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成

彭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药学院院长
彭成,出生于1964年,四川省南部县人。198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留校在中药研究室从事中药药理研究。[1]1999年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任科技处处长,2006年任药学院院长。2010年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药学院院长。
  • 中文名:彭成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汉
  • 籍贯:
  • 毕业院校:成都中医学院
  • 学历:
  • 教学职称:博士生导师
  • 临床职称:
  • 执业地点:
  • 出生地:四川省南部县
  • 性别:男
  • 主要成就:《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人物简介

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十一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财政部农业产业化项目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咨询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咨询与评审专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家库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四川)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医药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科技顾问团、成都市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动物》杂志副主编,《Asian Journal of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曾多次前往美国、加拿大、韩国、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

个人经历

主要从事疾病动物模型与中药复方药理毒理研究和中药新药开发,先后负责国家“973”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国家新药基金项目等课题20多项。获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奖1项(负责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分题主研),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负责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负责人)、二等奖3项(负责人1项、主研2项)、三等奖3项(主研)。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rehensive Medicine》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编写学术着作9部(主编2部、副主编4部),研制原一、二、三类新药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6人。组建博士点、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曾多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省级科研项目指南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毒理技术标准的制定。

他首次提出中药创新药物“方病证、药病证、有效部位与病证、有效成分与病证”的研究发现模式,并进行产品开发研究,获新药证书或临床批件10个;建立了乌头类有毒中药的化学库指纹谱、安全性评价模式和控制乌头类有毒中药的方法体系;以川产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提出中药“种质性效用”多维评价模式,系统研究和开发川产道地药材。“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多次深入灾区考察中药资源情况,组织实施大黄、瓦布贝母、厚朴道地药材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综合开发,在灾区生态恢复、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药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于2011年入列2011年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增选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

荣誉记录

1997年被定为首批“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1998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1999年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获“四川省十佳青年教师”称号。

2000年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

200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02年获第六届“青年科技奖”。

2003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4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获第十二届“四川省优秀青年”称号。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