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后唐同光初年的道教、佛教人物
广泽尊王圣号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简称广泽尊王,此外尚有郭圣王、郭王公、圣王公、保安尊王诸称。据传广泽尊王宝姓郭氏,名忠福,系五代后晋天福年间人氏,郭子仪十一世孙,开闽郭在嵩五代孙,乐华之孙,理柱之子,后唐同光初年(923年)安溪石排山下蓬莱崇善里诞生,为杨荏长者放牧。后来机缘得到崔芸公堪舆恩师献风水宝地并指引迁居现泉州南安诗山公园内龙山宫位置居住,时龄十六岁在诗山凤山寺第二殿左边大房古址,盘膝于古藤上坐化得道成神。据史志记载,广泽尊王成仙登神后,神通广大,有求必应,行仁赐福,兴神助战,功勋卓著。自宋至清,获历朝皇帝六次敕封祭典。
  • 中文名:郭忠福
  • 别名:广泽尊王圣王公保安尊王
  • 出生地:中国安溪
  • 主要成就:自宋至清保国安民六次受皇帝敕封

人物来源

据传(未经查实)文化革命期间一九六六年丙午仲夏五月十二日,“珍贵国宝庄严的开基金尊”由辜安庆居士移驾香港,翌日殿安奉,现由辜氏收藏保护供奉圣驾,奉敬春秋两祀。如下图。

妙应仙妃

广泽尊王

太王(广泽尊王之父)

郭理柱公圣像--裏主尊王(广泽尊王之父)

诞生:唐朝光化三年二月初九日

逝世:后唐长兴元年十月初一日

据辜安庆居士表示,郭理柱公圣像原供奉於香港开元禅院内,1992年圣驾巡台时,由当时台中县沙鹿保安宫主理童培根借太王金身镇宫,后报称失落不肯归还,至今下落不明。

广泽尊王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二月廿二。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小溪场金谷(今属安溪县)人。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父名郭亮,母名林素娘。父母皆受雇于杨姓地主,他七岁丧父,家境贫寒,帮忙地主放牧。

广泽尊王

杨姓地主欲迁徙祖坟,请了一位道行高深的风水师(姓名不详,一说崔芸)择地。但地主吝啬成性,并未善待风水师,甚至还将跌落厕所的羊尸煮熟,供应风水师食用。风水师得知受到地主此般侮辱之后,怒火中烧,不但不帮地主选择吉地改葬,反而将难得一见的吉地“羊棚蜈蚣穴”,告诉了善良忠厚的郭姓牧童。

牧童将父亲的遗骨葬在吉地之后,就和母亲离开了杨家,搬到福建泉州南安诗山落脚。他日夜在山上打坐修炼,竟然因为父坟风水的庇荫及自身努力,在一次打坐时得道升天,牧童的母亲发觉不对,看到他两脚盘著腿而飞升,于是去拉他的左脚,想阻止他离去,但它左脚被拉下来,依然成仙。故其造像为一脚盘腿,一脚下垂的“翘脚”造型。

成仙后,郭经常显示神迹,受到历代皇帝尊封。

广泽尊王

凤山寺广泽尊王

台湾十三太子尊王

社坛永安宫

清代光绪年间的《郭山庙志》记载,宋高宗时皇宫火灾,尊王灭火救驾有功,第一次受封;其后宋宁宗、宋理宗都曾敕封,宋宁宗并封其父母为“太王”、“太妃”。

每年旧历八月都会举办广泽尊王“封祭祖”的活动,世界各地的信徒,至闽南泉州安溪县祭拜广泽尊王的祖坟,对尊王先人表示敬意。“封茔祭祖”时,先祭当年地主“杨公墓”,以示不忘故主初恩。祭完杨公,信众扶持尊王神像,祭拜尊王祖坟而退。

神明典故

郭忠福,於後唐同光初年癸未(923年)诞生于闽泉安溪清溪村,自小聪颖过人,十分孝顺父母。其父郭理柱,务农为生,天天提早摸黑在田里累死累活地干活,然而瘦田薄地,收成不多,还熬出一身疾病。三十一岁便与世长辞。其母姓林名素娘,温柔贤慧,吃苦勤俭,没日没月的操劳。没想到丈夫被病魔夺走。因家道贫寒,筹不齐丧葬费,母子俩只好含泪把尸体焚烧成灰,装入罐中,暂且放置在茅屋里。郭忠福为了安葬父亲的骨灰,小小年纪便卖身于安溪崇善里金谷乡大财主杨长者家牧羊。母亲也跟到杨家做工,给杨家缝衣洗衣,挑水烧饭。由开工钱微薄,母子俩在杨家干了三年,还是没有办法让父亲的骨灰安葬入土。但母子能相处在一块,倒也欣慰过日。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郭忠福在杨家牧羊,处处用心,从未出点差错,因此也深得杨长者喜欢。每天跟忠福牧羊的孩子很多,小伙伴们常常一块在草地上嬉闹但稍有疏忽,羊群便会东跑西窜,偷啃人家的五谷和蔬菜。对此,忠福特别留心在意。

有一次,乡里演戏,他竟异想天开,撒泡尿划个圆圈,对羊群说:“你们得乖乖呆在圈内,不许乱跑乱动。”说罢私自看戏去了。等他看戏回来,那些羊居然还呆在尿圈里,不敢跑到圈外。村里的人知道了,都暗暗称奇。

山上的树林藤蔓丛生,层层叠叠,如阶如座。忠福跟小伙伴们玩得兴起,他常常攀登上去,坐在藤座的最高层,以皇帝自居,指挥下面的孩子列班待候,三呼万岁。有时,别的孩子也想上去坐做皇位,不知怎么慌了神,竟又跌了下来,由此,小伙伴们都说郭忠福有“皇帝命”。

郭忠福还常常带小伙伴们南“征”北“战”,羊群如兵马,他或为将军,或做主帅,或称皇御驾亲征,挥动着“令旗”,羊群跟他满山遍野地奔跑,打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胜仗。

他觉得在清溪牧羊,挺有趣呢。

杨长者相信风水之说,从赣州请来一位地理大师,为杨家寻觅一块宝地。地理大师说要三年方能找到好风水,于是便住在杨家。平日无事,替杨家教授子女。

郭忠福有时从书房窗下经过,听到的词句,过后都能背诵出来。地理大师见忠福十分聪明,把他视为“神童”。每日放牧之余,他常为地理大师送饭奉茶,服待周到,觉得深得大师疼爱,并悄悄教他读书识字。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杨长者富甲一方,山珍海味吃不完。但杨太太却十分吝啬,舍不得好饭好菜招待地理大师。有一天,地理大师病了,郎中说要用羊肉配药服下病能治愈。杨长者的羊栏里有好多羊,却不肯宰一只让地理大师配药治病。

一天夜里,一只羊失足掉进粪池淹死。杨太太叫忠福捞起来,杀了煮给地理大师配药。地理大师吃得起劲,边说边问忠福“我来杨家这么久了,从来没有吃上一顿好东西,连病了要用羊肉配药也舍不得,今日怎么这么开恩呢?”

