”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为征召,引申指征求,又引申为征收、征取。还表示迹象、现象,引申指证明。“徵”有zhēng和zhǐ两个读音,《简化字总表》规定“徵”读zhēng时简化为“征”,但用于人名时不宜简作“征”,如魏徵、文徵明。
  • 中文名:征
  • 拼音:zhēng
  • 繁体:徵
  • 部首:彳
  • 五笔:tghg
  • 仓颉:homym
  • 郑码:oiai
  • 平水韵:征-下平八庚,徵-下平十蒸
  • 注音:ㄓㄥ
  • 总笔画:8
  • 四角号码:21211
  • 统一码:5F81
  • 造字法:形声字、会意字
  • 结构:左右结构

字源演变

征是形声兼会意字。从彳,正声。彳为表示道路意义的“行”字左半,亦表道路。“正”为“征”字初文,甲骨文字形作A,上面“B”表示城邑,下“C”为人脚形。举趾往邑,会远征或征伐之意。上面的口形或写为一实心圆点。金文“正”字上部的圆点或演化为一短横。春秋、战国金文“正”字上部常增添一短横,《说文》古文从此。甲骨文中已有了从“彳”旁的征字。金文或增止成为从辵、正声的形声字。彳、辵为义近形符,常可通。

《说文》小篆从辵、正声。或体则从彳。汉以后一般只用从彳的征了。征本义为征伐。《殷墟文字丙编》52:“贞:王叀侯告比正(征)尸(夷)?”《书·胤征》:“胤征。”孔传:“奉辞伐罪曰征。”引申可指远行。《诗·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野。”由本义征伐还引申出夺取、收取赋税等意义。正加上彳或辵旁后与正逐渐分化为两字。“正月”一般只用“正”,偶或用“征”字。员鼎“征月”即以征为正。征又或用同“钲”。䣄尹征城:“自作征城(“征城”即“钲铖”,一种乐器)。”

西周金文的徵作乙组图1。左下的“辵”为形旁,右上构件含义不明,可能为声旁。战国所见省去了辵旁,增加了口旁(乙组图2)。《说文》古文(图3)所见又增加了攴旁。小篆当是保留了初文所从“辵”旁的一部分因而有了“彳”旁。保留了古文的“攴”旁。至其中间的部分(乙组图B),疑是乙组图C之讹。《说文》:“徵,召也。从微省,壬为徵,行于微而文达者,即徵之。”构形分析与初文不合。

徵召的徵和征税的征意义相近,但在古代不同音。后来这两个字变成了同音字,但是用法仍不相通。汉字简化时,徵并入了征,徵召的徵和征税的征就合而不分了。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zhēng

名词

正行。

指征夫。

衷衣,贴身小裤。

用以指征收的赋税。

围棋术语。

姓。古代传说有仙人征伯侨。

惊惶失措的样子。

预兆;迹象。

表现;表示。

取信。

指所征召的徒役。

成。

主管。

姓。

动词

远行,远去。(多指行军)

出兵讨伐。

收取。

夺取。

证明;证验。

引申为象征。

质问;询问。

征召;征聘。多指君召臣。

谓收捕。

招致,招惹。

寻求;访求。

参考资料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二】【辵部】诸盈切(zhēng)

?,正、行也。从辵正声。

征,?(当作?)或从彳。

说文解字注

正行也。

《释言》《毛传》皆曰:征,行也。许分别之,征为正行,迈为远行。

从辵。正声。

形声包会意。诸盈切。十一部。廴部又有延字。行也。

?或从彳。

引伸为征伐。《孟子》曰:征之为言正也。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诸盈切。《正韵》诸成切。?证平声。《尔雅·释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诗·小雅》:之子于征。

又《韵会》:征,伐也。《易·离卦》:王用出征。《书·大禹谟》: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孟子》:征者,上伐下也。

又《正韵》:征,取也。《礼·王制》:关讥而不征。

又姓。《前汉·司马相如传》:厮征伯侨而役羡门兮。注:仙人姓征,名伯侨。

又《韵会》:通政。《周礼·地官·小司徒》:施其职而平其政。注:音征,税也。当作征。

又通正。《周礼·夏官》:惟加田无国正。注:音征。税也。独加赏之田无税。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下平十四清

开口呼

全清

诸盈切

tɕjɛŋ

集韵

?

平声

下平十四清

开口呼

全清

诸盈切

ʨiæŋ

韵略

平声

诸成切

增韵

平声

诸成切

中原音韵

阴平

庚青

齐齿呼

全清

tʂiəŋ

中州音韵

平声

庚青

知声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八庚

全清

诸成切

tʃiəŋ

分韵撮要

阴平

第七英影应益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