郭忠福偷偷地告诉他:“先生,这羊是掉进粪池溺死的,杨长者自己不敢吃,又舍不得丢掉,杨太太才叫我杀了给你吃的。”

地理大师听了,“哇”地一声把吃下去的羊肉全呕吐出来了,他长叹了一声说:“杨长者啊杨长者,你没量气就没有福气!”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地理大师与郭忠福相处久了,两人的交情日益密切。一天地理大师问忠福:“给你一块风水宝地,你要不要。”

郭忠福说:“要倒要,就是买不起。”

地理大师说:“不要紧,你要一朝天子,还是万代封侯。”

郭忠福想:“一朝天子不如万代封候”。便说,“我要万代封侯。”

地理大师点点头,向他道出真情:“羊栏里公羊睡觉的地方是块风水宝地,栏里的羊从来不会减少,今日杀一只,明天照样一百只。你如果想要这一风水宝地,便把父亲的骨灰带来,等到打雷下雨时,把骨灰放进洗脸盆,端来让我洗脸,我就打骂你。你一定要放声大哭,哭得超伤心越好,把骨灰倒入公羊睡的地方,骨灰自然会渗透下去那就是得了真穴了。”

郭忠福依地理大师所言。回家带来父亲的骨灰。等到打雷下雨的那天,他一一照地理大师说得办。当他和地理大师闹一场,把放着骨灰的脸盆水倒在公羊睡的地方时,杨长者闻声赶来问地理大师发生了啥事。地理大师说:“你看他端来的水那么脏,叫我怎么洗脸。”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杨长者听后非常生气,便来打忠福,忠福真的大哭起,哭得很伤心。

第二天早上,郭忠福和往常一样走进羊栏,一见大惊失色,原来昨天倒骨灰水的地方,突起一个大蜂窝,无数的黑蜂把一大群羊全死了。

杨长者没有了羊群,自然不用郭忠福白吃饭牧羊了。因此,郭忠福和母亲收拾行装,来向杨长者告别,自然算好工钱,顺理成章地离开了杨家。

临走时,地理大师告诉他:“你们母子俩向东一直走,到一个‘牛骑人,人戴铜,水变红,鲤鱼上树闹匆匆的地方,那就是你们的栖身之地。’”

郭忠福母子俩辞别地理大师,向东而去。

郭忠福带着母亲,一路向东走去。走到南安诗山的凤山上时,突然下起一阵大雨。他看到一个放牛孩子蹲在牛肚下避雨,一个做法事的僧人头上顶着铜钹;池边一个钓鱼翁为避雨,也跑来躲在树下,已上钓的鲤鱼被挂在树上,直摆着尾巴乱跳。因大雨倾盆,山上的红土水冲泻而下。忠福想:孩子蹲在牛肚下,不就是“牛骑人”吗?僧人头顶着铜,不就是人戴铜”吗?红土水冲泻就是“水写红”吗?鲤鱼吊在树上乱跳,那不是“鲤鱼上树闹匆匆”吗?这一切奇景都应了地理大师说的话,他对母亲说:“这里便是我们的栖身之处了。”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可是,要造房屋,母俩的行装里只有微薄的几个铜钱,谈何容易?郭忠福刚要向村人找个地方借住。有人告诉他:“这里有座新房,建完后常常闹鬼,房主人不敢去住,你如果不怕,向他借住准行。”

“我才不怕鬼呢!”郭忠福拍拍胸膛,找了房主人说明来意。

房主人正苦于新房空着无人看管,便立刻答应让忠福母子去居住。

说也奇怪,自从住进郭忠福母子,新房里安然无事,不再有披头散发的长舌恶鬼闹事了。原来鬼怪知道郭忠福日后有成神封王的福分,所以逃之夭夭了。

郭忠福在凤凰山下落足之后,在杨长者家所赚的一点工钱,很快就用完了。母子俩相依为命,仍然靠替人干活,上山拾柴,换着油盐米过日。

有一天,忠福和一班小孩上凤山拾柴去。发现有一株大树很高,上面有许多枯枝,忠福便对同伴说:“我要爬到大树上,折下那些枯枝。”

几个顽皮的孩子见大树很高,又没有枝丫,不好攀登,便打赌道:“忠福,你真的能爬上去,我们今天拾的柴,全部挑到你家去!”

“此话当真!”郭忠福像一只猴子似的,几下子便爬到树中间,恰好有一条粗大的“加蕉藤”蔓缠绕在树枝上,交织得好像一座交椅。忠福便坐在藤座上休息。也许是他成神的时间到了。他对树下的孩子说:“拾的柴,劳你们替我挑回去。告诉我母亲,快持一瓠一书来。”

小孩子们不知什么意思,挑着柴到郭家,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儿子要你拉一只猪,带一头牛到凤山的大树下去。”

郭母知道自己的儿子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说一不二的,所吩咐的事必有缘故。于是便赶着猪,拉着牛往凤山走去。牛倒听话,可猪到处乱跑,折腾了好长时间才到大树下。

郭母抬着看儿子时,只见儿子满脸通红,两眼发呆,已经坐在古藤上圆寂无言了。目睹这种情形,郭母免不了痛哭起来。

她走上前,见忠福的头垂下,双足跏,便伸手把他的一足拉下来。所以郭圣王的佛像是一足盘着,一足垂下。她想:“儿子命该如此吧!”于是再把他的头扶正向前直视,并吩咐道:“你嘴阔食四方,眼大越看远越好!”

郭忠福是个孝子,自然把母亲的话记在心上。所以塑他的神像,眼睛睁得滚圆,口雕得阔大。有“庙内神,益外境”之说。

这一年,郭忠福十六岁,正是后晋天福三年(公元九三八)农历八月二十二日。

乡人嘉其孝,怜其殇,大家出钱出力,在坐化处筑祠纪念,称为“郭山庙”,因以将军礼祀之,又称“将军庙”,因庙在凤山,后来又叫“凤山寺”。

郭忠福成神后,人称郭圣王。邻近乡人,争传郭孝子化身奇事,乡人纷纷前往祀求,且非常灵验,於是香火非常旺盛,有求必应。郭圣王威名传遍整个泉州府各县,闽南一带直至东南亚。

据说永春城裏有一个穷苦人家,夫妻俩年近四十,还没有生育子女。两人十分忧虑,听说郭圣王灵应,夫妻俩便前往凤山寺求卜,郭圣王答应给他一个男孩。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可是,那妇人连续两年没有怀孕,心裏非常著急,又上凤山寺向神祈祷,并请神明示,依然是生子的签诗。

妇人走后,郭圣王要拨一位去投胎,但始终找不到适当人选。郭圣王只好亲自去降生。这妇人回家不久,果然身怀六甲,大腹便便了。夫妇俩好不高兴,到了分娩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在屋顶喊道:“穿乌则亡”。

这喊声传到屋内,便呱呱地产下一个男孩,夫妻俩的喜悦自不必说。但想起了临产前听到的那句“穿乌则亡”,从此格外小心养育,所有给孩子穿的衣服,不敢用黑色的。

郭圣王投胎出世后,生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夫妇俩四十得子。自然疼爱得像宝贝一般,老父给大户人家做工,再苦再累,也要培养儿子。七岁时候便送到书馆里读书,因这孩子聪明过人,吟诗作对,无一不精,文章流畅,不同凡响,另有一番见解,深得塾师赏识。逢人便说:“我教过大半辈子的学生,没教过这么出息的孩子,长大定能金榜题名。”到了十六岁,这孩子居然由秀才高中举人了。在封建利举时代,进秀才的礼服叫“青衣”,用的是蓝布做成的;面中举人的礼服叫“乌衣”,用的黑布做成的。投胎后的郭圣王,即然中了举人,就要遵照朝廷的典礼穿上乌衣。谁知穿上乌衣,回家后便直挺挺地倒在床上不能动弹。

却说他母亲正为儿子中举高兴,忙着接待前来贺喜的乡亲和乐队。大家要新举人爷出来会面。母亲走到他床前,呼唤不应,伸手把身子一摸,已经冰冷地死去,便放声大哭。

悲伤这际,她猛然想起当初分娩时,听到屋上有人喊“穿乌则亡”的话,原来儿子是穿“乌衣”才死去的。然而中了举人就得依照朝廷的礼制,想来儿子没有富贵之福呀。

且说投胎的郭圣王因穿“乌衣”而亡,他怕俗身亡故,恢复了原神,穿上白衣,乘上白马,从永春出来,朝南安凤山寺的方向而去。

途中,他看到一个卖猪肉的,他家刚好与那老妇人相距不远,郭圣王认识他,向他买过肉,途中相逢,他在马上向卖肉的说道:“我前日欠你的肉钱,你回去叫我的母亲,在我睡的席底下拿还你。”

卖肉的自然认得这位邻里新中的举人,只是一大早出来卖肉,不知道他已经死了,便问:“你要往哪里去。”

他答道:“我要往凤山寺去。”

卖肉的回家经过他的家门,见他母亲在哭泣著,便感到奇怪:“怎麼?你儿子死了,我不相信!刚才我还遇见他,说要到凤山寺去。他要我向你拿昨天的肉钱,说放在他睡的席底下。”

老妇人便回房掀起儿子的席底,果然放些钱,当下照着吩咐拿给买肉的,细细想来,方知儿子是郭圣王投胎出世的,如今神归原寺去了。

据说郭圣王自从永春投胎出世的十六年间,他的神像驳落了,这是神不在位的缘故,当他从永春回来神像又恢复了原状了,人们前往叩求又灵验起来了。

郭圣王回归寺宇不久,他的真神上了人身,说要“祖上墓”。乡人得到这一种“神示”,便抬上神轿,往安溪金谷而去。

自从郭忠神为神之後,他的父母墓便称为太王陵,也称“圣墓”。当初建在杨长者的圈羊处,是郭圣王发迹的“风水穴”。杨家和羊圈早不见踪迹,唯有墓陵展现在人们面前。

整个墓陵规模庞大,结构古朴,坐落在一个状似蜈蚣形的山上。墓地山脉从永春、南安境内山脉蜿蜒而来,峰峦叠峙,曲折产迂回。墓前两山插拱,其状如钩,似蜈蚣的前对足。陵墓前方,十八重山峦叠错,层层叠叠,千奇百怪。有的象雄狮怒吼,有的象香案祭天,有的象山鹰啄蛇,有的象母鸡孵蛋……景色天成,惟妙惟肖。墓山上茶翠草青,树密林茂,溪流迂回流淌。亲临其境,犹如置身於仙山琼阁之中。正是这样的风水宝地,惹起一个权势赫赫的当朝大臣眼红,想要夺去,他令人先把郭圣王父母的墓碑拔走,埋在深田洋裏。

郭圣王的神轿抬到父母陵墓前,目睹现状,真神便附在一个人身上。那人拿著利剑,跑到那理著墓碑的深田洋裏,利剑一插,那墓碑自动浮在泥土上面。乡人无不称奇,便把墓碑抬回去重新竖好,然後举行隆重的封茔祭祖仪式。

自此之後,那个大臣再也不敢有夺风水的非分之想了。

中国民间传说尤溪有个姓陈法师,与娘子黄氏成亲多年,单生一女,名叫依娘,分娩时满室生香。依娘长大後果然不凡,出落得如花似玉,貌若天仙,且聪颖伶俐,才智过人。邻里乡村,都知道陈家有朵漂亮的红牡丹花。

一家有女百家求,更况依娘是百裏挑一的淑女,求亲的人踏破门槛。可依娘要找的是有德有才的正派人,轻浮放荡的纨絝公子,家有万贯也不放在眼裏,因此一时找不到适当人家。

一天,母亲带女儿依娘到南安凤山寺行香。走进大殿,母亲见郭圣王的金身塑像才貌丰雅,不禁脱口而出:“圣王呀,可惜你是神不是人。若是人,愿将女儿依娘许配给你。”依娘听母亲这麼一说,含羞看了圣王一眼,不禁砰然心动,一时脸色泛红,低下头来。次日,依娘坐在溪边石头上揉搓著衣裳,不时停下来想著心事。原来从凤山寺回来,父亲已经作主,把她许配给一家姓李的公子,她听说李公子相貌平平,才学一般,正担心日後的日子不知如何过。忽然看到水面上一个描金小木盒逆流而上,漂到她的面前,依娘心裏一怔,不敢拾回,不是自己的东西,她是绝不要的。她用擣衣杵把小木盒支开。说也奇怪,那小木盒游了不远,又再漂到她身边,像是有意挑逗她似的。她急忙拾起衣服回家。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第二天,她再次到溪边洗衣服时,那一个描金小木盒又向她漂来,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她觉得十分惊奇,回家之後便把这件怪事告诉母亲。母亲说:“什麼?你这个傻女儿,这是上天赐给你的礼物,你就把它拾回家吧。”听了母亲这麼说,陈小姐再次到溪边洗衣服时,她壮了壮胆,把漂来的小木盒拿了回来。陈小姐拾了小木盒回家,告知母亲,待打开一看,内有金钗一支。陈母把金钗插在女儿头上,依娘手捧菱花镜,左顾右瞧,觉得自己比往日更加美貌了。玩了一阵,将此钗收藏於梳妆盒。这天晚上,陈小姐在自己的香闺裏睡下,忽见一个穿白衣的美少年,来到她的床前,她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你……你是谁?”“我?你怎麼忘啦?”那美少年十分谦恭有礼,深情地说,“你今天既然和我在溪边定聘,你我算有缘份了!”这白衣少年,正是凤山寺郭圣王。

话说当晚依娘见白衣少年走过来,起初实在大为惊骇。後来听到白衣少年说:“你既收受我的金钗,可见你有情我有意。”

“瞎说,我根本不认识你?”

依娘也觉得他很面熟,只是记不得在那裏会过,惊慌地嘟嚷了一句。

白衣少年说:“自古凭媒之言,父母作主。可是,若嫁个不如意的郎君,岂不苦了一辈子?故我主张男女有情有意最好,誓如司马相如卓文君,那才是天生一对好夫妻啊!而今我托小溪送聘,天地作合。又来同小姐相会,可见咱们的缘份,还望小姐成全。”

依娘听他说得合情合理,一时语塞了,又见他生得十分风流倜傥,情真意切,温柔体贴,便羞羞答答,迷迷糊糊地睡去……

那知天一报晓,那白衣少年就不见了人影。

一连好几天,白衣少年都是夜晚来,天亮就不见人影。依娘做了一场甜蜜的美梦,心裏又喜又惊,但又惴惴不安,不得不将实情告诉母亲。

母亲听後也大吃一惊,她将信将疑,一时不知怎麼办才好,後来想出一个主意来,悄悄地教了女儿一番。

当晚,那白衣少年又来到依娘香闺了。依娘待他无意的时候,悄悄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剪刀,把他的衣袍剪了一块下来。四更时分,白衣少年走了。天亮後,依娘把剪下来的衣袍拿出来一看,竟象皇帝穿的龙袍一角。

这一怪事由母亲转告陈法师了。陈法师一看大为震怒:“咱这乡下哪有皇帝?只有凤山寺郭圣王穿的龙袍与帝王相同,定是这木偶神在作崇了。”当即把那块衣裙带到凤山寺,与郭圣王披的龙袍服饰一样。再看他的龙袍果然少了一角。显然,这是郭圣王看中陈法师的女儿,先以金钗为聘,然後再到依娘的香闺幽会寻梦了。

陈法师顿时恨得咬牙切齿。他的女儿本已许给李家公子,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他一再催促李家择日备办礼仪迎娶。婚期到了,李家的迎亲花轿来了,依娘怅然若失,但又不敢违抗父母之命,只得换上豔丽的新嫁女裙,坐上花轿。

一路上,迎新的队伍敲锣打鼓,吹著锁呐,燃响喜炮,好不热闹。不料到了凤山寺附近,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吹得人眼睛睁不开。只觉得花轿轻了三下,又重了三下。轿夫心裏都一阵惊异,却不曾想到发生什麼意外。

到了李家后,邻里亲友都争相来到轿前,等待观看新娘,谁知轿一掀,那裏有新娘的影子呀?只见轿中不过入著三块长方形的土坏。这一来,李家的人不由大惊失色,在场的亲友也议论纷纷。有的说,敢情是陈法师为骗取聘礼,故意赖婚吧?有的说,难道娇夫在路上出了差错。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事情闹到陈法师那裏,陈法师叫苦不迭。他想:也许又是凤山寺的木偶神作怪!他匆忙赶到凤山寺查看,果然看到女儿依娘早已化身为神,和郭圣王并肩坐在殿上。

陈法师气得脸变黑了,他指著郭圣王大骂:“郭忠福,我跟你没完!”说罢,气冲冲地走出寺门。

陈法师是一个有名的道人,他法术高明,能呼风唤雨,驱邪避难,他见自己的女儿被郭圣王抢去,恨不得把郭圣王立时吞下肚子裏,以泄心头之恨。一进家门,他立即吩咐老婆娶出一架纺车,一个铁锅,一些油麻,要她将油麻放在锅裏煎好,用纺车急转之後,他自己带了一支“哨角”,独自跑到凤山寺,大喊:“郭忠福,还我女儿来!”

郭圣王抬头一看,见是岳父大人驾到,正要还礼,只见陈法师又逼上一步,一连迭声地骂道:“你这个有伤风化的木头神,拐我的女儿,今日要你看看我的厉害。”说罢用力吹起哨角来。

只听得“嘟嘟”的“哨角”声一吹,凤山寺的四周立时洪水滔滔,汹涌而来,不一会儿,几乎把寺的周围墙壁全部淹没了。事有凑巧,寺裏刚好有个卖瓷的德化人,正在裏面休息,此人也很有法力,又爱好抱不平。听说陈小姐乃是自己收受郭圣王的聘礼与他相好,做父亲的怎可错怪他人。於是便随手从碗篮裏拿起一大叠碗来,口中念念有词把碗掷入水中,说也奇怪,他掷一块碗,水便退三尺,又掷一块,又退三尺。可是陈法师的哨角又一吹,水便又涨三尺。卖碗的把碗直掷,陈法师也把哨角直吹。卖碗的把碗掷尽了。陈法师的哨角还在吹。郭圣王一见急了。他连忙化做一个老人跑到陈法师家裏,哄骗陈法师的老婆道:“水已淹没凤山寺了,你丈夫叫你把纺车倒转,让他回去。”陈法师的老婆不知是计,信以为真,遂把纺车倒转,不一会儿水尽退了。这时任陈法师哨角吹得嘴角边出血,也无法把水吹上来。

陈法师吹不起水来,知道他的法术被破了,马上改变方法,变成一条水牛。要恶狠狠地向大殿奔去,他要用两个牛角,把郭圣王抵倒。

郭圣王见来者不善,猜出他的用意,立即化作一个屠夫,操起一把明晃晃的屠刀,猛力向水牛的心窝刺去,那水牛终於被杀掉。

陈法师的老婆得知丈夫化牛被刺死,忍不住悲从心来,放声大哭。陈法师自知命该如此,反而安慰老婆道:“我死之後,你在我的棺材四角放上四块烧红的木炭,我便心足了!切记!切记!”

他要用这法子把凤山圭烧光,报此一仇之恨。说罢,便两脚一伸死了。

陈法师出殡时,他的老婆果然依计而行,烧红的四块木炭准备放置在丈夫的棺材裏。那知此事早被郭圣王知道了。就化了许多人前来送殡。当他们看到陈法师的老婆要把四块烧红的木炭放进棺材,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这不是要把棺材都烧掉吗?就是要作法,放一块也够了。”

陈法师的老婆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只在棺材的左角放上一块火炭,其馀的三块就都丢掉了。

陈法师安葬不久,凤山寺的左边後房,忽然被火烧掉一角。传说这就是陈法师的棺材裏放了一块木炭的缘故。

然而,不管陈法师与郭圣王怎样过不去,陈依娘小姐成为圣母,和郭圣王形影不离,并肩坐在凤山寺大殿上。

传说陈依娘成为圣母号懿德,敕封“妙应仙妃”,与郭圣王并肩坐在凤山寺大殿上,成为人们供奉崇拜的圣王圣母後,既然成为夫妻,必有孩子。据传凤山寺中主持和多位和尚,连续几夜听到从圣母房中传来婴儿的哭声,大家不约而同地前往圣母房中看究竟,却不见婴儿的影子。

当天夜裏,圣母托梦给寺中主持:“婴儿哭声,是我的孩子出世,你可取龙床下凸起的红土塑金身像为太子。

主持铭记在心,以後每逢听到圣母房中婴儿的哭声,便从龙床下取凸起的红土塑金身为太子,前後计有十三位。

後来,十三太子都安排了各自的管辖范围,大太子在诗山公园内龙山宫,二太子在安溪金谷河内乡威镇庙,三太子在南安诗山旧门乡鼇峰宫,四太子在溪头,五太子在殿阪,六太子在大庭,七太子在宫下,八太子在溪东,九太子在山兜,十太子在坑柄,十一太子在罗埔,十二太子在古宅,十三太子在仙境。

民间中流传这麼一句话:“大子顾祖,二子顾墓,三个顾半路,”来历是这样的。

宋朝绍兴年间(1131~1162年),南安人吴德到京城办事,随时带著郭圣王的香火同住。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一日下午,忽然皇宫那边浓烟滚起,火光冲天。嫔妃、宫娥、太监皆大呼起来:“皇宫失火了!”

忽然,一个身穿白甲,跨著白马的将军,挥动白旗,冲入火海。霎时间,天上一片浓云,一声霹雳,大雨倾盆而下,顿时大火被雨淋熄了。

高宗皇帝正下旨灭火,看到此情此景,高兴地问道:“为何刚才睛天无云,火势正旺,突然开昏地暗,暴雨倾盆,俄顷火灭,这是什麼缘故呢!”

在场的大臣和太监禀道:“皇上,微臣刚才都看到有个白甲将军手挥令旗,跨著白马冲进火海,大雨便下了。”

高宗皇帝道:“如此说来,白甲将军灭火有功,请接受联的封赏。”

可是,无人知道白甲将军的姓名。

大臣吴德忙禀道:“微臣从福建老家省亲归来,随带郭圣王香火入京。骑白马,穿白甲的将军正是郭圣王显灵。”

宋高宗皇帝听罢,便说:“郭圣王有功社稷,朕敕封为‘威镇广泽候’,赐建‘威镇庙’。”

当然,凤山寺挂匾“威镇庙”,庙宇修得金碧辉煌,更加声振四方。

宋建炎四年(1130年),倭寇骚扰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到处掠夺民财,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人们怨声载道,又逼於无奈。当倭寇迫切南安时,乡亲们准备逃离家乡,临走时,上庙求卜,得到的是阴杯、笑怀、郭圣王不准乡亲们离家。

大家忧心仲仲,担心倭寇到来。

第二天,忽然一阵暴雨,溪水猛涨。雨渐渐停了,倭寇大队走到溪边,正为过不了溪焦急,只见一个穿著白衣骑著白马的大汉走过来,自告奋勇地说:“我家住在溪边,我知道溪流深浅,愿为你们带路过溪。”

倭寇大喜,说:“带过溪去,必有重赏。”白衣大汉领著倭寇朝溪流走去,果然水势不大,领队的倭寇头目觉得这大汉老实。又拍著他的肩膀说:“到了措,脸色徒变,白衣大汉把手一挥,只见上游潮水蜂涌而下,吓得倭寇大惊失声,嗷嗷乱叫……顿时间,有的下沉了,有的被水冲走了,全部葬身汹涌的浪潮之中。乡亲们都说:“郭圣王显灵,诱敌下水,歼灭在水中,保护黎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地方官员上报郭圣王显灵抗倭有功,高宗皇帝加封“威镇忠应孚惠广泽候,”又晋封“提伯王”。

据说到了明代嘉靖末年,倭寇又来侵袭诗山,村民在威镇庙北面筑城保,躲进堡中,倭寇围攻不下,认为是郭圣王保护,於是便放水,企图烧毁庙宇。

晴朗的蓝天一声霹雳,顿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顷刻间大火淋熄了,并把倭寇攻堡的火药冲散,倭寇没有办法,只好垂头丧气地撤走。村民都说:“只有郭圣王的神力,才能使贼寇撤走。”郭圣王爱乡保民,杀敌驱邪,成为乡人的挡境佛。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南宋开庆元年(西元一二五九年),皇太后突然病重,卧病不起,眼看生命岌岌可危,而朝中太医束手无策,理宗皇帝只好出榜告示开下,广征良医,治愈者,赐官重赏。许多名医应诏入宫,均告无效,理宗皇帝忧心如焚,不知如何是好。一日,有个穿白袍的医生,揭了皇榜,入朝拜见皇帝。皇上见他相貌堂堂,目光炯,谈吐不凡,一看就知道不是个等闲之辈。当下他号了脉,开了药方,让太后服下灵丹妙药。不一会儿,太后大汗淋漓,感到舒服了许多。服药三日,病情日见好转,服药五日,能起床走动;服药七日,竟安然痊愈。

理宗皇帝龙颜大悦,询问道:“神医尊姓大名,家居何地?”白袍医生道:“福建南安郭山人也!”说罢,不领赏银,不道姓名,告辞而去。

后来,理宗皇帝多方探查,才知道福建南安凤山寺又称郭山庙,郭圣王是郭山人,常乘白马,身穿白衣袍做好事,自然是郭圣王前来皇宫治病无疑了。於是,便加封“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郭圣王有四大从神,分列在左右殿前,是他的得力助手。

左为陈将军,身披盔甲,黑须垂胸,手执兵器,一幅勇猛过人的气势。陈将军是南安诗山坑园人,据说姓陈名勇,自幼学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一年二月二十二日,正是圣王诞辰之日。他来到凤山寺,看到人山人海,祭品如山,鞭炮阵阵,人们祈求圣王虔诚的样子,心裏非常感动。便声称:“我愿做圣王身边一个从神,听从调遗。”说罢“造化升天”,被郭圣王收为“从神”。

右为黄太尉,身披盔甲,白髯皓首,手执兵器,一幅威严的神态。据说黄太尉本是德化县卖瓷匠人,一生喜欢打抱不平。当黄法师使用法术,吹动“哨角”,水淹凤山寺时,是他掷碗退水数十丈,为护卫郭圣王立过大功,被称为“碗公”。当他去世之後,被郭圣王收为从神。

郭圣王殿前还有崇德尊侯和显佑尊侯二神,英姿飒爽,浩气如生。当年郭圣显灵在皇宫灭火,解除火灾。高宗皇帝派二人持敕到庙,二人见凤山寺周围茂林葱翠,花果飘香,风光如画,便爱不忍离,遂蜕化于中殿,成为郭圣王的殿前从神。

宋帝感念四人的功绩和夙愿,分别敕封圣王左右及殿前的四大从神为将军、太殿、崇德尊侯和显佑尊侯。

在东马来西的砂劳越省古晋,有一座古晋保安宫,早有清朝时候,便供奉著广泽尊王。这里的海外华侨,流传着一个郭圣王海上显灵的故事。

古晋有个华侨渔民,祖籍建兴化人,这渔民有个怪癖,他每天划著渔船,撒了十八网,能捕捞不少海鱼,因此便不再捕捞了,赶紧划船返回,赶到街上鱼市场趁早卖个好价钱。

这一天,他撒了十五网,捕到不少白鱼,往日有时撒十八网,还没有这麼多,但是,他还是照例撒到十八网,最後一网好沉呀。他收起网,不知何处漂来一尊神像,被他捞上来了,神像的衣衫和脸部都脱落了,一时难以辨是何方神明。可是有一点能够看出,从雕刻的风格得知来唐山老家,是中国的神像。他用清水洗乾净,恭恭敬敬地供奉在桌案上。

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只见一个身穿龙袍,童颜红脸的少年走上前对他说:“感谢大叔从大海中捞回我的神像,我乃广泽尊王是也,至此庇护海外侨民。”

渔民一听惊醒过来,心裏十分欢喜,第二天便请来华人长辈,许多华人兄弟和地方人士都到他家细察,有个泉州来的华侨说:“广泽尊王是福建南安凤山寺的郭圣王,是唐山老家的神明呀!”

於是,华侨兄弟份份集资,给神像重新描漆上金,兴建一座保安宫,供奉广泽尊王。华侨下海捕鱼,上山采果,到街上做生意,都到保安宫行香;患病逢灾,也到保安宫乞求保佑,香火十分旺盛。

却说砂劳越的地方长宫叫拉耶查理士布洛克,为官清正,爱护百姓。每日除处理政务之处,在清早之时,总喜欢骑马到郊外运动,锻炼身体。有一天清早,他途经保安宫时,忽然马的前蹄高举,状似朝拜,一连向前方叩首。拉耶觉得奇怪,透过薄薄的晨雾,他看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倚立于马前,他身上著一个红肚兜,上身赤膊,漫步走进宫内。

“这是哪里来的儿童”拉耶觉得奇怪,便跳下马下宫寻找儿童,而宫裏没有边门後门,不见儿童的踪影,不由得声声称奇,他随後询问邻近的街民。有个华侨对他说:“这裏祀奉广泽尊王,一定是神明显灵啊!”

拉耶听了也深信不疑。

“番仔长官的马见了郭圣王,也要朝拜三叩首!”这个新闻在古晋传开了,到古晋保安宫的善男信女更多了,连马来亚人也来行香了。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郭忠福十六岁坐化成神,威镇凤山之後,屡次显灵,从皇宫灭火到护国抗倭,从爱民济世到治病救灾,郭圣王受到历代皇帝的封爵。宋高宗绍兴年间敕封为“威镇广泽候”,敕建“威镇庙”;宋甯宗庆元年间敕封“威镇忠应孚惠广泽候”,晋封“提伯王”;宋理宗开庆元年敕封“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郭圣王简称:“广泽尊王”,他的神名传遍海内外。

历代名士游览凤山寺,书碑、题匾、赋诗、作联、表达对广泽尊王崇敬的心情。宋代状元曾从龙亲笔手书碑文,明代通判颜廷渠题匾“凤山胜览”,明代翰林检讨张潜夫题篇“英异灵光”。清左庶子陈迁鹤题联:“遥看一凤翔丹穴,不见全牛化道身。”清泉州名士蒋玉蟾诗云:“闽南多奉佛山灵,平昔传闻耳惯听,记的英名推最盛,历年香火凤山青。”……真是不计其数。《闽书》、《泉州府志》、《南安县志》对广泽尊王郭忠福都有列传记载。

在闽南及台湾一带,都有“做十六岁”的习俗。男孩子见识少,力气小,干活算童工,在码头在店铺做工都只能拿少量的工资贴补家用,到了十六岁,他会高兴地说:“郭圣王十六岁成神,我十六岁长大成人了!”农村的男孩子会说:“我十六岁能挑‘畚桶尿’了!”城裏的童工会说:“我十六岁能领:“大人钱”了!”父母也把儿子十六岁当作小孩与大人的分界线,备办三牲猪头,备办生羊鲜果,到凤山寺祀敬郭圣王,燃香叩拜,念念有词,祝愿自己怕儿子十六岁後象郭圣王那样大有作为,之後宴请亲朋。“做十六岁”的习俗,实际上也是在纪念郭圣王呢!

华侨出洋到东南亚、欧非拉去,临走前也不忘到凤山寺去。请一尊“郭圣王”木雕神像,带一面“凤山寺”领旗,取一包香灰装在香火装裏,带在身边。清朝道光年间,南安华美十几人搭剩大帆船到南洋去,在伶仃洋遇到了大风暴,由於这十几人随身分别带有郭圣王的神像、令旗、香火袋,船只竟然平稳地停泊在邻近一个孤岛边,直到风暴过後启航,顺利到达目的地。大家无不由衷地说:“是郭圣王庇护,让我们顺利到达番平啊!”

郭圣王是“白目佛益外境”,“越远求越显灵”,因此,深受华侨的崇拜。华侨把神像、令旗、香火袋供奉在异域他乡的寓所裏,郭圣王会保佑海外游子身体健康、生意兴旺。

郭圣王祖庙在凤山寺,在国内已经分炉到台湾、港澳、江浙、两广等地。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的华侨聚居地,许多华侨赚了大钱发了财,集资在侨居地建起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凤山寺”、“威镇坛”、“保安宫”、“广泽尊王庙”,祀奉广泽尊王郭忠福。

郭圣王在未成神之前曾说:“我不做一朝天子,我要万代封候。”寺镇凤山香火红,万代封候郭圣王。要问海内外有多少广泽尊王庙?说也说不清,广泽尊王郭忠福的故事,世世代代在民间永远流传。

附记:广泽尊王郭圣王的故事,在海内海外流传多而广,这裏搜集的只有其中一部分。有关郭圣王婚姻的传说,一说圣母姓陈,尤溪人,父为法师,笔者据此整理。二说圣母姓黄,也尤溪人,其父也为法师;三说圣母姓杨,诗山社坛附近凤翔院杨道士之女,溪边浣衣,漂来描金漆盤,盛放金手镯,杨女戴在手腕上,居然脱不下来,此为郭圣王行聘之物也。基它细节大同小异,特此说明。

郭圣王暨圣妃宝录:

圣王姓郭名乾讳忠福诞生於後唐同光癸未年二月念二日卯时闽泉安溪清溪村人氏也母林氏生时北辰降临神异馨香意气豪伟年华十六蜕化天福戊戌年八月念二日午时於南安十二都郭山之古籐上里人异之而慰林氏之训则筑祠以祀之此盖伪闽通中记事也

圣妃姓陈讳依娘谥懿德诞生於伪闽甲辰年正月念三日尤溪人氏其母黄氏生时不凡送子娘娘本自天生仙风道骨华年念二乾德乙丑年五月念三日午时迎娶琴瑟狂风大震乘凤朝天降驾王身边蜕化後因以启十三行祠也

张邦昌元师(称黄太尉)赵普元帅(称陈钦差)四将军即罗灿邬奎龙标马成龙谨述此大略而志之以传之於启後忠孝节义万世流芳

岁大明万历十一癸未年(一五八三)花月

明嘉靖戊午(一五五八)举贡生

桃源慕仁里颜范卿敬书

羽化成仙威灵显赫

一、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裏人吴德奉尊王香火入京,适值皇宫起火,尊王显灵挥以白旗,忽下倾盆大雨,将火熄灭故敕封「威镇广泽侯」赐庙额曰「威镇庙」。

二、南宋宁宗庆元年间,贼寇逼境,裏民欲逃,问卜尊王不许,忽然大雨骤至,溪水暴涨,贼寇不能渡,尊王著白衣,乘白马诱贼,使其溺死,馀贼慎而遁之,四境护安,故加封「忠应孚惠」四字,累封「威镇忠应孚惠广泽侯」。

三、南宋理宗开庆元年,皇太后得疾,宋帝遍请名医,均告罔效,尊王显灵为之治愈,故加封「威武英烈广泽尊王」扩建寺宇,因郭山地形颇似凤凰盤舞,故称「凤山寺」累封「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广泽尊王」。

四、清朝穆宗同治九年,以尊王神灵赫濯、息逆乱、沛甘霖瘟疫,故加封「保安」二字,敕赐祭莹。累封「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成仙后,屡著灵异,凡有祈祷,有求必应。南宋嘉定末年,因显圣兴神兵助战,保卫疆土,建立奇功,受到朝廷封赐。受封以来,为报答皇恩,尊王更加英烈,大显神通,护国庇民。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三月,元兵攻入临安(今杭州),俘宋恭帝与谢、金两太后北去。同年五月,年仅八岁的益王赵陈宜中陆秀夫的辅下,于福州即位,改元景炎。时北方元兵铁骑长驱直下,直逼皇城。国难当头,君臣忙着征调各地勤王兵马,陪都的宫殿自然没有昔日临安金銮殿的气派。偏偏上天不佑赵宋,景炎十月间,皇宫失火,当时狂风大作,风助火势,烈火冲天,热浪逼人,官兵逼近不得,宫廷乱成一片。人们眼睁睁看着火神嚣狂,宫殿即将变成废墟。危急之际,突然有万千兵马从四面八方前来灭火,紧接着天空又飘来一片乌云,瞬间降下一阵暴雨,大火即将被扑灭,帝殿无伤。救火的功臣是南安的郭圣王和叶尊王惠泽尊王)。是年钦差莅临南安,先抵郭山庙封郭圣王,后至魁慈济宫封叶尊王。一县同时封两王,皇恩宠赐,荣耀至极,郡邑庶民,欢呼雷动,一时传为美谈。郭、叶二王身蒙圣上眷顾,在异族进犯、国家多难之秋,深感保国护境责无旁贷,于是郭圣王带了三斗绿豆兵,叶尊王带了三斗油麻兵前来勤王。二尊王一到福州,发现火神祝融正在宫中放火,郭圣即刻命令绿豆兵上前灭火,但绿豆兵是绿色的,绿色五行属木,木能生火,故绿豆兵一靠近,反使火焰更猖,郭圣王只好采取防守战术,运用神功,极力扼住火势。而叶尊王手下的油麻兵是黑色,黑色五速决,使火神逃窜。郭圣王看到叶尊王的油麻兵个子虽小,但数额多,又变化莫测,进退自如,心中甚是喜爱。灭火救驾功成之后,两王结伴返乡。在半路上,郭圣王对叶尊王说:“我有三斗绿豆兵,个子大力量强,一个可对付几个;你的三斗油麻兵,个子小无力气,不如我们来对换,我用你的油麻兵,你用我的绿豆兵,肯定可以助你无限威风。”当时叶尊王刚登神位不久,缺少江湖阅历,禁不住郭圣王的恳求,同意互换兵马。绿豆兵到了叶尊王后中,经过一番整顿训练,个个勇猛,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神兵。而油麻兵在郭圣王手中,战斗力虽没有削弱,但也没有加强。与叶尊王兵马相比,已经一丈相差九尺之远。看到这种情况,郭圣王又提出互换兵马。叶尊王说:郭兄,我们二王亲如兄弟,镇守在南北二处山头,要驱除一切邪魔鬼怪,保护地方百姓安宁,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通力合作。我们应该互相照应才是,不要为此伤害感情。郭圣王认为叶尊王言之有理,也就不再提互换兵马的事了。后来,郭圣王辖境内碰到特大的妖邪病害,就请求叶尊王帮助驱邪扶正。叶尊王也屡次邀请郭圣王入本境共同为民排忧解难,消除疾苦。二王互相支持,庇护黎庶。

三代祖师

惠泽尊王(八百多年正金尊)

惠泽二尊王(七百多年金尊)

八座

社坛云龙寺黄旗惠泽尊王

广泽尊王

清朝雍正帝尚未登基时,得了严重的天花,药石罔效,群医无策,正病危时,某夜梦见一少年送来“降痘丹”,问其姓名,答云:“泉州郭干”,梦醒,果然病愈,遍访其人,始知乃广泽尊王显灵,逐加封为“保安广泽尊王”。最后一次受封则在清朝同治年间,累积封号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

名垂竹帛香火万年

923年,后唐同光元年,郭忠福诞生於二月二十二日,祖籍安溪清溪村。

931年,后唐长兴二年,忠福为葬父卖身于安溪河内乡杨家为奴。

938年,后晋天福三年,忠福於八月二十二日在郭山古藤上蜕化为神,乡人以其生平事亲至孝,因感其孝道,於坐化处筑祠祀之。

1130年,宋建炎四年,宋高宗赐“将军庙”。

1131~1162年,宋绍兴年间,加封“威镇广泽尊候”并敕建“威镇庙”。

1165~1173年,宋乾道年间,陈邑尉等因高宗赐额,廓大其,陈抚干记之。

1195~1120年,宋庆元年间,加封“威镇忠应孚惠广泽候”。嗣後,又加封“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广泽尊王”(或又作开庆元年)

1223年,宋嘉定十六年,本都人士增其所未备,则有殿寝、庙庑、门庭、层阶诸胜,王(胃)教授有记之。

1567年,明隆庆元年,庙火于倭寇,(据《郭山庙记》载:嘉靖辛壬之季,〈1531~1532年〉…火焚庙宇殆尽…),重为创建。

1580年,明万历八年再次拓建。

1594年,明万历22年再复广其庭,曲其磴以增其幽胜,事详在陈(学伊)事、叶氏二记。

1818~1827年,清嘉庆二十三年~清道光七年僧人玉环、邑人筹募,郡守刘炳、邑令涂贤彭率绅庶捐建落成,裏人吕孝廉为记。

1830年,清道光十年,四众善信募修西桥(乐捐芳名详见碑记)。

1870年,清同治九年,永春知州翁学本、南安知县吴光汉奏请敕加封号,获准钦颁匾额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

1878年,清光绪四年,邑人黄位中(即今洪梅镇人,武状元黄培松之父)等人募建,壮丽异常。

1903年,清光绪廿九年,四众善信募修西桥(乐捐芳名详见碑记)。

1952年僧士通荷、地灵、金标、水连、圆业、玉杯、文理、瑞发等参与土改後到寺的周边村庄落户。

1953年九月初二,寺遭火厄。信众亟力倡议重修,本境黄荣显、黄双龙、黄文种、余如田、梁锦章等人募修。1957年6月间修复完竣。同时又增建“西京亭”、“爱莲亭”又为‘世代父老相传郭圣王亲手所植古树’立碑。

1966年8、9月间横遭破坏,夷为丘墟(仅尚存一株桂花树),在庙址开办之“诗山农中”随即解散。

1978年,旅居菲律滨、新加坡侨胞陈道修、吴鸿业先生等广大诗山籍华侨倡议重建。8月19日吴鸿业先生发倡议函予岳母吕会转交侨联会。

1978年2月25日在诗山侨联成立筹建会(与会者17人),筹建会主任吕会(点婶),会员:吴清树、黄种余、梁海滨等22位。同年11月5日(农历九月十六日)隆重举行奠基仪式,遂著手兴建。

1980年,新加坡又成立“凤山游览区筹建会“,主任洪再泉、副主任林建清、秘书吴鸿业、财政陈瑞汉、委员陈进升等人,且把筹集乐捐款陆续汇回建设。

1982年春,本境霞宅旅港陈鹏渊先生独资捐建钟鼓亭。经申请後,省宗教事务处、晋江地区专员公署、南安县统战部批准作为旅游区开发。诗山镇吴加助、省统战部部长王汉杰等有关领导大力支持申办。11月3日,正式成立“南安市诗山游览区管理处“。

1983年,新加坡南安公会林文鸳、吴鸿业、黄西京、陈瑞汉等54人热诚捐建寺门殿,工程总值二十四万人民币。

1984年,旅居马来西亚侨胞王连成先生热诚独资捐建碑牌山门。

1989年4月,本境溪东乡林长江、林东坤父子热诚捐建碑牌通寺柏油路。

1992年,菲律宾岷裏纳大千寺、香港南益集团林树哲、杨连佳、徐伟福共同创建中殿。

1993年秋,台南西罗殿管委会主任谢再兴等15位位信众虔诚捐建大雄宝殿,1994年秋落成。

1996年4月31日(农历二月十三日)郭山庙隆重举行开光庆典活动。

1997年8月5日,郭山庙、凤山寺分别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冬月,本境旅居香港李建超、吕榕民等捐建“聚宝轩“(金纸亭、燃炮亭)。

1998年3月7日,兴工创建凤山宾馆。8月,省电视厅《民族与宗教》摄制组来拍摄内外景;同月,整理编写《凤山寺传说》;9月,中国新闻社把凤山寺列入《闽南人、南安专号》采编单位;10月,南安建市5周年之际,省政协副主席刘金美(女)等莅寺参观指导、世界各地分庙信众莅寺谒祖;12月,参加在泉州举办“99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会展。

1999年1月2日,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王光德等莅寺参观视察;6月,纳入《福建宗教大观》采编单位;同月,聘请福师大旅游系来规划开发;同月,加拿大麦吉乐大学丁荷生等教授第七次莅寺考察;九月,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历史渊源》摄制组王运辉(导演)来拍摄内外景。

2000年4月,聘请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测绘凤山整体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纸(王岚教授领队);5月19日,原福建省省长、国家政协常委胡平等莅寺视察,并挥毫题辞“凤山文化传千秋,走向世界更辉煌”。7月,本境红旗村旅居澳门李友智重重热诚铺筑碑牌至红旗村水泥道路,全长869公尺,工程总值26万人民币。

2001年4月10日,诗山镇老年人协会李景安组织诗山千馀老年人游凤山,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8~9月寺前大改建;10月隆重举行“诗山凤山文化节”活动,凤山宾馆剪彩活动,同时成立“南安市凤山文化研究会”。

2002年春,本境恭先乡黄炳煌率子黄劲松独资改建碑牌山门,工程总值20万人民币。12月,本境旅港李建超等13位企业家,捐建巨型青石浮雕九龙壁,成立“南安市凤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003年,发现凤山寺一位主持的“方集禅师祖塔”石碑(已收存)。

万象虚空王府

山门-凌云宝殿

王府宝殿

门牌楼-云山圣境

尊王行祠宫

广泽尊王得道升天之后,娶妻妙应仙妃,生了十三个儿子,号称“十三太保”,以辅佐其庇乡佑民。郭圣王与圣妃的十三个子嗣,称为:十三太子。自古以来,王公太子总是要分封,于是十三太子就分封到各地,其中:大子顾祖,二子顾墓,三子顾半路。大子顾祖,因郭圣王乃山头城人氏,故大太子封于祖地,即山头城(诗山)龙山宫;二子顾墓,因郭圣王父母葬于安溪金谷乡,故二太子分封于此;三子顾半路,分封于各地如下:

诗山龙山宫

大太保龙保:北宋开宝戊元年间(西元九六八年)。玉敕代天巡狩元帅府二代钦差,其职为带父工作,监督之职行,镇守在诗山龙山宫。

龙山宫座落于诗山公园内,通体宫殿式建筑,庄严华妙。朱墙绿瓦,流丹滴翠;殿柱檐翼,起凤腾蛟;荷塘花圃,挹碧拥青。每当虹销雨霁,夕阳西斜,馀晖辄映照脊顶,灵光万道,煌煌烨烨,宫阙为之披霞,亭阁因而梁丹,瑰丽而绚烂。春及邀朋游园,登憩亭以访韵,步石径而寻幽;秋来携友谒庙,仰古榕之葱茏,品玉兰香,逸致无穷,流连忘返。

广泽尊王

威镇庙

安溪清溪金谷河内

二太保威保:北宋开宝壬申五年(972年)。金阙顺天尊王,其职为管上界及下界之事,又守圣王之祖坟,镇守在清溪威镇庙。

威镇庙,始於五代末,已有千馀年的悠久历史,现存建筑为清代遗址,为安溪县首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宇原为两进、三间张、四合院式、歇山屋顶,庙内有奇妙的深井,埕没有出水口,暴雨檐水倾注其中,能自行消退。大厅口有一对青龙石柱,石雕工艺造诣精深。威镇庙是闽南山区著名的朝圣之地。

太王陵,俗称“圣王公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於附近的山麓,整座陵墓规模庞大,结构古朴罕见,眺望前方,山峦重叠,计有十八重,层层堆叠,似雄狮,如山魔、若大象……景色天成,维妙维肖。陵墓成两并列,各竖半月形碑石,分别朱书“太王”、“太妃”,中间立一石“圣旨”二字,须弥座祭台。陵区前案山俗称“蜈蚣十八岸”,岸岸文武峰朝拜,风光旖旎,是蜚声鹤远的旅游胜地,每年有大批海内外善男信女前往观光游览、焚香朝拜。

广泽尊王

鼇峰宫

诗山红星村(旧门)

三太保祖保:太平兴国丙子元年(976年)。五当东方武士,其职为武将,神力强盛,专司驱邪,犯阴之事,镇守在巨门鰲峰宫。

广泽尊王

溪头宫

诗山鹏峰村(双溪

四太保星保:太平兴国己卯四年(979年)。南北巡总指挥,其职为负责连络,大事皆由其连络、处理,镇守在溪头溪头宫。

广泽尊王

殿阪宫

诗山红星村(佃阪)

五太保显保:太平兴国癸未八年(983年)。代天行医,其职为精於医术,常常行医,镇守在殿阪景福社。

广泽尊王

寿山宫

码头大庭村(上福洋)

六太保贵保:北宋雍熙丁亥四年(987年)。双忠尊王,其职为主持公道,处理民众之控诉,镇守在大延寿山宫。

广泽尊王

澳头宫

码头宫占村(顶宫下)

七太保保:北宋淳化庚寅元年(990年)。东天王,其职与六太保大致雷同,镇守在宫下澳头宫。

广泽尊王

溪东宫

诗山声东村(溪东城)

八太保震保:北宋淳化甲午五年(994年)。武燕王,其职为监督,在十三太保之间察巡,负责督导诸太保,镇守在溪东溪东宫。

广泽尊王

铭镜宫

码头仙都村

九太保兑保:北宋咸平戊戌元年(998年)。五常军元帅,其职不明,镇守在山兜铭境宫。

广泽尊王

坑柄宫

诗山前山村(坑柄)

十太保离保:北宋咸平辛丑四年(1001年)。察巡天下,其职为负责察巡天下,镇守在坑柄坑柄宫。

广泽尊王

驻龙宫

诗山吾峰村(罗埔)

十一太保坤保:北宋景德乙巳二年(1005年)。金封秀士,其职为文士,专办文字之事,镇守在罗埔驻龙宫。

广泽尊王

行祠宫

诗山吾峰村(古宅)

十二太保艮保:大中祥符己酉二年(1009年)。童月王,其职为天下巡狩,到处云游察巡,镇守在古宅行祠宫。

广泽尊王

永安宫

诗山社二村(仙境)

十三太保坎保:大中祥符丙辰九年(1016年)。代天总代巡,其职为可以上天庭,到地狱,亦可管人间,配有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後奏,镇守在仙境永安宫。

广泽尊王

崇德尊候-显佑尊候

祖庙诗山凤山寺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澳门凤山寺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深圳凤山寺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凤山寺宝地(飞凤衔书)

白虎

玄武

广泽尊王

白虎

广泽尊王

青龙

香港凤山寺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根据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叶德平先生所说,在香港,一共有三处神坛或庙宇供奉著广泽尊王,分别是:北角开元禅院、上环圣公坛、屯门的香港凤山寺。

2014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内收录了480项非遗项目;其中编号3.13是「广泽尊王诞」(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是「广泽尊王诞」,北角开元禅院、屯门香港凤山寺都会举办各项神诞活动)。广泽尊王是福建人信奉的神灵,他的祖庭——凤山寺,建於五代後晋天福初年(公元936-947年),今日还矗立在福建泉州南安诗山镇;而香港凤山寺则由居港福建乡贤筹建,於2009年1月15日开庙。

祖茔太王陵

太王陵,又称太王、太妃墓,俗称“圣王公墓”,系广泽尊王郭忠福之父郭亮、母林素娘的墓地,坐落于金谷镇河美村蜈蚣山麓。始建於五代,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太王陵右有杨公墓,墓碑上书“杨公”两字,是郭忠福为其看羊的杨长者陵墓。太王陵墓成两圹并列,各竖半月形碑石,分别朱书“太王”、“太妃”,中间立一石“圣旨”两字,须弥座祭台。整座陵墓规模庞大,结构古朴。

太王陵原有墓庵一座。相传墙壁上诗画琳琅满目,其中有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副贡柯琪的诗句:「年年谒祖到清溪,携酒牵羊一路跻。回忆古籐身化处,旧庵隐约夕阳西。」描述了当时祭祀太王陵墓之情景。墓庵原已圮,今又在太王陵右侧山坡建护陵庙一座。

民众相传,郭圣王成佛後,圣示要「回乡省墓」。郡属士绅即发起恭迎圣王回祖籍地祭父母墓。四方善信为答圣恩,也纷纷上陵墓朝拜。清同治九年(一八七○年),帝敕赐「祭墓」。於是,乡民议定圣王成佛之月为「祭墓月」,并以八月初一行「开墓门」礼。每年农历八月祭墓,来自闽、浙、粤及南洋群岛的香客数以万计。南安凤山寺信众於每年或三年一次,於农历八月下旬择一吉日,用辇轿恭奉广泽尊王神像直诣金谷省视父母墓陵,四方香客随行。祭礼仪式隆重热烈,影响甚广。又传,广泽尊王神像每逢谒陵日,眼中常有泪痕。对此,《郭山庙志》载:「光绪七年辛巳,善信与祭封茔,只见王像眼中有泪痕,问诸父老,乃知每次祭茔皆有之,盖孝思所迫也。」

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前,海外侨胞每三年就要组团回乡祭圣王公墓。台湾同胞、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侨胞每年都组成谒祖团,恭迎圣王,朝祭太王陵。

太王陵,风光胜景,美不胜收。墓前两山插拱,其状如钩,酷似蜈蚣前足。远看前方,山峦叠错,层层十八重,「远近高低各不同」,那连绵起伏的山岭,有的平缓舒展,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峻峭,有的雄伟,姿态万千。其形状千奇百怪,似雄狮怒吼、香案祭天,母鸡孵蛋、雄鹰啄蛇……形态各异,无不神肖神似。太王陵山脉从南安、永春蜿蜒而来,曲折迂回。近看陵前墓後,山披著树,树裹著山。被密密匝匝包装起来的山峦,有丰腴之富态,有骄艳之浪漫。那浓浓淡淡的绿,把一座座山涂抹得生机勃勃。游人到此,面对这千古以来形成的锦峰秀岭,无不为之惊叹。

古老的太王陵是闻名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也是研究华侨史的实物例证。海外侨亲慷慨解囊,铺设旅游区水泥路,捐建景点,重修古迹。随著景区建设的日趋完善,太王陵正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迎接越来越多的游人,使太王陵风貌尤胜於前,臻於鼎盛。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郭圣王诞生地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

参考资料

[1] 驻驾岛内12个县市25间宫庙福建南安广泽尊王金身巡台归来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12]

相关合集

福建保存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列表

28个词条1258阅读

赖宗卯

中国国家一级演员

佾舞

源于南朝时期的古代乐舞

安海嗦啰嗹习俗

安海嗦啰嗹习俗又称采莲,是福建省晋江市的传统民俗。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称这是古越族人的遗风,歌唱中的“嗦啰嗹”就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另有说法,采莲是泉州的端午节习俗,采莲时唱的“采莲歌”,几乎每唱一句歌词,就要接唱一声“嗦啰嗹”,因而,“嗦啰嗹”因采莲活动而来。

查看更多

道教的相关神仙名单

90个词条9.3w阅读

元始天尊

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

灵宝天尊

三清之上清玉宸道君

玉皇大帝

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的主宰

查看更多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